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錢幣鑑賞 從十二生肖花幣上分析十二生肖的來歷

十二生肖花錢,為古代花錢一種。花錢源於漢代,早期主要是民間自娛自樂的一種玩錢,並不用於流通,材質大都比較粗糙,但種類繁多。 古代的花錢與現在的紀念幣有些相似,但用途更加廣泛,寓意也更加複雜。通常是以辟邪品、吉利品、紀念品的身份,出現在百姓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十二生肖,是由十一種源於自然界的動物即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以及傳說中的龍所組成,在錢幣的中間外圍。

《北史·宇文護傳》中,記載了宇文護的母親寫給他的一封信,信中說:“昔在武川鎮生汝兄弟,大者屬鼠,次者屬兔,汝身屬蛇。”表明當時民間已有12生肖的用法了。

古錢幣鑑賞 從十二生肖花幣上分析十二生肖的來歷

 但是,12生肖的來歷如何呢?我國古籍中記載,我國古代的中原地區,最初使用的是“干支紀年法”,即用10個天干符號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12個地支符號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配合來紀年。

在我國西北地區的少數遊牧民族則以動物來紀年。

《唐書》中記載:“黠戛斯國以十二物紀年,如歲在寅,則曰虎年。

《宋史·吐蕃傳》中也記載說,吐蕃首領在敘事時,以物紀年,所謂“道舊事則數十二辰屬日,兔年如此,馬年如此。”以後,在中原同少數民族的交往中,兩種紀年法相互觸合形成現在12生肖。

古錢幣鑑賞 從十二生肖花幣上分析十二生肖的來歷

正像清代趙翼在《陔餘叢考》中指出的那樣,“蓋北俗初無所謂子醜寅卯之十二辰,但以鼠牛虎兔之類分紀歲時,浸尋流傳於中國,遂相沿不廢耳。”這種關於12生肖來歷的解釋,已經被許多人認可。

洪巽的《陽穀漫錄》中說,12地支中位居奇數者,以動物的指或蹄也為奇數相配,如子位居首位,與它相配的鼠為5指,地支中居偶數位的,則取相屬之偶數以為名,如牛與醜相配,為4爪。

古錢幣鑑賞 從十二生肖花幣上分析十二生肖的來歷

葉世傑在《草木子》中,把12生肖的來歷解釋為:術家以12肖配12辰,每肖各有不足之形焉,如鼠無牙、牛無齒、虎無脾、兔無唇、龍無耳、蛇無足、馬無膽、羊無瞳、猴無臀、雞無腎、犬無胃、豬無 筋、人則無不足。

12生肖可能是從天竺引進的;或28個星宿分佈周天,以值12個時辰。每個星宿都以一種動物命名。從每個時辰值班的動物中挑選某種常見的作某一年的代稱等等,不一而足。

莫嫌我一身銅臭

您的每①次關注

您的每①次轉發

都許你一世富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