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章的堅持與偏執——魅族15 Plus測評體驗

提起魅族,大多數人都會想到一個詞——“小而美”。“小而美”是對魅族手機產品的肯定,但隨著手機市場競爭越來越殘酷,“小而美”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對魅族來說,做大變強才是更重要的事。曾經魅族的“小而美”離不開黃章對產品工藝的極致追求以及不盲從大眾設計的堅持。如今黃章再次迴歸,帶著紀念魅族成立15週年的夢想機。從“小而美”到“惟精惟一”,黃章和15歲的魅族站在新的起點,開始尋找新的方向。

黃章的堅持與偏執——魅族15 Plus測評體驗

魅族15系列從發佈之初就充滿著爭議,有人看好也有人唱衰。本次測評體驗的為玄武灰版本的魅族15 Plus,讓我們來看一看魅族15 Plus到底是生不逢時,還是追求體驗不乏亮點。

窄邊框與16:9

初見魅族15 Plus時,最具視覺衝擊力的便是它那極窄邊框所帶來的視覺效果。魅族手機屏幕的黑邊寬度一直控制地非常好,魅族15 Plus也依然延續了這項優良傳統。由於屏幕邊緣的弧度,某些角度看過去,甚至看不到邊框的存在。那麼窄的邊框會不會導致操作誤觸呢?在使用體驗的十多天時間內,並沒有出現誤觸情況,窄邊框的寬度恰好控制在視覺驚豔與避免誤觸的正確區間內。

黃章的堅持與偏執——魅族15 Plus測評體驗

在驚歎於窄邊框之後,我才注意到這塊屏幕的比例是16:9。在魅族選擇16:10和15:9屏幕比例時,別的廠商在使用16:9。如今廠商都在使用18:9乃至更長比例的屏幕時,魅族15 Plus卻選擇了16:9。今年開始各大手機廠商已經看不到16:9屏幕比例的手機,而越來越多的應用及顯示內容都在向更高比例屏幕進行適配,很明顯更高比例的屏幕才是未來的趨勢。因此魅族15 Plus擁有如此窄的邊框卻沒有配上18:9的屏幕,多少讓人感覺有些可惜。不過按照當下流行的定義,屏佔比超過iPhone X達到83%,魅族15 Plus也可以說是全面屏了。無論是額頭還是下巴,魅族15 Plus都儘可能地收縮做窄,對等的寬度讓人看起來也感覺和諧。

黃章的堅持與偏執——魅族15 Plus測評體驗

魅族15 Plus屏幕為5.95英寸的Super AMOLED材質,分辨率為2560×1440。除此之外,手機正面最顯眼的是居中的一顆攝像頭,最不容易發現的是屏幕最頂部的隱藏式設計聽筒。聽筒裡配有金屬過濾網,有助於聽筒保持清潔。與眾不同的是,手機的呼吸燈也設計於此。呼吸燈不閃爍時你感覺不到它的存在,有消息通知時,呼吸燈在頂部隱隱閃爍白色光芒。

實體小圓點與手感

“雕刻時光,致敬經典”是魅族15系列的宣傳口號,魅族15系列一年多的打磨時間已經讓我們領略到“雕刻時光”,而在經歷過雕刻時光的魅族15 Plus上,我們也確確實實看到魅族15系列“致敬經典”之處。

黃章的堅持與偏執——魅族15 Plus測評體驗

MX2上靈動的小圓點相信是很多魅友記憶中難以忘卻的回憶,雖然小圓點後來被腰圓鍵取代。不過魅族mBack的創新並沒有讓人失望,可以看到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許多廠商都或多或少借鑑了mBack的交互方式。魅族15 Plus現在以實體呈現小圓點,並且集成指紋識別與mBack的交互方式。輕觸返回上一層級,重壓返回主界面,依舊那麼省心與合理。再配以mEngine觸感引擎的加持,在手機業內不可按壓的按鍵體驗裡,魅族和蘋果是單獨一檔的。

不過要看到的是別的手機廠商已經開始有了自己的全面屏手勢操作,今年Google I/O大會上,谷歌也為新版安卓適配了新的手勢操作,手勢操作或許是未來的趨勢,魅族mBack與小圓點相結合的設計即使很優秀,或許也沒辦法扭轉谷歌大廠的趨勢引導。也許這是魅族最後一次採用實體小圓點結合mBack的交互方式,以紀念它們曾經給魅族手機帶來的精彩。

黃章的堅持與偏執——魅族15 Plus測評體驗

“致敬經典”除了在看得到的地方,還在摸得到的地方。魅族15 Plus後蓋反覆調整的機身弧線絕對能讓你一觸便回想到魅族MX3時代。好的手感來源自好的後殼金屬材質,魅族15系列的後殼採用了複合金屬,分為兩層。內層是高強度的鋁合金,外部是與iPhone X同樣材質的手術級不鏽鋼,不鏽鋼的質感與鋁合金輕盈二者兼得。

魅族15 Plus絕佳的手感與黃章工匠般對產品工藝打磨的堅持密不可分。黃章認真對待產品固然值得敬佩,但寧願延期上市也要打磨後蓋的手感,以至於影響產品的市場絕佳期,是否會有些得不償失呢?手機產品能夠獲得成功,不僅需要手機足夠優秀,還需要市場節奏與足夠的備貨。“對於手感的追求我不會妥協,產品的良率你們要穩步提升!”從這句話我們能夠感受到黃章對工藝追求的堅持!

黃章的堅持與偏執——魅族15 Plus測評體驗

魅族15 Plus後殼採用拉絲金屬工藝,真機看上去還不錯,拉絲痕跡並不明顯,反倒是鏡面效果更加突出。除此之外,背面頗有爭議的便是注塑天線條採用回型紋理設計。這樣的設計肯定有黃章的“別出心裁”在其中,但有了那條回形天性帶,手機確實變得更加像是為手持佛珠的人設計,似乎與年輕的魅友大相徑庭。不過手機背面是用手來感受的,不是用來看的,畢竟魅族15 Plus的手感確實會讓人愛不釋手。

Flyme 7與mEngine

Flyme 作為國內最早的安卓定製系統之一,在功能與體驗上一直是行業一線水準。Flyme 7在前代的基礎之上,不僅優化圖標與動畫細節,增添的許多功能對用戶都十分實用貼心。

強大的夜間模式

黃章的堅持與偏執——魅族15 Plus測評體驗

隨著手機的使用時間越來越長,為保護用眼,各家廠商也都推出護眼模式來改變屏幕色溫,減少對眼睛的刺激。護眼的目的是達到了,但面對著黃黃的屏幕,體驗也大打折扣。Flyme 7的夜間模式全局覆蓋系統及第三方應用,只需要一個開關,所有應用都會關了燈,在暗光環境下觀看屏幕真的是舒適至極。

比分屏更好的小窗模式

黃章的堅持與偏執——魅族15 Plus測評體驗

黃章的堅持與偏執——魅族15 Plus測評體驗

另外在打遊戲或者看視頻時,Flyme 7會將通知消息以氣泡彈幕形式進行通知,十分有趣。

數據搶救

好的系統不僅要貼心,還要在緊要時刻發揮作用。Flyme 7的數據搶救模式可以通過發送短信形式使無法操作的手機進入U盤模式,以保存手機內部重要資料。這樣的功能可能一次都不會用到,但卻十分重要。畢竟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黃章的堅持與偏執——魅族15 Plus測評體驗

除了致敬自己的經典之外,魅族15 Plus還致敬了蘋果的靈魂——mEngine

在全面屏的趨勢下,手機的物理按鍵越來越少,魅族選擇為手機加入橫向線性馬達來提升操作手機時的反饋體驗。手機的震動反饋是一個很獨特的用戶體驗,體驗過蘋果Taptic Engine帶來的震動觸感,你一定會難以忘懷。如果你沒有體驗過,那你很難想象震動反饋對手機體驗的提升,自然也不會去關注手機的震動反饋體驗如何。很少人關注可能也是眾多手機廠商除了成本過高而不去使用橫向線性馬達的另外一個原因。

黃章的堅持與偏執——魅族15 Plus測評體驗

硬件夠了,軟件也要與其適配才能發揮其最大效果。魅族15 Plus基於mEngine設計了40種以上的不同場景下的全局式觸感反饋效果,例如時鐘、手電筒、隨機事件拋硬幣、指南針羅盤、屏幕邊緣滑動尋找APP、鍵盤輸入等應用都能夠感知到mEngine的魅力。在小圓點Home鍵中,魅族內置獨立壓感芯片,按壓時的震動反饋也非常出色,以至於每一次解鎖,我都會下意識地進行按壓,雖然輕觸也能夠解鎖。

魅族15 Plus的震感反饋有三種不同強度可選,根據個人喜好可進行選擇。總的來說,魅族15 Plus的震動反饋絕對是安卓陣營中的領先者,在一些細節上的處理可能還不及蘋果,不過魅族在安卓陣營能夠率先使用橫向線性馬達,足以讓我們看到魅族的誠意。

不落伍的拍照

今年可謂是國產手機拍照崛起的一年,魅族也不例外。魅族15 Plus採用了與華為P20同款CMOS IMX380,單像素尺寸達到1.55μm,1/2.3英寸超大感光元件,F/1.8光圈,副攝為2000萬像素的索尼IMX 350。魅族15 Plus支持四軸光學防抖、兩倍光學變焦與三倍無損變焦。此外魅族還與虹軟開發多幀合成技術,還有有AI智能場景識別。下面通過樣張,我們來看一看魅族15 Plus的實際表現。

黃章的堅持與偏執——魅族15 Plus測評體驗

黃章的堅持與偏執——魅族15 Plus測評體驗

黃章的堅持與偏執——魅族15 Plus測評體驗

黃章的堅持與偏執——魅族15 Plus測評體驗

黃章的堅持與偏執——魅族15 Plus測評體驗

兩倍光學變焦

黃章的堅持與偏執——魅族15 Plus測評體驗

三倍無損變焦

在白天的拍攝中,魅族15 Plus拍照對焦準、成片快。樣張的解析力與寬容度都有不錯的表現,並且白平衡也很準,對於拍攝人像或物體的虛化效果也很優秀。兩倍光學變焦以及三倍無損變焦即使在陰天拍攝條件不好的情況下拍攝遠處物體,效果也很不錯。當然在白天的拍照中,旗艦手機都已拉不開較大差距,真正體現實力的還是夜景拍攝。

黃章的堅持與偏執——魅族15 Plus測評體驗

黃章的堅持與偏執——魅族15 Plus測評體驗

黃章的堅持與偏執——魅族15 Plus測評體驗

黃章的堅持與偏執——魅族15 Plus測評體驗

黃章的堅持與偏執——魅族15 Plus測評體驗

魅族15 Plus的夜景拍攝給人最大的感受就是“驚喜”。在光線不好時,魅族15 Plus會啟動“夜景增強”功能,拍攝出的照片觀感很好,畫面亮度及純淨度都很高,噪點控制也很優秀,特別是對燈光的眩光控制十分出色。不過拍攝多組樣張之後,也發現魅族對於高光部分的壓制還可以進一步提升。

黃章的堅持與偏執——魅族15 Plus測評體驗

夜景增強模式

黃章的堅持與偏執——魅族15 Plus測評體驗

開啟HDR模式

拍攝體驗上,魅族15 Plus夜景拍攝時的多幀合成速度也比較快,不會影響拍照體驗。此外魅族15 Plus不支持自動HDR功能,並且夜景拍攝時如果開啟HDR那就不能再開啟“夜景增強”功能。經過實測,一般的夜景下夜景增強表現要好於開啟HDR,開啟HDR的夜景拍攝雖然亮度更高,但噪點控制效果並不好。

此外魅族15 Plus還擁有專業模式,不僅可以手動調節快門時間、曝光等參數,還可以選擇以2000萬像素的副攝像頭來進行拍攝。

黃章的堅持與偏執——魅族15 Plus測評體驗

魅族15 Plus前置2000萬像素,支持四合一像素合成技術,支持智能AI美顏,支持人臉識別。配合抬腕亮屏,人臉識別一氣呵成。此外還有趣拍等功能來為相機拍攝增添新玩法。

性能及續航表現

魅族曾在一段時間內被手機處理器性能所累,不過隨著與高通關係的升溫以及與三星關係的良好保持,接下來的魅族應該不會再為處理器問題而發愁了。魅族15 Plus搭載三星Exynos 8895處理器,與高通驍龍835處理器性能相當,GPU為Mali-G71,配以6GB運行內存。

在日常使用中,高規格硬件配置自然讓魅族15 Plus運行常用APP沒什麼卡頓,日益依賴配置的遊戲才能測試手機性能的極限。王者榮耀與絕地求生:刺激戰場表現如何呢?

黃章的堅持與偏執——魅族15 Plus測評體驗

在王者榮耀遊戲中,開啟高幀率模式,魅族15 Plus表現一直都維持較高幀率,也許是得益於Flyme 7與騰訊合作的多核多線程優化,遊戲中魅族15 Plus絲毫感覺不到卡頓。

在絕地求生:刺激戰場遊戲中,除了在落傘時會出現微微卡頓情況外,其餘場景都算較為流暢。總的來說魅族15 Plus的遊戲運行還是十分流暢,不過可能是GPU核心過多的原因,遊戲到一定時間後,機身發熱問題也隨之而來。

黃章的堅持與偏執——魅族15 Plus測評體驗

在充電方面,魅族15 Plus速度也足夠快,約半個小時就能充滿一半的電量,一個半小時就能充到約95%的電量。而且在充電的過程中,魅族15 Plus機身發熱也得到很好地控制。

其它體驗及亮點

在使用體驗中,魅族15 Plus還有一些其它的亮點值得說一說。

黃章的堅持與偏執——魅族15 Plus測評體驗

雙揚聲器設計:魅族15 Plus採用雙揚聲器設計,音量較其它手機明顯更大,音質也沒有因為音量大而出現破音等情況,無論是用外放聽歌還是看視頻都有更立體更沉浸的體驗。

黃章的堅持與偏執——魅族15 Plus測評體驗

息屏顯示:魅族15 Plus依據OLED屏幕獨立像素髮光的特性設計了息屏顯示功能。開啟息屏顯示後,息屏狀態下屏幕可顯示日期時間及通知。可能是為防止燒屏的發生,顯示位置每隔一段時間便會變換位置。除了顯示信息外,在夜間,息屏顯示時屏幕發出的微光能讓你快速定位黑暗中的手機,或讓你不用點亮屏幕便能知曉時間及有無通知。

是十五年的終點,也是未來的起點

體驗魅族15 Plus一段時間後,我一直在思考配置參數與用戶體驗的關係。配置參數與用戶體驗本並不衝突,但因為有成本限制,於是配置參數與用戶體驗便像是天秤的兩端,各位一方,配置參數高一些,用戶體驗便低一些。配置參數是可以說出來,而用戶體驗則是需要消費者拿到手機後真真切切感受出來的。

黃章的堅持與偏執——魅族15 Plus測評體驗

而魅族15 Plus可以說是將用戶體驗與硬件配置儘可能平衡的一部手機。雖然沒有18:9全面屏,但是有窄邊框及高屏佔比;雖然用的是上代旗艦處理器,但是擁有安卓陣營最好的震感反饋;雖然沒有無線充電,但是有著絕佳的手感。魅族15 Plus在研發中一定面對著諸多取捨,不妥協與跟隨相互博弈。儘管為了更好地手感可能會影響產品節奏,儘管耗費更多成本換來更好地震動反饋可能沒人買賬,但魅族及黃章堅定不移地做出了夢想機。

黃章的歸來意味著魅族新的出發。魅族15系列作為黃章的出山之作, 我們可以看到黃章依舊工匠十足,雖然魅族15 Plus上還有許多需要捨棄的地方,但經過15系列的小試牛刀,相信魅族及黃章在今後能夠給我們帶來更加極致、完美的手機。

可以在輝煌時慕名而來,也希望在低谷時你不曾離去,魅友在成長,魅族也在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