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平臺如何就成了騙子的天堂

互聯網平臺如何就成了騙子的天堂

第一:平臺監管問題。

互聯網的便利性的確帶來了龐大的粉絲群體,但是用戶魚龍混雜,總有人渾水摸魚。比如前段時間空姐乘坐“滴滴”遇害,就是典型的對用戶缺乏有效監控而導致的,隨後“滴滴”進行了整改。

第二:平臺盈利問題。

互聯網平臺如何就成了騙子的天堂

第三:平臺活躍需要。

為什麼平臺都是等出現問題後才知道整改呢?難道平臺上線前沒有考慮到相關風險?如果你去註冊婚戀網“珍愛網”,我相信不到1分鐘就會有所謂的“心儀的人”和你聯繫,特別是對於男用戶,很多“女神”主動和你溝通,而且非常積極,但是“女神”背後很可能是個真漢子,因為你要想獲得對方信息或者聊更多內容,需要花錢開通相關服務。或者說對方就是“女神”,但是很多都是騙吃騙喝騙錢之流。我們換個角度想想,如果用戶真的都是真實想找對象的人,平臺粉絲量和活躍度肯定會下降很多。甚至有的平臺騙子比真實用戶更多。

第四:平臺本身就在行騙。

有很多平臺本身就是打著大平臺的旗號進行行騙,特別是理財類APP平臺。每年跑路的金融公司不計其數,現在寫字樓租房子都不願意租給做金融的公司了。可以想象互聯網金融在大家印象裡就一個字“騙”。

互聯網平臺如何就成了騙子的天堂

金融跑路公司名單

第五:用戶投機心理嚴重。

很多平臺之所以可以行騙成功,源於用戶的投機心理,幻想一夜暴富之類。比如很多炒股、貴金屬之類的軟件,其實都是利用用戶一夜暴富的心態。

互聯網為何就成為了騙子的天堂,這裡利用的都是信息的不對稱。第一:平臺和用戶信息不對稱,比如理財類,用戶對平臺的瞭解甚微,對於平臺的實力以及資金的用途並不瞭解;第二:服務用戶和體驗用戶信息不對稱,比如“滴滴”司機和乘客之間並不認識,也不瞭解;第三:用戶和用戶信息不對稱,對於朋友圈分享的一些項目,由於經過太多人傳播,對於真實可靠性無非辨別。對於互聯網用戶來講,避免上當的方法只有謹慎再謹慎,切勿貪便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