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法院召開消費者維權案件情況新聞通報會

2018年,我院立足副中心經濟建設實際,傾力打造包容自治、誠信法治、融通和合、繁榮經濟的“運河商事”品牌,問企業之需,念百姓之想,明資本之要,擔使命之責,通過啟動“司法巡航”計劃,延伸審判職能,實現區域法治共建共創。作為“運河商事”品牌系列活動的重要一環,本次新聞通報會關注轄區消費者權益保護,引導商家誠信守法經營,努力讓消費者在便捷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中逐步提高幸福感和獲得感,營造轄區良好的營商法治環境。

通報會上,民四庭副庭長、“運河商事”品牌代言人晉怡法官首先通報了2016至2017年通州區人民法院受理的消費者維權案件的基本情況和態勢分析,她指出,2016-2017年,通州法院審理的消費者維權案件呈現出以下四點特徵:一是案件數量激增,索要十倍賠償案件遠多於三倍賠償案件;二是起訴理由主要是虛假誇大宣傳和標籤說明書瑕疵,大部分案件以調解、撤訴結案;三是同一主體多次訴訟情況明顯,網絡店鋪和大型商超成為主要索賠對象;四是涉訴商品主要集中在電子產品和服裝鞋帽,並有逐步向價值高的大件商品發展的趨勢。同時,晉怡法官針對近年來較為突出的“知假買假”現象進行了重點介紹,總結出職業打假案件具有“以打假之名行索賠之實”“職業打假團頻現”“索賠對象是賠償能力較強的經營者”“購買數量多、金額高、調解難度大”四大特點及形成原因。隨後,民四庭審判員於素娟通報了2016-2017年通州法院審理的三起消費者維權典型案例,具體涉及本院首例汽車消費者維權獲三倍賠償案件,以及網絡購物價格欺詐、食品違反國標添加成分等與消費者切身利益息息相關的內容。李海峰科長、王文歡主任分別對所在單位2017年開展監管執法工作、打擊違法經營行為、受理消費者投訴情況進行通報。

會後,與會群眾代表紛紛表示,通州法院舉辦以消費者維權案件為主題的新聞通報會,內容豐富,數據詳盡,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所發佈的案例具有很強的指導性,是一次很好的普法宣傳教育活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