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學長高?

曹修兵

讓我肯定的回答你,24歲!能長高!

事實上,我自己就是在25歲的時候從177增高5cm到182。

首先一定要明確,身高增長包括三個部分:自然生長+體態矯正+骨骼間隙拉伸穩定。

先根據這個公式推算一下你的身高和實際身高比較一下。

男性未來身高(cm)=65.7+0.42 x父親身高(cm)+0.25x母親身高(cm)

女性未來身高(cm)=40.1+0.306 x父親身高(cm)+0.413x母親身高(cm)

比如我:65.7+0.42 x178(cm)+0.25x162(cm)= 180.96(cm)

(當然,公式算出來會有很大差異也正常)


自然生長部分:

生長期分為三個階段: 6-16 歲是生長旺盛期,17-24 歲是一般生長期,25-30歲是生長成熟期。

所以 6-24 歲是生長關鍵時期,隨著年齡的增長,自然長高的時間和空間越來越小。

瞭解了上面說的這些有什麼用呢?也就是要知道,未成年人的長高和成年人的增高其實是有區別的。

什麼意思?

也就是說未成年人想再長高有很大一部分是自然的骨骼生長(尤其是下肢骨),而成年人的增高更多的是來自體態矯正、拉伸骨骼和骨骼間隙以及可能存在的脊柱的生長。

所以,任何人都是有機會再增高的。


接下來我就說如何通過運動和矯正體態去達到增高效果。

運動、體態矯正部分:可以這麼說,凡是能夠增進食慾、促進睡眠、給予骨骼一定程度縱向壓力的運動對長高都有益。

具體地說,最有效的鍛鍊項目是彈跳、游泳、打籃球和引體向上。

因為跳躍能夠牽拉肌肉和韌帶,有刺激軟骨生長的作用;

游泳可以使全身各部分都得到充分的舒展和鍛鍊;

引體向上則可以拉伸脊柱、促進脊柱骨的生長, 從而促進的體不斷長高。


哪種類型的運動最有助增高?

對於已經過了生長高峰,過了17歲的人來說,長骨已基本發育完全,發生爆發式增長可能性不大,但由於脊柱骨還在緩慢生長,在此階段,要抓住最後時機,通過運動處方的實施來最大限度地發揮自然生長潛能。

有研究表明採用以懸垂、彈跳、耐力為主要內容建立的運動處方對身高增長有顯著的影響,對女生影響則較小。

三個類型中,懸垂練習對人體身高的增長貢獻最大,其次為彈跳練習和耐力練習。

另有研究證明,增加身高比健身需要的運動量小得多,中等時長,太短時間起不到作用。並指出跳繩是一個最合適的運動類型,這與上面的研究有一些相同結論,跳繩的話下肢肌肉有節奏的收縮,對下肢又有適宜的壓力,促進骨骼生長。還有一項有研究表明中學生每天跳繩30分鐘連續20周比沒有跳繩的多增長了1.5公分。


接下來說的是矯正體態部分,這是對所有年齡段都適用的。

我們任何人的姿態都不可能是完美的,都有提升的空間。

大部分人現在伏案工作,姿態是很有問題的,身體這麼多細節的矯正加起來就很可觀了。

首先我要糾正一個誤區:姿態矯正不等於努力站直,很多人以為自己努力站直了就高了,其實你現在的姿態努力站直也達不到最大化身高,因為你長期的習慣讓你的肌肉和骨骼都定型了,所以矯正是需要時間和系統練習的。矯正之後你會發現你很輕鬆的站立也比之前更高了。

我們從下到上來說:

A為O型腿(膝內翻),B為X型腿(膝外翻)。這兩種腿型直接影響身高可達幾公分。

後天形成的0型腿,主要是由於長期不正確坐姿,導致臀中肌和梨狀肌僵硬,大腿內側鬆弛。裡外一拉拽就形成O型腿。所以僵硬部位放鬆,鬆弛部位加強。

推薦兩個動作,站姿腿內收,和坐姿梨狀肌拉伸。

X型腿很多女生都有,和O型腿相反,大腿內側肌肉僵硬,臀大肌臀中肌鬆弛。所以拉伸大腿內側肌肉,加強臀部肌肉。推薦動作外旋後抬腿和盤腿拉伸。


骨盆前傾 後傾

骨盆前傾常見於學生和白領一族,由於久坐使得髂腰肌豎脊肌過緊,腹肌臀大肌和膕繩肌較鬆弛,不能將骨盆保持在中立位。這個姿態將脊柱過度向前拉扯,從而直接導致身高縮短几公分。改善方法要拉伸髂腰肌,同時加強腹部、臀部的鍛鍊。

推薦動作反向卷腹、跪姿十字挺身、髂腰肌拉伸。

有研究表明骨盆前傾矯正恢復身高還能改善下背痛問題。


駝背圓肩探頸

這幾種姿態在學生和白領人群中很常見,都可以看做是上交叉綜合徵。

很多人把它們混淆,其實它們是有卻別的。

非常好理解,駝背問題出在背部,胸椎和腰椎附近,主要是豎脊肌不夠強;圓肩出現在肩關節,比如肩帶前引,肩關節內旋,需要強化肩袖肌群、三角肌後束和中下斜方肌;探頸出在頸椎,由於脖子向前伸,主要強化中下斜方肌和菱形肌以及頸部深層肌肉。推薦幾個動作,十字挺身,俯身外旋側平舉,臀橋。


睡姿

為了最大化身高,儘量選擇一個較硬的床墊。如果是一個軟趴趴的床墊會使你的脊柱和身體在睡眠的時候產生不同程度的彎曲。另外,用高枕頭平躺睡覺的時候你的脖子其實處在一個很不自然的前傾的姿態,並且你的背部也是彎曲的。

建議習慣平躺的枕低於一個拳頭高度的枕頭。這種睡姿在最開始的幾天應該會比較難適應,但幾天之後就會發現這樣的睡姿也是挺舒適的。如果是側睡的建議用兩個拳頭的高度。


坐姿

除了睡覺更多的時間就是坐姿。坐姿對脊柱的影響是巨大的。32%的人每天要坐10個小時以上,一個不良的坐姿會影響你的腰椎併產生下背痛。有研究表明將軀幹和大腿的角度打開是一個更符合人體脊柱自然曲度的。該研究進一步表明135度是一個最適合的角度。

因此,如果大家在辦公室辦公,建議將椅子的角度調整成90以上。這樣能夠降低下背痛風險,並且較適合脊柱生理曲度的,讓脊柱充分放鬆。


建議增高藥什麼別想了。有很多這樣的騙子產品湧現,大家不要浪費錢浪費自己的時間和信心,最好的方法是系統運動和飲食作息,沒有捷徑的。



劉洹Burning

我不否認,人的生長也有個別情況和例外,絕對地說24歲通過什麼手段可以長高,或者24歲不可以長高,都不準確。但是從大規模人群來看,24歲基本上沒有什麼繼續長高的希望了。因為身高的增加主要靠長骨的生長,也就是骨骺成骨,骨骺是四肢長骨兩端的一種盤狀軟骨結構,在兒童很明顯。然後隨著長大,長骨通過骨骺的不斷骨化生長而逐漸變長。青春期結束之後,骨骺閉合,長骨就不能再長長,只能改變直徑,變得更粗。

網上有很多不靠譜的關於怎麼長高的傳說,其中有的對身體倒是也有好處,比如“每天一杯奶”,最起碼成人也是每天需要補鈣的(只不過如果你每天的鈣來源只有一杯奶,鈣也太少了點),但運動增高法基本上沒用,各種“增高藥”、“倒吊增高法”(也就是通過“倒吊”來拉伸骨骼)除了沒作用,可能有時候還比較痛苦。

人的身高由基因(也就是先天)、後天共同決定。後天,主要還是依賴於適當的(並不是極其大強度的)和合理的體育鍛煉,以及營養,其中營養是非常重要的,二戰後,日本人的平均身高有極大的改善,主要就是營養條件的改善。其實現在這個現象已經在中國人中開始復現了。

另外還有什麼截骨增高術,描述出來估計就沒人敢嘗試了,聽起來還是挺痛苦的,這個技術本身,也沒有被科學所認可……對身體會帶來一系列的麻煩。還是別嘗試了。


桔子幫小幫主

本人男24歲,通過一年多運動訓練+飲食調整,長高了大概有6-8cm的樣子,希望我的方法對你有用。


我的訓練內容如下:

1.首先慢跑:5~7分鐘,也可以簡單拉伸一下身體。 

2.腿部訓練:先壓腿,然後踢腿。最後甩腿,左右腿各甩100-200下。記得要用力把腿甩出。

3、摸高跳,就是跳起摸高處預設好的物體,可以是天花板、樹枝、籃筐等。每天都要堅持摸高訓練,跳躍數量根據自己的情況循序漸進 。我起初每天100個,現在可以做300個。

其原理是刺激骨垢和讓骨頭產生微骨裂然後修復重組達到增高目的,可以激發出長高潛能,把你生理上本該長的身高激發出來,這一步是增高的核心,也是比較累的一步(我覺得我能長高這個有非常大功勞)

4、跳繩1500-2000下。跳繩過程中,肌肉收縮牽拉骨骼會使骨承受一定的壓力和張力,促進生長板的增生,加速骨的生長。這對身高的增長產生了促進作用(我不會跳繩,我是以原地跳代替的,一般每天原地跳200下。)

5、吊單槓:吊單槓可以拉伸全身骨骼。如果有條件可以在兩腿上再懸掛一些重物,可以進一步增加拉伸效果。(據說喬丹就是用這個方法長高的)

6、最後,貼門站立5分鐘:站立時要使後腦勺、肩胛骨、臀部、小腿肚、腳後跟在一個平面。


以上。


用戶80966197877

很多人都想長高一點,確長不高,只是想想而已,永遠不行動。很多人都嫌棄自己長得太矮了,卻沒有什麼補救措施。不要以為成年後就不能改變自己身高了。但有這種想法是正常的,我以前也有這樣的想法,不過近期內已經20歲的我居然已證實長了3釐米。

爬樓梯法

你需要每天上下樓堅持爬樓梯,這樣有助於你的骨骼生長;如果你不怕別人笑話,你也可使用這個方法效果會給好,單腳跳樓梯,一梯一梯的往上跳,一隻腳跳累了就換另一隻腳跳,長期堅持這樣做,很快就會長高了

做適量運動

男生可以做俯臥撐,女生可以做仰臥起坐,當然你最好也做其他的拉伸運動。每天早上起床後和晚上睡覺前做就可以了。

運動後吃鈣片

運動後吃鈣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骨骼的生長。我個人吃的是兒童食用的鈣片,我當時想的是兒童食用的鈣片的副作用小,後來想想,其實兒童食用的鈣片更易於吸收,兒童鈣片本身就具有促進長高的作用。

多吃魚

為了使長高的效果更加明顯,我建議大家多做豆腐魚吃,這種做法更有利於鈣的吸收,能夠快速的促進骨骼的生長,每週吃一次魚就可以了。

喝牛奶

睡覺前喝一瓶牛奶,可以促進睡眠,提高睡眠質量還有鈣吸收的作用。每隔一天和一次就可以了。

保證良好的睡眠

最好是早睡早起,每天23點前睡覺7點前起床是最好的,你可以飲用牛奶提高你的睡眠質量。


木困

我曾寫過三篇文章詳細講解了孩子在生長過程中人體骨骼的三大主要部分:頭顱、脊柱、下肢長骨(也就是大腿股骨)。下面👇我再簡單講下我的第一篇文章《人體身高的全面剖析》


身高這個話題,經常性的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比如男女談對象、某些運動的運動員篩選、某些機構的人員招聘、生活中物品的擺放啊等等.....今天的文章就將身高的若干秘密剖析的清清楚楚


第一部分 身高在不同年齡段的增長

歸根結底,身高的基礎還是骨骼的生長,對升高增長起很大作用的是三部分骨骼:頭骨、脊椎、下肢長骨(腿骨)。

人的生長髮育是個非常複雜的過程,一般是按照從上到下、從近到遠。比如剛出生的嬰兒頭顱都非常大,大概能佔到整個身體長度的1/3-1/4,此時的頭部大概能達到成年後的1/2,而腿的長骨才剛剛開始發育,也就只是成年後腿長的1/4,所以人在出生以後,腿骨的發育對以後身高的影響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一般大家對個子高的人稱之為大長腿,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人的長高過程有兩個高峰期:一個是嬰幼兒時期,另一個是青春期。

嬰兒時期身長在出生時約為50公分,一般每月增長3~4公分,到4個月時增長10~12公分,1歲時可達出生時的1.5倍左右。1-2歲期間身高再增長10-15公分,兩歲的時候身高在90公分左右,2-7週歲之間每年大概生長10公分左右。八歲之前一般孩子的身高沒有很大差距.......

青春期又是一個生長爆發期,在這一時期,身高和全身器官一樣,又經歷一次飛躍。遺傳因素、生長激素分泌、營養狀況和體育鍛煉等各種條件使得人和人之間身體的高矮有了明顯的差異。有的人在上初中之後每年可以生長6-8公分,有的人甚至超過10公分,而有的人在初中一年級之後就不再生長了。一般在十五歲之後生長髮育又會普遍變慢,一直到性成熟時,即女孩18~22週歲,男孩20-24歲,此時人的身高也差多定型停止發育了。

............

身高隨年齡增長而降低,正常人以20~30歲為最高峰,從40歲開始,年齡每增加10歲,身高就減少1.5公分左右,男性老年人的身高平均要降低2.25%,女性平均要降低2.5%。有報告研究,從40歲到90歲,人體身高總共可減少8公分左右,甚至出現明顯的彎腰駝背,人體這一生理變化,俗稱“老縮”。

第二部分 男女身高發育的不同

我們可以看到這種現象,在青春期之前男女在身高方面的差距不大,其實可以忽略不計,但是過完青春期之後男女在身高方面的差距就真正顯示出來了。

主要原因是男女在進入身高增長的爆發期(此時還未到真正意義上的青春期)不同,一般女孩在10歲左右會迎來一段身高突然地增長,男孩則是在12歲左右。所以,相對應的女孩結束身高增長的時期也就比男孩早了兩年。另一方面男孩在青春期每年身高增長的幅度在8公分左右,女孩則是在6公分左右,這樣每年身高增長的也有差距。所以,等到青春期結束大家都停止生長的時候,男女身高差距就非常明顯了。

【1. 一般女孩在生理期初潮來臨的前一年升高會開始突然增加,等到初潮之後,身高生長就會緩慢下。2.一般女孩在13歲時的身高已經達到成年時的95%,男孩比女孩晚發育兩年,在15歲時達到成年身高的95%】


第三部分 身高的預測方法

此處不多講預測方法,主說兩種常見的。

(一)骨齡預測法

骨齡是骨骼年齡的簡稱(也稱生物年齡),需要藉助於骨骼在X光中的特定圖像來確定。通常要拍攝人左手手腕部的X光片,醫生通過X光片觀察左手掌指骨、腕骨及橈尺骨下端的骨化中心的發育程度,來確定骨齡。

通過骨齡預測法可以較為準確的預測出孩子的生長潛力。我們身邊也有很多這種例子:有的朋友小時候長得高,真正成年後,卻還沒有自己高(骨骼年齡>生活年齡,俗稱早熟,身高發育的早,停止的也早)。而有的人小時候不高,但是在青春期的某一年突然生長特別多,一下超出同齡人很多(骨骼年齡<生活年齡,俗稱晚熟,發育的晚,停止發育的也晚)。

另外骨齡預測還對某些內分泌疾病的診斷很有幫助。

(二)遺傳公式預測法

通常是根據父母雙方的身高來計算下一代的身高,公式大致如下:(公式與配圖無關)

男孩身高=59.699+0.419×父親身高+0.265×母親身高

女孩身高=43.089+0.306×父親身高+0.431×母親身高

【公式預測法受各方影響因素較多,不準確】


[身高的測量]早上測量身高還是比較準確的,早晨測量要比晚上多出兩公分左右。因為在一天的工作中①椎間盤被壓縮②身體肌肉由於一天的負荷而產生勞累,脊柱關節彎曲,喪失了早晨的挺拔直立。

第四部分 影響身高的因素

(一)遺傳因素

(二)營養

(三)地域環境

(四)體育運動

(五)睡眠

(六)性成熟早晚

(七)精神因素

(八)社會進步


內容太多太多,具體的不在這裡詳細講解了,大家想要繼續瞭解的可以點我頭像➡️關注我➡️查看我以前的文章/回答,裡面講解的很清楚,找不到內容的也可以私信我


Benyi趙丹楓


為了增高我可以做那些事?

1、控制性成熟的時間,如果是未成年,如果想長高,那麼儘量少吃激素含量高的食品和飲料,現在肯德基、麥當勞這類快餐和市面主流飲料一般都含有激素,保健品就更厲害了,能少吃就少吃,另外一個就是晚點滾床單或者擼(不過現在這條很難控制,滾床單出現越來越低齡化的趨勢),不去刺激性成熟過早的到來。另外,也不建議去打市面上抑制性成熟的針或者藥,可能會出現一些其他可怕的事,但目前沒有定論。如果是成年人,這條可以略過了。

2、營養 增高來說,營養有七大要素: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水、纖維素、礦物質,缺一不可,這其實就是吃什麼的問題,特別補是蛋白質、鈣質和維生素,其中魚、蝦、瘦肉、禽蛋、花生、豆製品中都富含優質蛋白質,應注意多補充。牛奶、蝦皮、豆製品、排骨、骨頭湯、海帶、紫菜等是含鈣、磷豐富的食物。

另外記得多曬太陽,鈣質才容易吸收。多吃蔬菜水果,補維生素,很多人沒有真正理解“維生素是維持生命的要素“這句話的意思,讓你多吃,不是一個星期吃一次這種,是差不多每天都可以吃得到才算。 這裡面沒有必要刻意的去吃某種食物,均衡很重要,你家小區水果店菜店基本都能買到,所以放開吃吧!如果是上班族,我要多說一件事:吃早飯!吃早飯!吃早飯!

3、睡眠 睡眠時間有很多種說法,有早有晚,睡眠時間有長有短,各有各的依據,但我建議根據每個人的人體生物鐘來,每個人的人體生物鐘都會有一些差異,當你該睡覺了,大腦是會給你信號的。但不要晚於12點,並保證睡足,自然醒是最好,如果不能,上班要早起,可以適當早睡,儘量保持足夠的睡眠時間。

4、體育鍛煉 能起到較好增高作用的運動:游泳、籃球、、拽單槓、跳繩、羽毛球、排球等等,這個選擇很多,但以伸展類運動,能夠協調全身的最佳。運動不光是增高,對身體和心理方面也有很多的促進作用,但是重要的先決條件要堅持!要多運動!你一個星期動一次,有用麼?

5、精神因素 這個是很玄妙的一點,也是以往人們並不重視的一個地方,從表面來說,我們需要保持心情愉快、樂觀積極,更深層面,是心理自我暗示對生理的影響,關於這一點,也是得到許多學術實驗證實的。


四葉草的祈禱

人的最終身高主要是由長骨(四肢)和脊柱的長度決定。

而這兩者擁有兩個非常關鍵的“操控者”——「生長激素」「骨骺線」。


換句話說,在孩子成長髮育階段,如果同時滿足腦垂體分泌足量的生長激素和骨骺線未閉合這兩個條件,身高增長就可以得到有效保證。


如果你的骨骼線還沒有閉合的話,那麼請你一定珍惜最後長高的機會。

1、健康飲食

良好合理的健康飲食習慣,可使身體健康地生長、發育保證,多吃利於生長和對鈣物質容易吸收的食物,飲食營養,均衡是關鍵。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礦物質,維生素,水缺一不可。


2、保持好的睡眠

睡眠不僅可消除疲勞,而且在人體入睡後,生長激素分泌比平時旺盛,並且持續時間較長,有利於長高,它是體內最重要的促進生長的激素


3、適量的運動

人在體育運動時,血液循環加快,新陳代謝旺盛,生長激素分泌量明顯增多,骨骺(即長骨兩端的部分)、肌肉均能獲得充分的營養,可以促進身體的發育。



4、保持良好的姿勢

我們應該時刻保持良好的姿勢,包括站立,行走,端坐,睡眠等。並且不良的姿勢容易得頸椎,腰椎,肩周等疾病

以上,是健康生活,也是真正有利於長高的辦法。


一路童行

人體的身高基本取決於骨骼的生長髮育,在骨骼軟骨未完全骨花千骨就可以不斷增長。

除了先天遺傳因素也有後天的因素,就是分別為營養睡眠體育鍛煉精神因素還有性成熟的早晚,所以想要長高就要確保每天擁有充足的睡眠適量的運動,還有足夠的營養,高蛋白高鈣多維生素飲食為主…

祝你長到一米八!!!


安多酚

在這個外貌社會我們都知道、現在的生活條件好了、平均身高都在170cm了、身高不達標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我現在還在經歷著這件痛苦的事情。

下面我來說一下如何科學的長高

1營養、大家都知道的就是營養了、營養是一定的元素之一、不要挑食、人體是需要多達31種營養成分可促進身體長高、

2運動、運動可以幫助人體提高新陳代謝、而且皮膚也會變好很多、所以運動很有必要、不說每天的話也應該經常運動的、

3睡眠、說到睡眠我自己都控制不住haha、但是我最晚都是凌晨以前哦、最好做到10點半準時休息、給自己一個好習慣

無論什麼事情你不要放棄我相信你


最燦爛一生

長高主要有兩點因素:

1:遺傳因素也就是先天性,父母很高一般兒女都比較高的(個人認為這個因素應該是基礎)。

2:後天因素。分為兩點,吃,也就是營養(多吃蛋白質類食物如豆漿,每天適量的補鈣。)體育鍛煉,(打籃球是比較好的項目)

個人經驗補充:以我身邊朋友舉例,第一個要講的朋友是他父母都比較矮的那種,但是他的身高都比他父母高我認為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愛打籃球。第二個朋友是他父親1米7左右,母親1米5左右,但他的身高有1米75,他的生活習慣就是愛喝豆漿,愛運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