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一定知晓的煤矿一把手(三)

(三)习惯监督

《公司法》,是一部企业治理的根本法。企业的厂长负责制就是在法中明确规定的。但是另一部经典之中明确规定了组织是要掌握人才和干部的。究竟是谁说了算?大多数的书记选择了放弃责任田,赚钱就行了,矿长吃饭,自己陪吃陪喝,矿长和自己在工资上相差无几,行了!正因此,有的厂长无所忌惮地履行了厂长负责制,在企业之中一手遮天。

陈矿长并不想强势。一个巨无霸的企业在自己的眼前,说起来好像就四个字:安全生产。但这四个字关乎生命、关乎前程,关乎十几个大系统的密切衔接,相互联系。哪一环脱节,这座巨无霸都得停下来。巨无霸在运转时说日进斗金不为过份,但巨无霸一旦需要停止运转,通风、抽采、排水等都不能停下来。这些每天都是真金白银的耗损。况且停产多是被迫停下来的,什么时候恢复正常,那得一级一级地报批,在每一位大人的手中稍微一停,就是数十万元的流失。“安全生产”,并不简单,但比起系统的协调运行更难的是人心的统一。工资奖金分配、人事调整每一次都会触动利益,背后掀起什么样的风浪,根本无法预知。这一块人的事,按道理主要靠书记。然而人和财,放手给了书记,那要自己厂长还负什么责?

陈矿长研究过企业中这些单位的关系。自1994~1997年之间,这一块田地怎么种,一直争论不休。这种的争论渐渐形成了一种模式:班子团结一致下的厂长负责制。在2016年10月之后,这种宽松软容不得也行不通了。厂长负责制需要建立一种新的模式:议事规则作为厂长负责的前置程序。“三重一大”、“议事规则”等等成为了矿长们面临的新规矩。概括言之:习惯监督。

陈矿长和何书记都是明白人。明白人做事时就是分清责任。陈矿长对这些权放了放,何书记却没有用心去接。两人都很忙,但是必要的沟通还是需要的。何书记建立了分析研判制度,分析和研判时自然就有了发言的方向。陈矿长在会上提出了谁来管干部和人才。这场会议开起来变得十分有味道。何书记表态,是组织来管人才和干部,但不是书记来管。陈总是组织的一员,现行的法律基础是厂长负责制,陈总管人,有理有据。关键是管人要上组织的会议,履行正常的程序。这种一团和气的拱手相让,是何书记的习惯做法,当然也投陈矿长的脾气。组织一边的人十分佩服何书记的功夫。既履行了主体责任,又合理地将人事大权放到了行政的一边。毕竟企业的干部还是要放在生产经营的一线去锻炼的。陈矿长转头一想,将人和财分到了两个同是组织中委员的副矿长肩上。一把手直接管人和财是大忌讳,但是不管人和财又体现不了自己的权威。这样的分权和制衡既体现自己的度量,又能体现自己的权威。

这样的会议成为了常态,这些会议也需要习惯。这种会议开得久了,陈矿长从会议中玩出了不一样的味道。当矿长之前,自己是先锋官,是将。而会议开久了,掌控能力强了,自己有了稳坐中军帐的感觉,这时自己是帅,或者是老“K”了。

你不一定知晓的煤矿一把手(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