玉暖米倉山,知曉漢中玉

古人說,孕育漢中玉的山極像一座普救眾生的觀音菩薩。地礦人說,漢中玉是大慈大悲觀音菩薩養育的一位千呼萬喚始出來的漢中玉美人。

這些形象而帶有傳奇的說法,一直縈繞在我的心頭難以釋懷。

面對琳琅滿目、令人歎為觀止的漢中玉玉雕作品,我首先想到的不是焚香沐浴,欣賞那些一件件脫胎換骨的精美藝術品,而是最想看看孕育了漢中玉的米倉山是啥模樣?

玉暖米倉山,知曉漢中玉

請輸入描述

仰望秦巴腹地的米倉山,一直尋覓著一探“漢中玉美人”究竟的最佳時光。

乙未年初冬時分,有些凋零而逐漸蕭殺的氣候,讓我有了進山的衝動,這樣的季節是最能看到米倉山真面貌的時候。地質工作者說,盛夏、深秋米倉山都被鬱鬱蔥蔥的綠色所覆蓋,就像頑皮的不老翁,任你怎樣的登高遠望都視而不見。無奈中的追尋者,扯開喊山的嗓子呼喚米倉山,卻都被萬頃的綠色波浪搖曳的無影無蹤。即便為了地質工作的需要,斧砍刀剁,平定一塊巴掌大的鑽探場地或挖開一條十幾米的槽子,也僅能窺探一角。

玉暖米倉山,知曉漢中玉

請輸入描述

冬季的到來,無情地削減了米倉山的綠色厚衣。漫山遍野的紅葉,是米倉山最後的生命燃燒,更是米倉山暴露本來面貌的時候。我們從隨風晃動的樹葉中,看到了裸露的漢中玉石。用手撥開飄零的落葉,除去覆蓋著鬆軟的像厚厚的棉被似的腐殖土層,用地質錘輕叩裸露著的岩石。

於是,新鮮的一片漢中玉石,竟然被幻化成一位觸手可及的古典美人。地質錘的輕叩聲,在她聽來彷彿是穿越時空的音樂。我們呆呆地站立在這位被喚醒的玉美人面前,瞧著她睜開松悻的睡眼,慢慢舒展嫵媚的身姿,一股迷人而難以置信的香氣四散開來,氤氳在有些陰冷的山澗裡。讓有些迷離的我們,彷彿不是置身在蕭條的深山老林中,而是大都市歐式咖啡廳裡。那淡淡的漢中玉美人特有的咖啡香味,讓我們欲罷不能,更令我們陶醉。

儘管早已經知道,這樣的香味是盛傳古今的金香玉所特有的氣味,還是抑制不住心中的諸多驚奇。遇見天造地設的玉美人實屬不易,能嗅到從8億年地殼變遷中散發出的香味實屬罕見,而且香味是從漢中玉身上飄逸而出更是曠世奇遇。

這樣的意外奇遇,我情不自禁地脫口喊出:“漢中玉美人。”

玉暖米倉山,知曉漢中玉

請輸入描述

(漢中玉藝術雕刻賞析)

也許我們都自顧自的陶醉於眼前的美麗景色之中,從那氤氳的氛圍中不能自拔,竟然沒理會漢中玉美人在向我們招手致意。

不過,漢中玉美人那一聲長嘆:“她在這裡等候了億萬年,似乎不應該讓她等的這麼久”的低吟,我們隱約的聽見了。

是啊!誰能理解漢中玉美人的埋怨中加揉著的一聲長嘆的良苦用心呢!

“這不能怪我們啊!漢中玉美人。”我為漢中玉遲遲未出世而辯解。

“那麼該嗔怪誰呢?”

……

我靈機一動說道:不妨問問近在咫尺的龍崗遺址的先民們,在長達120萬的漫漫時間長河裡,可曾知曉隱藏在他們身邊的漢中玉美人?

玉暖米倉山,知曉漢中玉

請輸入描述

當我走進龍崗先民們建立的母系氏族公社,目睹原始先民們製作的石斧、石鏟、石刀、石錛、石鏃等勞動工具時,好奇心陡然而生,先民們製作石頭勞動工具的過程中,能不遇見石之美者嗎?能不被那些在陽光下閃閃發光、而且色澤迥異的石頭動心嗎?

當龍崗的先民們第一次把那些不同尋常的石頭做成的“項鍊”掛在脖子上,“項鍊”相互碰撞發出清脆悅耳的響聲,他們有了美的感受。先民們在石頭上戳上一圈圈指甲紋,或畫上一條條魚紋,他們感悟到了裝飾藝術的魅力。

龍崗先民們從大量的石頭中採取的、被我們今天稱之玉石的東西,會不會是米倉山中的漢中玉美人呢?

玉暖米倉山,知曉漢中玉

請輸入描述

(漢中玉藝術雕刻賞析)

我彷彿看見,依然朦朧的漢中玉美人,不置可否的點了一下頭,隨後又不置可否地搖了一下頭?

……

曾記否,溝通中原於川東北地區的米倉古道上,絡繹不絕的馬幫駝鈴鳴響了幾千年。

作為我國最早的國道,米倉古道縱貫秦巴山區,聯接黃河長江流域。這樣一條煌煌大道,自古乃兵家必爭之道。蕭何月下追韓信、曹操徵張魯而劉備築牟陽城等,上演了一幕幕你爭我斗的歷史悲喜劇。

玉暖米倉山,知曉漢中玉

請輸入描述

五千年古道,兵馬馳騁,商賈營運,不畏崎嶇險阻。明代川北道監察使楊瞻在他的《題靈溪》詩中十分動情的寫道:“溪山曲盡難名巧,方信蒼蒼造化神,鳥道依稀天上路,林居彷彿畫中人。”

可惜米倉古道,只顧官、兵、商家熱鬧來往,無人正眼瞧瞧,沉睡在無數次兵戎相見之中的漢中玉美人。

政治家們為勢力權力掙得煙塵滾滾,血流成河也就罷了。然而歷代文人雅士輩出的米倉古道,留下眾多名詩佳作的大詩人李白、杜甫、王勃、韋應物、李商隱、陸游等,該有一些謳歌漢中玉美人的佳句吧?查遍米倉文化資源寶庫,也沒有一星半點兒。

這怎麼不令漢中玉美人傷心落淚呢?

玉暖米倉山,知曉漢中玉

請輸入描述

(漢中玉藝術雕刻賞析)

更讓漢中玉美人慾罷不能的是,從她身邊飛馳而過的無數次600里加急快馬,竟然是杜牧筆下的“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的佳句。楊玉環不顧“山頂千門次第開”的荒唐,日啖荔枝鮮美后的嫣然一笑,更加激起漢中玉美人養在深山人未知的悲泣!

……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漢中玉美人無須再耿耿於懷於過眼雲煙。終於遇到了懂她、愛她,將她視為掌上明珠的地礦人。

玉暖米倉山,知曉漢中玉

請輸入描述

時光悠然,追溯到2011年。地礦總公司實施地質找礦突破戰略,在秦巴腹地米倉山發現並開發出了埋藏億萬年的漢中玉!

乙未年的冬天始終有一股暖暖的春意從我的身邊拂過。整個米倉山也因有了漢中玉美人而如春天般溫暖無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