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農村70後是年輕人,80後90後都已經進城,農村即將消失。為啥還要農村城鎮化?

幽蘭居主人



金水是70後農民。對這個問題,我的理解是,走城鎮化發展的道路是農村發展的必由之路,農村不會消失;理由如下:

1、農村,顧名思義,就是“村民生產、生活的村子”;這樣的村子,在我國有千千萬萬個,被統稱為“農村”。在同一個村子裡,村民們世世代代、祖祖輩輩互相守望,與自己的村子水乳交融,分不開、割不斷!

2、農村的“村民”包括:在家生產、生活的農民和外出務工的農民。在社會發展中,60後、70後曾是改革開放下第一波進城務工的農民,幾十年後的今天,家中的父母上了年紀,絕大多數曾經的農民工又要回到了農村裡。其中,70後成了當前農村中的年輕農民;同樣,許許多多進城務工的後繼者80後、90後農民工,今後也要面臨這一生活選擇。

3、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三農是國之根本。這好比一棵參天大樹,無論長得多高,它的營養都需要從根部的土壤中來汲取。

國家要強大,需要農業的強大、需要農民的富裕、農村的富強;目前我國的農村面貌雖然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城鄉發展不平衡的矛盾仍然突出,農村與城市的差距依然很大,農民難以從自家的土地中實現致富創業。所以相比較之下,暫時進城務工成了一條可行之路。



綜合以上三個原因,金水認為:農村不會消失,走城鎮化發展的道路是農村發展、化解農村問題農民工問題的必由之路!推進城鄉發展的一體化,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新型城鄉關係,即“城鎮化”,讓廣大農民平等地共享現代化社會發展成果,讓土地成為致富手段,讓農村成為農民生活、工作的平臺!屆時,“80後90後農民工”便將只是時代的一個代名詞,他們將向70後一樣樂於紮根在農村的土地上!一一隻不過,那時他們的稱呼是新時代下的“新型職業農民”!



金水農家

國際市場小麥價200美元一噸 美國一個農場主 耕種100公頃(1500畝地)產量600噸 (120萬斤) 產值12萬美元 利潤5萬美元 30萬元人民幣 中國農民人均一畝多地 種地年收入最多500元 還不及外出打工三天 美國農場主兒子雖然擁有大量土地 也不願意繼承父業 中國農村人均一畝三分地 農民子女更不願意種 美國耕地是中國的幾倍 農村人只有四百萬 四億人生活在城裡


那滋味99

首先要說80後90後都已經進程這一點不準確,農村確實大部分年輕人都已經到城裡工作,留守的年齡也確實偏大,但不代表年輕人不會農村了,目前來看農村城鎮化只是規劃和試點,究竟原因就下面分析下,



村裡年輕人越來越少

從前些年開始農村年輕人都外出打工,現在農收都用了機械化,家中父母就可以收了,還有就是種植也是簡單多了,剩餘的勞動力都去城裡打工,農村的就業機會比較少,這樣的現象是存在的,也是一種趨勢。



80後有反鄉創業趨勢

雖然大趨勢還是外出打工比較好,但是不少80後考慮到年紀大了以後沒有工作了,還不如靠著年輕做一番事業,就好比回農村創業,目前看來也有這方面的趨勢了,而且很多地方都有不錯的例子了,我個人也是比較看好,



90後大部分在城市工作

在一個感覺農村年輕人少的原因就是現在上大學的多了起來,以前農村人上學的並不多,上完初中就算很厲害了,現在都去外面上學了,還有就是年輕人一部分都去城裡打工去了,所以太有這樣得感覺,



留守年齡大也是無奈

農村現在都是老年人也是有原因的,一個孩子外出打工父母要在家中招呼孩子和接孩子上學,雖然有些人在城市裡買了房子,但是父母年紀大了在農村生活了一輩子,搬到樓上感覺不適應,所以很多人寧願留在家中,


致過去

不請自來。我相信農村是永遠不會消息的,或許會換一個名稱來替代“農村”。農村城鎮化是一個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與70後留守農村80後90後進城並無太大的直接關係。

農村為什麼還要城鎮化?我思考得出以下原因:

1.中國強大👍了,有更多福利政策扶持農村。

縱觀中國歷史,農民的生活條件始終在底層,這是沒有質疑的。到近代社會,農民為中國的獨立解放是做出巨大奉獻,“工農紅軍”這一個名稱是最好的提現。新中國的建立,農民一樣在奉獻,只不過沒有工人知識分子那麼看得見成果。

農民由於自身條件的限制,看天吃飯的辛苦付出,給了國家糧食,托兒帶口的大部分農民已沒有其他的精力去改變農村了。

當國家富裕了,不收糧食了;當國家城鎮發展了,農民在城鎮找得到工作了;當國家義務教育實行了,農民子女讀書機會多了;當國家醫療保險的普及,農民健康有了保障……所有的,都因為國家強大了,農民才得到更多的機會去改變自己命運,改變家庭命運,為自己家鄉出力。

2.農民自己的期盼和追求

我外婆時常感嘆“現在時代那麼好,我不想死,要多看看,多走走,你們生的好哦,生在這個好時代。”外婆大字不識,膽子小,但她喜歡看電視,喜歡智能手機📱,喜歡冰箱等等。她在做出所有的努力的跟上時代,顯得那麼的可貴。

現在,基本在農村務農的農民,絕大部分都有外出打工的精力,儘管他可能就在鎮上,但都去開拓他們的視野,衝擊了原有的就得觀念。回到老家時常感嘆“原來生活可以這樣!”

3.農村城鎮化符合社會要求

我們都知道:西部地區的人往沿海城市跑;區縣的往主城跑;農村往城鎮跑;偏遠的農民怎麼辦?不跑的話,教育醫療交通不便,跑的話,買不起房子又無穩到收入等等原因都困擾農民。

總之,農村城鎮化是一個必然趨勢。

自己的思考,如你還有其它想法,可以留言交流。

喜歡我的回答,點一個贊👍,謝謝。


樹子的夢

隨著經濟的發展,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雖然人們的生活富裕了,但是如今我們走在農村的道路上,會發現路變寬了,樓變高了,人卻變少了,大多年輕力壯的農民,都選擇進城打工,而留在農村的,都是60多歲的老人,80後、90後不在的農村,國家為何還要城鎮化?

眾所周知,我國是農業大國,可是在農村仍然有將近2億的閒散勞動力,2億農村勞動力滯留在農村,僅僅靠著手裡的一畝三分地,養家餬口,農民的生活不能得到保障,收入無法提高,因此城鎮化,可以將農村剩餘的勞動力轉向城市,減少農民的數量,以此來提高農民的收入。

除此之外,城市需求的蔬菜、糧食等,都通過農村給予,因此將城市和農村聯繫起來,能形成良性互動,達成良好的合作關係,這樣的話,農民就不會因為短期的收入,而過量使用農藥化肥,讓城市人吃不到安全綠色健康的食品,因此加快農村城鎮化建設,有著很重要的意義。

最後需要提一下的是,在農村,不管是醫療、教育、養老等,都不如城市,所以在城市建立和諧的社會制度,勢必要城鎮化來完成。


天黑了204270061

農村城鎮化,體現了黨的政策,表現在社會在進步,經濟在發展,農村與城市的各項優惠政策差距在逐步縮小,農村的生活水平在逐步提高。農村城鎮化後,可以招商招商引資,更多的企業願意入駐農村,增加農村就業機會,年輕人就可以回農村就業,既可以照顧身邊的老人又疏散了城市的人口,減輕了城市的各項負擔。


lvzzf

六十後和七十後還是農村的中堅力量,他們的鄉村情懷土地情結深深紮根於心中。忙時務農,閒時打工。向一隻候鳥式的風箏。八十後九十後大多數在城中買房,有了學區房才能讓子女受到更好的教育。舉全家幾代人之力,為了城裡有蝸居之地。車貸房貸,人人都如繃緊的弦。


50046512605踏雪無痕

農村永遠都不會消失,因為中國是個農業大國,儘管改革開放這幾十年城市發展很快,一部份農民工已融入城市,但人口比例還是農村人口多,加之這一部分融入城市的農民工大部分戶口仍然在農村,真正農民變城鎮居民的不是很多,尤其這幾年城市建設放緩,農民工進城活又難找,一二線城市人口增加又有限制,同時國家又提倡回鄉創業和振興鄉村經濟計劃和農村土地長遠有人耕種保證中國糧食安全等一系列措施,相信越來越多的農民工會回鄉創業,所以農村這個廣闊的天地只會越來越好,不會漫漫的消失,因為這複合中國的國情。


小橋流水1171092

農村城鎮化這是未來大的發展方向。

目前來看農村逐漸在消失這是不變的事實,農村和城市巨大的生活差異使得未來的農村青壯年主力都奔向了城市。為了使得農村真正合理化開發利用,那就必須城鎮化。這樣勞動力才不會消失,而農民的生活也得到了改善。


雲飛揚5600

毛遂自薦而談,這是我們國家的終結髮展的觀點,工業逐步走向高科技無汙染,農業走向現代化有特色,最終30--50年農村青山綠水,更具有現代化的特色城市。當然這斷路任重而道遠,國家投入的同時更需要市場資本能自由,吸引,投入農村,因此前期的規劃,和國家的政策傾斜是密不可分的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