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麼看“二戰德國虎王坦克車體裝甲大面積崩落”這件事?

up00zc

蘇聯方面稱在測試中,虎王坦克裝甲大面積崩落,但是德國坦克兵(曾是虎王坦克的車組乘員)卻說虎王坦克裝甲非常可靠。

被遺棄的虎王坦克

1944年8月,蘇軍在桑多梅日附近俘虜了兩輛虎王坦克。很快,蘇軍就將這兩輛虎王坦克送到了位於庫賓卡的試驗場進行測試。

測試結果表明,虎王坦克的裝備的KwK43 88毫米坦克炮,在精度和穿甲能力方面,與蘇聯的122毫米D-25T坦克炮差不多。D-25T坦克炮在測試中,可以在400米距離上擊穿虎王坦克的炮塔。另外,蘇軍還用100毫米火炮,和122毫米火炮,對一輛虎王坦克的裝甲進行了射擊測試。

蘇聯人對虎王裝甲進行測試照片

經過測試,蘇聯人發現,虎王坦克的焊接工藝比起其它德國坦克要差得多,因為德國缺乏鉬,所以虎王坦克的裝甲板用了釩取代鉬,這導致了虎II坦克裝甲板延展性的降低。所以,儘管炮彈並沒有擊穿裝甲板,但是會造成虎王坦克內部裝甲板的大量剝離,剝離的碎片會導致虎王坦克內部出現問題。另外,在多次中彈後,也會導致裝甲焊縫開裂和裝甲表面大面積崩落。

但是據德軍老闆回憶(曾是虎王坦克乘員),否認虎王坦克的裝甲存在質量問題。

蘇聯人對虎王裝甲進行測試照片

虎王坦克正面裝甲厚達150毫米,而炮塔正面也有180毫米厚的裝甲,並且車體與炮塔均有傾角,使整體防護性能更加優異。當時盟軍普遍裝備的75毫米反坦克炮只能在零距離才能擊穿。據黨衛軍第102重裝甲營的魯道夫-維斯特軍士長回憶,在柏林之戰中,虎王坦克的裝甲板被打得哐哐直響。並稱,他們的坦克被三枚炮彈同時擊中,虎王坦克被炸得就像嬰兒車一樣前後搖晃。後來他們在查看坦克表面時,發現前部裝甲板有非常大的炮彈坑,但都沒有擊穿。


歷史救生圈

沒聽說過德國坦克的車體裝甲大面積崩落的事件,但是聽說蘇軍的斯大林式重型坦克由於裝甲鋼質量差,雖然德軍炮彈未擊穿其厚重的裝甲,可是卻發生內部裝甲崩落殺傷坦克乘員的事件。


德國的坦克質量還是有保證的,在1942年德國開始正是生產新型的虎式和豹式坦克後,由於月產量過低(虎式坦克最開始月產量僅13輛,即使努力後也僅提高到了25輛),遠不能滿足前線對新型坦克的巨大需求。德國的坦克生產商提出了用普通鋼來替代之前坦克專用的高強度鋼材來提高坦克產量的建議,該建議遭到了希特勒的否決。可見德國對於坦克質量的重視。

反過來對於蘇軍而言,大部分的坦克戰中蘇軍坦克的損失大於德軍,而蘇軍坦克又不得不保持對德軍數量上的優勢,以彌補同德軍的差距。所以蘇軍的坦克生產一直都強調數量第一,首先要滿足前線作戰巨大的損耗,所以蘇軍坦克的裝甲鋼並沒有非常嚴格的標準。如此導致在相同厚度的裝甲下,蘇軍的防護力要低於德軍。



所以按照問題所述,出於裝甲鋼質量問題導致的崩落事件很有可能大範圍的發生在蘇軍坦克上,而不是德軍坦克。不過也有可能是戰爭末期,德軍資源極度匱乏,導致被迫用普通鋼甚至劣質鋼去生產坦克以彌補損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