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之國四川數百年才培育出一個狀元,驚才豔豔卻被流放了30多年

說起四川,大家可能都會想到“天府之國”、人傑地靈。的確如此,歷史上四川出過不少大才子,尤其是在宋朝,三蘇驚豔天下,不過到了明清,四川就有點尷尬了。因為整個明清時期,四川就只出了兩個狀元,論數量絕對要被狀元大省江西和浙江按在地上摩擦。但是要談到質量,四川可是絕對不遜色。因為明朝三大才子,剛好是江西解縉,浙江徐渭,四川楊慎。在三大才子中,楊慎以博學稱最,而且楊慎還有一個狀元身份,沒錯,明朝四川唯一一個狀元就是楊慎了。所以,楊慎亮點還是很多的。

天府之國四川數百年才培育出一個狀元,驚才豔豔卻被流放了30多年

楊慎,從小就被譽為神童,12歲就能擬作出《弔古戰場文》和《過秦論》,簡直就是個妖孽。長大一些後,才華更是大放光彩,寫的一手好詩,連當時的詩壇和政壇的雙重大佬,從小也是頂著神童光環長大的李東陽也對他欣賞不已,稱其為“小友”。這裡科普一下,在古代輩分或者身份高的人稱年輕人為小友,是對年輕人最大的看重,幾乎是將其視為同道中人,以平輩論交。李東陽這種大人物都如此看重他,其他人更是不敢輕視他,所以在他第一次參加科舉時,當時的主考官梁儲就把他列為了第一名,但不料閱卷時燭花落到試卷上,卷子被燒壞了。

天府之國四川數百年才培育出一個狀元,驚才豔豔卻被流放了30多年

楊慎也很無奈,但他畢竟是天才,多考一次也不怕。第二次參加科舉時,楊慎沒出任何意外,順利成為了狀元,打破了之前四川百年無狀元的尷尬。有時候真的是讓人感嘆命運的巧合,四川的大才子似乎仕途都比較坎坷。蘇軾才高天下,一生顛沛流離。楊慎才華驚豔,一生也是命途多舛。其實,楊慎當官不是沒有後臺,他爹楊廷和,明朝首輔,權傾天下。其實只要楊慎願意在他爹的羽翼下,當一輩子的平安官還是可以的。但楊慎天生不是個安分的人,對於政治他有自己的堅持和理念。

天府之國四川數百年才培育出一個狀元,驚才豔豔卻被流放了30多年

明武宗朱厚照喜好遊玩,楊慎看不慣,硬是要去勸誡,你老爹的話,朱厚照都不一定會聽,何況你。感受到被無視後,楊慎有點受傷,於是就請假回家。好不容易朱厚照下去了,新的皇帝朱厚熜來了,朱厚熜當時雖然只有16歲,但政治手段一點都不幼稚。一場“大禮議”搞翻了楊廷和,而楊慎又恰好是大禮議的急先鋒,一句“國家養士百二十年,捨生取義盡在今日。”,鼓動了許多熱血官員逼宮朱厚熜。朱厚熜贏了肯定會拿他開刀,於是楊慎就被流放到了永昌衛,也就是現在的雲南保山市。保山現在還不錯,但明朝的時候是作為流放地,所以那種環境可以想象。

天府之國四川數百年才培育出一個狀元,驚才豔豔卻被流放了30多年

但楊慎還是活的很滋潤,和蘇軾一樣也是個樂觀的人,在保山的幾十年,楊慎一方面潛心讀書創作,寫出了許多至今流傳的好詩句,比如《三國演義》的開頭曲,“滾滾長江東逝水”。還幫助雲南這個當時文化的沙漠發展教育,讓這裡的文明程度提升了不少。所以呀,人還是要樂觀,即使在荒漠也能開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