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興紫砂壺泥料 購買紫砂壺選對這三種泥料就成功一半

上好的紫砂泥料都非常講究,據說歷代制壺名家都是親自去挑選紫砂礦料的,然後自己煉製,再把泥料陳腐,時間越長越熟越好。經過陳腐的泥料做出的壺,經過泡養色澤溫潤。紫泥、紅泥、綠泥都屬於紫砂泥。這三種泥分佈於不同層的礦區裡,燒製時隨著溫度的變化,顏色變化多端。紫砂泥中以紫、紅、米黃三色為本色,這三色又有深淺,淺淡,可變化多種顏色。

紫砂泥產於江蘇宜興。開採出來的岩石首先要經歷風吹日曬自然鬆散像黃豆大小顆粒,再用工具碾碎稱粉末狀,用篩網篩選後加水拌勻成溼泥塊,這樣的泥是生泥不可以直接製作壺,用木槌反覆敲打後才可以成為制壺的熟泥。

宜興紫砂壺泥料 購買紫砂壺選對這三種泥料就成功一半

宜興紫砂礦主要分佈丁山鎮和川埠。長興的紫砂礦資源也很豐富,以前稱長興為"南窯"丁山為"北陶"。長興和宜興鄰近,礦脈相通。據地質礦產資料得知,長興紫砂礦儲量達5000萬噸,量大品優。宜興和長興的陶土礦床經歷了四次海退和三次海浸,大約在2-4億年前陶土已經形成。

紫泥位於黃石巖下夾泥礦層中,薄厚不一,底皂青是礦底層品質較好的紫泥。

宜興紫砂壺泥料 購買紫砂壺選對這三種泥料就成功一半

韓惠琴紫砂壺-紫泥龍泉壺

紅泥位於嫩泥和礦層底部,質地堅硬,含氧化鐵極高,但成型工藝難度高,,通常用作紫砂器表的化妝土。朱泥屬於紅泥中的佳品,礦源有限而且採掘困難。紅泥原料近乎停產。1982年運用科技配方,採用川埠土黃色的巖泥嫩泥,加入適量鐵紅粉作為紅泥原料,受到大家的認可,沿至今日。

宜興紫砂壺泥料 購買紫砂壺選對這三種泥料就成功一半

吳賽春紫砂壺-風捲葵 朱泥

綠泥是紫泥層的夾脂,也是比較稀少的泥料,市場上一般很少見到純正本山綠泥的作品。是因為它不僅可朔性差而且燒製過程中容易開裂。本山綠泥和墨綠泥不是同一種泥料。墨綠泥已經差不多絕跡了,本山綠泥還是有的。

宜興紫砂壺泥料 購買紫砂壺選對這三種泥料就成功一半

沈濤紫砂壺-綠泥笑櫻竹節

紫砂泥的三種泥料經過調配會產生不同的色澤效果,前人在實踐中摸索出各自的經驗,一般不輕易外傳。紫砂泥之美在於它的典雅樸素,融和了造型、書畫、詩文、篆刻於一體,才使紫砂壺成為一種兼具實用和欣賞雙重價值的工藝美術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