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是喬遷之喜,一邊是血腥鎮壓!以色列又贏了一局

5月14日,既是以色列建國70週年,又是美國大使館從特拉維夫搬遷到耶路撒冷的大喜日子。

特朗普派出了女兒伊萬卡和女婿庫什納代表自己參加新館揭牌儀式,參加活動的美國高官還有財長努姆欽。

一邊是喬遷之喜,一邊是血腥鎮壓!以色列又贏了一局

特朗普幹了一件之前美國總統都不敢幹的事情,他先是在去年12月宣佈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

現在又將美國大使館從特拉維夫遷往耶路撒冷,有了美國公開支持,以色列自然眉開眼笑,彈冠相慶。不但將一條街道改名為“特朗普”大街,還將一支足球隊更名為“特朗普”隊。

耶路撒冷是三大一神教的共同聖地,再加上巴勒斯坦問題,誰在這裡單方面做出改變,都會引發嚴重衝突。特朗普在明知會死人的情況下,不顧國際社會反對,包括盟友們反對,做出了這一決定,並付諸實施。

從美國國內看,猶太集團力量對白宮的影響之深可見一斑,以色列利益凌駕於美國利益之上。

一邊是喬遷之喜,一邊是血腥鎮壓!以色列又贏了一局

巴勒斯坦人在加沙地帶舉行抗議活動時,以色列軍隊開火鎮壓,目前至少造成59人死亡,2700多人受傷。

然而,西方輿論界並沒有用“屠殺”去形容這一慘劇,而是“衝突”這樣一箇中性詞,輕描淡寫地出了幾篇報道。

當中國網友在網絡譴責這一血腥事件時,卻有一股力量出來反擊並引導輿論,它們說得很極端,意思是美國和以色列強力鎮壓穆斯林有什麼不對?

如果它們記憶能力不是小魚的話,應當記得,1992年爆發的波黑戰爭,是誰在公開支持波黑穆斯林?1999年科索沃戰爭,又是誰在支持阿族穆斯林從塞爾維亞分裂出科索沃?車臣戰爭時,又是誰要普京跟叛軍談判?

被美國視為對手的國家,其國內的分裂勢力背後,是誰在煽風點火,鼓勁打氣?當盤踞中東的伊斯蘭國被打散時,是誰在幫它們逃出絕境?

怎麼到巴勒斯坦問題上,親美分子標準又變了?說到底,這些人的標準只有一個:美國做什麼就支持什麼,哪怕是殺人放火,罪惡滔天。

“人權”大棒不見了

西方媒體在這起事件中,除了避開“屠殺”一詞之外,連圖片選擇都小心翼翼,不刊登過於血腥,過於暴力的以色列軍警鎮壓畫面。是怕聖母們接受不了血腥暴力嗎?

那如何解釋西方媒體在羅馬尼亞蒂米索拉事件中,拿孕婦肚子被剖開的照片刷屏?又如何解釋不斷在網絡上發佈敘利亞小孩被毒氣殺死的照片?只有一個原因,因為那些是白頭盔們和他們先輩們的傑作,是宣傳的一部份。

一邊是喬遷之喜,一邊是血腥鎮壓!以色列又贏了一局

如此殘暴地對待手無寸鐵的巴勒斯坦示威者,歐洲人權組織聲音比蚊子大不了多少,再也看不見科索沃戰爭時期那種為穆斯林哭天喊地的節奏了。

雙標就是偽善,“人權”背後不就是政治嗎?NGO的聖母們哪裡去了?

阿薩德在敘利亞幹過這種事嗎?當大馬士革,阿勒頗,霍爾姆斯出現示威人群時,用手足無措來形容他都不過份。可是他成了西方輿論中的“屠夫”。

米洛舍維奇也是“屠夫”,他為塞爾維亞領土完整所做的一切,跟今天以色列乾的事情本質上有什麼區別?海牙法庭敢不敢發一張傳票給內塔尼亞胡?

一邊是喬遷之喜,一邊是血腥鎮壓!以色列又贏了一局

一個家裡立著好大一座“人權”牌坊的燈塔國,居然連譴責也捨不得。難道這樣耶路撒冷問題就會被平息嗎?不會的,只能令越來越多的人為此喪生。

安理會五常,英法中俄都反對以色列將耶路撒冷全城當作首都,特朗普作出遷館決定後,不但歐洲盟友不跟追隨,而且連日本也拒絕搬遷。

一方面,大家在中東都有能源利益存在,在這個阿拉伯人極其敏感的問題上,都不願火上燒油。

另一方面,從歷史來看,巴勒斯坦人是受壓迫一方,這七十年來,巴以雙方的地盤面積出現了根本性逆轉。

只要西方輿論保持沉默,一切就像沒發生過一樣,人權於是也消失。

美國的約束與縱容

從杜魯門時代開始,歷任美國總統都有一項頭疼又必須面對的工作,就是推動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和談,緩和世仇。一邊要約束以色列的野心,一邊要平息阿拉伯盟友們的怒火。

1979年之前,美國在中東有三大支柱:以色列,沙特,伊朗,另外還有一個北約成員國土耳其。

以色列,沙特,伊朗三國互為敵對國家,又都是美國盟友,如何平衡與它們之間的關係?每一年都在考驗著美國外交功力。

而在美國內部,猶太遊說集團的壓力,也影響了美國外交政策制定,對於以色列一些“先斬後奏”行為,美國經常要扮演事後確認者的角色。

一邊是喬遷之喜,一邊是血腥鎮壓!以色列又贏了一局

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後,以色列軍隊佔領了東耶路撒冷,並宣佈這裡是以色列的首都。

然後在東耶路撒冷和約旦河西岸地區興建猶太人定居點,驅離巴勒斯坦人。

國際社會認為所有的猶太人定居點都屬非法,並對中東和平構成威脅。

因為耶路撒冷在二戰之後,就是國際託管地,誰也沒有權利說這裡是誰的領土。英國作為託管者,為了讓流亡猶太人有一塊建國之地,把非洲的烏干達劃出一塊,讓猶太人作為立國之地。

如果這樣的話,那麼今天以色列會是一個非洲小國。所以猶太人恨英國佬,他們一定要回到“迦南”,這塊流淌著奶和蜜的土地。

1948年他們在美國支持下建國了,蘇聯也不反對,從戰略上來說,以色列勢必成為美國一塊“飛地”,英國則失去了管理權。

美國曆屆總統對以色列非法佔領的土地都有不同的態度:

杜魯門讓猶太人建國變成了現實(國際承認)

艾森豪威爾強迫以色列撤走所有非法佔領土地,以色列一直跟美國磨。

肯尼迪也不贊成以色列強佔巴勒斯坦領土。

肯尼迪被暗殺後,約翰遜總統不再強迫以色列人撤出佔領區。

尼克松實行模糊政策。

卡特下臺後,里根卻公開承認耶路撒冷主權屬於以色列。

老布什反對在東耶路撒冷修建猶太人定居點,但沒有采取行動。

克林頓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並在國會通過了遷館提案,認為以色列在定居點活動合法。 克林頓時代美國財政赤字好轉,並非偶然。

911之後,小布什因為搞反恐戰爭需要整個國際社會配合,所以美國對猶太人定居點反對是比較堅決的,議題設置為:以色列應當與阿拉伯人通過談判和平解決。

奧巴馬這八年,直到臨走前,才狠狠踹了猶太人一腳。2016年12月23日,安理會針對一項譴責以色列在約旦河西岸與東耶路撒冷興建猶太人定居點非法行為的提案。

表決前,內塔尼亞胡和已經當選美國總統的特朗普要求奧巴馬動用否決權,封殺決議案。

在表決現場,安理會15成員國之中,英法中俄與10個非常任理事國全部投出贊成票。美國代表鮑爾當場接到白宮安全顧問萊斯的電話,傳達奧巴馬指示,要求她投下棄權票。於是,鮑爾向安理會示意美國棄權。

14:0,決議要求以色列立刻結束在非法佔領區的活動,同時要求巴勒斯坦停止暴力煽動。

這是36年來,安理會第一次通過譴責以色列決議,這時離奧巴馬交班只有23天時間。

一邊是喬遷之喜,一邊是血腥鎮壓!以色列又贏了一局

以色列國內炸窩,本來《伊朗核協議》就已經令以色列極為不滿,加上這次,內塔尼亞胡公開抨擊奧巴馬背叛了以色列,沒有盡到保護責任,反而跟安理會那一群幫派勾結,傷害以色列。

美國國會也炸了,議員們攻擊奧巴馬是可恥的,並希望以色列放心,美國新總統將會修補美以關係。

特朗普當天馬上發推:至於聯合國,事態將在明年1月20日之後改變。

昨天,我們也看到了這種改觀,他的女婿同時以白宮高參和猶太人的身份在耶路撒冷公開演講,已經無所顧忌了。

猶太人贏了,阿拉伯世俗強人紛紛倒臺,今天看起來更像一場陰謀,薩達姆,卡扎菲,穆巴拉克,還有搖搖欲墜的阿薩德,沒有人能挑頭帶領阿拉伯人跟以色列開幹了。

沙特作為遜尼派老大,兩座聖城的守護者,卻縮在一邊,寧可組團打也門,也不想去為巴勒斯坦人出口氣。

一邊是喬遷之喜,一邊是血腥鎮壓!以色列又贏了一局

阿拉伯世界肯定是最大輸家,它們是自找的,太不團結了,為了一己之私搞掉薩達姆,現在惡報來了。

薩達姆一來可以制衡伊朗,二來威脅著以色列。這張王牌是阿拉伯人自己丟掉的,怪不得別人。

現在問題是,在沒有阿拉伯人協助的情況下,伊朗是否會跟以色列開戰?

如果伊朗這樣幹,中東很可能出現一個奇觀:猶太人跟阿拉伯人站在一起攻打什葉派,而什葉派在某種程度上是為了阿拉伯人的土地而戰。

一邊是喬遷之喜,一邊是血腥鎮壓!以色列又贏了一局

千年宗教恩怨,中國人看看就好,這種宗教之爭是非理性的,什麼世界末日,什麼復活永生,什麼守護聖城,我們哪懂這個?

掐吧,狠狠地掐吧,你們不掐大家沒機會。

感謝特朗普,他讓我們更加看清了西方媒體及其吹鼓手們的真面目,說好的在雞蛋和石頭之間,永遠站在雞蛋一邊的風骨呢?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一盤散沙,永遠是別人砧板上的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