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陳和白蒿有什麼區別?

lianyi_-

茵陳和白蒿是同一種植物。只是不同的季節叫不同的名字罷了。二月長出來的叫茵陳。春寒剛退,大地復甦,茵陳白絨絨的率先露出頭來,這時候它屬於藥類。這季節,很多城裡人會跑到農村挖一些茵陳曬乾,加紅棗和雞蛋,熬水喝,它具有清熱利溼,保肝護肝的作用。 因此每年初春,我都會打電話讓老家的親戚給我挖一些曬乾拿來我熬水喝。下面這是今年我回老家親自挖的茵陳。




茵陳生長到三月就是蒿了,蒿的藥用價值就遠遜於茵陳了。蒿和茵陳都可以當做野菜拌澱粉蒸著吃,味道清香,非常好吃。我們一到春天就會蒸這種菜吃。不但有益身體,而且改改口味。

到了四月份,蒿就長高長壯,不能當藥當菜吃l了。農村有句俗語“二月茵陳三月蒿,四月白蒿當柴燒”

說的就是茵陳、白蒿和季節的密切關係。

我們當地有一個工廠就是用茵陳加工“茵陳汁”飲料,口味甘苦,非常受人喜愛。

我們這裡的農村,這些既是菜又是藥的植物品種非常多,我是伴隨著這些植物長大。對它們有著樸素的愛!

謝謝大家的支持!


杯茶人生

茵陳和白蒿有什麼區別?茵陳和白蒿沒有區別,只是叫法不同,茵陳是學名,白蒿是老百姓的土叫法,因為其顏色發白所以又稱白蒿;如下圖


古語三月茵陳四月蒿,有人誤認為三月的叫茵陳,四月就叫白蒿,其實不是這樣,三月的既叫茵陳也叫白蒿,四月裡所指的蒿是由白蒿變成的青蒿如下圖:

茵陳即白蒿現在正是食用的好時節。白蒿的相關食用價值如:降血壓、提高免疫力、保肝護肝、清熱解毒抗菌消炎等等,大家相比都已知道,不作贅述。

今天簡單介紹兩種白蒿的吃法,希望大家喜歡。一、蒸菜吃。用白蒿和玉米麵相拌,加入少量食鹽蒸著吃,注意白蒿和玉米麵相拌時加水很重要,既不要太多,也不能太少,加水太多,蒸菜發粘,加水太少,蒸菜發乾,只要玉米麵和白蒿掛在一起即可,這種蒸菜清香的很,絕對是一種美味,請大家做一下嚐嚐是否符合你的口味?



二、蒸窩頭。同樣用白蒿和玉米麵加適量鹽捏成窩頭,上鍋蒸40分鐘即可。若有豆麵,和玉米麵配成1:1蒸出來的窩頭更香更好吃!

我現在一頓飯一個,可好呢,比饅頭米飯好吃多了,主要是還養生!


山草陽光茗玫

茵陳和白蒿是一種植物,只不過在三月以前採集的是一種藥材,在中藥裡叫茵陳。



河北民間的俗話說:三月茵陳四月蒿,五月六月當柴燒。
說明白蒿在不同生長節段,有不同的用途和不一樣的價值。人們也用來教育孩子,少年不努力,到大了只能是燒火的柴禾。

我的記憶中,白蒿最好的用途是驅趕蚊蟲。少年在農村,祖母總是把曬乾的白蒿用馬蘭葉綁成蚊繩,晚上用火點著一頭,掛在室內,一夜蚊蟲不咬。白蒿的煙也不嗆人。

六十年代,白蒿的驅蚊作用被商業開發,市場上出現了驅蚊香。稍後又出現了驅蚊油。這些商品的主要成分都是從白蒿里提取的。


李冠朝

兩者是同一物,兩種叫法,可以在中藥房買到茵陳,是一味藥,白蒿是通俗叫法。

農曆二月,北方隨處可見剛冒頭的白蒿,濃濃一簇,葉表面像是染了白霜,摘最嫩的葉,清洗瀝乾水,拌上白麵,蒸了吃,叫白蒿麥飯。

白蒿本身具有清熱解毒,護肝退黃的作用。

我幼年記憶中,母上大人患甲肝康復後,喝過一段時間的茵陳湯,感冒了吃的藥裡也有這一味。

茵陳湯是我人生中,記得的第一味中藥,味道一真在心。

過去人窮,糧食少,想辦法找野菜吃,如今都講保養找野菜吃,我國本就是藥食同源,吃應季食物很不錯。


唐唐唐竹君

茵陳和白蒿其實是一種植物不同季節的不同叫法,“三月茵陳四月蒿,過了五月當柴燒

”說的就是這個道理。茵陳是學名,一般老百姓不說。在農村,一般老百姓所說的白蒿,其實就是茵陳在二三月剛長出來的時候的叫法,因為白蒿剛長出來的時候,葉子的背面有一層白白的絨毛,所以稱之為白蒿。

白蒿全草入藥,可預防流感,治中暑、感冒、頭痛身重、腹痛、嘔吐、胸膈脹滿、氣阻食滯、小兒食積腹脹、腹瀉、月經過多、崩漏帶下、皮膚搔癢及水腫等症,其散熱發表功用,尤勝於薄荷。特別是對於肝病患者有奇效,可清肝利膽,去肝火,對酒精肝、脂肪肝、早期肝硬化都有很好的療效。


樂活當下

茵陳和白蒿有什麼區別?

其實茵陳和白蒿就是同一種植物,剛出芽兒很小的時候叫茵陳長高了長老了就叫白蒿了。

茵陳是一種很美味的野菜而且還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做法也有很多種比如蒸菜、炒雞蛋、包餃子等等,前幾天還挖回來一些用來炒雞蛋挺好吃的,新鮮的茵陳也就這幾天,過幾天可就吃不著了想吃的朋友可要抓緊了。


綠竹一片

茵陳是藥名,白蒿是土名,也就是地方名,但是白蒿早春剛萌芽,這是才能入藥,才叫茵陳,過了這過季節就沒了藥效,這才有了,三月茵陳,四月蒿,五六月後當柴燒,這樣一說你就明白啦,、陳和白蒿是一種植物,不同時期的不同叫法,春天吃點茵陳有很多益處,春天人容易上肝火,茵陳專消肝火,和黃膽形肝炎,用茵陳,大棗煮水喝,或代茶飲均可。茵陳也可做成菜吃,味道清香,切記不要晚了,過季節就成蒿,就沒有藥用效果啦。


百吃不厭7

茵陳和白蒿的區別是在於時間,同一個植物在不同的時間便會是兩種叫法。

三月裡茵陳,四月的蒿,五月六月當柴燒。意三月的茵陳是採挖最好的時候,蒸著吃,燒水喝味道都很好。到四月的時候再去挖來吃,蒿子氣味就很大了,不好吃嘍!


一米陽光溫曖你我

敗火消腫,明目去肝滯,兩者加一起涼性更強,叫金鋼鋼。


太陽出來暖洋洋張愛琴

同一植物,月份不同叫法不同而已,我們這的俗語是三月茵陳四月蒿,到了四月份茵陳老了就稱蒿了,雖同一植物,但蒿的藥用價值比茵陳差好多!茵陳有很好的利溼退黃疸的功效!正月,二月我最愛的就是去果園採白蒿裹麵粉蒸著吃!沒有理由,就是喜歡它那股淡淡的蒿香味!大家可以關注我,進我主頁看看,有期視頻是拍的蒸白蒿!謝謝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