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燙傷後,家長該怎麼辦?

環環1987

燙傷後的緊急處理正不正確,有時候就恰恰決定了孩子受傷的程度。對於意外事件來說,孩子能依靠的,只有在現場的家長。

而我們做家長的提前學會這些知識也是有備無患,希望大家長個心眼,好好看一看!其實燒燙傷急救只需記住五個字:衝、脫、泡、蓋、送。

立即脫離熱源,用流動的冷水沖洗傷面,降低傷面溫度,減輕高溫進一步滲透所造成的組織損傷加重。衝的時間越及時越好。

沖洗後,再小心除去衣物,必要時可以用剪刀剪開衣服,並保留粘住的部分,儘量避免將水泡弄破。千萬不要強行剝去衣物。

對於疼痛明顯者可持續浸泡在冷水中10-30分鐘。此時,主要作用是緩解疼痛。

使用乾淨或無菌的紗布或棉質的布類覆蓋於傷口,並加以固定。對於面部燒傷者,應將清潔無菌的布在口、鼻、眼、耳等部位剪洞後蓋在面部。

馬上把孩子送醫就診,尋求醫生的救助。

希望各位家長把急救知識學起來,如果孩子受傷了,這真的能幫助他們把傷害最低化!甚至拯救生命!



育兒你造嗎

孩子燙傷後,家長必須要做的五件事?

01衝

孩子燙傷後,立即用流動的冷水衝患處15~30分鐘!目的是儘快帶走燙傷部位的熱量,降低組織損傷!

冷水衝是燙傷處理最關鍵的一步,是第一選擇,越快越好!千萬不要輕信偏方,忙著塗抹牙膏、醬油、紫藥水等,不但容易引起感染,還妨礙醫生觀察燙傷嚴重程度,增加清理傷口的難度。

需要注意的是:

使用跟室溫差不多溫度的冷水就可以,不是水越冰越好,更不能用冰敷,否則會加重皮膚損傷,影響癒合;水流要適度,不要太急衝破水泡;如果燙傷部位在臉上,不方面水衝,那就用冷水浸透毛巾冷敷(不是冰敷)。

02脫

冷水衝到足夠時間,孩子疼痛減輕後,試著輕輕脫掉燙傷處的衣物,不方便的話就用剪刀剪開。

需要注意的是:

脫衣物時動作一定要輕柔,因為有時候衣物會跟孩子的皮膚黏連在一起,強行脫很容易弄破水泡,甚至撕掉一塊皮肉,加重傷勢。如果已經發生黏連不好脫,就保留黏連部分,只去除周圍衣物就行。

03泡

完成前兩步後,如果只是小面積的燙傷,可以在一盆冷水(不是冰水)中浸泡半小時左右,以便緩解疼痛,穩定孩子情緒。

需要注意的是:

如果孩子燙傷面積比較大,就不要長時間浸泡了,否則容易導致體溫流失,引發不必要的感冒或其他不良狀況;仍然不要給孩子塗抹任何東西。

04蓋

用一塊無菌紗布輕輕蓋住燙傷部位。如果家裡沒有無菌紗布,用乾燥清潔的毛巾等也可以,但是千萬不要用有毛、絮狀物的東西,因為這些東西很容易粘連在傷口上。

需要注意的是:仍然不要給孩子塗抹任何東西。

05送

經過上述四步處理,就可以送醫診治了。送醫過程中注意保暖,仍然不要塗抹任何東西。

孩子燙傷後,這些事情千萬不要做!

1:不要輕信偏方,在孩子燙傷處塗抹東西:

民間處理燙傷的偏方五花八門:有塗牙膏的,有塗醬油的,有塗鍋底灰的,有塗紫藥水的,還有塗獾油、青鼠油的……

2:不要挑破水泡,不要碰觸傷口

水泡裡面的液體,只是滲出液而已,是無菌的。而一旦挑破水泡,傷口失去了皮膚保護,徹底暴露,反而極大增加了細菌感染的幾率。

3:不要冰敷

用冰水或冰塊敷,會令燙傷部位的血管急劇收縮,加劇皮膚組織損傷,不利於後續的癒合。

預防為主,這10個細節一定要注意

01.家中的暖瓶、飲水機一定要放置妥當,不要讓孩子輕易碰到。

02.冬天使用的小太陽、暖風機等取暖設備,溫度會很高,不要讓孩子碰觸。

03.給孩子洗澡時,熱水器溫度最好不要高於49度。先放冷水,再放熱水,洗澡前應先用手試水溫。

04.用熱水袋給孩子暖被窩時,睡前一定要拿走;最好不要給孩子用電熱毯,更不能給電熱毯通著電時睡覺。

05.廚房是燙傷事故多發的場所,不要讓孩子在廚房玩耍。注意關好廚房門(特別是做飯時)防止孩子的突然闖入。從微波爐中取出食物時,確保孩子不在周圍。電飯煲等熱容器當盛有熱的食物時,不要放在地上和低處。端熱湯上桌時注意防止孩子突然跑過來撞到。

06.教育孩子不要玩火。點火用具應放在孩子不能取到之處。煤氣不用時關掉開關,以防孩子模仿點火。

07.白熾燈、射燈等打開時溫度都很高,不要讓寶寶摸到。家裡最好用溫度不高

的節能燈、日光燈。

08.給孩子玩電動玩具時,要檢查其電路和電池的完好;不要邊充電邊給孩子玩充電式玩具。以防電器短路或爆炸。

09.選購安全的煙花爆竹,不要讓孩子單獨燃放煙花爆竹。

10.教給孩子消防和急救常識,讓他學會保護自己。

希望對你有幫助~


婦科醫生張澤梅

燙燒傷,如上圖所示,分Ⅰ,Ⅱ,Ⅲ度。

  • Ⅰ度僅為表皮損傷,表現為皮膚紅、有灼痛感。曬傷也屬於Ⅰ度損傷;

  • Ⅱ度傷及真皮,表現為皮膚上有水泡,疼痛更加明顯;

  • Ⅲ度傷及皮膚全層甚至皮下的脂肪、肌肉,表面發白或發黑(碳化),是永久性組織損傷。

為儘量減少大家不適感,Ⅲ度的圖片進行了模糊處理。

孩子出現燙燒傷怎麼辦?

基於美國燒傷學會指導和國內資料,我們建議:

  • 所有的Ⅰ度燙燒傷;或Ⅱ度燙燒傷,10歲內的孩子,燙燒傷面積小於體表面積的5%,或大於10歲的孩子,燙燒傷面積小於體表面積的10%

  • Ⅲ度燙燒傷,面積小於2%,並且沒有其他問題(估算標準:孩子一個手掌的面積約佔體表面積的1.25%,可按1%計算)

符合上述這兩種情況,可以採用衝、脫、泡、蓋、送的方法,進行緊急處理。

  • 衝——

使用冷水(自來水就行)對創面進行淋洗。

目的是降溫、止痛。

不要使用冰塊,因為其會導致疼痛加重或低體溫,甚至休克的危險。

  • 脫——

淋洗的過程中,將孩子燙燒傷部位的衣物飾品最好能脫下,該剪的就剪,不要心疼東西啊。

但是,如果衣物粘在皮膚上,弄不下來,就不要弄了,以免加重創傷。

  • 泡——

將傷處泡在冷水中,直到沒有疼痛或者疼痛明顯減輕為止,沖和泡的時間至少15分鐘。

  • 蓋——

等孩子不那麼痛了,用乾淨、不掉毛的紗布,鬆鬆地蓋在傷處,防止汙染。

  • 送——

還需要注意兩個千萬:

  • 千萬不要給傷處塗抹牙膏、醬油、蜂蜜、蛋清、鍋灰等任何物質。

  • 千萬不要把水泡刺破並把液體放出。

保持水泡的完整性,對以後不留疤痕非常重要,切記!

燙燒傷在嬰幼兒中比較常見,並且後果可能非常嚴重,家長一定要做好預防工作。

不是隻有明火才危險,泡著熱茶的杯子、開了好久的燈、廣場上的地燈、熱水器飲水機的熱水、熱水袋、暖寶寶等等等等……都可能造成孩子受傷。

另外,還有一個更加隱蔽的危險,就是微波爐熱奶!

這種加熱方法會導致奶受熱不均,有部分是溫的,但有部分非常熱。

這樣就可能導致孩子消化道燙傷,比皮膚燙傷要嚴重而且難治得多!

不要用微波爐熱奶。

需要特別說到的是,有一件物品,被證實容易導致孩子摔傷、燙傷、燒傷等各種損傷,一定要遠離。

大家知道是什麼嗎?

答案就是:學步車!

在這裡,我們要嚴肅地說,學步車不僅不會讓孩子提前學會走路,反而會延誤(已證實孩子使用學步車,走步至少晚1.5個月)。

更可怕的是,學步車最快可達到每秒1米左右的移動速度。孩子根本沒有剎車能力,極容易造成碰撞,使重物從高處掉下,或出現翻車、從樓梯墜落等危險。

這樣的意外真實發生過:

各國的指南都不推薦使用學步車。

孩子的發育是水到渠成的。家長不用為了讓孩子走路早些而進行各種訓練,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趴、多坐、多爬。肌肉和大腦協調了,自然就會走了。

相關推薦:

一歲半寶寶磕傷、擦傷、扎傷怎麼護理?

寶寶誤食了藥物,應該如何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