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臂擱值得收藏?

花漵x

臂擱,文人雅士的高標配。關於“臂擱”,書中收錄趙桁先生的《書齋案頭的精緻》和馬未都先生的《我的臂擱》兩篇文章。兩篇文章一前一後,但對臂擱的用途卻認識不一。趙先生認為,臂擱是枕臂之物,作用有二:一是用來支持臂腕而不致為桌面所掣肘;一是在炎夏之際不使手臂的汗水與紙張粘連。而馬先生認為,古人大多懸腕寫字,但衣袖較長,為防止衣袖粘上未乾的墨跡,而將臂擱罩於已寫好的字行上。臂擱的出現與古人的書寫用具和書寫方式有密切關係。

《長物志》、《考槃餘事》、《竹人錄》等古籍中都稱其為“秘閣”。據聞,古代大考———科舉考試時,為防舞弊,都是由相關人員謄寫考生試卷,十幾份試卷抄寫下來手臂累得不行,而有了臂擱的幫助就輕鬆多了。因此,臂擱也稱腕枕。另外,文人墨客們在烈日炎炎的夏日揮毫潑墨時,將臂擱枕於臂下,一來可防止臂上汗水洇紙,二來由於竹子性涼,有祛暑功效,可得一時清爽,因而也有人管竹臂擱叫“竹夫人”。(民間常說的竹夫人則是一種圓柱形的竹製取涼用具,又叫青奴。)

△民國 徐素白、唐雲合作竹製留青雄雞圖臂擱

臂擱是書案重要飾物,富書卷氣。一般用去節之竹筒分劈成三刻制。因是枕臂之用,宜淺刻平雕,以刻制書畫為主。有鐫座右銘以為警策,有刻所喜之詩畫以作欣賞,有刊摯友親人之贈言以為留念。它確實還有一些秘記檔冊的作用,故極受士人的偏愛。

△清·竹雕松鶴延年臂擱

△清 小松款貼黃刻清香幽隱圖詩文鎮紙

△清 張子祥款竹刻梅花詩文臂擱

△清 雲生刻竹雕清供圖臂擱

觀現今臂擱,有兩種情況,闡述下看法,若有不合理地方,歡迎留言討論。

其一:一種為不懂字畫的雕刻師作的,打著純手工雕刻為旗號,雕刻一些不如不刻的作品,工藝技法粗糙,售價也不菲,個人覺得這樣的作品對於有要求的玩家來說,不如不刻為好,把玩純料也是一種美。

其二:名家作品,帶點名氣的,這類作品具備文人氣息的可以收藏一二,價格比較高,受眾者少。臂擱傳遞的是一種文人雅士的生活美學,作品應力求具備文人氣。


看更多美學知識和東方傳統手藝,歡迎關注【東家·守藝人】。本答案來自東家匠人半水山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