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性拍賣衝擊 稻米價格加速下跌

進入4月份,秈稻米市場開啟跌跌不休模式。在國家去庫存思想指導下,拍賣節奏加快,臨儲秈稻周度投放量高達195萬噸,2013-2016年產秈稻均進入拍賣市場,供給端持續寬鬆,價格向下趨勢延續。

政策性拍賣加碼 去庫存節奏放快

進入4月份,國家調整政策性秈稻拍賣策略,將2013-2016年生產的秈稻均納入拍賣序列中,增加周度投放量的同時,調低拍賣底價,加快秈稻去庫存節奏。由於供給端充足,秈稻逐步進入以買方為主的市場,米企競拍原糧選擇餘地較大,競拍積極性也有所下降。截止到23日,4月份政策性秈稻拍賣共計進行6次,累計投放秈稻629.9萬噸,實際成交54.88萬噸,成交率約8.7%。據此去庫存節奏測算,秈稻月度去庫存量能達到80~100萬噸左右的水平,雖然沒有粳稻去庫存速度快,但是跟上年同期相比,已有較大改變。去年4月份僅有早秈稻進入拍賣市場,受拍賣底價偏高影響,早秈稻拍賣成交慘淡,4月份總計成交約3萬噸,去庫存效果偏差。今年國家果斷調整拍賣策略,對於提高拍賣成交率起到了較好的促進作用。與此同時,由於拍賣糧源比較充裕,後期米企以需定拍將決定拍賣市場的行情走向。

政策性拍賣衝擊 稻米價格加速下跌

受臨儲秈稻拍賣擴容影響,國內秈稻米市場價格整體保持穩中下滑走勢,稻弱米更弱格局凸顯。目前國內秈稻市場糧源偏少,預計包括農戶、貿易商和大米加工企業庫存在內的所有市場主體餘糧總量約600萬噸,佔秈稻商品量的比重不足一成。目前秈稻米市場正處於青黃不接之際,市場供應主要依靠拍賣糧源,隨著2015-2016年產秈稻穀開始低價拍賣,再加上各級稻穀儲備集中輪出影響,普通秈稻穀價格穩中趨弱運行,2017年產優質秈稻餘糧偏少,再加上米企青睞,價格相對堅挺。據中華糧網監測,截止到4月23日,早秈稻市場陳稻出庫價湖南益陽2380元/噸,環比跌30元/噸;江西南昌2150元/噸,環比跌200元/噸;中晚秈稻市場新稻收購價江西宜春2610元/噸,環比跌110元/噸,湖北荊州2560元/噸,環比跌190元/噸;陳稻出庫價江西宜春2400元/噸,環比跌140元/噸,湖北荊州2420元/噸,環比跌120元/噸;益陽黃花佔優質稻收購價2940元/噸,環比持平。

大米市場處於需求淡季,市場容量有限,購銷清淡導致價格穩步下行。據中華糧網監測,截止到4月23日,標一早秈米批發價湖南長沙3260元/噸,環比跌100元/噸,江西南昌3200元/噸,環比跌220元/噸,福建福州3540元/噸,環比跌90元/噸;標一中晚秈米批發價湖南長沙3700元/噸,環比跌60元/噸,江西南昌3650元/噸,環比跌90元/噸,福建福州3940元/噸,環比跌10元/噸;益陽黃花粘優質米批發價4770元/噸,環比跌30元/噸。預計後期受稻穀去庫存政策影響,大米價格也將持續低位徘徊。

隨著秈稻米價格持續下滑,大米加工企業採購原糧較為謹慎,以隨用隨採策略為主,嚴格控制庫存量,同時受制於終端大米走貨不暢影響,米企開機率也有所下降,導致油糠、稻殼等副產品產量嚴重下滑,供不足需,價格出現快速上漲趨勢。截止到4月23日湖南益陽地區油糠收購價2000元/噸,環比漲220元/噸,稻殼收購價410元/噸,環比漲80元/噸。

國內外價差縮小 進口或將萎縮

國內市場上,受政策性稻穀低價拍賣衝擊,近期國產秈米價格快速下滑。與此同時,國際市場上,受菲律賓、印尼等大米進口國強勁需求支撐,國際大米價格走勢整體穩中上漲,國內外大米價差有縮小趨勢,利於國內秈米市場的發展。據中華糧網監測:截止到4月18日,近月船期越南15%破碎率大米FOB價格為430美元/噸,合人民幣2700元/噸,再加上運費、保險、關稅及港口雜費等成本,到我國廣東口岸完稅價約3180元/噸,同期廣東標一早秈米批發價為3700元/噸,國內外價差為520元/噸。隨著國產大米價格的回落,進口大米價格優勢逐漸減弱,進口需求將得到進一步的抑制。據海關數據顯示,2月份我國進口大米13.28萬噸,同比減少7.67萬噸,減幅36.61%,進口大米作為價格敏感型的產品,對國際大米價格的反應比較迅速。綜合預估2018年我國大米進口總量約350萬噸,較上年有所下調,國產秈米或將對進口米實行一定比例的替代。

新季早秈稻面積下滑 長勢良好

受最低收購價下調及稻穀種植面積整體調減等諸多因素影響,2018年早秈稻種植意向有所下降。據農業部農情調度預測,2018年全國早秈稻播種面積約為7700萬畝左右,較上年減少約500萬畝,減幅6%。播種面積雖有減少,但是受氣溫日照偏高、水量充足等有利因素刺激,早秈稻育秧栽插順利。截止到4月17日,全國早稻育秧已基本結束,已插栽52.4%,進度與去年同期持平。目前江南大部早稻處於三葉期,江西、湖南部分進入移栽期,其中湖南省早秈稻成苗率為80%,同比高10%,一、二類苗比例為92%、同比高4%;江西省早秈稻爛種爛秧少、生長快,目前大部分地區秧苗已進入三葉期,長勢健壯。華南大部處於三葉和返青、分櫱期;海南大部處於拔節和抽穗期。南方新季早秈稻生產開局良好,為後期豐收奠定基礎。

目前影響秈稻米價格走勢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政策性稻穀拍賣,將在短時間內對市場價格造成較大的衝擊,其中陳稻米下跌時呈現出“快、大、低"等特點,預計後期還有向下調整的空間,而新稻米在以上調整後,預計將逐步進入穩定狀態。後期需重點關注秈稻米的拍賣成交情況及新季早秈稻的生長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