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的406毫米艦炮經歷了怎樣的發展過程?

胖子249345168

依阿華級裝備的Mk7式406毫米主炮界上最著名的艦炮之一。這種威力巨大的艦炮雖然未能與敵方的巨炮一較高下,但是在四次戰爭中的對岸炮擊作戰都發揮了無與倫比的威力。但是在此之前,美軍也是經歷了約20年的研發歷程。


美國海軍的406毫米艦炮的研製可以追溯到1916年。當時美國海軍制定了一個為期3年的擴建海軍計劃。該計劃準備建造10艘裝有406毫米主炮的戰列艦及六艘戰列巡洋艦。第一批四艘戰列艦是著名的馬里蘭級。1919年Mk1式45倍口徑406毫米艦炮研製成功。該炮初速793米/秒,最大射程37.1千米。隨後,美國海軍開始研製Mk2式50倍口徑406毫米艦炮,是當時美國威力最大的艦炮,準備裝備其餘12艘戰列艦及戰列巡洋艦。但是由於華盛頓海軍條約的限制,這12艘軍艦被停止建造。而Mk2式艦炮在軍艦停工前已經制成70門。其中20門被移交陸軍作為海岸炮使用,其餘50門最終在倉庫中度過餘生。

由於第二次倫敦海軍條約允許在戰列艦上裝備406毫米艦炮,於是美軍於1936年製成MK6式45倍口徑406毫米艦炮。該炮初速770米/秒,最大射程也是37.1千米,後裝備北卡羅來納級和南達科他級戰列艦。MK6式艦炮也有著輝煌的歷史:“華盛頓”號戰列艦在瓜島海戰中曾用其重創日本“霧島”號戰列艦(後被迫自沉)。馬薩諸塞號也曾用它在“卡薩布蘭卡”港海戰中重創法國“傑巴特”號戰列艦,並迫使其投降。


兵器

這個問題我來做精確回答。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各海軍強國都設計了規模和火力更強大的戰列艦,主炮口徑上升到16至18英寸(406毫米)。由於戰列艦的建造和維護費用極其高昂,這種耗費高昂的軍備競賽於戰爭結束後顯然成為沉重的財政負擔。



於是美國為主導的1922年的華盛頓會議期間,美國、英國、日本、法國和意大利五個海軍強國簽訂了《限制海軍軍備條約》限制主力艦的噸位(35,000噸)和主炮口徑(不得超過16英寸,406毫米)



美國作為條約的締約國,自然也不會設計超過406毫米的火炮了。但是在1936年以後,條約生效滿期,列強各國又從新開始了新一輪軍備競賽。日本的長門410主炮,德國俾斯麥380主炮紛紛下水。美國海軍根據本國自己標準設計出剛好準條約的406主炮,主要還是考慮到了主炮與戰艦比例的大小,主炮過大戰艦太大的話就無法通過巴拿馬運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