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沙皇葉利欽為什麼選擇普京為其接班人?

零下一渡

蘇聯解體後,作為前蘇聯最大加盟共和國的俄羅斯,其地位和實力與蘇聯相比一落千丈,甚至有淪落為“二流國家”的危險,美國轟炸南聯盟的時候,處於困境中的俄羅斯因為缺錢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昔日盟友被美國欺負。

俄羅斯獨立後第一任總統就是葉利欽,葉利欽治下的俄羅斯民生凋敝,物價飛漲,社會治安混亂,1999年的最後一天,葉利欽通過電視臺宣佈普京為接班人,並當眾把核武器控制手提箱交給了普京。葉利欽在沒有任何徵兆的情況下宣佈辭職,並且選擇了普京作為接班人,令世界震驚。那麼,葉利欽為什麼會選擇一個當時只有47歲,曾經的克格勃成員普京作為俄羅斯的繼任領導人呢?

實際上,葉利欽選擇普京並不是一時之間的決定,而是一個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才決定的事情。葉利欽後來回憶說他對普京的瞭解絕不是一般性的掌握,而是花了很多的時間去了解和研究這個人,經過了解後葉利欽發現普京是一個聰明睿智、沉著冷靜而且品行端正的人。在20世紀最後的十年時間裡面,充斥著俄羅斯政壇的多是一些有極端政治立場的人,而普京是其中一個例外,所以就自然引起了葉利欽的關注。在普京之前,葉利欽也曾經選擇過其他的接班人,包括普里馬科夫、斯捷帕申等人,但都因為年齡以及經驗等原因而放棄了,最終葉利欽選擇了堅毅的克格勃特工普京。

而且普京在其導師索布恰克下野的時候,仍然追隨左右,這讓葉利欽認為普京是忠誠的可靠的,所以更加堅定了葉利欽對普京的賞識。

葉利欽在其自傳《總統馬拉松》中曾經說過,在他總統任期的最後時刻,他一直在想,到底誰是一直支持他的,最終他得出了結論是普京,所以他最後堅定了選擇普京的決定。


青年史學家

是個沒有確定答案的問題,說一點綜合了各種思路之後的個人看法吧……

世紀之交俄羅斯的權力交接是很難和第二次車臣戰爭割裂來看的,當時葉利欽處於這麼一種狀況下:國家情況非常糟糕,他本人無論是憲法規定,還是健康狀況,還是民意水平,都絕對沒有可能容許他連任了,但在國家幾乎要破產,他的親信卻富得流油的大背景下,葉利欽敢不敢像一個真正的民主國家的領導人那樣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呢……顯然是不敢的。他必須找一個自己的接班人,必須保證他能當選,並且保證這個人不會出爾反爾上臺以後清算他。只有這樣才能確保自己的安全。

但葉利欽當時民調長期在個位數,杜馬天天憋著要彈劾他,莫斯科前總理前副總理滿地走,他的背書被認為等同於死亡之吻,他選誰老百姓就不可能選誰。怎麼可能確保這個接班人能當選呢?

這注定了他需要做一些特殊的事。

而除了葉利欽之外,在葉利欽執政期間發家的寡頭們也有一部分是支持葉利欽找個接班人的,這個指的是別列佐夫斯基,綜合各方面材料,古辛斯基當時支持的是盧日科夫系。葉利欽的第二任期裡很難講他和別列佐夫斯基誰才是真正的主心骨,但無論如何,別列佐夫斯基一系人馬是支持找個接班人,把他扶上去的。這個人選對於葉利欽來說是個安全帶,對別列佐夫斯基來說則是一個傀儡,只需要好控制就行了。

別列佐夫斯基也同樣面臨著在確定人選以後如何把他扶上馬的問題。同樣地,常規方式是沒有機會的,必須採取特殊手段。

新總統是要作為葉利欽的接班人出現的,也就是說基本上相當於第二個葉利欽,一個身體良好,能夠延續葉利欽角色的新葉利欽,而葉利欽現在已經把事情弄得一團糟了,那麼他的上臺必然要從彌補葉利欽的錯誤開始。

注意這裡面並不是常見的後任否定前任的事,而是政治上同一個角色將功補過的過程。而葉利欽最大的政治錯誤是什麼呢?不是休克療法,也不是炮打白宮,甚至不是賄選,是1994年第一次車臣戰爭。

休克療法可以推給執行層,並且茲事體大也已經沒辦法挽回了,炮打白宮和賄選對老百姓來說並不切身。但車臣戰爭的失敗,對於葉利欽的政治生涯來說是致命的。

於是有了第二次車臣戰爭。注意時間順序,是先決定要打車臣,才爆發了戰爭,不是對外表現出來的那樣好像是因為車臣武裝越境達吉斯坦,莫斯科緊急應變才決定要打。不是的,車臣準備越境達吉斯坦的事克里姆林宮至少早兩個月就知道,可以看斯捷帕申和沃洛申幾個人的採訪和回憶錄,互相說法是一致的。並且普京也知道,普京當時負責給克宮報告這事。知道,但是沒采取任何預防措施,而是裝作不知道。

———————

這兩方面的合力還決定了另一件事,即這個人選本身絕對不能是民意很高很受歡迎的人,他需要完全依靠葉利欽和別列佐夫斯基,需要原本徹底是個nobody,只有依附關係才能確保傀儡聽話。

1999年俄羅斯換了三屆總理,剛開始是普里馬科夫,五月換成斯捷帕申,八月又換成普京,葉利欽在用總理位置充當儲位是一個公開的事,普里馬科夫是1998年金融災難後葉利欽無奈妥協的結果,原本就不在考慮範圍,從時間看最初的人選本來應該是斯捷帕申。

葉利欽在自己自傳裡說他是故意用斯捷帕申來做幌子和擋箭牌,為了最後推出普京來的時候減小阻力。這種說法很難相信,因為如果細看過斯捷帕申上來以後的表態,他根本和普京是一模一樣的,安全部門中層出身,斯捷帕申在做總理之前是內務部長,普京是FSB局長,平庸低調,沒有知名度,但上來以後作風強硬,實幹派,在車臣的事上積極主戰。

很多人誤以為普京當時主要亮點在於主張對車臣來硬的。不是,斯捷帕申才是頭號主戰派,一上來就嚷嚷要打,只不過斯捷帕申沒有拿到讓他開戰的機會,葉利欽臨場把他換掉了。

那麼斯捷帕申是因為什麼出局的呢?沒有確定答案,但推測多半是因為經過幾個月試用期以後,其他人覺得他不好控制……斯捷帕申當時表現得太激進了。

於是又選了普京來補空。葉利欽看中了他在索布恰克敗選以後跟著辭職,覺得這個人可靠,不出賣上級,別列佐夫斯基跟普京認識很多年,雖然並沒把他放在眼裡。也正是因為沒把他放在眼裡,才在最後關頭看中了他,覺得這個人沒有威脅。

普京本人很低調很踏實,能幹實事,又看不出來有什麼野心。很nobody,品行也過得去。所以就各方都覺得可以,而普京當時有一個巨大的優勢,就是葉利欽已經沒有反悔的時間了,不可能再像換斯捷帕申一樣幹幾個月再換掉他,葉利欽換不起。

——————

這裡面還涉及兩個細節。第一是莫斯科在車臣越境達吉斯坦的事上究竟扮演著什麼角色,無法確定,但別列佐夫斯基很長時間跟車臣自治政府不清不楚,幾乎是公認事實,後來車臣方面也有人提過越境的事別列佐夫斯基不但知道而且參與了意見。

第二則是FSB,或者說整個俄羅斯安全部門,克格勃體系的殘餘部分,在這件事裡又扮演了什麼角色。我個人並不相信所謂的契卡陰謀論,但目前有明確證據的是1999年導致俄羅斯群情激憤,導致俄軍開始對車臣進行大規模空襲,導致普京支持率瞬間大幅度飆升的公寓連環爆炸案,是FSB自己做的。

安全部門和別列佐夫斯基不是一派,關係相當緊張,跟葉利欽以及“家族”派系似乎都沒什麼交情,他們是通過什麼途徑,以什麼條件為交換參與進來的目前仍然不清楚。那個時候的普京本人似乎不應當有這麼大能量。

但無論如何,總之這一切發生了,和別列佐夫斯基交情良好的車臣自治政府出兵達吉斯坦,給了莫斯科宣戰藉口,緊接著公寓連環爆炸並且推給車臣恐怖分子,炸得悲憤的俄羅斯民眾一心要滅了車臣,葉利欽在車臣的失敗被洗雪了,兩個月前支持率還不到2%的新人普京現在成了國家英雄。

然後葉利欽提前退位,幾個月後在車臣戰火當中舉行了選舉,結果不問可知。

個人感覺當時這些背後支持勢力裡,除了安全部門無從猜起之外,至少別列佐夫斯基確定無疑地是看錯了人,他以為普京是個傀儡的料,結果不是。葉利欽剛卸任而還沒病危的那段時間也有人跑去他家裡問過他對普京近期動向的看法,葉利欽沒回答,算是遵守規則的玩法,不給繼任者找麻煩,但這種保持沉默的姿態恐怕也很難解讀為大力支持。問題只是選中普京究竟是這幾個人偶然看走眼,還是根本就是第三方棋高一著(比如安全部門),就不知道了。


路塵

普京第一次登上俄羅斯總統寶座,是沒有通過任何選舉產生的,完全是僅憑當時俄羅斯總統葉利欽一人包辦完成的。

葉利欽為什麼這麼做?

葉利欽在西方人眼中是和平的功臣,而在俄羅斯人眼中,則是民族罪人,是功臣是罪人自有歷史作出評斷,但葉利欽力挺普京,對俄羅斯國家來說卻是千古奇功,葉利欽選擇普京作為接班人,最少有幾下幾點原因。


一,葉利欽執政期間,俄羅斯經濟衰退,國力衰落,社會貧富懸殊,內資外流,就在葉利欽還是俄羅斯社會主義共和國總統期間,莫斯科就發生過政變,雖然被鎮壓,其隱患從未徹底根除,加上外交上過份依賴歐美,如此繁多的問題,葉利欽早已感到自己沒能力擺平,而選擇當時的總理普京,又是最高效、最穩妥的唯一辦法。

二,通過五年的培養與觀察,葉利欽徹底相信普京的才能,葉利欽不僅僅欣賞普京的能力,最重要的是普京的性格與辦事方法,斷敢、堅決、較真,葉利欽深信只有普京才能挽救俄羅斯,也只有普京才能讓二流的俄羅斯,重回世界強國行列。葉利欽臨死時曾說:選普京是我最大的成功。



三,個人考慮,通過正常選舉,任何人上臺,葉利欽也許後半生將在監獄裡度過,同時自己家族利益肯定不保,直接推舉普京的條件必須是,普京給他特赦令,難道葉利欽不怕普京掌權後翻臉不認人嗎?葉利欽相信普京不是那種人,葉利欽太瞭解普京了,普京為救恩師,冒著叛國罪被絞死的危險,利用軍用飛機把恩師偷運出俄羅斯,做完這一切,普京向葉利欽徹底說明,並等待處罰,葉利欽不但不處罰普京,還以總統的權力特赦了普京的恩師,這點足以證明普京是知恩圖報、敢做敢當的人。



事實證明,葉利欽的選擇是正確的,普京也沒有讓葉利欽失望。


迪斯坦夫

1999年12月31日,在二十世紀的最後一天,俄羅斯歷史上的第一位總統葉利欽突然宣佈辭職,並將代表著國家最高權力的“核鑰匙”交給了普京。作為一個告別蘇聯專制、嚮往民主的國家,俄羅斯的第一次權力交接卻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民主,而是他們首位總統的欽定。為了扶持普京順利上位,葉利欽的“小圈子”還特意為普京組建了一個新的政黨——統一運動競選聯盟,而這就是如今俄羅斯國家杜馬第一大黨“統一俄羅斯黨”的前身。這一政黨的唯一宗旨就是支持俄羅斯總統,也就是支持普京。那麼,葉利欽為何要如此費盡心機的幫助普京呢?普京有哪些葉林欽看重的品質,讓他認定普京是繼承他總統之位的不二人選呢?

(圖)葉利欽將俄羅斯交給普京

實際上,早在1996年葉利欽第二次當選總統之時,他的身體狀況就不太好了。一年以後,這更是成為了反對者攻擊葉利欽的重要武器,在俄羅斯國家杜馬之中開出現了呼籲葉利欽提前退休的聲音。在這種情況下,葉利欽不得不將自己的退休提上日程,尋找一名合適的接班人。而對於如何選擇自己的繼承者,葉利欽是有一套自己的評價理論的。在葉利欽看來,總統繼任者的最重要品質,就是為退休後的前任總統提供政治和生活方面的保障。葉利欽的這種想法看似自私而無稽,但卻並非毫無道理。

在俄羅斯這樣一個國家的歷史上,幾乎是沒有最高領導者主動交出政權的先例的。沙皇時期,只有老沙皇去世了,新沙皇才能接任;而到了蘇聯時期,情況也大體相似。唯一的一次例外是在1964年,赫魯曉夫在看似和平的情況下被趕下了臺,不過這並非是出於赫魯曉夫的自願。而相比於過去的沙皇時帶,蘇聯時期更可悲的是,上一任的最高領導人往往得不到繼任者的善待,他們名譽會受到侵害,他們的自由會遭到剝奪,甚至他們的親人也會成為打擊對象。

(圖)普京大帝

斯大林去世後,曾經受過斯大林恩惠的赫魯曉夫全盤否定了他,還將斯大林唯一的兒子送進了監獄,唯一的女兒趕出了莫斯科的官邸;赫魯曉夫被趕下臺後,勃列日涅夫對這位退休的前領導人進行了嚴格的言論控制,赫魯曉夫甚至怒稱“克格勃花國家的錢來監聽我放屁”,而他自己撰寫的回憶錄居然要在美國才能出版;勃列日涅夫死後,蘇聯又經歷了安德羅波夫和契爾年科兩個短暫的時期,不過到了戈爾巴喬夫執政後,勃列日涅夫的兒子和女婿卻都因為貪汙而被免職或判刑,這雖然是依據法律做出的決定,但也很難不讓人不將這些故事與繼任者對前任的清算聯繫在一起。

(圖)赫魯曉夫在蘇共二十大揭露斯大林

蘇聯這種權力交接中出現的奇怪現象顯然是不正常的,也不符合葉利欽所構想的那個“新俄羅斯”、“民主的俄羅斯”所應該具有的樣子。因此,他希望改變。在戈爾巴喬夫的問題上,葉利欽對自己的理想進行了第一次實踐。雖然他與戈爾巴喬夫有著難以釐清的恩怨,但是,他依然為戈爾巴喬夫提供了必要的退休福利。比如允許戈爾巴喬夫永久居住“莫斯科河”5號總統別墅;為戈爾巴喬夫提供小轎車、醫療保障和退休金;當戈爾巴喬夫準備籌建“戈爾巴喬夫基金會”時,葉利欽又為他提供了一座辦公大樓(後因為戈爾巴喬夫使用不當而收回)。儘管,葉利欽為戈爾巴喬夫提供的保障還不足以滿足戈爾巴喬夫的生活需求,但在葉利欽本人看來,他已經盡到了最大努力,而我們也必須承認這是一個好的開始。於是,當葉利欽即將迎來退休的時刻,他自然也希望繼任者能像他一樣仁慈。而葉利欽更希望,俄羅斯這個國家,能在未來把公正對待退休的高級政治人物作為一種慣例,在某種程度上就像他所崇尚的美國那樣!

(圖)戈爾巴喬夫晚年依然享有自由

葉利欽顯然不想成為下一個斯大林或赫魯曉夫,他希望自己的晚年能夠安定,能夠得到俄羅斯人的尊重。出於這樣一種考慮,普京很快進入了葉利欽的視野。在葉利欽看來,普京固然有著成為一名總統所需要的一切素質,他果敢、堅韌、善於思考、精力旺盛,而除了這些,普京還具有忠誠和感恩的品質,而這正是葉利欽最為看重的。1996年,當普京的恩師索布恰克競選聖彼得堡市長失敗時,普京謝絕了新任市長的挽留,選擇了與自己的恩師共同進退;當索布恰克因為濫用職權等問題遭到調查時,普京有選擇冒險將恩師送到法國避難。葉利欽對普京在這兩件事上的選擇十分欽佩,特別是第二次,很有可能會影響普京的政治生命,但普京的選擇完全是出於人性的,這體現了這位年輕人的高尚品格。在葉利欽看來,普京有著隨時與自己所處高位告別的覺悟,但卻從來不做違背自己良心的事情,這在世界上任何國家的政壇中,都是難能可貴的優秀品質。

(圖)普京為晚年的葉利欽頒發勳章

葉利欽正是看中了普京忠誠和感恩的品質,才願意將權力交付給他。而普京也並沒有讓葉利欽失望,他上任後的第一個命令就是宣佈,俄羅斯退休的總統擁有不受侵犯的權利,不能對其進行刑事和行政訴訟,也不能對其進行拘捕、搜查、私人調查。這種規定未必合理,但確實體現了普京對葉利欽的回報。葉利欽退休後,普京已然與其保持著親民的交往,並對葉利欽的家人一直頗為照顧,而俄羅斯也在這位鐵腕總統的帶領下走上了復興的道路。


孫博士侃歷史

首先,說葉利欽是俄羅斯的沙皇這有點不太對,作為同從蘇聯走過來的人,葉利欽已經深刻了解蘇聯的病入膏換,而普京還對蘇聯抱有感情。

前天普京在接受年輕人提問的時候,在說到最希望改變什麼時?普京答道,“最希望能阻止蘇聯解體”。我覺得普京說這句話是真心的,作為同樣是從蘇聯過來的人,葉利欽在蘇聯時代時就已經從政多年,從61年走入蘇聯政壇,可以說,葉利欽是見證了蘇聯走到最高峰在瞬間崩塌的,他對蘇聯的感情可以說很複雜,葉利欽深知蘇聯已經無力維持,他做不了蘇聯時代的守護者,也不會做蘇聯時代的守護者,普京不一樣,普京在年輕的時候作為蘇聯克格勃特工,在蘇聯解體時還沒有感受太深蘇聯體制的病入膏肓,可以說他還是對蘇聯建設還抱有極大的熱情的,對蘇聯的感情就決定了普京不會對那些大寡頭妥協,就決定了他還是可以代表人民的利益,

葉利欽在2003年時接受採訪,他自己曾經說,選普京,是因為其它同時代的政客都不會得到人民的支持。


選普京是因為普京不會批判葉利欽,不會清算葉利欽

葉利欽和普京之間的關於對葉利欽的豁免權以及不會清算他的承諾是有的。普京也算是一個守信的人,葉利欽也算是得以善終。在當代政壇,普京所代表的是一派是保守勢力,宣揚正統的東正教價值觀,試圖融合不同的俄羅斯歷史時期。除了普京之外,其它的政黨,如俄共,俄羅斯自由民主黨都太過激進了,今年又冒出的索布恰克甚至號召反對所有。葉利欽曾經說,他選普京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他很務實,不極端。這一點葉利欽曾經自誇在基層幹了很久,自視看人的本領很高,這一點看普京確實很準確。


藝術世界觀

給你講一個故事,你就會明白葉利欽為什麼會選擇普京做接班人。

有一天葉利欽在列寧格勒州州長的陪同下去郊外的狩獵場打獵。葉利欽注意到一個遲到者,後來葉利欽在回憶錄中這樣描述他,“迷彩服非常合體,一副軍人儀態。他持獵槍的姿態非常自信,緊緊地抱著,就像擁抱一個心愛的女人"。這個人便是時任市政府第一副主席的普京。

當葉利欽一行準備吃午餐時,發生了一個意外。從灌木叢中突然躥出一隻大棕熊,一步步地向他們逼近。葉利欽寫道:"坦率地講,棕熊的突然出現使我們驚慌失措。當時由於我講話時太激動,眼鏡掉在了地上,於是10個隨同人員都鑽到了桌子底下找眼鏡,情況很危急!這時我側目看到,普京沒有往桌子底下鑽,下面也沒有地方了。他不知什麼時候已經端著獵槍在一旁站著,隨後聽到兩聲槍響。後來檢查的結果表明,遲到的普京擊中了棕熊的心臟。我的第一印象很準確,這是一個強硬、不妥協和思維敏捷的人,莫斯科需要這樣的人。後來的一切就像預料的那樣,命運終於使普京來到了首都。"

葉利欽當時需要的不是去躲在桌下撿眼鏡的人,而是能夠對付棕熊的人。一個細節往往能夠體現一個人的性格特點。普京的表現體現了他能在關鍵時刻獨當一面做大事。所以葉利欽才會選擇他作為接班人。


政史君

葉利欽是在蘇聯教育下長大成人的,他經歷了蘇聯最困難的時候,衛國戰爭,和社會主義建設。他沒有西方的思想,而完全是社會主義的思想。

他看見了蘇聯的政治弊端,一黨執政的巨大病患,和一個人決定國家和人民命運的致命政治弱點。他要求改革蘇聯的政治體制,把蘇聯的政治體制改變成民主的政治體制,而由人民真正的當家作主,領袖由人民投票選舉產生。

當西方的民主思潮洪水般的湧進蘇聯時,蘇聯人民看見了民族和國家的希望,力求把一個專制的蘇聯變成一個人民民主的蘇聯。而使蘇聯煥然一新。

在蘇聯人民風起雲湧的民主思潮洪水的衝擊下,蘇聯的政治體制瓦解了,蘇聯頓時解體,分裂了。

這是有些街頭示威者沒有想到的。

葉利欽就沒有想到,但是事已至此,他被這股熱潮推到了風口浪尖,跟著狂妄的群眾一起狂妄。

當他成為了俄國的總統時,已經感覺到了形式的急轉激下,他的西方夢想已經成為夢醒,西方國家和美國的北約東擴,和蘇聯滅亡,和俄羅斯的民族存亡成為了最嚴重的現實問題。

他感覺自己受到了極大的欺騙。

對自己的民族有一種沉重的負罪感,今天這樣的局勢,他已經力不從心,為了俄國,為了民族,他選擇了克格勃特工出身的普京。

俄國只有堅定信仰的人,對祖國忠誠的人,對俄國人民無比熱愛的人才能夠扭轉乾坤。更重要的是,擋住俄國繼續下滑的趨勢,穩定俄國的局面。葉利欽為自己的祖國貢獻了自己最後的希望。

葉利欽總統做對了,他最後的夢醒挽救了俄國,他選定的接班人普京力挽狂瀾挽救了俄國,挽救了民族。更重要的是,普京總統的出現,穩定了世界力量的均衡,帶來了世界和平。

這是敘利亞的福音,也是世界上許多弱小民族的福音。


寶樹白石34222787

國破思良將,家貧思賢妻。

普京冒著可能承擔絞刑,也要將恩師送出國避難,讓葉利欽看到了普京的忠誠,言行一致,使葉利欽放心將來的生命和家族安全。

葉利欽自己和家族貪汙受賄不少,最擔心離職後自身安全要得到保障。他相信了普京的承諾,國破思良將,家貧思賢妻。葉利欽提前將總統大權交給普京。


王中皇168

歷史是有軌跡的,儘管有其必然性,但行程是可以改變的。改變歷史進程的往往是一些偶發事件和特別的人物。第一次世界大戰就緣於一場偶然的刺殺事件,從而改變了歷史進程。二戰的始作俑者希特勒就是典型的改變歷史進程的人物。蘇聯解體後,其主體繼承國俄羅斯的當家人是葉利欽欽。葉利欽是個有西方思想傾向的人,曾想和美國搞好關係。但美國無法接受一個體量巨大“怪物”,意欲對俄羅斯繼續進行分解,支持俄羅斯國內車臣分裂勢力,在國際上連續壓縮俄羅斯的生存空間,率領北約對俄羅斯的盟友南聯盟進行狂轟濫炸。那時的俄羅斯幾乎沒有了還手之力。葉利欽也被搞得焦頭爛額,心力交瘁。在世紀之交的凌晨時分,葉利欽突然向全世界宣佈將權力交給了名不見經傳的普京,令全世界驚愕和意外。當時很多人都不看好普京,也對俄羅斯的前途感到迷茫。但事實證明了普京的能力,就是這個特工出身的小個子將俄羅斯帶出了“沼澤地”,並且很有希望“還俄羅斯人民一個強大的俄羅斯”!感嘆之餘,人們不得不佩服葉利欽的獨道眼光和知人善任。對葉利欽為什麼會將普京選為自己接班人眾說紛紜,有很多種版本。有的說是因為普京救過葉利欽,有的說普京勇救恩師索布恰克感動了葉利欽;還有人說是葉利欽欣賞普京的沉著和冷靜;我認為這些因素可能都有,但卻不是最重要的。作為一個大國的領導人,光有這些特點是不夠的,葉利欽肯定是覺察到了普京政治家的潛質。這一點才是最重要的。也許是巧合,也許是冪冪中的上蒼安排,普京接手不久就發生了9.11事件,這又是一個改變歷史進程的事件。給了俄羅斯喘息的機會,也給了普京展示自己的時間和舞臺,也同時給了另一個大國發展的空間和機會,終使“大三角”關係保持了相對的穩定和平衡。使世界進入了重新洗牌時刻。


鄉間小洲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原因不復雜。

第一,葉利欽那時候已經沒有值得信任的人

葉利欽麾下有所謂7大將,但都不可靠。

葉利欽自己就是戈爾巴喬夫的親信,但靠窩裡反上位,掀翻了戈爾巴喬夫當蘇聯總統的美夢。

在葉利欽快要下臺之前,手下的7個大將和各種勢力聯絡,準備接班。

這些人都是老傢伙,人人老謀深算,翻臉不認人。

葉利欽從各個角度考慮,不敢用這些人。不然不但國家制度可能會發生鉅變,葉利欽自己說不定身家性命難保。

相比起來,普京這人比較可靠。普京恩師索布恰克是葉利欽政治上的夙敵,在政治鬥爭中大敗,生命難保。這種情況下,普京還是儘量保護老師。

這種人,在政客中幾乎是沒有得。所以普京開始入了葉利欽法眼,認為他比較中心。


第二,普京有一定能力

普京具有較強的政治和外交能力,這一點後來也證明了。

自然,老政客不見得比他差,但也不會比他強。

既然能力都差不多,那還不如用普京比較靠得住。

普京執政20年,經濟上幾乎無建樹,外交上漏洞百出,但總體穩住了國家局勢。

俄羅斯沒有再分裂。


第三,普京赦免了葉利欽家族。

  俄國內外媒體多次披露葉利欽及其家人捲入“洗錢”一類經濟醜聞。據瑞士調查員的說法,涉嫌向俄高層行賄的瑞士建築商曾向俄羅斯總統葉利欽父女提供1000萬至1500萬美元賄賂款,這還是已經查明的資金。

俄《財經》雜誌公佈2006俄羅斯富豪榜,葉利欽的外孫女婿、39歲的鋁業大王奧列格·傑裡帕斯卡擠掉阿布拉莫維奇,以212億美元奪取了“俄羅斯首富”桂冠。


第四,普京頗有選舉的能力

普京上臺除了全力打壓政敵,讓反對黨不成氣候以外,也頗有競選的能力。

他會裝硬漢,侃侃而談,甚至裝女人的偶像。

每到選舉,普京就開始準備打仗,打格魯吉亞,打烏克蘭,打車臣。

總之,來這一手的話,蘇聯時期老幹部不是普京對手。


以上都是葉利欽選擇普京的原因。

可惜,普京的能力也就那樣,大家也看到俄羅斯經濟的現狀,軍隊的落後和外交的窘迫,在國家上幾乎就是孤家寡人了。

而英國倫敦幾乎所有最高檔的新建豪宅,全部被俄羅斯寡頭買走,驕奢淫逸到極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