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保了周朝八百年,為何自己的齊國才六百年?

強思喆

說姜子牙保周朝江山多少年,本是《封神演義》之笑談,至於八百年、六百年之說,更是賬物不符。這些暫且不追究計較,單說說,第一個爭霸東周的姜姓齊國,為什麼會變成田氏齊國,這可比曲沃代翼的故事要悲慘得多。

發生在晉國的曲沃代翼,好歹是自家人打自家人,接班的還是同祖同宗的叔侄兄弟。但齊國雖然國號不變,主子早已不是姜太公的子孫。這在春秋戰國的大國之爭中,如此的“和平演變”尚屬首例,而且沒有之一。

有人會說,三家分晉不是一樣的嗎?不對,三家分晉之後,晉國的國號已經不復存在,派生出韓魏趙三個新的國號,這樣的演變與田氏代齊有根本的區別。打個比方說,老晉破產了,三棟房子賣給了三個新業主,而老齊沒有破產,但自己卻不能住了,這能是一樣的嗎?

而且田氏代齊,經歷了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大約有二百八十多年。從齊桓公稱霸開始,就已經埋下了禍根隱患。而這個隱患的源頭,是陳國陳厲公的兒子田完。陳完逃奔齊國時是公元前672年,那時正是齊桓公十四年,齊國剛剛取得霸主的頭銜。

由於田完是公侯血統,在齊國特別受待見,不但給了官當,還取了齊國大夫齊懿仲的女兒。田完的兒子、孫子就更加不得了,官越當越大,老婆越娶越高級,就連齊莊公的女兒也不在話下。從此,田氏依靠裙帶關係,一步一步走向了神壇,到齊簡公時期,田氏已經完全掌握了齊國實權,這個時候距離田完奔齊已經95年。

之後的一百多年,就是田氏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年代,到了齊康公十八年即公元前387年,田和乾脆趕走了齊康公,自己當了齊國的國君。那時的周天子的威信比齊康公還不如,只是按照要求發了一塊牌子給田和。至此,齊國完成了“改朝換代”。


軍緣鑫播客

周朝是我國曆史上繼商朝之後的朝代,周朝分為西周(前11世紀中期-前771年)與東周(前770年-前256年)兩個時期。周朝存在的時間:約前11世紀至前256年,共計約791年,還有另一說法是868年,這兩者相差一百多年,主要原因就出在周朝的建國之年一直無法確認。

西周由周武王姬發所創建,定都酆鎬,後營建東都成周洛邑。公元前770年,平王東遷,定都雒邑,此後的周朝稱為東周。東周又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春秋戰國時期,其實周王朝就已經算是名存實亡了。春秋時期,一些較大的諸侯國,為了爭奪土地、人口以及對其他諸侯國的控制權,不斷進行兼併戰爭。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五人先後成為霸主,歷史上把他們稱為“春秋五霸”。這一時期全國的控制權主要在那些諸侯王手裡,周朝皇室的控制權逐漸減小,直至戰國時期周王朝徹底被滅。

齊國雖然600年,存在時間比周王朝短,但它霸主地位的存在卻是很久。


河邊蓑客

不能怪別人,只能怪自己的子孫太不爭氣。

齊國算上田氏代齊,才堪堪六百年。真正是姜子牙的子孫建立的姜氏齊國國運還也就差不多隻有西周到春秋時期。雖然齊桓公姜小白是春秋五霸中的第一霸,但是齊桓公之後的齊國迅速衰落。到春秋後期齊國就已經是大權旁落而被田氏取而代之了。

話再說回來,姜太公保是保了周朝八百年,可是到了東周之後,周王室就已經是羸弱不堪,幾乎完全喪失了天子威儀。這也怪不得姜太公。這是以井田制為基礎的分封制瓦解的必然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