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更喜歡得不到的人?

全球互聯網中心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得到的早已千瘡百孔。愛一個人就想去擁有,得不到的人總是讓我們念念不忘,也許是征服的慾望,也許是愛而不得的不甘心,總之是很難釋懷。到最後我們深愛卻得不到的人在心中,進不可相守,退不可相忘。



很多時候我們等一個人,到最後早已成為一種習慣。因為投入了太多的精力,所以放不下手,太不甘心,總是頻頻回頭。“稀缺原則”在浪漫吸引力中的作用是,當人們覺得自己會錯過或者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事物時,就會奮起反抗,更努力地去追求。有時候我們會過高地估計那些得不到的東西的價值。其實有的愛是因為得不到才會覺得愛,是自尊心在作祟,自以為很愛,其實只因為得不到而不死心而已。
這世間的感情大多如此,得到了不懂珍惜,得不到的卻始終掛懷。張愛玲說過,娶了紅玫瑰,白的就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那些沒能擁有的人在我們眼裡永遠都是最初最美好的模樣,在記憶中的模樣誰都沒法代替。對於得不到的人我們心中始終存在未完成事件,對於完成事件也許很快就會忘記,但是付出過努力卻始終沒有結果的未完成事件久久不能忘懷,這也是人性。喜歡的人一旦真的靠近,現實就會耗盡我們對彼此的美好想象,還是把最美的印象留在記憶裡吧!


跨洋時差五小時

婦專委特邀心理問答專家志願者 王宏梅


王宏梅,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中級職業指導師。中國心理衛生協會會員,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專家講師團講師、公益人。熟識精神分析、家庭治療、敘事療法。擅長領域:夫妻關係、親子關係、人際溝通。

人們常說,得不到的是最好的。 一方面,一般來說,你得不到的可能確實比你能得到的要更好更優秀。 人天生就是上進的,都想得到更好的,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追求更好的東西是人的本性使然。

另一方面,因為你得不到,所以你覺得對方更好,你把得不到的對象無形之中美化了、神化了,所以你就更喜歡了。

已故不久的臺灣作家李敖曾經寫過他的前妻胡茵夢:“如果有一個新女性,又漂亮又漂泊,又迷人又迷茫,又優遊又優秀,又傷感又性感,又不可理解又不可理喻的,一定不是別人,是胡—茵—夢。”

在他的心目中,胡茵夢是完美的女神,然而當兩個人結了婚,真正住在一起的時候,他發現他無法接受女神“凡人”的一面:他在回憶錄中寫了胡茵夢因為便秘臉憋得通紅的時候的窘態:“美人如廁,與常人無異。”

而且這給了他沉重的打擊,可能在他的想象中,如胡茵夢這般的美女可能都不會上廁所、不會放屁吧?

汪國真曾說:遠點、遠點,遠點的石頭是闌珊。

這個時候,你喜歡的石頭不是真正的石頭,而是你心目中的“闌珊”,而你喜歡的你得不到的人,並非他本人,而是被你的想象加工、神化了的一個人,與其說你喜歡這個人,倒不如說你喜歡的其實是你想象出來的一個形象而已。


心理衛生協會婦專委

做人本來就是有追求的活著,我們每一天都是在追求一些我們得不到的事與物,其中的愛情更是讓人為之著迷。而越是自己得不到的時候,就越讓我們一個心思都沉浸到裡面去。所以更喜歡自己所得不到的人,這也是一種人之常情的貪慾而已。當然我們人卻是最有智慧的動物,雖然更喜歡得不到的人,但是也會隨著時間流逝,慢慢的將那份喜歡之情,轉變成淡淡的一份遺憾,然後隨風而逝。

畢竟是作為自己內心所在乎的人,總想將對方擁有在自己的生命中去。所以有了想要得到的慾念,就更加讓自己控制不住的去用心對待。而本來都是抱著非要不可的決心,結果在追求的過程中,無論自己多麼努力用心,還是一直得不到對方,那麼只會讓我們更加的在意。一旦自己越在乎越認真,那麼本來付出的情意就會越來越濃,也就變得更加喜歡對方,想用自己的喜歡去得到對方的回應。


對於感情的心理活動,一定是比其他所追求的物質更加讓人豐富的。我們每個人活在世上,都特別嚮往有個自己喜歡的人陪伴身邊,直至一輩子。可是人又是非常複雜和矛盾的個體,有時候明明一份自己來之不易追求到的感情,卻在得到了之後,變得越來越難再去在意。好像已經滿足了自己的慾望所求以後,就感覺整個人輕鬆無比。然後就開始不再那麼用心去付出自己的感情!

相反的要是自己剛開始,只是一種想去追求的淡淡慾望,結果發現自己無論怎麼追,都無法涉及到對方的一點點心裡。這時候就會讓我們從剛開始的微微心動,轉化成越得不到就越想用心。然後不知不覺中就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喜歡,只因為自己的那種佔有慾膨脹開來,心理只剩下一種慾望,那就是越是得不到對方,就越想去得到的心思。這也是人性中普遍都有個性!


得不到的時候會讓我們變得非常在意,得到了以後也會讓一個人慢慢出現厭煩的情緒。對於人類的精神追求,特別是那些情情愛愛方面的事情,只要是沒辦法讓自己得到,就能讓人的心理越來越執著無比。當最終結果還是沒辦法得到對方,或許剛開始的心理,還是充滿著遺憾的愛意。一旦隨著時間越來越過去以後,自己會發現當初的愛意原來只是一種人性貪婪而已!


真情花圓

為什麼我們更喜歡得不到的人?因為得不到,所以放不下,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心頭,卻上眉頭。

人生常有遺憾,得不到的,和得到後又失去的。回憶中,遺憾,永遠有一份美好的情愫在心靈深處默默懷想。

美女作家張愛玲把這一問題詮釋的很透徹。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

張愛玲說: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成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窗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

愛有保質期,得不到,就沒有時間去變質。

再轟轟烈烈的愛,隨著時間的流逝,曾經浪漫的琴棋書畫書詩酒花,都會在柴米油鹽醬醋茶中染上灰塵。

因為我們喜歡得不到的人,所以更應該珍惜得到的人。


七色花666

得不到而更喜歡,這本身就是人特有的一種征服慾望,無論男人女人。

人只鍾情於徵服的過程,至於結果,因人而異。

“得不到”,更會激發人追求的快感,更迷戀。

“得不到”,更讓你覺得“不甘心”,去喜歡。

“得不到”,更無法說服自己,不喜歡。

“得不到”,是更喜歡的理由。

真正喜歡一個人,如果用“得到”與“得不到”來表達,是坦率,也是佔有。

人是一個矛盾集合體。容易得到的往往不珍惜,不容易得到的更喜歡。

唐玄宗也是費盡心思才得到了楊貴妃,但他確實很珍惜,後宮佳麗獨愛玉環,萬千寵愛於一身。詩云: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更喜歡“得不到”的,是為進一步證明自己。

“得不到”的,就是“好的”。也未必,但至少在你心裡是“最好的”,“最好”就要去喜歡、去追求。


沸騰的靈感火花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

得不到的永遠是美好的,

失去以後才懂得珍惜,人本性如此。

你很喜歡一個姑娘,暗暗發誓今生非她不娶,而她卻跟你有緣無分,然後每當你三巡酒後便開始回憶過往,懷念那個她,你只記得她的好,只看到了她美麗,只看到了她善良,只看到了她博學知性,你卻不知道她也有懶的時候,她也有脾氣,她也有自己的性子,也會有缺點,也會有你厭煩的一天。

根據統計每一對夫妻一生中都有一百次以上離婚的衝動。

得不到的總是美好的,然人無完人,金無足赤,你看到的月亮很美,卻看不到它的另一面。

有句話叫做,每一個你想睡的女人背後都有一個睡她睡到想吐的男人。


好笑視頻君

希臘神話裡有一個潘多拉盒子的故事,說的是宙斯為了懲罰人類的罪惡,於是造了一個美女潘多拉和一個盒子,盒子裡裝著瘟疫、災難、戰爭……他告訴潘多拉,任何情況下,千萬不要打開盒子。可宙斯越是這麼說,潘多拉越是好奇,她終於抵擋不住內心的好奇,打開了盒子,從此,人間沒有了健康、和平。


心理學上有個以這個神話命名的效應,叫“潘多拉效應”,說的是人們對於能接觸到而又不瞭解的事物總是充滿了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人會想盡各種辦法去接近這個事物。同樣的,你覺得一個人很神秘,於是對他很好奇,慢慢產生了喜歡,可是對他卻一點都不瞭解,於是更想一探究竟,也是同樣的道理。不過,這只是一種可能。


還有一種可能是征服欲和自尊心。這一點在男人身上尤其明顯,越是得不到的女人越想得到,以此證明自己的能力,避免挫敗感。


當然,還有一種,則是把這個“喜歡”當成一種夢。這種夢是美好的,不少人不願意輕易醒過來,於是沉醉在夢裡,不停的追求。等到得手了,夢也就醒了。


最後一種,則是源於內心的自我認同,有的人死纏著一個人不放,並不是有多喜歡那個人,而是內心深處渴望得到內心那個“父母”的肯定和接納,當他把這種情感轉移到喜歡的人身上,他就會一直努力想要從這個人身上得到認可。說白了,他是活在別人的認同裡。

婚姻保溫站平臺幸福導師——丁約納


婚姻保溫站

得不到的東西,懂得珍惜;得不到的永遠是最好。


得不到反而會覺得會最好!因為你並沒有更好的瞭解,沒有什麼汙點。

人性中的罪惡之一是貪楚,因為貪夢所以想要去得到,而得不到就違背了你的想要得到的慾望,於是你覺得她是最好的。

沒得到,就會把她幻想的很美好。就像一部電影,沒開始之前,宣傳的畫報以緊張、刺激來吸引你,你看不到就想向著這電影有多好,有多刺激。


人人都有一種初戀的情節,但初戀在一起的很少,那種唯美的感覺永遠回味無窮;沒得到,就會把一個平凡的東西想成很完美的,然後一直幻想著會得到,想著想著,她就在你的心裡佔據了很高的位置;

這就是我們更喜歡得不到的人的原因!


大伽貓

因為誤會而相識,相知,相戀。因為了解而失望,絕望,分手。更喜歡得不到的人是因為,沒經過朝夕相處,不夠了解。在你眼裡,那個始終沒得到的人,渾身上下都是閃光點,沒有絲毫瑕疵,完美的人又怎能不令人想往,愛戀。世間本無盡善盡美,更無完美的人和事。古人講:人無完人,金無足赤。這就是恆古不變的真理。真正明理,成熟的人會拋棄不切合實際的幻想,迴歸現實生活,珍惜當下枕邊人,認真經營家庭,好好過好每一天。


張國富150139119

一個人的愚昧,時常把得不到的東西錯認為是天底下獨一無二的寶貝。喜歡一個人也是如此,這是人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所致,更是人內心深處對喜歡的人和物的霸佔慾望。

人是個喜新厭舊的動物,時常感到在手的東西總是不好的,當眼裡看到別人的東西都比自己的好,於是,見異思遷便常常在心裡沸沸揚揚,移情別戀也就成了人的常態。得不到的永遠都是最好的,這是人區別於其它動物的根本所在,因為人有審美觀點,對美的感覺又時常產生錯覺,這種錯覺越濃,內心的慾望越大,以至於欲罷不能。

於是,這個世界每天都在上演一幕幕活劇:得不到的在騷動,得到的在詛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