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收洋垃圾對於全球的環境是好還是壞呢?

那不是我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洋垃圾”這個名詞的定義。

2018年3月,環境部召開常務會議,禁止我國進口固體廢物,一紙禁令下達後,標誌著我國將從一個垃圾進口大國變身成一個反垃圾進口國家。

中國在此之前時世界上最主要的垃圾進口國家之一,接收了全球56%左右的垃圾。光是2016年一年,僅中國進口的廢舊塑料就達730萬噸,總值達37億美元。既然有市場,說明就有需求。我國國民消費能力不高,“物美價廉”的洋垃圾存在一定市場,消費觀念的驅使之下,洋垃圾也肆無忌憚的在中國野蠻生長。

中國禁止洋垃圾進口後,發達國家產生的大量廢棄垃圾總量還是會保持不變,但是會轉向另外的發展中國家市場進行出口貿易。在發達國家失去了最大的垃圾進口市場之後,短時間內對發達國家還是會有一定的影響。但發達國家一向重視環境保護,在垃圾處理方面加大投資,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抵消這一方面影響。

在中國禁止進口“洋垃圾”後,對全球環境基本上不會有影響。但是對於還是發展中國家的中國來說,環境將得到極大的改善。我國進口的洋垃圾一般由三個大部分:塑料垃圾、服裝類垃圾、電子垃圾,其中電子垃圾對環境汙染量最大,電子垃圾中含有大量重金屬,而重金屬的處置是垃圾處理中最難的部分,如今不再進口垃圾,所以這些問題將在一定的時間之後得到改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