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仁平:關於聯想與愛國,這些話得罪人也要說!

拿“不愛國”的棍子隨意打企業,這非常不好。

聯想控股董事長、聯想集團創始人柳傳志星期三向全體員工發佈了一封公開信,公開信的題目是《行動起來,誓死打贏聯想榮譽保衛戰》。當天下午他的一段相關內容音頻也傳到互聯網上,引起了熱議。

單仁平:關於聯想與愛國,這些話得罪人也要說!

事情的原委是,2016年10月聯想在標準化機構3GPP舉辦的5G討論會上,對5G的幾項標準投票時有的投給了外國企業,有的投給了華為。這件事近日在互聯網上曝光出來,一些人指責聯想投票給外國企業使得華為的相關技術失去了成為5G標準的機會,是不顧國家利益的“賣國行為”。

經過對事實的還原,當時多數中國電信公司的投票情況與聯想相同,而且聯想的投票對結果並無實質影響。聯想方面解釋,它將數據信道的長碼投給外國企業,是因為這更契合自己以往的技術儲備。聯想坦承,該公司投票時有兩大考慮,一是維護自己企業的利益,二是照顧國家和行業發展的整體利益,它把不同的票投給了外國企業和華為,反映了這兩項考慮。

我們認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成長起來的聯想根據自身發展利益,將其中一項標準投票給外國企業無可厚非。這屬於一個企業的基本權利。

將企業利益與國家利益對立起來,尤其是給聯想的上述投票扣“不愛國”帽子,是非常錯誤的。這是個全球化時代,中國的技術進步是個複雜過程,並非中國企業彼此抱團、在所有問題上互相站隊就能簡單實現。

這個過程必須是開放的,我們不能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叉格局主動望而卻步。

愛國主義必須弘揚,對全球化進程中的國家利益不可採取虛無主義態度,但要切忌激進主義,不應將愛國的概念泛化,把它變成萬能的尺子見什麼都量。那樣做很容易造成誤傷。

談論企業是否愛國,不能脫離一個最大的實際,那就是企業首先要實現、照顧好自身發展。除非國家進入特殊狀態,在正常的和平時期,我們一般不應要求企業犧牲自身的發展利益來配合國家的某項計劃。當實際面臨這種矛盾時,處理也應很謹慎,儘量不對企業做強制要求。

拿“不愛國”的棍子隨意打企業,這非常不好。即使是輿論這樣做,也不應該。因此對聯想突然面臨這樣的遭遇,相信大多數人瞭解了來龍去脈之後都是同情的。

另一方面,我們想說,互聯網上有一些人把兩年前的事情翻出來炒,不排除這當中有少數人“別有用心”,但這個話題變成一個熱點,也有一部分是互聯網廣場效應使然,聯想似可淡然處之,無需過於緊張。

單仁平:關於聯想與愛國,這些話得罪人也要說!

互聯網上的很多事就是這樣:如果仔細看,大多數熱點的釀成都“冤有頭債有主”,包裹著惡意甚至“陰謀”。但是看互聯網事件除了盯著看,還要拉開距離往大環境看,那樣才能更清楚把握事情的全貌。其實所有互聯網輿論事件的很大一部分能量都來自與事情相關或不相關的情緒,這次從各個角度批評聯想的人和起鬨圍觀者也不是與聯想作戰的“完整的軍隊”。

那些起鬨圍觀者可能包括對這幾年聯想業績下滑、尤其是缺少自主創新能力持批評或者輕微負面態度的人,還包括就是喜歡看熱鬧、經常在網上閒逛而且人云亦云的人。又找到一個理由奚落一家著名企業,這本身就是挺讓互聯網輿論場興奮的事。

我們建議,所有著名企業、機構以及名人都要有說不定什麼時被互聯網揪住的思想準備。大家要相信,只要事情本身的性質不嚴重,互聯網炒作的的確只是個噱頭,那麼就完全不必要驚慌。通過回應把真實情況講清楚就可以了,而且有的時候回應得幽默一些,加點自嘲因素,效果說不定會更好。

單仁平:關於聯想與愛國,這些話得罪人也要說!

聯想公司為當初中國走入PC時代做出卓越貢獻,今天它似乎處在公司發展的相對低潮。我們願意相信,聯想有智慧和能力解決自身的問題,回應公眾對它的期待。在做好這一切的同時,也為應對來自輿論場的各種批評建立起更多自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