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族文化公園裡,與貴港文化偶遇

你說城市那麼寬闊

小小的貴港擁有什麼

在民族文化公園

藏著許多貴港文化

貴港市民族文化公園——位於貴港市城北新區中山路與布山大道交匯處東北角,佔地286畝,以貴港民族文化特色為主,集旅遊參觀、休閒娛樂於一體的綜合性公園。

在民族文化公園裡,與貴港文化偶遇

公園用八個景點來展現貴港民族文化,分別是:布山懷古、銅鼓飛聲、廉石千古、天國雄風、湖畔仙歌、潯鬱春暉、方竹逸韻、荷翠凝香。

在民族文化公園裡,與貴港文化偶遇

城市花園 梁敏敏 / 攝

在這裡

歷史文化與現代理念共存

文化底蘊與時尚氣息有機結合

1布山懷古

在民族文化公園裡,與貴港文化偶遇

公園中心制高點的布山塔引出貴港的來源,貴港舊稱布山,布山縣是廣西的第一古城,始建於秦始皇公元前214年,至公元606年併入鬱林縣。

在民族文化公園裡,與貴港文化偶遇

鐫刻著“仁、義、禮、智、信、忠、孝、廉、和、儉”等“十德”的石刻則“藏”在布山懷古處,純天然的石刻景緻與公園環境融為一體,如春雨潤物無聲。

在民族文化公園裡,與貴港文化偶遇

布山文化是中原夏文化和嶺南粵文化的混合文化,是以“水、那”為核心的文化體系,它的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如水文化、那文化、宗教文化、太平天國文化,銅鼓文化等,被譽為廣西文化的始祖,貴港市港南區是布山文化的發源地,目前貴港的實物文化、行為文化和觀念文化都具有鮮明的“水、那”文化特徵。

2銅鼓飛聲

在民族文化公園裡,與貴港文化偶遇

東門高大、厚重、鑄作精良的銅鼓和西門鼓樓下,是粵系型銅鼓之貴桂型銅鼓,鼓身明顯分為胸、腰、足三節,鼓身大於鼓胸,腰部微束,足部起一道突稜,展現了貴港的銅鼓文化。

在民族文化公園裡,與貴港文化偶遇

貴港壯族是我國和東南亞最早鑄造和使用銅鼓的民族之一。銅鼓是布山古老文化中權力的象徵,擁鼓者,既為頭目,又擁有年事首領的權威,銅鼓成為布山先民財富與權力的象徵。

在民族文化公園裡,與貴港文化偶遇

布山先民將青蛙和銅鼓結合形成“鼓精”,賦予其除邪降魔、消災造福、克敵制勝的神道威力。平時,人們將祭用銅鼓事畢即封藏,在特定節日和舉行重大活動時,以一定的儀式取出銅鼓。貴港銅鼓曾代表中國銅鼓參加2003年在法國舉辦的國際中國文化周展出。

3廉石千古

在民族文化公園裡,與貴港文化偶遇

廉石文化始創於鬱林郡(今貴港)太守陸績,陸績離鬱林郡太守任告老還鄉時,由於一生清廉剛直,沒有傢俬隨船還鄉,為了壓船而採用貴港市之花崗岩石,該石現存在蘇州園林,被後人稱之廉石。

在民族文化公園裡,與貴港文化偶遇

廉石文化作為一種觀念形態的文化,也可以說是道德文化。它體現了人的品格、情操、道德規範,在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4天國雄風

在民族文化公園裡,與貴港文化偶遇

天國雄風由人工瀑布和廊亭組成,從上往下看,滿塘風色盡收眼中,從下往上看,更像重現是太平天國雄風,在安靜之處感受恢弘氣勢。

在民族文化公園裡,與貴港文化偶遇

太平天國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規模巨大、波瀾壯闊的一次偉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農民運動,也是幾千年來中國農民戰爭的最高峰。

在民族文化公園裡,與貴港文化偶遇

太平天國文化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農民起義文化。太平天國前文化是以洪秀全為主,太平天國將領們共同創造的文化。太平天國後文化是以羅爾綱為主,依據歷史結合現實的太平天國研究。

5湖畔仙歌

在民族文化公園裡,與貴港文化偶遇

湖畔仙歌有三月三廣場和如意湖,每個清晨黃昏,這裡輕歌曼舞。到了夏季,還有滿塘的荷香。

在民族文化公園裡,與貴港文化偶遇

貴港壯族及其先民以好歌善唱而著稱。秦漢時期,駱越民族地歌謠就以獨特地形式、韻律與風格而享有盛譽。目前,在港城鎮藍田村、富嶺村、旺嶺村還保留有一批手抄本山歌歌書,是貴港歌謠文化的瑰寶。

在民族文化公園裡,與貴港文化偶遇

在特定的歷史背景、生活環境和民族文化心理條件下形成的歌圩,既是一種民俗事項,也是各種文化藝術的表現形式,是人們進行社會交際的場所,帶有深刻的歷史性和社會性。港城鎮旺嶺村的藍衣壯山歌最能代表布山的歌謠文化。

6方竹逸韻

在民族文化公園裡,與貴港文化偶遇

曲徑通幽處,坐在竹下,感受竹子本身的天然神韻,或是肅然起敬,或是進入心靈共振的意境。

在民族文化公園裡,與貴港文化偶遇

關於方竹的傳說有兩個說法。一是,在西山諸峰中有一座石山,山頂上產四方形竹子,用方節竹筒做成酒杯後,有仙籟之音從杯中傳出,成為神異之物。另一種說法,古時西山一帶蟲災為害,後仙人手持竹竿,趕來一群白色鴨子,把蟲子吃淨,仙人把竹竿往地上一插就飄然而去,竹竿長成一叢方竹。

在民族文化公園裡,與貴港文化偶遇

如今,關於方竹的逸聞舊事只流傳於貴港民間口頭傳說。每年農曆十月廿二日,以大村山腳下的北府廟為會場舉辦的慶豐祈福民俗活動便是這段仙人治旱驅蝗傳說的歷史折射。

7潯鬱春暉

在民族文化公園裡,與貴港文化偶遇

潯鬱春暉突出一個“春”字,通過種植相當規模的紫荊花來打造看點。暮春相約怒放的宮粉紫荊,依然能在枝頭深淺之處尋覓得出一絲“春”的氣息。

在民族文化公園裡,與貴港文化偶遇

生在鬱江邊,長飲鬱江水。貴港地處廣西最大的沖積平原,兩千多年形成的潯鬱文化是布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8荷香翠凝

在民族文化公園裡,與貴港文化偶遇

說起荷花,貴港更是當仁不讓。貴港自古以來遍種荷花,花香四溢,由此有“荷城”之稱。

在民族文化公園裡,與貴港文化偶遇

愛我荷城 霍偉林/ 攝

近年來,貴港大力發展荷產業,每年通過舉辦“荷花展”,傳承種荷、賞荷、頌荷的優良文化。貴港已成為中國最佳賞荷點,位居全國之首。

在民族文化公園裡,與貴港文化偶遇

“荷”與“和”“合”、“藕”與“偶”、“蓮”與“廉”同音,具有和諧清廉的文化象徵,寄託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由荷花與蓮藕的形象也派生出許多具有美好意象的詞語,如“花開並蒂”“連(蓮)生貴子”“因何(荷)得偶(藕)”等。貴港精神的“和為貴”,也是荷文化的體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