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許多地產銷售連房子是什麼都不知道 案場已成為整個行業的短板

痛心!许多地产销售连房子是什么都不知道 案场已成为整个行业的短板

地產行業的現狀,就是案場銷售很多時候都是靠天吃飯,“把行情當能力”。

市場行情非常好,傻子都賣得出去;但是行情不好,真正考驗一個銷售功力的時候,他們就無能為力。

陽光100的易小迪有一個觀點:現在的房地產無論是規劃、設計,還是園林、管理、運營,相比國外的同行都已經做得非常好。但是如果這幾個領域都可以打90分的話,銷售只能打60分。

融創曾經做過統計,同一個售樓處,銷冠比末位的銷售均價高了3%。越是三四五線城市差距越大,有的相差4%、5%。主流的高週轉的公司,每年的淨利潤也就是大概10%左右,同樣的產品、同樣的成本,蹩腳的銷售一哆嗦就丟掉了淨利潤的30%,非常可怕。

從比較狹義的營銷角度來講,營的能力現在各家大公司都做得很好,包括網絡營銷、怎麼做活動、怎麼做渠道,大家都做到極致,哪怕派單都整理出精細化20招。唯獨在案場銷售這一塊,我們的研究非常薄弱,這一塊現在是整個房地產行業的短板。

地產銷售為什麼會成為整個行業的短板?怎麼才能提升地產銷售的水平呢?

日前,著名營銷專家、《房地產營銷19講》作者陳利文,在明源地產創新研習社發表了一次演講,揭開了所有秘密。下面是他的演講內容……

痛心!许多地产销售连房子是什么都不知道 案场已成为整个行业的短板

01

地產銷售的行業現狀很不合理

地產銷售成為整個行業的短板,我們看到很多不合理的現象……

1、銷售是吃青春飯行業,做到30歲就成老油條,這不合理

賣房子在中國還是一個吃青春飯的行業,售樓處全部都是年輕人;而發達國家的同行,很多人一輩子都在做經紀人,我在國外見過白髮蒼蒼的職業經紀人,非常專業,很難問得倒他。

中國房地產公司的銷售隊伍是售而優則仕,銷售做得好,慢慢的就當官了,離地面越來越遠,聽不到一線炮火的聲音。結果就是我們案場都是一群經驗不是很充足、隊伍不是很穩的銷售員上陣。這些人員,要麼是新兵蛋子,要麼是老油條。前者把握不住客戶,後者把握過度,往往變成勢利眼。每次調控,就是老油條大規模改行的開始。市場最不好的時候,往往沒有經驗的新兵比老油條要賣得好。為什麼呢?很多老油條幹了5年、10年,他覺得現在市場不好,我們這麼高的價格賣不掉,固有的經驗對他有很大的束縛。

老油條一般從業6年以上,掌握了大量的信息和熟練的小技巧,但他們實際上是待在自己的舒適區裡做一個低水平的重複,再多練幾年也不會有什麼進步,而且還會緩慢退化。如果老售樓員無法擊透自身的臨界點,就幹不過新人,只能草草退出。

2、許多銷售做了很多年,背了許多案場的標準說辭,但連“賣點”是什麼都不知道

我在顧問的過程中見到兩個真實案例,深思背面的現象,可以說觸目驚心。

一個是某市的一箇中式別墅項目,嚴重滯銷。他一戶有兩個車庫,車庫的開間是7米,進深是6米。而所有的標準車位2.3米寬,如果7米寬,就可以放兩輛超大的車。超大車位是豪宅的一個重要標籤,但他們對這個賣點視而不見。

一個是南方沿海某市的一個別墅項目,停車位配比達到1:2.3,每戶至少有兩個封閉車庫。銷售人員給客戶介紹這個賣點,客戶沒有感覺。

賣點是什麼?賣點是指商品具備了前所未有、別出心裁或與眾不同的特色、特點,從而能引發銷售者的購買慾望。從這個定義我們看到,賣點不是自說自話,賣點是一種比較“關係”,必須放在“關係”的框架內才可以理解。銷售人員知道了這個原理,如果告訴客戶,全市一共在售16個別墅項目,唯有我們項目是兩個封閉車庫,其他的要麼是地上開放停車位,要麼是地下開放停車位,再好一些的也只有一個封閉車庫,我們的停車私密性是最好的。這才是“賣點”的正確表達方式。

有些案場搞了洋洋灑灑幾萬字的說辭,要求銷售背,一個個過銷講,但是有些銷售新兵,說辭背得很溜,但是到了提問的環節直接露餡。客戶問一些問題,一下就被問倒。

根據我的經驗,很多的疑難雜症項目,都是銷售這個環節出了問題。很多銷售去到一個樓盤就背一個新的說辭,結果那麼多年下來不一定水平高。我認為中國的銷售以後也將會過渡到職業化,也就是這個行業我們可以做一輩子。當然,要做一輩子,我們就必須不斷進步……

02

地產銷售如何才能突破自我?

有本書叫《刻意練習》,這本書討論了一個問題:職業化的高手是如何練成的。他提出一個觀點:必須走出自己的舒適區,只有在學習區裡持續地做自己做不好的事情,才可能取得進步。大腦分成三個區,最裡面的區域叫舒適區,外面能力達不到的區域是恐慌區,在舒適區和恐慌區中間的是學習區。

普通的高爾夫愛好者打高爾夫純粹是為了愛好,但是職業的高爾夫選手要在各種不舒適的地方打各種各樣的球。我前面說的那些老油條銷售,他可能幹10年、20年,一直在他的舒適區,所以他是沒有長進的。

一個人如果要想進步,你原來已經學會的東西你不要去重複練習,而是要做自己做不好的事情,這才叫做刻意練習。現在我們的銷售環節就缺乏這樣的刻意練習。

痛心!许多地产销售连房子是什么都不知道 案场已成为整个行业的短板

地產行業的刻意練習有以下一些步驟……

1、我們要創建自己的“心理表徵”

“心理表徵”這個詞聽起來比較抽象,它是一種與我們大腦正在思考的物體、某個觀點、某些信息或者其它任何事物相對應的心理結構。

比如說我們說到蒙娜麗莎的時候,我們腦海裡會浮現出蒙娜麗莎微笑的畫面,這就是我們的心理表徵。我們每個人說到狗,我們的心裡就會浮現出狗的形象,這就是我們的心理表徵。

為什麼要創建這個心理表徵呢?如果你沒有這個心理表徵,很多事情對你來說就沒有意義。就像我剛才說的那個車庫開間7米的概念,如果你沒有車庫尺度的心理表徵,這個賣點就體現不出來,它就不會有任何的意義。

很多搞婚姻輔導的心理專家,他一眼就可以看出夫妻兩個會不會離婚,他就看你們是否蔑視對方。搞風投的人,他看這個團隊的合作模式,就看你們一個會上幾個人的發言是否平均。這就是高手和普通人的差異,高手一眨眼就能判斷出來。

2、要創建房地產領域背後的心理表徵,就要找到房地產行業的核心算法

現在我們內地的銷售還在弄香港在上世紀90年代弄的東西,包括開盤、售樓處、銷控,這些東西的前提都是源自於這個行業的信息不對稱,但是隨著行業的發展和信息革命,以後信息會越來越對稱。我們弄一些小技巧沒有用。

我們的銷售要由原來的小聰明上升到真正有智慧,懂得行業真正運行的底層規律,這才是我們要研究的銷售。比如綠城、龍湖的園林為什麼好,我一定要找出它裡面核心的算法是什麼東西。

很多銷售人員背標準的說辭,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很多東西說不到點子上去。

所以第一步就是要發現這個模型,然後我們用專業的思維模型升級這個認知,然後經過大量的重複練習,才能改變心智模式。

成功,等於核心算法加上大量的重複練習。舉個例子,我們在案場經常會講建築的賣點,我是西班牙進口的石材,我這個立面做得多麼好,介紹了很多賣點,然後你會淹沒在這個建築的賣點中,客戶聽了沒有感覺。要想深入理解建築,我們就得了解建築設計的核心算法。

尼采有一句名言:在建築中,人的自豪感、人對萬有引力的勝利和追求權力的意志都呈現出看得見的形狀。建築是一種權力的雄辯術。

建築是一種權利的雄辯術,尼采的這句話一針見血地概括出了建築的核心算法,某種意義上,我們可以說,“權力意志”是豪宅的防偽標記。目前市面上常見的私家林蔭路、高牆大院、儀式感的入口廣場、上升臺地、三進制門第、類酒店式入戶大堂、雙開入戶門、十字圓廳、六合一主臥套、主僕分道、雙主臥、主臥雙手盆和雙座便以及城市天際線、零棟距、樓王、人車分流、車車分流、司機等候大堂等等無一不是“權力意志”的體現。

綠城以打造高端豪宅著名,他要求的一個標準就是端莊,為什麼?權力意志。我們試想一下,一個有權力的領導,一定是端莊的,一定不會穿得花裡胡哨。就是這個意思。

知道了“權力的雄辯術”這個核心算法,我們再去看建築,就知道哪裡好,好在哪裡。

涉及到每個領域的賣點,馬上就能知道整個運行的基本規律,然後你在這個規律上利用這個規律再去解釋各個不同的樓盤,這就等於大量重複練習。

痛心!许多地产销售连房子是什么都不知道 案场已成为整个行业的短板

3、銷售人員沒有價格承載力是因為思維模型有問題

幾年前一位大型房企董事長跟我說到一個他的困惑,他說“陳老師,我們的團隊要求產品好,還要價格便宜,才能賣得好,怎麼改進”?

這個課題我把它翻譯一下就是“銷售人員沒有價格承載力”,這又回到前面講的“銷冠為什麼比末位的人要多賣3%?”這3%就來自於他的價格承載力。

銷售人員為什麼沒有價格承載力?因為有的銷售人員用的思維模型是錯誤的。你的模型是錯誤的,你得出的結果一定是不好的。

我們任何的思維有三個層面:水平最差的人他首先就想這個是什麼樣的(What),水平再高一點的,他想How,水平最厲害的人他想Why。

比如說一個競品現在市場價是7萬,我們這個房子標價8萬。一個菜鳥級的人覺得別人都只賣7萬,我們賣8萬,肯定賣不出去。他只思考What這個層次的問題。

但是真正的高手他會從最內核的地方思考,他會想我這個項目為什麼能賣出8萬,為什麼能值8萬,他把這個Why想清楚之後,再指導他應該怎麼做(How),最後才想What,這個思維跟菜鳥就不一樣。

要讓銷售人員擁有價格承載力,首先要從5個維度搞懂房子是什麼……

03

很多銷售至今不知道房子到底是什麼?

很多地產銷售都不知道我們賣的是什麼東西。房產有兩個屬性,一個是資產屬性,一個是居住屬性,但是它的資產屬性才是所有房產的第一屬性。資產的本質是一種創利能力,一套房子要能創利,這套房子才有價值。

1、公司的本質也是一種創利能力,我們可以把房子當成一家公司去思考盈利。

如果把房子當成一家公司,公司要想盈利就得考慮5個數據:收入、成本、毛利、運營費用、淨利潤。

比如我買了一套房子,價格500萬,這個500萬僅僅是生產資料的成本,如果要創利,這個500萬不是唯一關鍵的,這個房子將來能賣多少錢,也就是“收入”非常重要。另外,運營費用也非常關鍵。

痛心!许多地产销售连房子是什么都不知道 案场已成为整个行业的短板

有人都說別人的項目賣400萬,我們為什麼賣500萬呢?其實這個500萬僅僅是一個銷售成本。

銷售人員只是糾結這個成本,對房子將來要賣多少的收入,對維護這個運營的成本是多少他們都不去關注,所以他們的思維模型是錯誤的。

很多品牌項目賣不動,就是因為他總是在考慮成本,總是在計較房價。但我們知道一個房子為什麼賣得貴,可能是來自於其它幾個方面的原因。

比如說在杭州,綠城的新房雖然賣得貴,但它的二手房也比別人賣得貴,出租的租金也會更高,上海的仁恆也是一樣,它的房價比別人要貴30%,租金要比別人貴20%。

2、如果房子是一個公司,你就要考慮房子的各種運營成本。

比如說機會成本。

作為資產的創利能力來說,機會成本往往是致命的關鍵,但在銷售中我們的售樓員往往直接忽略。有一次演講中,一個學員提問:“陳老師,在上海,萬科的房子有時都跑不贏大盤,漲幅還不如有些非品牌樓盤,是不是品牌溢價把項目價值透支了?”“照你的理論,房子的升值是因為地產升值,房產本身是貶值的,那物業服務本身沒有升值能力,人買房子為什麼還要看重物業?”

我的答案是:機會成本。

品牌樓盤房價(成本)是高,但將來你要出售的時候,變現容易得多;出租的時候,空置率會小很多,這就是機會成本。這也是好的物業公司的價值所在,物業服務好的小區,房產變現、出租的幾率就會高很多。

還有生活成本。

你買了1萬的房子,你的生活成本是多少,你買了5000的房子,將來的生活成本是多少,這些都是需要引導客戶的。

3、房子升值背後,是土地的複利效應

房地產價值包含兩方面,一個是房產,一個是地產,房產本身是貶值的,房子之所以升值,是因為土地升值。但土地為什麼升值?就是因為土地有一個複利效應。

這個複利效應是什麼意思呢?就是由A直接導致B,B反過來又加強A,A又導致B,不停地加強循環,這就是土地複利地效應。如下圖所示:

痛心!许多地产销售连房子是什么都不知道 案场已成为整个行业的短板

一塊土地之所以能夠升值,就是因為它產生的周邊的生態環境造成了很多的複利,就是貨幣、勞動力和土地三個因素共同構成一個複利系統。

政府開始有錢去投入,比如投入立體交通,引進產業、建一個學校,建了學校之後又有很多的人口,有了人口稅源又增多了,政府就有錢建基礎設施,基礎設施更好了,又會有更多的人過來,政府又會有更多的稅源,這就是一個土地的複利系統,不停地循環……

綜上所述,就像瞭解房子的本質一樣。銷售只有掌握了房子價值的核心算法模型之後,才能真正地知道關鍵的地方在哪裡,才能用最簡單的模式去說服客戶。

04

地產銷售已經進入4.0時代

● 1.0時代的銷售員是一個接待員的角色,你願意買就買,不買就不買。現在在三四線城市,很多銷售還是1.0時代的角色。

● 2.0時代的銷售是推銷員,有一點小聰明,懂得一點小技巧,能錦上添花。

● 3.0時代是真正的置業顧問,他擔得起顧問這兩個字,他有專業的高度,能用他很清晰的模式和概念給客戶“洗腦”,因此具備價格承載力。

● 4.0時代的銷售是職業經理人,他會嚐到這個行業的甜頭,把這個行業作為終生職業。

4.0時代的經紀人不但要會賣房子,能賣上價格,還要有自己的客戶資源渠道,自己要去拓展客戶資源。在美國買房,我們很難找到售樓處,你只能找你的經紀人,這個經紀人要用自己的辦法去聯繫客戶。

現在看到很多行業營與銷的邊界在逐漸的溶解,搞營的人也要有銷的能力,搞銷的人要有營的能力,自己要知道從哪些渠道找客戶。在市場不好的時候,我認為4.0的觀念很重要。

演講:陳利文 整理:明源地產研究院 天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