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工廠為什麼招不到人?

平山黑百通

為什麼農村工廠招工這麼難,其實無非以下幾個原因。

1、農村工廠工資低。工資低是工廠招不到人的主要條件,每天工作8小時,12小時還要加班。一個月還不到4000塊錢。讓人覺得沒有希望,幹活也沒動力。


2、農村過於偏僻。農村沒有休閒娛樂的地方,在工廠裡上班上了一天,就指望下班去玩玩。可是在農村哪裡會有地方給你玩,有的只是青蛙,蚊子。


3、農村沒有發展機會。很多農村企業招不到人,就是因為農村偏僻,發展機會沒有城裡那麼好,現在的人很看重發展機會的。


宇航農業

筆者來自農村,由於工作原因,經常穿梭於縣城和農村之間,對農村的情況比較瞭解,願意與你分享一下個人看法。

農村工廠找不到人是有著客觀和主觀原因,畢竟相比於大城市周邊的工廠,農村的誘惑力不大。經過總結,分析原因三點如下:

一是,年輕人外出務工,剩餘勞動力少。

現在的農村,大多數的年輕勞動力都外出務工,年長一點的成年人,有勞動能力的也都進工地搞建築去了。村裡就剩下留守兒童,留守老人等這些喪失或者沒有勞動能力的人。而這兩類人群,工廠這邊又不招,所以出現用工荒的問題。



二是,環境不好,吸引不住年輕勞動力。

這裡的環境不好,可不是指農村的自然環境不好,而是生活工作環境。在農村,物資肯定相比城市差很多;基礎設施,娛樂場所等等都相對落後。年輕勞動力,外出務工,除了工作掙錢,還想看看花花世界,本來就是從農村出來的,現在又到另一個農村工作,自然不太願意。



三是,農村距離城市遠,進城一趟不方便。

農村的工廠肯定不比大城市周邊的工廠對人的吸引力強。工人除了工作,也需要娛樂,而娛樂最好的選擇當然是大城市的燈紅酒綠,什麼KTV,什麼酒吧,什麼私人會所等等,應有盡有。要是工廠在農村,來回一趟都幾個小時,還不如直接去靠近城市近一點的周邊工廠,工資高,近城市,好玩。



好了,以上是筆者個人看法,如果有不同看法或者對本人觀點有疑問的,歡迎評論。


有點意思的事兒

農村工廠招不到人,主要是工資待遇底,沒有“六險一金”,生產管理和經營管理很不規範。

我曾在農村一家汽車剎車片廠打過十年工,企業從來就沒有盈利過,市場營銷靠親戚朋友、同學等私人關係。內部管理上是家族式企業,對待外人採取排擠、打壓,甚至逼著員工自己辭職,工資待遇最高月份也只有一千元左右,老闆夫婦從來沒開個笑臉,對員工總是瞪眼、冷言冷語。員工紛紛辭職跳槽。



農村工廠大多都是農民自主創業,對生產經營管理一竅不通,資本有限,很難做大做強,企業很難壯大。企業老闆意識形態裡還存在“小農意識”,管理不規範,把員工當做外人,吃閒飯的,企業舉步維艱,不僅沒有未來、前途,也沒有城市工廠工資待遇高!有的半年都不發工資,誰願意在農村工廠幹呢?


農村很多中小企業大多都是國有、集體企業改制而來,本來就是瀕臨破產倒閉,先天不足,老闆也是原國有、集體企業的管理人員。招收的員工都是當地農民子弟,或多或少還存在沒有工人的思維。都不願給當地人打工,憑什麼幫你幹,矮你三分?丟人到外面丟去,決不會在家門口丟人!


長江老農

其實農村的工廠並不是一開始都招不到人的。前期招聘時,應聘率很高,只是很多人工作一段時間後便會離職。工廠的人事會一直招聘工人來填補空缺,但是高離職率,確實給工廠會產生一些負面影響,導致人是越來越難招。



高離職率和人不好招其實是對等關係,是怎麼產生的呢?

1,工廠一般都建立在比較偏遠的地方,離市集都有一定距離。那麼在交通方面肯定是不太方便的。有些廠區會有自己的交通車,但這個也只能滿足一部分人的需求,還有一部分人會因為交通不便而離職,或直接不來這裡上班。

2,工資待遇不高。很多工廠的工資結構一般都是固定的。基本工資+學歷+全勤+職務+加班+其他等。進去的新人都是按最低等級的工資發放,如果沒有學歷的人工資可能會少幾百塊。而且他們加工資都是工廠統一普調,新人進去的工資肯定比老員工低,但是做的事都差不多。因此很多新人進去,發現與招工時說的工資多少多少有出入,那是因為招聘人員說的是老員工的工資,新人需要度過試用期,在呆了一年半載才能拿到理想的工資。因此很多員工會幹不了兩個月就離職。



3,機械化式的管理,讓人不適應。很多工廠的普遍管理都非常的機械,不過工廠不比其他公司。他們都是統一流水線,每天都幹著重複的工作,所以針對他們的管理肯定是中規中矩的機械化管理。但是人都有懶惰基因和逆反心理,你越管得緊 ,他就越不想幹。因此工廠的離職原因裡面,與主管不合的,不適應工廠制度的有很多。


4,環境不太好也是一個方面。這裡面就包括吃飯條件,住宿條件等。每個人的接受點不一樣,對這些的要求也不一樣。所以還是有一批人因為這些原因選擇離職的。

5,職位發展的空間不大。一個工廠裡一般幾千人,一個部門裡幾百人,一個車間裡幾十人。要想在這裡面突出自己,把提拔,其實也挺難的。有些工廠喜歡從外面空降領導,有些喜歡從員工裡慢慢培養。但是領導只有一個呀!狼多肉少的競爭,是很殘酷的。這裡可比不了外面的公司,外面公司個人業務好能說會道是可以有發展空間的,但工廠裡只有當上了主管才能加工資。

以上就是有些工廠離職率高的原因,但我說明一點,以上原因只能包含一部分工廠,並不是所有工廠是這樣的。

在這樣的原因下,工廠的名聲會越來越差,導致周邊的人都開始排斥它了,都不願意去那裡上班了。從外地招人回來,它也是這麼一個惡性循環,長期以往,工廠的離職率都是居高不下的。


山農村民笑哈哈

農村工廠招人確實會比較困難。原因在於,因為城鎮的條件更吸引人,選擇機會更多,現在農村青壯年大多去往城鎮打工了,留在村裡的都是些老弱病殘,這些人都不符合工廠招工條件,所以農村工廠很難在本地招到合適的工人。


再者,農村工廠相比於城鎮上的工廠來說,在工作和生活環境,待遇上,以及各種福利保障上都不佔優勢,所以很難吸引到本村或者外地的打工者。即使在待遇差不多的前提下,大多數青年還是願意去往城鎮發展,因為外面的世界更精彩,更受年輕人的喜愛。

所以農村工廠想要招到人的話,除非在工資待遇上有很大的吸引力,超出城鎮上的同類廠家很多。要麼就是發展前景很看好,可以吸引一部分有遠見的打工者。


陌上花開且緩歸

現在隨著城裡房租人力成本的提高,工廠利潤降低,很多做實業的老闆開始把廠房慢慢往農村轉移。農村土地租賃費便宜,人員工資沒有城裡那麼高,能夠節省很多成本。

這類工廠有些招不到人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員工工資相對比較低。現在物價這麼高,老人養老孩子上學等各方面都需要錢,年輕人為了多掙錢,肯定會選擇工資比較高的地方。沒辦法,現實如此。顯然村裡的很多廠子無法提供讓農民兄弟滿意的工資,年輕人肯定不會去。村裡剩下的婦女老人平時需要照顧地裡糧食看孩子,很難騰出時間來。另外如果廠子工作強度比較高的話,留守婦女老人也沒那個體力。

還有一部分年輕人選擇工作不跟之前一樣了,他們很多在擇業時會考慮工作有沒有發展前途、能不能結交很多人脈,是否能提升自己能力,工作是否自由等。顯然農村工廠的工作無法滿足這些新時代的年輕人。

以上只是個人淺薄的分析,大家有不同意見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或關注我,互相學習。

雪虎1213

1.工資待遇問題。農村工廠和城市相比,工資會少,有的要少很多。這讓一部分去工廠上班的人,選擇去城市的工廠。

2.生活便利問題。部分農村工廠生活配套性很差,周圍什麼都沒有,要走很遠的路才能看到大的娛樂設施,這讓年輕人覺得很難接受。

3.未來發展問題。農村工廠一般規模不是很大,技術設備一般,這讓想通過自己努力學習技術的人得不到鍛鍊,自然就不選擇農村工廠了。

既要提供待遇引進優秀人才,同時也應該提供好的生活配套和未來規劃,讓員工真正的感到實惠和看的見未來才是農村工廠應該要走的路。


遊戲在塵寰

事實的確如此,在城市2000-3000元的工資,找一個辦公室的文員非常容易。但是在農村周圍的工廠,4000-5000,找一個普通工人都十分困難。

從工廠和員工的不同角度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人員方面

趁年輕都想到大城市闖一闖,從農村出來讀書已經不容易。大學畢業,馬上就回農村工作,心有不甘,即便留在城市工資可能暫時低一點,但總感覺奮鬥一把,還有很大的機會。

而回到農村社交圈子就馬上變小了。再說農村周圍的工廠,要求的學歷和技術能力普遍不高,雖然暫時能拿到高工資,但能獲得成長機會很小。

綜合考慮,年輕人還是希望到外面闖一闖,不願意剛踏入社會就困在農村。



工廠方面

一般在農村周圍工廠,都是加工製造業等勞動密集型產業。重複性、機械性的工作較多,為了趕訂單加班加點也屬正常,每天往往工作10小時以上。

這裡工廠一般都是成熟產業,能提供給個人的上升發展空間都非常小。企業也往往忽視甚至沒有相應的員工培訓,甚至沒有基本的娛樂活動。

而現在剛踏入社會的90後乃至00後,沒有經歷過物質匱乏年代。精神層面的滿足甚至遠遠大於對工資的要求。

基於以上兩種原因,農村周圍的工廠高薪都招不到工人,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真叫海叔

因為是農村,所以工資可能會有點低去的人就比較少。另外因為是農村,所以各種運行環境肯定不如城市中來的好,所以大多數年輕人肯定會選擇去大城市,而不是在農村。另外農村的周邊環境也不方便,在城市的時候想買什麼就可以買到什麼,但是在農村想買點東西的話就要跑到縣城,所以感覺在農村生活的沒有在城市裡面生活的方便。最後農村的工資普遍比城市裡低,所以大多數年輕人都喜歡去成熟,而不是農村。


用戶95121536171

一,農村工廠受環境條件限制工廠少,人脈圈小機會少,年輕人本來就好交際好新鮮,在大城市就業面廣就業的工作可選擇性大,年輕人不願在農村工廠就業;

二,在農村工廠裡,受地區限制工資/各種福利都不如城鎮,農村工廠的規模一般都不大,技術設備一般,個人能力很難提升,錢沒有掙得多還不能有更好的發展前途沒人願意;

三,年青人大多去往城鎮打工了,留在村裡的都是些老弱病殘,都不符合工廠招工條件,所以農村工廠很難在本地招到合適的工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