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次自駕遊—帶著爸媽去旅行,第七站:福建龍巖永定土樓!

我的第一次自駕遊,帶著爸媽去旅行即將接近尾聲,最後一站,我們的目標是到福建擁有土樓最多的客家縣——龍巖市永定縣去參觀永定土樓。

從廈門出發,走高速到龍巖市區:

我的第一次自駕遊—帶著爸媽去旅行,第七站:福建龍巖永定土樓!

我的第一次自駕遊—帶著爸媽去旅行,第七站:福建龍巖永定土樓!

第二天驅車從龍巖市區出發前往永定土樓。這段路全程走的是地面道路,由於多山路,導航儀經常遇到信號失靈,一路問路終於到達景區。

永定屬於純客家縣,也是福建擁有最多的土樓的縣。土樓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神奇的山區民居建築,是中國古建築的一朵奇葩。2008年7月,它被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土樓分方形、圓形、五角形、八角形、日字形、回字形、吊腳樓等多種形狀。永定境內共有著名的圓樓360座、方樓10000多座。建議大家根據自己的時間可安排一天、兩天、三天的行程都可以,也可以在土樓裡住宿吃客家飯,徹底體驗一把。

我的第一次自駕遊—帶著爸媽去旅行,第七站:福建龍巖永定土樓!

我的第一次自駕遊—帶著爸媽去旅行,第七站:福建龍巖永定土樓!

土樓的先民,都是千百年前從中原輾轉南遷到這裡來的,為抵禦外敵在福建建造了無數的土樓。這些土樓具有防震、防火、防水等多種功能,通風和採光都很好,而且還冬暖夏涼,充分體現了客家人的智慧, 真的是建築上的一朵奇葩。 而且,幾百號人能同住在一幢大屋裡朝夕相處還都和睦共處,那麼也充分說明了客家人本性的淳樸和敦厚。

我的第一次自駕遊—帶著爸媽去旅行,第七站:福建龍巖永定土樓!

我的第一次自駕遊—帶著爸媽去旅行,第七站:福建龍巖永定土樓!

我的第一次自駕遊—帶著爸媽去旅行,第七站:福建龍巖永定土樓!

我們去參觀永定土樓的這天是2011年5月19日,正值首箇中國旅遊日,土樓景點可以免票參觀。為了能瞭解土樓的歷史淵源,我們請了一位土樓居民作為導遊,給我們講解土樓的故事。

洪坑村的戲臺,演出進行時。

我的第一次自駕遊—帶著爸媽去旅行,第七站:福建龍巖永定土樓!

這一次自駕游出行已經有十天了,外甥女假期餘額不足,所以我們選擇了眾多永定土樓中的一個景點:洪坑村的土樓一日遊。

這座樓內一片狼藉、正在修繕中的慶雲樓,是我們進村就看到的第一座土樓,想來不久的將來就能以全新的面貌迎接八方來客了。

我的第一次自駕遊—帶著爸媽去旅行,第七站:福建龍巖永定土樓!

我的第一次自駕遊—帶著爸媽去旅行,第七站:福建龍巖永定土樓!

我的第一次自駕遊—帶著爸媽去旅行,第七站:福建龍巖永定土樓!

我的第一次自駕遊—帶著爸媽去旅行,第七站:福建龍巖永定土樓!

去參觀洪坑村的土樓,千萬不能錯過:振成樓、奎聚樓、福裕樓這三座有名的土樓、

振成樓位於永定縣湖坑鄉洪坑村,是最為富麗堂皇的客家土樓,它是客家土樓中的精品,被稱為“土樓王子”,該樓建於1912年,按八卦圖結構建造,卦與卦之間設有防火牆,樓內有花園、學堂等。它佔地約5000平方米,費時5年建成,耗資8萬銀元。

我的第一次自駕遊—帶著爸媽去旅行,第七站:福建龍巖永定土樓!

振成樓分內外兩圈。外圈4層,每層48間,八卦每卦6間,一梯樓為一單元。卦與卦之間築有防火牆,

我的第一次自駕遊—帶著爸媽去旅行,第七站:福建龍巖永定土樓!

我的第一次自駕遊—帶著爸媽去旅行,第七站:福建龍巖永定土樓!

我的第一次自駕遊—帶著爸媽去旅行,第七站:福建龍巖永定土樓!

振成樓的中心大廳,廳前設廊,以4根近7米長的大石柱支撐。內環的2層,用磚木仿西洋式裝修,形成“外土內洋,中西合璧”的獨特風格。

我的第一次自駕遊—帶著爸媽去旅行,第七站:福建龍巖永定土樓!

我的第一次自駕遊—帶著爸媽去旅行,第七站:福建龍巖永定土樓!

這裡有眾多名流名家楹聯,充分展示了土樓文化內涵。

我的第一次自駕遊—帶著爸媽去旅行,第七站:福建龍巖永定土樓!

我的第一次自駕遊—帶著爸媽去旅行,第七站:福建龍巖永定土樓!

民國總統黎元洪為振成樓的題字。

我的第一次自駕遊—帶著爸媽去旅行,第七站:福建龍巖永定土樓!

歸功於這位女導遊, 不但土樓的歷史淵源講解的好,而且還善於拍照,讓我們在這個景點留下了這一次自駕遊行程中最多的合照。

我的第一次自駕遊—帶著爸媽去旅行,第七站:福建龍巖永定土樓!

振成樓有完善的防禦功能,它的一二層都是不開窗的,當大門關閉,這座土樓就成了一座堅不可摧的堡壘。

我的第一次自駕遊—帶著爸媽去旅行,第七站:福建龍巖永定土樓!

奎聚樓,建於1834年,用了近五年時間建成,已有160多年曆史,佔地6000餘平方米,高約15米,現住24戶,107人。

我的第一次自駕遊—帶著爸媽去旅行,第七站:福建龍巖永定土樓!

在一百多年的時間裡,奎聚樓裡考取進士和官至七品以上的有4人、大學生有20多人、海外華僑有40多人,正如大門上的對聯所言:“奎星郎照文明盛,聚族於斯氣象新”。

我的第一次自駕遊—帶著爸媽去旅行,第七站:福建龍巖永定土樓!

奎聚樓的建築特點是中廳高,兩廂低,雖然經過了160多年風雨,仍然巋然如山。奎聚樓的中門平時不開,只有有貴客來到時,才會打開中門迎接。

樓內簷梁雕刻十分精美。

我的第一次自駕遊—帶著爸媽去旅行,第七站:福建龍巖永定土樓!

奎聚樓是宮殿式結構的方形大土樓,遠看頗有"布達拉宮"般的氣勢。它的設計人是翰林學士巫宜福,他與樓主林奎揚是結拜兄弟。

我的第一次自駕遊—帶著爸媽去旅行,第七站:福建龍巖永定土樓!

我的第一次自駕遊—帶著爸媽去旅行,第七站:福建龍巖永定土樓!

我的第一次自駕遊—帶著爸媽去旅行,第七站:福建龍巖永定土樓!

福裕樓,是永定府第式土樓的傑出代表,富麗堂皇。它於公元1880年開始興建,耗資十多萬光洋,經歷三年時間才建成,佔地面積7000餘平方米。

我的第一次自駕遊—帶著爸媽去旅行,第七站:福建龍巖永定土樓!

我的第一次自駕遊—帶著爸媽去旅行,第七站:福建龍巖永定土樓!

福裕樓是由樓主三兄弟(林仲山、林仁山、林德山)的朋友汀州知府張星炳設計。其結構特點:在主樓的中軸線上前低後高,兩座橫屋,高低有序,主次分明。

樓前有三個大門,在主樓和橫屋之間有小門相隔,從外面看是連成一體的,裡面卻分為三大單元。樓門坪和圍牆用當地河卵石鋪砌,做工十分精細、與大自然環境渾然一體,十分和諧。外形像三座山,隱含樓主三兄弟“三山”之意。樓名也是由設計者張星炳題寫的。

我的第一次自駕遊—帶著爸媽去旅行,第七站:福建龍巖永定土樓!

我的第一次自駕遊—帶著爸媽去旅行,第七站:福建龍巖永定土樓!

我的第一次自駕遊—帶著爸媽去旅行,第七站:福建龍巖永定土樓!

我的第一次自駕遊—帶著爸媽去旅行,第七站:福建龍巖永定土樓!

我的第一次自駕遊—帶著爸媽去旅行,第七站:福建龍巖永定土樓!

玉成樓。

我的第一次自駕遊—帶著爸媽去旅行,第七站:福建龍巖永定土樓!

我的第一次自駕遊—帶著爸媽去旅行,第七站:福建龍巖永定土樓!

我的第一次自駕遊—帶著爸媽去旅行,第七站:福建龍巖永定土樓!

我的第一次自駕遊—帶著爸媽去旅行,第七站:福建龍巖永定土樓!

我的第一次自駕遊—帶著爸媽去旅行,第七站:福建龍巖永定土樓!

和永定的土樓一樣,也是以生土建造而成的的天后宮。

我的第一次自駕遊—帶著爸媽去旅行,第七站:福建龍巖永定土樓!

我的第一次自駕遊—帶著爸媽去旅行,第七站:福建龍巖永定土樓!

從土樓出來,我們一行準備啟程回上海,此行最嚴峻的考驗也到來了:全程依賴導航儀的我,此次出行沒有準備一本紙質的地圖,所以,當導航儀在福建龍巖的山區接收不到正確的信號時,讓我這個路盲的女司機在一條鄉間極其狹窄的小路上的一百米距離間來回六次被呼喊掉頭,這時的我真的是因束手無策面臨奔潰:在一沒地圖可查,二問不到當地人的情況下,真不知道該往哪裡走才是正確的,幸虧老司機老爸憑著經驗當機立斷,讓我索性不去理會導航儀的掉頭命令,只管往前走,終於在到達一小鎮後讓接收到了正確信號的導航儀恢復了正常。

我的第一次自駕遊—帶著爸媽去旅行,第七站:福建龍巖永定土樓!

從龍巖上了高速一路向北,天色漸暗,老爸提議下高速找住宿,等天亮後繼續返程。可我對白天走的從龍巖到永定的這段山路心有餘悸:道路兩旁沒有護欄同時伴隨著無數的急彎、陡坡,望著高速路外黑燈瞎火的崇山峻嶺和不熟悉的地名,儘管有老爸一直在旁邊給我鼓勵,可第一次自駕遊臨回程了我就是表現的那麼慫:沒有勇氣、不敢下高速走山路夜路,還動員老媽和外甥女支持我繼續趕夜路回上海,三比一,老爸拗不過我們,也只能由著我繼續趕路。

我的第一次自駕遊—帶著爸媽去旅行,第七站:福建龍巖永定土樓!

我的第一次自駕遊—帶著爸媽去旅行,第七站:福建龍巖永定土樓!

回程的一千多公里,每當疲憊的時候我們就在高速服務區稍事休息一下、洗把冷水臉、泡上一杯咖啡,在經過近二十小時的連夜趕路後,終於安全順利回到上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