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倚天屠龍記中,金庸為何要讓楊過的後人(黃衣女子)兩次出面?

張峰是我不曾離棄的信仰

有情有義,有始有終。這是金庸所有武俠小說的基調。

很多人覺得倚天屠龍記後邊黃衣女子的出場很突兀,兩次都救了張無忌。其實我們只看到終,沒有看到開始,才有這樣的感覺。

金庸不會平白寫一個不相關的人物,再突兀的人也有來由。

讀過原著的人,都會發現倚天屠龍記開頭的問題,這段開頭不像倚天屠龍記,更像神鵰俠侶後傳。

在那裡面,郭襄一直在找楊過,尋遍天涯不肯忘。在那裡面,有三個人,不忘相思的郭襄,大徹大悟的張三丰,還有始終不見蹤影的楊過。在那裡面,還有一件事,覺遠大師的九陽真經分了三份,造成了少林武當峨嵋的淵源。

整部倚天屠龍,就是從這裡開始的。

然後到了結尾,張無忌把九陽真經合為一體,張三丰有了大批傳人,郭襄的峨嵋派揚名江湖,似乎都有了著落。

楊過呢?

似乎所有的事都是因他而起。要是郭襄不去找他,也不會有後來的事。他是所有事的源頭,不能那麼輕易消失。

所以才有了“終南山下,活死人墓。神鵰俠侶,絕跡江湖。”

黃衣女子的出場,就是為了了斷。了斷一百年前的情愫,也了斷一百年前的恩怨。當年郭襄苦苦尋找的東西,終於以另一種結局出現了。

那為什麼不讓郭襄直接找到楊過呢?

其實金庸想借此表達一種遺憾,“少年子弟江湖老,紅顏少女的鬢邊終於也見到了白髮。”有些感情,終究是不圓滿的。

與此相同的是,張三丰重傷託付時,拿出郭襄給的鐵羅漢。他們自那之後,再也沒見過面。

開頭的苦苦尋找,最終以這樣的方式結局。人生終究是無常的,看破這種無常,郭襄就出了紅塵,看不破這無常,張無忌就為愛所困。

也不知究竟哪種更遺憾。


ps:我們都以為黃衣女子出場是為了救人,救張無忌。其實這是先入為主了。只要仔細看看,就知道黃衣女子是救誰了。

第一次出場的時候,周芷若陷害了謝遜,不知做了什麼密謀,被丐幫逼著跟宋青書成親。第二次,周芷若走火入魔,把峨眉派弄得烏煙瘴氣,甚至最後要殺謝遜。

兩次出場,一次把周芷若計劃搞亂,另一次,直接把她打醒。

這樣就明白了,楊過的後人一直在保護著峨眉派,關鍵時刻會出來,不讓峨眉派墮落。

楊過始終是惦記著郭襄這個小妹子,即使他不能出來相見,也會一直守護著她,還有她的後人。


林二走江湖

讀過金庸老先生的《倚天屠龍記》的朋友都知道,在小說中,楊過的後人(黃衣女子)曾有兩次出場的情節,

第一次出場幫助丐幫遺孤史紅石奪回幫主之位,並說先人和丐幫上代淵源甚深。



第二次出現是在少林寺的屠獅大會上,黃衫女子以“九陰白骨爪”擊敗周芷若。張無忌問她姓名時,留下"終南山後,活死人墓,神鵰俠侶,絕跡江湖。"離去。

那麼,金庸老先生為什麼安排這個角色來串場呢?

第一:情懷



之所以把《倚天屠龍記》和《射鵰英雄傳》以及《神鵰俠侶》並稱為神鵰三部曲,我想這並不是金庸老先生在成書之時就添加的稱謂。

而是讀者根據三部作品中的人物線索和時代背景找到的關鍵。但是在《倚天屠龍記》當中,關於前面兩部作品的線索已經少之又少了。例如有些武功如九陰白骨抓和九陰真經,還有黃衫女子和峨眉創派祖師郭襄。之後的線索就和你沒有了。

因此,金庸先生並不是硬要把幾部作品拼湊在一起,而是因為情懷,將三部小說暗合在一起了。

九陰白骨爪如此,黃衫女子也是如此。

第二,讓情節變得合理



一個人物形象的出現,並不是隨隨意意的,要看他的出場能不能推動情節的發展。而黃衫女子的出現正好填補了情節的漏洞,同時還將故事情節變得更加神秘莫測和精彩絕倫。

黃衫女子第一次出現,化解了丐幫的危機,這讓我們心目中的第一大幫派得以留存。

第二次出現輕鬆化解了周芷若的九陰白骨爪,這解決了周芷若入魔的危機。同時也宣揚了金庸先生一直想表達的武俠思想,行俠仗義莫攀高,一山更比一山高。

第三:預示著金庸武俠時代中武功的沒落



黃衫女子代表的是神鵰俠侶那一代的武功,倚天屠龍記上的武功便打不過了。因此,武俠正在從內家功夫到外家功夫轉變。

倚天屠龍記之前,總是這個掌,那個劍氣的,後來,就直接用刀劍招數砍鬥了,到了鹿鼎記,直接沒什麼武功出現了,最厲害的歸氏夫婦,還是《碧血劍》殘留的人物。

因此,這是一種微弱的信號。


觀禮

1、我們先來說第一點,倚天屠龍記發生的故事已經是元朝末年,而神鵰俠侶發生的時間則是南宋末年,兩者相差大約一百多年的時間,自小龍女與楊過聯手郭靖、黃蓉等人打敗蒙古大軍之後,他們就隱居到終南山古墓去了,而黃衫女子出場的時候,小說中描述說她大約二十七八歲的模樣,只因常年深居古墓,所以臉上並無半點血色,但是仍然風姿綽約,容貌俊美,宛如仙女下凡,其實在我看來,黃衫女子的年齡應該是40歲左右,只因她保養的比較好,所以看起來比較年輕,而這位女子按年齡來算的話,應該算是楊過的孫女或重孫女吧!


2、我們再來說說,黃衫女子的第一次出場,她是為了救丐幫的後人史紅石奪回幫主之位,她為什麼幫忙呢?因為她的祖爺爺楊過曾經受過丐幫幫主洪七公教授過打狗棒法,並且還和耶律齊是好朋友,所以出手相救很是自然,並且她也在之後對丐幫長說:“我的先人和貴幫在上代的淵源非常深厚!”

3、我們再來說說,黃衫女子的第二次出場,她出招制服了周芷若,並且告訴張無忌屠龍龍和倚天劍的下落,讓他抓緊去尋找,並且倚靠此兩件寶物號令天下,驅除胡虜,這也是楊過與郭靖當年的願望,希望後人為了民族,為了國家,當為國為民,這才是俠之大者!當張無忌問她姓名時,她只留下了這句話:“終南山後,活死人墓,神鵰俠侶,絕跡江湖”,而此時丐幫新任幫主史紅石也在她的身後喊她作“楊姐姐”,所以此時我們便得知,他是楊過與小龍女的後人!

此三點,我認為就是金庸老爺子安排黃衫女子兩次在關鍵時刻出場的原因!不知道小夥伴們還有沒有其他高見,不妨說出來,一起討論討論吧!


龍堂娛樂

金庸是編劇大師,他在這裡運用了古希臘戲劇中的一個方法:機械降神,來推動情節發展。

“機械降神”這一說法來自希臘古典戲劇,指意料外的、突然的、牽強的解圍角色、手段或事件,在虛構作品內,突然引入來為緊張情節或場面解圍。近似詞有天降神兵、有如神助等。在古希臘戲劇,當劇情陷入膠著,困境難以解決時,突然出現擁有強大力量的神將難題解決,令故事得以收拾。利用起重機或起升機的機關,將扮演神的下等演員載送至舞臺上。這種表演手法是人為的,製造出意料之外的劇情大逆轉。

我們可以看出來,黃衫女就是“機械降神”,也就是說,金庸寫到這裡,書中的矛盾激化到無法解決了,於是金庸強行派出一個黃衫女來解決矛盾。同理還有《天龍八部》裡的掃地僧,也是機械降神。

機械降神並不是一個好辦法,因為這表示作者的筆力不夠,已經無法正常地解決情節衝突了,只能用神力這樣一個牽強的方法來解決。

但是金庸用楊過小龍女的後人來解決矛盾,卻化腐朽為神奇。



因為《倚天屠龍記》是射鵰三部曲的最後一部,應該告訴讀者上一部《神鵰俠侶》的主角楊過、小龍女的下落,這樣三部曲才算完結。不然就留下了一個懸念。


金庸突然寫出楊過小龍女的後人,即解決了矛盾,又給觀眾留下了遐想的空間。


夢露居士

武俠小說成年人心中的一個童話,無疑金庸和古龍是兩位童話大師。相信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武俠夢,對武俠小說中的某個人物都有一種情結,希望他們的故事一直延續下去。就如我們希望喬峰墜崖後沒死,張三丰和郭襄在一起,陸小鳳的靈犀一指能不能夾住西門吹雪的劍,楚留香是不是鐵血大旗門的後人?等等。但小說偏偏給你虐心造遺憾和疑問。所以會有好多人去讀什麼《天龍八部後傳》《神鵰俠侶後續》狗尾貂續之作。但金庸和古龍當然不會去寫這麼低俗的故事。糟蹋自己的作品。他們只會在自己的其他作品中有著這些英雄的傳說。吊起大家胃口,圓讀者一個夢。至於網上的什麼考證,只是博大家娛樂一下。這是武俠小說,又不是正史,無法考證。終南山後,活死人墓。神鵰俠侶,絕跡江湖。給人以無限的瞎想和驚喜。


上善若水95282

倚天屠龍記,是神鵰三部曲的最後一部。但是,當年叱吒風雲的兩個家族郭氏家族,楊氏家族,以及五絕人物,在第三部中,找不到多少痕跡了。

倚天屠龍記的這個故事的背景,距離神鵰俠侶的結束時間,不過八十年而已。但是,卻仍然深受前面兩部影響很大。

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太成功了,聚集了大把的鐵粉。第三部本來就是金庸大俠,看著前兩部大火,才做的後續。既然要趁熱度,趁粉絲,就要延續上兩部的CP。即使故人不在,那就交代下他們的後人,也能慰藉廣大鐵粉的心了。

黃衫女是個什麼人?

終南山後,活死人墓。這句話,說明她是古墓派的傳人。當年去過古墓的人,人數也不多。只有古墓派、耶律家族、武氏家族、郭氏家族。連程英、陸無雙都沒去過。

黃衫女又說與丐幫淵源極深。而史火龍,顯然早就知道古墓裡有高手,而且是個信得過的人,才能讓老婆小孩去古墓避難。說明史火龍和古墓派,早就有了來往。

當年和丐幫關係很密切的,無非就是楊過,耶律齊,郭芙,郭襄了。郭襄既然出家創建峨眉,也就沒戲了。耶律齊叛變投敵,更沒戲了。

那會是楊過和小龍女的後人嗎?我看也未必。郭襄去古墓找過很多次,也沒有找到過。說明楊過和小龍女,知道古墓已經不再隱秘,換了個地方隱居。那這個不為世人所知,又特別難以找到的地方,首先就是斷腸崖下面的深谷。其次就是獨孤求敗葬身的峽谷,與神鵰為伴了。

黃衫女既然說自己和丐幫淵源極深,倒有可能是郭芙的後人了。她在父母親戰死後,有可能倖存,躲避兵災,隱居古墓。

郭靖黃蓉,既然想到了把九陰真經等上等武功秘籍,武穆遺書,藏到了刀劍之中,也就可以給一份完整版給郭芙。畢竟,這才是親生的。而古墓裡也有王重陽刻寫的九陰真經。

郭芙是前任丐幫幫主女兒,是前任丐幫幫主夫人,這份緣分,自然就很深了。

不過,也可能是楊過和小龍女的後人,或者徒子徒孫。畢竟,時過境遷,小龍女是個念舊的人,老了老了,又想回歸故里。兒孫滿堂,徒子徒孫,未嘗不可。

你覺得呢?

~我是三生有畫一書生,第三隻眼讀金庸,第 六感彈武俠,喜歡就關注哦~

話題預告:

小龍女被尹志平強姦了,為什麼還要跟著他跑?


三生有畫

看武俠,除了主角的愛恨情仇是主線外,額外加一點特別的存在是很有必要的,可以大大增加小說的可讀性和趣味性。

在金庸的大部頭作品裡,射鵰和神鵰成書最早,裡面儘管高手眾多,但都是入世的,每一個高手都積極參與在武林的紛紛擾擾裡,而且似乎整個江湖就是圍繞那幾個人展開的,其他人物都無關緊要。到後面幾部作品裡,武林的範圍擴大了很多,各式各樣的人物層出不窮,場面宏大幾乎涵蓋整個武林。這時候引入的世外高人,往往著墨不多,但足以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倚天裡面的黃衫女,天龍里面的掃地僧,笑傲裡面的風清揚。

《倚天屠龍記》裡武功路數,武林格局跟射鵰、神鵰已經大相徑庭,但畢竟淵源很深。峨眉派創始人郭襄就是郭靖黃蓉的女兒,與楊過關係交好,可以說是至親傳承。張三丰雖然與神鵰裡面的人沒有親緣關係,但是與郭襄認識,跟楊過他們還見過面還接受過楊過的指點,更關鍵的是,他還一直活著,所以這個關係就一直沒斷過。

人物的關係沒斷,武功的傳承卻沒了,張三丰、郭襄都是一派宗師,自創了很多武功,但是射鵰裡面大名鼎鼎的降龍十八掌,九陰真經卻都不見了。而且當年威風凜凜的丐幫已經徹底淪落了,幫主史火龍幾乎不在江湖露面,後來才知道竟然被成昆給廢了,找了個人冒名頂替,天下第一大幫只剩下了虛名。而別人呢,少林武當那是如日中天,連崑崙峨眉都頗具規模,明教經張無忌一整合,風頭實力更是一時無兩,更厲害的是,明教已經成了反抗元朝的主要實力,這讓之前就作為抗元排頭兵的丐幫情何以堪。

丐幫這麼衰,再沒個能人出來管管恐怕就要完蛋了。誰來辦誰來管,主角已經歸了明教,丐幫裡面更無傑出弟子,這時候黃衫女作為世外高人出場就再合適不過了。黃衫女的出場實在是讓人驚豔了一把,先是琴簫之聲,接著四白衣女子撫琴飛身落下,四黑衣女子吹簫緩緩走進大殿,然後一黃衫女子攜一女童翩翩而入,說實話,這個出場,堪稱金庸武俠里人物的最華麗出場。金庸小說主角不同於古龍,像古龍出名的幾個主角楚留香、李尋歡、陸小鳳等,不僅武功好,而且文采什麼的都不差,什麼都懂還會破案……捎帶著那些小說裡各色人物也喜歡一些華麗奇詭的排場。而金庸小說主人公往往都是沒啥文化的,像郭靖、令狐沖這些早年字還識不太全,更不會講求什麼排場。這種出場,只在後面《天龍八部》裡鳩摩智去天龍寺時可以比擬,不過鳩摩智只是帶著隨從一邊焚香一邊梵唱一路走來,還是不及這黃衫女的出場更有視覺衝擊力。黃衫女子果然出手不凡,一出手就拆穿了假幫主的身份,還把真幫主的女兒帶來了。事情辦完,黃衫女子飄然而去,八名侍女也是飛身而起,伴隨著琴簫聲遠去了,惹得張無忌大教主一陣惆悵。這一來一去,除了知道她姓楊,祖上與丐幫有淵源,就啥也不知道了。

黃衫女子第一次出場退場都極其華麗,但與主角張無忌沒啥關係。但第二次出場的時候就大大相關了,當張無忌跟少林三僧相鬥時,周芷若使壞想害謝遜威脅張無忌,是黃衫女子果斷出手解救謝遜,也展示了高超的武藝。當週芷若門人再次暗算謝遜時,也是黃衫女子再次出手。最後留下了“終南山後,活死人墓,神鵰俠侶,絕跡江湖。”幾句話便華麗退場了。也就基本交代了自己是楊過後人。

其實南宋末年,楊過退出江湖前,投石擊殺蒙古大漢蒙哥,引發元人內亂,算是完成了一次抗元壯舉。而到了元末年間,楊過後人再入江湖,看著元朝的覆滅,也算是一次完美的呼應。


一覽眾河小

首先從反面去思考這個問題,如果把黃衣女子換成其他任何隱世的高手(類似於《天龍八部》中掃地僧式的人物),那麼小說情節的發展是否會不同?按照讀者心中的邏輯,讀者一定會想知道"他"與主角之間的聯繫,以及後來"他"的發展,小說情節中安排一個人物出場肯定不可能讓"他"莫名其妙地來,無聲無息地走,還特別是在兩個極為重要的場合。

一個在存亡之際拯救丐幫的人物,一個在少林寺屠獅大會上展示超高武學出手教訓峨眉派掌門人的人物,如何說清楚"他"的師承由來,與小說主角的聯繫,及後續的發展。如果鋪開來講,勢必又要耗上幾篇章節,但在內容這些講述又跟主角的故事關聯度並不大,可有可無。

安排黃衣女子出場,並且明確交待她是楊過後人,第一,一下子解決了師承問題,武藝高強也非憑空而來,能夠打敗"九陰白骨爪"也是情理之中;第二,也解釋了她做那兩件事的緣由,與丐幫的淵源,與峨嵋派的淵源,與屠龍刀倚天劍的淵源,與九陰白骨爪的淵源;第三,解決了人物發展的問題,人物一出場不為名也不為利,飄飄然而來,飄飄然而去,也是常理之中。

第二,武俠是成年人的童話,《倚天》中安排黃衣女子的出現,也算是對《射鵰》、《神鵰》中人物的結局做了一個交待,至於中間的發展,留給讀者一個足夠想象的空間。

第三,也是讓《倚天》能與《射鵰》、《神鵰》有著某種聯繫。


rockflies

金庸小說也是有連貫性的,首先,楊過與丐幫的淵源很深,機緣巧合下學會了打狗棒法,同時丐幫在金庸先生心中也有特殊地位,可以說丐幫是第一俠幫,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可到了倚天屠龍記中丐幫墮落到了卑鄙齷齪的地步,這時候也需要強力人物撥亂反正,於是黃衣女第一次出現拯救了丐幫,結了這段因果。第二次是因為九陰真經九陰白骨爪的出現,楊過是學過一些九陰真經的,同時倚天劍屠龍刀的出現都與楊過的玄鐵重劍有關,又是一段因果,同時把一切謎團都解開了,也把為什麼郭襄找不到楊過做個交代。因為斷龍石已經放下了,李莫愁死了,別人不知道還能進活死人墓。讓讀者把神鵰俠侶的故事續過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