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的經濟為什麼發展不起來?

衰默

蘇聯鼎盛時期經濟實力僅次於美國,是全球第二經濟大國。但是隨著美蘇爭霸,拖垮了蘇聯經濟,1987年蘇聯被日本超過。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是世界上國土面積第一大國,軍事實力僅次於美國,排名世界第二,為什麼如此強悍的戰鬥民族,經濟怎麼就搞不上去呢?銘蘇先生就從以下幾個方面給大家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

首先、氣候原因,俄羅斯極寒的氣候限制了人類生產活動。

俄羅斯國土面積廣大,跨北寒帶、亞寒帶、北溫帶、亞熱帶四種氣候帶,各地氣候千差萬別。俄羅斯大部分地區所處緯度較高,屬於溫帶和亞寒帶大陸性氣候,冬天漫長、乾燥而寒冷,夏季短暫而溫暖,春秋時節轉眼即逝,年溫差較大,降水偏少,雨量變率大。

從區域來看,歐洲部分氣候良好,有重要的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種植區。亞洲部分除了阿爾泰邊疆區適合農業,盛產各種糧食作物以外,其餘大部分地區由於氣候寒冷,對農業影響很大。西伯利亞至遠東和堪察加南部地區無霜期短,每年生長季節只能種大頭菜、土豆、胡蘿蔔等有限的露地蔬菜,燕麥、黑麥等不多的糧食作物,並且產量很低。而北部更多的地區由於奇寒,根本不適合農業生產。

由於俄羅斯以上的氣候特點,農業生產受氣候影響較大,基本上都是在秋季收穫一季後整個冬天都停止了農業生產。雖然國土面積很大,但是真正有大範圍人類生產活動的區域並不多。由於冬季很多地區的酷寒天氣,限制了人們的正常的室外經濟活動。

其次、經濟結構畸形。

從前蘇聯開始,由於當時受戰爭等因素影響,集中國力大力發展重工業和軍事工業,以生產武器來對抗外來勢力。俄羅斯繼承了前蘇聯大部分的工業體系,在原來基礎上沒有做大的結構調整,繼續集中資源發展重工業和軍事工業,而對於改善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農業和輕工業,則放在次要的地位。這導致了不能有效增加日常生活用品的市場供應,人們辛勤勞動不能有效改善生活,影響力人們的生產積極性。

同時,各產業不能協調發展,除了重工業和軍事工業以外的其他產業不能吸引外來投資,導致其發展落後,再加上俄羅斯市場經濟不夠開放,生產設備更新緩慢,生產的產品不受市民歡迎,他們更喜歡來自中國的物美價廉的商品。

再次、過度依賴石油和天然氣等礦產資源出口。

俄羅斯高度依賴石油和天然氣收入(油氣資源的貢獻在聯邦預算中佔比超過50%,在俄羅斯出口中佔比超過三分之二),過去幾十年中未能使其經濟結構多樣化。隨著油價的持續下跌,俄羅斯石油收入減少,導致財政日益困難。石油收入的減少反過來又會影響對其他經濟部門的投資活動,形成連鎖效應。如若不能擺脫對石油經濟的過分依賴,俄羅斯經濟在短期內不會有太大的起色。

第四、市場經濟不發達,企業競爭力差。

我們日常生活中出現比較多的,如德國的寶馬、奧迪、奔馳,韓國的三星、美國蘋果、微軟等外國知名企業,他們提供的產品和服務隨處可見,但是我們很少見過俄羅斯的企業和他們提供的產品,這是為什麼呢?

這是由於俄羅斯的市場未充分開放,缺乏市場競爭,導致企業不思進取,生產技術和設備落後,企業生產的產品沒有市場競爭力,自己國家的居民都不購買,拿到國外賣,誰要呢?這直接反映了俄羅斯經濟發展的問題所在,企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主力,企業整體發展的差,一個國家的經濟肯定發展的不怎麼樣!

第五,高比例的軍費開支,拖累經濟。

美蘇爭霸時期,美蘇開展軍備競賽,蘇聯傾全國之力大力發展軍事裝備,忽視了經濟的重要性,結果把自己拖垮了。俄羅斯為了繼續保持自己的軍事強國地位,繼續保持較高的軍事戰鬥力,需要龐大的軍費,以維持日常開支。2017年俄羅斯國防軍費預算491億美元,佔GDP的3.9%,比2016年下降幅度高達25.5%,但軍費支出仍排全球前五。為了實現國防和其他的軍事戰略,大量的財政資源都投入到軍事領域,而軍事領域又是很難產生經濟效益的,長此以往會拖慢經濟發展速度。

俄羅斯這種經濟結構是長期形成的,要想改變,必須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才行,不然只改皮毛,不動筋骨,不能從實質上使經濟發生改變。


銘蘇先生

俄羅斯是世界大國,但其經濟地位嚴重落後於政治和軍事地位,主要原因如下:

一、西方圍堵

自蘇聯解體後,美國為首的西方是進一步肢解俄羅斯,葉利欽輕信了西方的休克療法,造成大量國有資產流失,國家財政空虛,特別是98年的金融危機,俄羅斯國庫基本被掏空。另外寡頭掌握了大量財富,曾一度左右俄羅斯政壇,經濟建設碎片化,主要靠幾個大型國企撐著。普京上臺情況雖有所改善,但對於龐大的俄羅斯來說,作用有限。另外由於烏克蘭和敘利亞問題帶來的大規模經濟制裁,美國不想看到俄羅斯再次強大。


二、產業結構單一

俄羅斯雖然工業基礎雄厚,但財政收入80%依靠石油和天然氣,俄羅斯由於與西方的對抗過度發展軍事,以致軍用和民用的產業發展出現嚴重脫節,與民生相關的輕工業發展緩慢,大部分民用必需品都是依靠進口。另一方面蘇聯解體後,很大一部分工業基礎在烏克蘭,工業產業鏈斷裂。


三、地理位置

雖說俄羅斯是世界最大的國家,但其沿海地區都是與北極相鄰的寒冷地區,並不適合人類生存,整個國家包括莫斯科一年有6個月是冬天,其唯一溫暖的出海口在波羅的海聖彼得堡,但這裡又是與北約直接對抗的前沿,俄羅斯沒有很好能發展輕工業的地區,更加沒有形成產業鏈。


四、長期的政治鬥爭

歷史上美蘇就是鬥爭的兩大陣營,由於相信美國“星球大戰計劃”的忽悠,蘇聯把資源都放在軍事上,注重重工業,蘇聯解體後歷史傳統延續了下來,由於美國的緊逼和普京的強硬,美俄進入新冷戰,俄羅斯資源大部分都投入消耗戰去了,沒有足夠的資金重振經濟。俄羅斯自立國以來走的都是鬥爭路線,沒有特別清晰的經濟建設路線和目標,由於自身資源太豐富,賣點石油、天然氣、礦產、木材等就可以過得不錯,發展經濟的願望沒有那麼強烈,歷史上俄羅斯就沒出現過比較著名的經濟學家和理論實踐。

最後總結:俄羅斯打仗可以,經濟建設不行。普京已宣佈參加2018總統選舉,能否實現還你一個強大俄羅斯諾言,拭目以待吧!


麼爺的舅舅

俄羅斯人前幾年很貧困,這二年由於石油價格反彈,還稍微好一些,但是俄羅斯這麼大一個國家,經濟實力真的是弱不禁風。俄羅斯經濟發展不起來,而且盧布貶值飛速,多數老百姓生活在貧困線以下,其中有著深層次原因:

首先,俄羅斯面積大太,人口太少才1.44億人,而且老齡化現象嚴重,也就是說俄羅斯人口分佈不均衡,一些適合人類居住的地區人口密度高一些,那些冰天雪地的北極地區,幾乎沒什麼人。人口少,就會導致勞動力資源稀缺,人口數量不足,制約了俄羅斯經濟的發展。同時,俄羅斯賴以出口換匯的天然氣、石油,都被美國的頁岩油所替代,而且同行沙特也在開足馬力生產,這導致油價上不去,俄羅斯靠能源是強大不起來的。

再者,貧富差距太大,極少數人擁有大量資產,多數人窮得沒力消費。富人錢太多用不了,而窮人需要用錢卻沒有用,這導致了俄羅斯居民消費力不強。而且俄羅斯的能源被國家和企業巨頭壟斷,靠出售能源換來的資金未必就全都用在百姓身上。

再次,俄羅斯經濟結構過於單一,只有能源一張牌可打,甚至還沒有完善的輕工業體系,這就導致了俄羅斯的日用品都是從中國等國外進口。試想,一個只能生產能源的國家,一旦遇到美國的制裁,當然會更加贏弱。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中國輸俄的一些日用商品,只要到了俄羅斯就不愁賣不出去。

最後,普京老是跟西方叫板,無論是烏克蘭危機,還是敘利亞危機,俄羅斯都要充當世界警察出來干預,於是就受到歐美國家的長期制裁,當普京從烏克蘭手中奪取了克里米亞這塊地盤時,歐美國家就直接舉起了各種制裁大旗,在歐美國家集體封堵的情況下,俄羅斯經濟也肯定發展不起來。


不執著財經

維爾斯基最近很苦惱,眼看年關將近,日子過得一直緊緊巴巴的!這可怎麼辦才好!

他其實一直在尋找生財之道,也面臨過好幾次好的發財機遇,可最終還是功虧一簣!

是該坐下來,認真的總結原因了!維爾斯基,一個人坐在家裡的槐樹下,開了瓶伏特加,對著瓶子大口倒了幾口,喃喃自語道!

其實維爾斯基家境還是不錯的,繼承了先輩豐富的遺產,僅家裡的田地多得都統計不過來,而且還擁有令人羨慕的各種礦產資源!按理說,這樣的條件,家裡的日子一定是混得風生水起,好不自在!

可問題出在哪裡呢?維爾斯基又倒了一口,突然眼前一亮,他忽然發現問題的關鍵,因為他看見他兩個兒子,一人手裡一瓶伏特加,搖搖晃晃也來到父親面前,其中一個兒子手臂上還纏著繃帶,顯然跟往前一樣跟別人鬥毆造成的!

維爾斯基猛的一拍大腿,原因找著了!問題就出在家裡的人身上,他非常興奮,又往嘴裡倒了一大口,他看著兩個恨鐵不成鋼的兒子想到:主要還是家裡人愛鬥、又懶又閒造成的,更重要的是個個還是個酒桶!家裡的田不耕,老婆不生!礦交給別人管理,連個定價權都搞不到,成天抱著個酒瓶子到處惹是生非!害得周圍鄰居都不敢跟我們和平相處,以前老頭子去了,還有十幾個兄弟的,現在都分道揚鑣、老死不相往來了!如今家道不興,也不見得他們來幫一把,都插著手,橫在一邊看笑話!好不氣人!



越想越煩,又看到兩個兒子在面前酒氣熏天,大腦一瞬間短路後,先把瓶子裡剩餘的酒乾掉,操起酒瓶子就往兩個兒子身上招呼去!

兩個兒子雖然醉了,但早已習以為常,一人按手,一人抱腳,把老爺子輕鬆地按倒在地!

大兒子說:“二弟,要不是我手摺了,你相不相信我一腳就能把酒瓶踢飛”?

小兒子說:“大哥,你落伍了,我打架的時候,別人還沒動手,我一腳他已經趴下了,所以受傷的總是別人”!

大兒子大怒道“二弟,你牛什麼牛,你的那些三腳貓功夫,還不是我教給你的”!

小兒子說:“甭扯那些沒用的,老爺子給我們放到了,下面怎麼辦”?

大兒子笑道:“跟往常一樣,再灌他半瓶,醒來就什麼都忘記了”!

…………………………

維爾斯基躺在老槐樹下發呆,其實他醒了有一會了,但他隱約記得自己好像錯過了什麼,就好像他經常把一大堆上好的烈酒,藏起來(不讓兒子找到),但以後卻忘記藏哪兒了!

難道剛才是我做了一個夢,現在想不起來了?他知道自己一般醉酒後,很喜歡做夢,醒後卻什麼都記不起來!

他看了看手裡的酒瓶,還有半瓶沒喝完,自言自語道:怪事了,以前喝一瓶才開始做夢,怎麼今天才喝了半瓶就倒了?

…………………………

喜歡評論加關注!

回答完畢!


草根問天

首先,俄羅斯並未完全擺脫蘇聯體制的影響,獨立後的俄羅斯存在國民經濟發展不協調的狀況。俄羅斯經濟的根本問題是長期依賴石油天然氣收入,幾乎沒有採取措施實現經濟現代化和多樣化,俄羅斯的外匯輸入70%來自於石油和天然氣等自然資源的出口,國際能源的價格波動對俄羅斯的償債能力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俄羅斯獨立早期西方對俄施行的“休克療法”,不僅沒有緩解俄羅斯經濟結構性矛盾反而使俄羅斯一蹶不振。

其次,俄羅斯在經濟轉軌過程中形成了深層矛盾,脆弱的金融體系、畸形的經濟結構和不穩定的增長模式構成了發展的制約因素。政府在早期不能制定和實施一個連貫的經濟政策,法律和制度基礎幾乎完全缺位等,這一系列“蘇聯”時代的痼疾令改革不深入的俄羅斯難以應對經濟危機。1998年爆發了俄羅斯債務危機,還引發了政局的動盪。一系列不穩定的因素導致大量資金從俄羅斯流出。2008年金融危機使俄羅斯經濟縮水了7.8%,之後再也沒有回到過金融危機前的增長水平。俄羅斯在應對金融危機方面,面臨大量不利因素。

第三,俄羅斯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並沒有一個穩定的國際和地區環境。歷經10餘年的動盪,進入21世紀後,俄羅斯雖政治局勢穩定,經濟終於進入一個穩定的發展時期。但是增速並沒有持續幾年, 就遭遇金融危機。2010到2012年時,俄羅斯的GDP增長率基本沒有太大起色,但其保持了5.4%,4.3%以及3.4%的年均GDP增長率。但到了2013年,國際油價持續下跌,俄羅斯與烏克蘭產生爭端並導致遭受國際制裁,俄羅斯的GDP增長率低至1.3%。從2015年俄羅斯開始進入“多事之秋”:烏克蘭、敘利亞危機未解,俄土關係惡化,西方持續經濟制裁。這些都導致俄羅斯能源經濟命脈遭受重創,宏觀經濟和社會民生指標全面下滑,對俄羅斯經濟造成巨大威脅。

第四,經濟全球化為新興國家提供了歷史性機遇,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風險。俄羅斯屬於例外,其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中,顯得相對被動,沒有進行產業的升級,在激烈的國際市場中,出現了位移和倒退。

另外,從今年世界經濟論壇發佈的全球競爭力指數排行榜中可以看到,俄羅斯的國際競爭力排名第38位,不算高。在具體指數中,其企業競爭力排名第71位,商品和服務市場績效排名第80位,公共機構排名第83位,金融市場發達程度排名第107位。根據世界經濟論壇的報告,在俄羅斯經商的主要問題是腐敗和融資等因素。

最後,俄羅斯近些年來還一直面臨嚴重的社會以民族問題,比如人口出生率低,死亡率高,物價高漲,據報道俄羅斯每年因酗酒死亡的男性就近百萬,梅德韋傑夫曾表示“酗酒問題是俄羅斯的災難”。這一切對於國內勞動力大需求造成了挑戰。俄羅斯國內還存在著尖銳的民族矛盾,腐敗問題,這些影響著國民經濟和政府威信。


陳定定教授

首先如何定義“發展不起來”?2017年前三季度,俄羅斯經濟增長率是1.8%,這是經歷了石油危機、盧布危及,面臨出口嚴重下挫後的經濟增長率。而2016年,全球平均經濟增長率是2.2%,發達國家俱樂部OECD的平均經濟增速則是1.7%。換言之,俄羅斯的經濟增速並不算慢,基本達到了一個成熟經濟體的平均水平。

但是現在俄羅斯顯得落後了。原因是,第一,俄羅斯有中國這樣一個熠熠生輝的參照物。可以說,全世界在中國的發展面前都黯然失色,而曾經中國的老大哥,現在增長緩慢,甚至開始進口中國的技術裝備,讓俄羅斯顯得非常不爭氣。但是事實上,在獨聯體地區,俄羅斯仍然是主要的進口來源地、出口目的地,仍然是他們的盟主,甚至金主。第二,俄羅斯比蘇聯時期確實落後了。蘇聯時期的發展質量已經顯著落後於西方了,但是由於蘇聯採用了不同於西方的統計體系,技術體系,所以,二者的對比並不明顯。但是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融入全球化,標準一致之後突然發現,俄羅斯竟然和西方有這麼大的差距。

那麼,俄羅斯的經濟為什麼“發展不起來”呢?俄羅斯的經濟發展水平比較低,按理說後發國家會發展比較快,因為理論上存在“後發優勢”這個東西。後發優勢的基本邏輯是:落後國家可以向先進國家學習,從而少走彎路;而發達國家面前則是從未有人走過的路,要自己探索,探索就有失敗,這就意味著經濟成本和時間成本。這已經在實踐中證明了,因為歷年全球平均增速都快於發達國家的平均增速,背後就會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速較快。

那麼為什麼俄羅斯沒有發揮出“後發優勢”呢?根本原因是俄羅斯不是一般的“後發國家”,而是沒落的先進國家。近代以來,俄羅斯一直是發達國家,這種發達體現在,從總量看,俄羅斯一直是全球前十位的工業強國、軍事強國、教育強國。到蘇聯時期,俄羅斯的綜合科技實力、經濟總量則長期位居世界第二、歐洲第一。俄羅斯曾經很富裕,當然現在平均消費水平也不低。

這造成了一個問題,第一,根據經濟學上的棘輪效應,老百姓經歷過好日子,就不願意過苦日子。中國和亞洲四小龍願意發展低端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只要能賺外匯就行。但是俄羅斯不願意這樣,他們人口密度沒那麼高,勞動力價格就比較高,太低的工資他們接受不了,而且他們還有豐富的資源能源、耕地、漁業資源等,不需要太辛苦就能維持基本生活。

第二,根據生育規律,經濟發展水平與人口生育率成反比,蘇聯後期人口增長率已經在下降,解體後,人口老齡化更加嚴重。俄羅斯年輕人少、老年人多,消費能力、創新活力、市場容量等,都不利於新產業、新業態的發展。

簡言之,這就好比建高樓,在建築廢墟上建設高樓,遠比在荒地上憑空起高樓更難。


萊蒙夫人

嚴格意義上說:俄羅斯的經濟問題早在蘇聯時代就存在,直到現在問題也沒能得到真正有效的改善

蘇聯作為世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在其早期歷史上受到資本主義列強的排擠,尤其是上個世紀30~40年代又受到納粹德國和日本的雙重威脅,所以蘇聯確立了以中央高度集權為標誌的完全公有制的經濟體系,與此同時大力發展與軍事聯繫緊密的重工業,而長期忽視與民生直接相關的輕工業和農業的發展。

蘇聯後期嘗試有限度地引入私有制經濟作為對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補充,但在這一過程中一些和政府部門有瓜葛的政商階層乘機侵吞國有資產,形成了蘇聯後期乃至今天俄羅斯的寡頭階層,從某種程度上而言俄羅斯的市場化轉型是一種權貴寡頭操控下的市場化轉型。

葉利欽時代為緩解俄羅斯的經濟困境,盲目上馬未經實驗的休克療法,導致俄羅斯經濟幾乎完全崩潰。普京上臺後利用俄羅斯遼闊疆域下埋藏的油氣資源以及蘇聯時代奠定的強大軍工以出口油氣資源和武器裝備而大量創匯,普京的過人之處在於他十分清楚俄羅斯的優勢所在並將這種優勢轉換成實實在在的效益,改變了葉利欽時代俄羅斯守著金飯碗要飯的局面。遺憾的是說到底這依然不過是在吃祖先遺留的老本而已,嚴格意義上而言俄羅斯的科學技術和經濟體制並沒有絲毫的創新,例如困擾蘇聯的產業結構失衡問題至今沒能得到解決。

除了制度上欠缺創新之外,俄羅斯在國際地緣政治中處於被孤立的狀態也制約著俄羅斯的經濟發展:俄羅斯地處歐亞大陸北部,雖然擁有全世界最遼闊的疆域,但偏偏缺乏天然的出海口,俄羅斯漫長的海岸線幾乎處於常年封凍的狀態,這極大制約著俄羅斯參與國際貿易。何況西方和俄羅斯之間一直有著各種各樣的支持,尤其是克里米亞事件後西方國家持續制裁俄羅斯,使俄羅斯經濟更加雪上加霜。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1.俄羅斯地廣人稀,市場小,導致很多工業產品達不到運營下去的最小規模;2.還是地廣人稀,導致各個地區之間的產品流通成本很高,難以完成全國性的經濟網絡;3.政府管經濟的人缺乏經濟頭腦,各種極端且經常變化的經濟政策;4.人力資源匱乏,勞動力成本高昂;5.社會福利政策太好,養了不少懶人,人們勞動的意願很低;6.氣候真的是太冷了,在我國東北的北邊,一年有好幾個月出不了門;7.排外,且學習能力差,對新東西,新事物接受的慢;8.國家所處的國際環境一直比較差,各種被制裁。其他的還有很多,也正是由於這些原因,造成了前蘇聯/俄羅斯的經濟一直以重工業,軍事工業,原材料出口為主,其他的產業效率低,利潤低,無法在前蘇聯/俄羅斯的這種國家環境中生存下去,這也導致了前蘇聯/俄羅斯的社會經濟水平一直不咋地。


碎碎如冰

其實對俄羅斯的經濟分析,應該分階段來看。


俄羅斯和C不一樣,不是一直呈現穩定上漲趨勢的,而是有一些波折,這些波折與俄羅斯內政有關,也與俄羅斯的一些外部情況有關。所以要綜合分析與考慮。

從這幅圖上可以看出,俄羅斯的經濟其實在2013年之前還是可以的,尤其是2000年-2013年這一段時間,俄羅斯的GDP上升勢頭明顯,特別是2013年,當年的GDP的規模幾乎達到了如今GDP的兩倍。這也是為什麼俄羅斯能被稱為金磚國家的重要因素。因為金磚國家的重要標誌就是GDP增長率。

這一方面的原因是俄羅斯在蘇聯解體後,從休克療法上逐步恢復,採取了符合本國經濟發展的經濟舉措,所以經濟增長出現了比較大的快速增長;


另一方面是因為石油價格不斷走高,石油經濟是俄羅斯重要的經濟來源,俄羅斯GDP獲益匪淺。

然而隨著2013年俄羅斯外交方針出現了變化,特別是烏克蘭問題的影響導致俄羅斯和西方關係惡化。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克里米亞半島的吞併讓雙方的關係出現了冷戰以來最大的危機,導致俄羅斯被西方制裁,最近制裁力度還有加大趨勢。

在此時候,國際油價又出現了跳水,導致此前維持俄羅斯經濟命脈的石油經濟成了雞肋,導致俄羅斯盧布對美元比價暴跌,俄羅斯的經濟又此前增長4%左右,下跌到了負數,眾多商場又出現了搶購潮,但同時也有一些外國遊客趁機來俄羅斯“掃貨”。

所以說俄羅斯經濟發展不起來,也只是2013年之後內外因結合的產物,目前俄羅斯的經濟開始企穩,包括普京本人對俄羅斯經濟發展前景也充滿信心。但是隻要西方對俄羅斯制裁不取消,俄羅斯的對外貿易的挑戰就依然存在,俄羅斯經濟在低位徘徊也應該是大概率事件。


木春山

主要有7點

1,工業發展畸形,重工業強大,輕工業,民生工業脆弱。簡單說,造的出火箭大炮,造不出牛仔褲,,沒有形成完整的工業結構

2,蘇聯解體影響,人才大量流失,數以萬計的專家流入歐美,中國,現今高精尖技術缺乏升級換代的人才,自然無法完成產業結構升級。



3,缺乏發展資金,休克療法後,國民財富或分配不均或大量流失,國家產業被賤賣,沒有轉化為發展資本。


4,產業結構不合理,除工業發展畸形外,過於依靠石油資源等,國家經濟發展受國際油價影響很大,比如前兩年的石油大漲價,俄羅斯就苦不堪言,經濟發展停滯,通貨膨脹嚴重。



5,受西方經濟制裁,與西方關係不好,常常交惡受到西方經濟制裁,國家經濟發展困難。




6,人口較少,沒有充足勞動力發展國家經濟經濟發展持續能力差。拿中國來說,數十年的人口紅利助力了中國經濟持續發展。而俄羅斯就沒有這樣的條件。




7,國家地緣條件差,少有良港,封閉阻塞,與周邊國家關係都不是太好

總的來說,就是一切經濟發展不利條件都佔了,,,,我看不久的將來都可能淪為二流國家,,我們吃瓜群眾靜觀其變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