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便利店是否值得投資?

付化東

個人認為京東便利店的投資前景是非常可觀的,這裡指的投資當然就是普通百姓的加盟了。京東總裁在介紹京東便利店的計劃時,明確表示希望能大範圍鋪張,這是看中了二三線城市和小鎮的消費能力與消費習慣的不斷升級。

為什麼說是看中了二三線城市和小鎮的消費升級呢?實際上現在大部分的項目都是相同趨勢,也就說明其實是市場趨勢所指。就如這個便利店,像北京和上海這樣的一線城市,我們走兩步都能看到全時、物美、711、羅森等等,還有許多個人的便利店,這是因為人們生活習慣的需求。當然這並不是說京東便利店不會在北京這樣的一線城市開,絕對是也會按大規模來鋪張的,但是如果要達到百萬便利店的計劃,則不可放過二三線城市的市場。我們可以看到像剛才說到的便利店還是在一線城市比較多,二三線城市比較少見,如果京東只開在一線城市,面臨的是與許多已有品牌競爭,雖然未必競爭不過,但是成本自然會花費更多,既然二三線城市還未飽和,那為何不去佔據市場呢?

更重要的一點是,京東便利店有著京東這一電商平臺和強勢品牌作為背書,在品牌宣傳推廣上自然是非常佔據優勢,在消費者心中也已有很好的品牌印象,在此基礎之下,京東便利店的發展前景當然是不容小覷。

另外,京東總裁表示鼓勵大家來參與京東加盟,在外打工者回到自己的城市,有些來自二三線城市,有些來自小縣城小城鎮和鄉村,都可以來加盟,並且加盟成本較低,還有京東金融加持,這一系列帶來的利益是,在宏觀層面提供就業機會,促進城鄉發展,相信也會獲得國家和政府的政策支持。


變革家

我認為京東便利店還是值得投資的!主要原因如下:

一、京東品牌的價值。BATJ的京東在中國可是家喻戶曉,比傳統的便利店7-seven,美宜佳等都要出名,風頭一時無法比擬。這是品牌的附加價值。而且京東商城的網上口碑也增值不少。

二、進貨渠道優異。京東便利店的貨無疑來自於京東商城。京東商城的品種豐富,貨源直接,價格公道。這些優勢已經把傳統的秒掉幾條街。

三、京東的大數據支持。這個大數據支持也是主要優勢,京東商城的大數據也是成功的典範。從數據上能給便利店提供好的意見,如何鋪貨等。

四、京東快遞的快速。京東快遞的快是有目共睹的,當便利店需要補貨時,京東快遞會發揮快的作用。

投資有風險,請君要謹慎!


鎂客網

昨日開車,偶爾打開經濟廣播電臺,聽到劉強東介紹“京東便利店”計劃,目標是全國的城鎮,每隔300米就要有一個京東便利店。現在每天都能接到50000個加盟申請,每天開張1000家,每家月保底盈利8000元。今天恰好看到這個問答,不免囉嗦幾句。

我認為投資要慎重,錢不是那麼好掙的。理由如下:

一、便利店因投資小、技術含量低、勞動強度不大,經過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現在已經充斥大街小巷,大部分的生意都不太景氣,只是勉強維持。京東在以每300米一個的密度增加進來,競爭壓力可想而知,每月8000元的保底可以說絕大部分達不到。

二、京東以品牌背書,統一裝潢、統一標識,收取質保金,肯定要統一配貨,質量有保障的同時,供貨價格不會低,這樣就失去了價格優勢。現有的便利店基本上都是做街坊、鄰居的生意,不排除個別店主利慾薰心、鼠目寸光售賣假貨,絕大部分亦是誠信經營、童叟無欺,生意並不見得多好。

三、京東的互聯網思維、管理有一定的優勢;但傳統便利店經過了許多年的探索、磨礪,也各自找到了適合自己的管理、經營方法。所以在管理上只能說各具特色。

四、線上靠引流,線下靠積累。現在經濟下行,高房價、高賦稅制約了人們的消費,高租金、高費用助推了物價。錢不好掙,更不經花,投資須謹慎,世間沒有一蹴而就的好事。


北大屠夫陸步軒

4月12日,在重慶舉行的互聯網+數字經濟峰會上,京東CEO劉強東表示:兩年前京東提出“京東便利店”計劃,截止到上個月,京東每週在中國新開的京東便利店是1000家。京東的目標是在今年年底,每天要新開1000家京東便利店。

他還透露:目前京東的自營零售綜合費用率不到10%。此外,京東還在輸出自己的供應鏈能力。除此之外,還要保證質量——不賣假貨。

就東哥一系列的演講內容,還是能讀出很多幹貨的。接下來,我就為大家客觀的分析一下,京東,到底值不值得投?


1、京東的供應鏈體系是否有價值的?

目前,京東在致力於打造完整的供應鏈體系,向供應鏈要效益,而不是合作伙伴間相互搶錢。

也就是說,京東將不再像從前的貨物搬運工一樣,把A商品運到B店再賣給C客戶,而是選擇吸引更多的合作伙伴,將商品整理統一化,類似現在的屈臣氏(他們會賣自己的商品),而品牌便利店的商品質量會得到保障,中間商減少,就意味著顧客能花更少的錢拿到更好地商品。

因此,完整的供應鏈體系作為直銷方式,是具有很大的商業價值的,對顧客和賣家都有,重要的是,需要足夠多的合作商。

2、京東便利店賺錢嗎?

通常消費者是在急需的狀況下去便利店購買產品和服務的,具體到用戶的體驗場景可能就是要立刻或者在十幾分鍾內享受到。

因此,在短時間內獲取顧客需求同時滿足消費者心理估價值是有很大的難度的,現在很多便利店門面不大但是五臟俱全,譬如7-11。

但是京東的優勢在於線上電商模式做得已經很成熟了,並且有大量的數據做支撐,能夠迅速把握消費者消費習慣甚至把握消費趨勢。



因此,當京東線上結合線下理論成功以後,將會把商品價格做得更“透明”,久而久之,消費群體甚至可能發生斷層式的區別。

最後,再客觀的說一句:


雖然京東有線上經驗、數據分析能力、資金支配能力以及一定的品牌影響力,即使京東能送貨上門,但是相對傳統的縣城中的便利店而言,京東還是缺乏數據優勢和管理優勢的。


走進縣城乃至農村確實讓人振奮、喜悅,但是我們不能忽略較低層消費者的實際消費需求,有太多人,寧願買便宜的假貨,也不願意買價格低的真貨。


創業投資家

八斗君認為值得投資!

兩年前,京東提出了“京東便利店”計劃,去年又提出百萬便利店計劃,截止到上個月,京東每週在中國新開的京東便利店是1000家。

劉強東表示:目標是在今年年底,我們每天要新開1000家京東便利店,所有的便利店幾乎都是加盟的。有無數的年輕人,無數在外的打工者看到我們這個消息非常振奮,我們每天能接到5萬個申請,基本上都是在外面打工的勞動者,回到自己的鄉村,鎮上,回到自己的小縣城,我們的目標是每300米有一個京東的便利店,有京東的品牌,有京東的商品,裡面沒有假貨,質量得到保證,有京東精準的供應鏈,還有京東金融給他提供貸款,他只需要花很少的錢找到一個有人流的門臉就可以開京東便利店,大概每個月收入可以超過8000塊錢。



八斗君以為, 最重要的是,加盟的京東便利店商品全部為京東商品,質量有保證,同時還有京東的供應鏈提供支持。

據八斗君瞭解,整個供應鏈,整個零售部分,京東的自營零售綜合費用率不到10%,而這是什麼概念? 目前全世界能夠做到綜合費用率10%的只有少數兩三家公司,其中一個是美國的Costco,它的費用率不到10%,它用11-12%的毛利率就可以實現很好的利潤。而大部分的零售商在中國、在全世界都要20%以上才可以盈利,也就是成本大概在15%到20%之間。 供應鏈效率用什麼衡量? 庫存週轉天數 今天京東光在中國就管理了超過500個物流中心,在庫的產品數量接近500萬種,而我們傳統的零售商一般來說是管理15萬種SKU。500萬種SKU的管理難度跟15萬種不是30倍的差距,而可能是300倍的差距,它不是線性增加,而是幾何指數的增加。 簡單來說就是物美價廉,高速高效!


八斗君

便利店並不是什麼新鮮事物,在兩大電商的宣揚下,似乎成了新鮮事物,因為被插上了電商的羽翼。最終還是要回到本質上來,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本質都是產品,互聯網僅是一種購物方法,一種手段,一種購物體驗。所以最終還是要回歸到產品上來。至於是否選擇京東或者阿里,就要看自己的需求了。品牌效應對經營確實有很強的影響,但並不是決定性的,便利店模式和外賣平臺不同,外賣平臺是銷售渠道,所有的店鋪都加入外賣平臺,自己不加入,就比同行競爭對手少了一條銷售渠道,勢必對銷售有影響。京東和阿里便利更偏重於品牌,而不是銷售渠道。畢竟便利店主打的經營範圍是周邊。並非說他品牌大就一定做不過他,關鍵要看產品和服務,也就是剩餘價值。對於便利店而言,網絡不是萬能的,差異化、人性化,在人們更注重服務、產品多樣化的今天尤為顯得重要。


熊貓快訊


山農生態圈

如果讓無段之極鵬哥哥來回答這個問題,我的答案是:值得也不值得投資。為什麼不是一個肯定的結果呢?

我不否認京東便利店的線下運營模式成功的可能性,但前提是必須依據人口密度、環境因素等綜合考量進行合理佈局才可行。反之,如果遍地開花的結果是不那麼樂觀的,甚至我還有絲絲擔憂!



東京CE0劉強東是一個有理想,有抱負,有能力的成功型企業家,他的思維超前,決策和運營技巧或是並不為我等所理解。但我總認為“到2018年底前爭取每天新開1000家東京便利店”“目標是每300米有一家東京便利店”這樣的戰略佈局有那麼點“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幹”的味道!



當然嘍,“或許夢想會現實呢!更何況“爭取”和“目標”也僅僅是一種可能性或者期望值,即戰略方向。“豪言壯語總能激起鬥志”,“百萬京東便利店”即將向我們湧來,購物方便又實惠是一件利民的好事。

夢想總是好的,萬一實現了呢……京東的物流速度我還是很欣賞的。也許在當下這樣一個高速發展時代經常出現一些“襲轉”、“顛覆”這樣的詞彙也很是正常!


三湘播報

4月12日,劉強東在2018年中國“互聯網+”數字峰會上透露,截至2018年3月,京東每週新開便利店1000家,每天接到5萬個申請。他計劃到年底每天開1000家,未來目標是每300米開一個京東便利店。


那麼,京東便利店是否值得投資呢?

1、加盟模式

京東便利店採用的是加盟模式。店主報名加盟,京東審核資質,確定合作後雙方簽訂合同,再由京東對店主進行培訓。以上四個環節完成之後,店主便可以裝修營業。雖說是加盟模式,但店主不需要向京東支付任何盟費費、管理費、培訓費。唯一收取的“質保金”,是為了約束和規範店主的銷售行為。

店主成本上,還是比較低的,相比於其他語言加盟費以及品牌和配貨角度,顯然京東具有較大優勢,值得投資。

2、便利店定位

與近幾年來其他多在一二線城市佈局的便利店不同,京東便利店更多的是瞄準了農村市場。京東集團CEO劉強東對外宣佈,京東5年內將在全國開設超過一百萬家京東便利店,其中一半在農村。

農村有著巨大的市場,關鍵是如何打開的問題。農村電商等正風生水起,馬雲以及阿里巴巴的農村淘寶計劃也已規劃多年,而京東也是來搶佔市場的,佔了再說,養著再說。從農村市場角度,也是可以投資的。


3、京東便利店的優勢

看看劉強東的原話:“我們兩年前提出“京東便利店”計劃,截止到上個月,京東每週在中國新開的京東便利店是1000家,我們的目標是在今年年底,我們每天要新開1000家京東便利店,所有的便利店幾乎都是加盟的。有無數的年輕人,無數在外的打工者看到我們這個消息非常振奮,我們每天能接到5萬個申請,基本上都是在外面打工的勞動者,回到自己的鄉村、鎮上,回到自己的小縣城,我們的目標是每300米有一個京東的便利店,有京東的品牌,有京東的商品,裡面沒有假貨,質量得到保證,有京東精準的供應鏈,還有京東金融給他提供貸款,他只需要花很少的錢找到一個有人流的門臉就可以開京東便利店,大概每個月收入可以超過8000塊錢。”


京東的品牌優勢,質量保證,供應鏈,京東金融貸款等是它的集中優勢,也是京東便利店能快速開啟和運營的砝碼,其開店成本相對低廉,背後支持力度也是較大競爭力,具備投資的前提。

可能的問題和顧慮假想

首先,便利程度或許過於密集

據有關分析,按區縣為行政單位,京東要平均在每個區縣開設大約三百多家便利店,按照人均來算,每一1300人便有一個京東便利店,這樣的便利店密度已經遠遠超過日本京東。


其次,進貨外的其他支持系統貌似暫沒有優勢


此外,線下的競爭和管理問題

很多一二線城市便利店逐步飽和,並且佔據良好地理優勢。而眾多競爭者不排除搶佔農村市場。此外,京東線上經驗豐富,但線下管理經驗並不多,能否形成線下體系化管理以及效果如何,還需要進一步觀望。


郭一鳴

京東的京東便利點,淘寶的村淘。其目的還是為了佔市場。劉強東表示便利店一月盈利八千,這需要很多因素,並不是你開一家就保證你一月八千。一千兩千也很正常。便利店不只是進進京東的貨,賺個差價。這僅是店面的一個收入來源,人流量低的社區或者街道這項收入微乎其微。就是一個小賣部想想能賺多少?

一個京東便利店的作用涵蓋了阿里巴巴的三大塊:村淘、菜鳥驛站、阿里城市合夥人!我覺著這是京東便利店直接性目的。至於劉強東指出的包括貸款和村淘指出的賣彩票這些附屬價值很難期待的!

盈利點還是等同於淘寶的三大模塊!自己進貨零售,發展周邊超市進貨業務拿提成點,發展消費者下單到京東便利店等同於菜鳥驛站。這三項是便利店的綜合收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