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需要動手又動腦:這樣培養孩子的創造性

編譯:孫開元

“左邊想、右邊想;上邊想、下邊想。只要你嘗試,總能想出辦法來!”這是美國普利策新聞獎得主、兒童文學作家希奧多·蓋索的一句名言。你沒聽到過這個作家的名字?那麼你可能聽過他的筆名:蘇斯博士。對,1979年,蘇斯博士與多位美國一流教育專家共同創建了“蘇斯嬰童生活中心”,該中心後來成為了美國最愛孩子歡迎和家長信賴的兒童學習和成長樂園。蘇斯博士最具特色的教育理念之一,就是鼓勵孩子創造性地思考問題。

毋庸置疑,我們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有一個聰明的腦瓜,上學考個優秀的成績,但是我們對孩子的希望遠遠不止如此。我們希望孩子能將目光超越表面的聰明,以一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全方位探索世界,能夠擁有不恥下問、勤于思考的學習熱情。

生活需要動手又動腦:這樣培養孩子的創造性

和智力不同的是,獨立思考的能力不是我們生來就具有的,而是學而知之,也就是說,這是一種可以培養的能力,這對於我們來說是個好消息。不可否認,有些最具聰明才智的孩子極為執著地保持他們特有的思考習慣,遇到問題時也經常能想出比別人更為高明的解決辦法。然而,正是通過獨立思考,孩子才得以學會如何解決問題並且做出明智選擇,反過來,這樣做的結果又能幫助他建立自信和自尊。

創造性的課程

那麼怎樣教育孩子有條有理並且富有創造性地思考問題呢?你也許不知道,在英國,教育學生獨立思考已經成了國家課程的一部分,而且已經實行了10多年。但是學校一般不稱其為“獨立思考”,而是叫作“思維技能”,並且將其擺放在了和聲學之類的輔助教學手段同等重要的位置。

為了理解思維技能如何成為了教學的一部分內容,我們就必須先回顧一下65年前,那時候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餘害未盡,大批年輕的移民湧向了以色列,這些人無家無業、沒有文化,身邊也沒有幾個上過學的家人或同齡朋友。這些年輕人在智商測試中得分很慘,但是當時一位認知心理學家魯文·福伊爾斯坦下決心打開這些年輕人的智慧之鎖。他開創了一種教學模式,從最基礎上來說,是以通過討論和觀摩其他人的學習過程來學習。福伊爾斯坦的嘗試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功,他的具有開拓性的研究成果奠定了如今廣泛應用於學生課堂的思維技能學說的理論基礎。

生活需要動手又動腦:這樣培養孩子的創造性

什麼是思維技能

在英國,紐卡斯爾大學思維技能研究中心是這一教學方法的領頭羊之一,以這一教學理念為基礎,協助開發了眾多獨具特色的老師培訓計劃。

英國教育專家麗茲·希爾斯頓解釋說:“福伊爾斯坦的教學理念是,如果你啟發了孩子的思考能力,他就懂得了如何以更明智的方式分析、評估和加工信息。一個孩子對自己的思維方式越是清晰,他的思考過程就會有越高的效率。”

麗茲強調的培養孩子的思維技能的一個典型例子是,在學前學校的一個遊戲中,老師把幾種物品放在一個托盤上,要求孩子們一一說出這些物體的名字、觸摸它們、聞它們的味道,然後再把托盤拿走。接下來,老師再讓孩子描述他們看到的這些物體。

“這樣做旨在開發兒童處理信息的能力。”麗茲說。一個孩子也許因為抱了抱一個玩具貓,從而記住了它,而另一個孩子也許因為敲了敲一個鐵皮鼓,從而記住了它。所以從中可以看出,第一個孩子是藉助觸感作為記憶手段,第二個孩子是藉助聲音記憶。孩子們在課堂上會進行很多不同物品的記憶訓練,然後進行討論。通過相互討論,孩子們對這些物體的感受過程根植在了他們的腦海中,從而形成了不同的記憶方式。

更進一步來說,家長可以把這樣的遊戲輕鬆地在家裡運用,在孩子們去學前學校之前就幫助他們建立起屬於他們的記憶庫。

生活需要動手又動腦:這樣培養孩子的創造性

不要錯誤的回答

通過學習思維技能,孩子們還會懂得一個道理:有些問題的答案沒有絕對的“對”和“錯”之分。舉例來說,如果你問一組孩子:“蘋果、襪子、梳子,這三樣東西哪樣最特殊?”第一個孩子也許會說蘋果最特殊,因為它是這三樣東西里唯一能吃的東西;第二個孩子也許會堅持說襪子最特殊,因為只有襪子能穿在身上,沒人能穿個蘋果或梳子上街;第三個孩子也許會覺得梳子最特殊,因為只有梳子能用來梳頭髮。這三個回答哪個對?全都對。

在今天的數字化時代,孩子們不可避免地會受到信息爆炸的衝擊,有些信息可能失去了原本應有的可信度,在這種情況下,能夠認識到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非此即彼、非黑即白,並且能夠具有超越固有觀念看問題的能力,對孩子們來說就很有意義了。

簡而言之,對孩子整體的思維技能進行訓練,能幫助孩子發展起批判性思維,可以肯定的是,等到孩子到了接觸社交網站和搜索“維基百科”的年紀,擁有批判性思維一定會讓他們獲益匪淺。

生活需要動手又動腦:這樣培養孩子的創造性

培養孩子的思維技能是你能每天都能為孩子做的一件事,而且不必勉強孩子,也不必興師動眾。事實上,教孩子獨立思考的最有效方式是遊戲,在遊戲中,我們可以因勢利導地鼓勵孩子自己解決問題,並且嘗試以不同的方式解決同一個問題。

教育孩子,有了問題時首先後退一步,不要總是急於拿出答案。如果遇到困難,你可以向孩子提出開放式提問加以引導,比如:發生了什麼情況?事情發生時你是什麼感受?你能不能想出另一種方式解決這個問題?

你也許已經在不知不覺中這樣引導孩子了,但是不管你是否知道,結果都是一樣的:你正在幫助孩子意識他自己的思考過程,這在培養孩子獨立思考中是最初的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同時你最好能記住一點:有時候,對孩子“放任自流”一些,是激勵他們獨立思考的良好方式。真的,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當他們需要激發出想象力和正在燃起不達目的誓不罷休思考熱情時,我們成年人經常會對他們指點過多,甚至讓他們覺得我們有些“煩人”。

“我們自以為是地為孩子們安排生活,為他們提供了太多的方便,幫他們毫不費力地追逐著一個又一個目標。”英國兒童心理學家琳達·布萊爾說。“但是小孩子需要獲得受挫折的機會,因為只有受了一些挫折,他們才會開始創造性地思考他們能做的事情。”

生活需要動手又動腦:這樣培養孩子的創造性

簡單的策略

另一個簡單但是高效的教育策略,是將你自己的思考過程作為範本表現給孩子。你在日常生活中是怎樣思考問題、怎樣解決問題,清楚地說出來讓她聽到。不要小看這些,學習思考不是坐下來拿著鋼筆和紙寫寫劃劃——你和孩子有各種各樣的好玩又有趣的事情可做,用英國偵探小說家的文字來說是讓孩子的“小灰細胞”活躍起來。

我們生活在一個急速變化著的世界,幾代人之前,父母們可以言傳身教地把知識灌輸給孩子們,讓他們能夠在其後的生活中牢牢地立穩腳跟,但是顯然現在已經今非昔比。未來是什麼樣子誰也說不清,我們不能把所有的答案提供給孩子,正因如此,我們必須要保證孩子擁有各種應有的技能,包括思考技能,讓他們無論遇到任何挑戰,都有能力應付。一位哲人形容思考是“在你不知道怎麼做的時候,知道做什麼”的能力,我們當然都希望孩子們也能擁有這一能力。

生活需要動手又動腦:這樣培養孩子的創造性

六種批判性思維能力

教育孩子獨立思考過程中,瞭解六種批判性思維能助你一臂之力,因為它能讓你為孩子提供一個安全、有利於創造的環境,讓孩子時時能有思維的靈感迸發。

1.提問能力。這一能力可以讓孩子能更好地提出問題。要學會問正確的問題,並根據獲得的答案,提出更多、更深入的問題。對於你的孩子來說,這意味著你給了他一個機會,讓他對很多不同形式的問題進行了自問自答。孩子提出的問題越具開放性,就越是能增強獨立思考的能力。孩子也需要在不同的場景下聽到你向他提出的問題和給他的答案,這樣做的一個有效的辦法是在遊戲場景中給他做個提問的示範,讓孩子知道做什麼、怎麼做。

2.信息加工能力。這一能力可以讓孩子利用聽來的答案和收集到的信息處理問題。我們通過不斷的處理信息,就能夠越來越善於組織並且儲存最重要的信息。對於孩子來說,這意味著他會看到、體驗到不同的信息是如何聯繫在一起的。這時你又需要發揮一下榜樣的力量了,你是怎麼思考的,在孩子面前大聲說出來,他就能夠理解你的思考過程,並加以借鑑。

生活需要動手又動腦:這樣培養孩子的創造性

3.推理能力。這一能力可以讓孩子根據你收集到的信息形成他自己的觀點。通過運用推理能力,孩子能更有條理地表達想法,並且學會闡釋他的觀點。為了培養孩子的推理能力,你可以向他示範你的推理過程,並且和他討論一下你是怎樣確定自己的觀點。而且一個人的推理能力與語言能力、情感能力和社交能力密切相關,你也要鼓勵孩子增強這三種能力,這樣,孩子就不會因為無法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而困惑不安。

4.評估能力。這一能力可以讓你看到一個信息時,確定它的可信程度。對你的孩子來說,學會評估能幫他發展判斷信息和分析所得答案的能力,最終能達到對於如何實現自己想要的目標瞭然於胸的境界。和推理能力一樣,評估能力也和孩子的語言能力、情感能力和社交能力密不可分。

5.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一能力可以讓孩子認識到事情是可以改變的,經過一番改變現狀的嘗試,事情的結果或者自己的觀念就會煥然一新。能夠將解決問題的能力運用於實踐當中,孩子再次遇到挫折時就會將其視為一個可以解決的問題,而不是一種失敗的信號。為了讓孩子獲得解決問題的能力,你可以在遊戲中和日常生活中為他多提供一些解決小問題的機會。

生活需要動手又動腦:這樣培養孩子的創造性

6.創造性思考能力

這一能力能讓孩子利用他的想象力發明一些新東西,或者產生一些新創意。通過創造性思考,他能夠發現一些別人想不到的辦法,超越顯而易見的表象深入地看問題。在“英國兒童創造性活動中心”,老師們在很多時候是通過遊戲來激發孩子們的創造性思考能力。該活動中心副主任海倫·哈達尼說:“一個很好的培養創造性的遊戲是扮演海盜遊戲,我們稱之為‘扮演遊戲’。”這個遊戲由孩子主演,沒有預先設定的遊戲規則,孩子們盡情表演。扮演遊戲特別適合六歲以下的孩子,這個年紀的孩子出於愛玩的天性幾乎都喜歡玩“過家家”,其實這就屬於扮演遊戲。在海盜扮演遊戲中,孩子們成了“超級英雄”,他們想著創造性地拯救世界的辦法,或者尋找隱藏在神秘之地的寶藏,在這一過程,孩子發展瞭解決問題的重要能力。哈達尼說,玩海盜扮演遊戲多的孩子,在語言、記憶力和推理能力上的發展都比別的孩子更快,對他人思想的理解力也更強。

鼓勵孩子創造性思考能幫助孩子擁有將想法和新主意付諸行動的信心,大膽嘗試而不會因擔心失誤和犯錯而畏首畏尾。孩子需要體驗到嘗試和失誤的滋味,也應該收穫一個人生經驗:嘗試過程中在所難免的錯誤是學習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經歷。遇到挫折時,你可以鼓勵孩子再思考一次,尋找解決問題的新途徑,直到孩子尋找到滿意的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