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朝時期,日本大量學習中國的很多東西,為什麼不學習中國的科舉呢?

三四七笑生

日本人曾經長期以中國為師,從政治制度到日常的生活方式,日本在很多方面都是學習中國的,不過有兩樣日本沒有學習中國,一個是太監製度,一個是科舉制度,日本人為什麼不學習太監製度,有一種解釋是日本不具備這樣的技術,也沒有這樣的實際需要,日本的皇室長期只是一個象徵,日本皇宮在規制上面根本沒法與幕府比,所以實行太監製度也是多此一舉。

而日本為什麼沒有學習中國的科舉制度呢?實際上,連英國都曾經受到過中國科舉制度的影響,所以才有了後來的文官考試。日本國內特殊的國情決定了日本不具備實行科舉制度的條件。

首先,日本的實權自鎌倉幕府出現後,就一直不掌握在天皇手裡面,中央的權力在幕府手裡面,更直接的是在幕府的將軍手裡面,而在地方上面,日本又有眾多的大名在地方割據,所以在這樣一種政令不一統的情況下,很難推行科舉制這樣的劃一性的選人制度,在中國歷史上也是同樣道理,但凡中央權威比較弱的時候,科舉制度就是不正常的,比如唐朝中後期藩鎮割據時期,朔北三鎮就有他們單獨舉行的所謂“北選”制度,參加中央科舉落榜的人一般會去朔北三鎮參加地方科舉。清朝初年吳三桂在雲南也搞過類似的“西選”制度。

其次,日本在古代的時候,門閥貴族政治的傾向十分嚴重,日本國內的一些大姓氏比如平氏、原氏、北條等家族壟斷了大多數的官職,一般的老百姓只能從事農業勞動。所以,在這樣一種大背景下面,日本根本不可能具備實行科舉制度的條件。

到了近代,特別是明治維新以後,日本也開始學習西方,推行文官考試製度,而中國一直到1905年才在爭議聲中廢除了科舉制度。


青年史學家

日本並非沒學習中國的科舉制:事實上日本不僅曾學習借鑑過中國的科舉制,而且是全世界最早仿行中國科舉的國家——朝鮮半島的科舉始於高麗光宗九年(958年),越南的科舉制度始於李朝仁宗太寧元年(1075年),而日本于大寶元年(701年)確立貢舉制度分為秀才、明經、進士、明法四科和醫、針二科,在這之中秀才科最為受矚目。貢舉考試由掌管考察和任命官吏之職的式部省直接主持,每年一度,在十月、十一月間進行。

中國古代實行科舉制的一大重要原因就是給予那些有真才實學的寒門弟子一定的上升渠道,由於這些人在朝中沒有任何根基背景,於是就只能依附於皇權,皇帝可以利用這些從民間提拔起來的職業官僚打擊世家貴族勢力,從而加強中央集權。然而日本偏偏是一個貴族勢力盤根錯節,中央集權先天不足的國家。從公元10世紀開始日本的政治被攝關家藤原家族把持,天皇幾乎成為藤原家手中的提線木偶,藤原家為了在朝中安插自己的實力,開始破壞貢舉,肆意在朝中安插私人。11世紀後雖然在形式上還繼續實行式部省試,但除了文章試之外的諸科都已沒落。考生皆由權貴推薦,應考者幾乎是無條件及第,且不及第者可以改判及第,科舉制至此已完全異化。此後日本又進入了武士階層統治的幕府時代,在這一時代武士階層成為日本的實際統治者,社會被分為士、農、工、商四大基本階層,等級制在日本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傳統。作為既得利益者的高等級人士們自然不會願意恢復科舉制。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從日本有文化歷史的公元7世紀開始,日本開始大規模吸收先進的中國文化,主要以大規模地“遣隋使”和“遣唐使”為主要特徵,大量吸收中國文化,但有二樣文化,日本並沒有吸收,一是宦官制,日本皇宮、將軍府裡沒有宦官,只有官僚。

二是科舉制。在中國雖然你是農家子弟,但是你只要肯讀書、讀好書,中舉當進土,你就可以改變你的出生、階層,從而為國效力實現抱負,是鼓勵中國人好好讀書的一條光明大道。

而日本向外學習的根本目的,是為了維護其等級制度。

在“關原之戰”中打敗石田三的德川家康,建立了統治日本社會三百多年的江戶幕府,德川氏對日本社會各個階層進行了更明確的分工,天皇和貴族之下是將軍、諸侯、武士、平民,諸侯、武士為世襲,世代為將軍服務,構成日本社會最牢固的利益集團。

德川氏對每個階層日常衣著、食物以及房屋進行了詳細規定,每一戶家長必須在門口張貼有關階層地位和身份的標誌。這個等級之下,武士和平民的等級界限很明顯,從事農、工、商的平民是“庶民”而武士不是,只有武士有佩刀的特權,如果他們認為“庶民”冒犯自己,可將其“殺無赦”。

雖然,12世紀後,“徵夷大將軍”取代天皇掌握了日本的實際統治權,但並沒取代天皇在等級制中的地位,將軍的權利仍要以天皇的名義來進行。明治維新後,新政府取消了等級制,民眾不再效忠各地的大名,人們的“忠”全集中在天皇身上,雖然等級不存在了,但根深蒂固的等級制觀念依然深深紮在日本人腦中。

日本用等級制看待問題,不平等是日本民族有組織的生活準則,最廣泛被接受的,承認不平等就像呼吸空氣一樣自然。日本人追求等級,自認高人一等,提出“大東亞共榮圈”的基礎理論是將自己建立在其家族觀的長子特權基礎上,認為日本是這些國家的兄長,處於這些國家的領導者位置,要不要對弟弟好以及如何對弟弟好,由兄長決定。

所以日本敢侵略中國,向美國挑戰。

所以,為了維持日本社會的等級制度,他們並沒有吸收中國的科舉制度。


蝸牛通信

日本並非沒有仿照唐朝實行科舉制度。相反,日本實行科舉的時間比朝鮮、越南都要早。

奈良時代于大寶元年(701年)頒佈《大寶令》,仿照唐朝科舉確立貢舉制度,分秀才、明經、進士、明法四科及醫、針兩科。貢舉考試由式部省主持。

進入平安時代後,依然實行貢舉制,但由於貴族勢力上升,科舉制難以在日本鞏固,10世紀後,進士科便已廢絕,科舉制也為貴族把持,並且只是根據資歷名望,而非真才實學,科舉制度事實上已經名存實亡。1177年,大學寮被焚燬後再未重建,貢舉制度遂徹底廢除。

所以日本古代並非沒有學科舉制度,而是由於日本國情跟中國完全不同,所以科舉制度根本無法生根發芽。其實不但科舉制,日本從中國學習的政治制度基本上都沒有在日本真正生根。日本真正仿照中國製度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帝國制時期非常短暫,只有奈良時代不到一百年的時間。從平安時代開始,隨著攝關政治以及院政時代武家勢力的崛起,日本變為了一個跟中國的中央集權帝國完全不同的封建制國家,隨後進入幕府時代並一直延續到近代明治維新。

所以所謂日本仿照中國,其實更多是一廂情願的想法而已。日本的國情跟中國完全不同,發展軌跡也完全不同


沒氣泡的巴黎水

科舉制度,說白了就是我們古人的教育體系及考試製度,這個制度合理性及公平性和重要性,相信不要我多言,但前人這些科舉制度裡,學些什麼?合不合理?值不值得推廣?日本為什麼不學習我們這個?等等這些問題,的確值得我們深思!

重文輕武,可以說是中國幾千年的傳統,這個本來也無可厚非,社會的文明發展本來就是科學知識的發展,也是人類告別野蠻的象徵,有人會說了,唐詩宋詞元曲明戲,每朝的文化教育都搞的不錯吧,為什麼面遼,金,西夏,匈奴等這些野蠻的,甚至於遊故民族一樣的人發生戰爭,而總是一敗再畋。其實很簡單的答案,絕不是知識無用,而是我們前人學習知識的方向錯了,以八股文為標準,文人以詩詞歌賦,風花雪月為享受,詞曲對仗精益求精,,試想這樣的文化能強國嗎?面對野蠻強悍的民族不敗才怪。那應該學什麼呢?應該學自然科學,應該考研物質原理,應該鼓勵創新發明,鼓勵冒險,寬容失敗,:讓知識不斷更新,唯這樣才能強國。而前人恰恰相反,講傳承不創新,這樣保守落後的教育體系怎麼能強國?又拿什麼去打敗強敵?日本做為一個:局外人,從新研究了你的教育體系,他們怎麼看不到你存在的缺點,他們又怎麼還會去學?



知樂長樂


這個問題提的不準確,日本在奈良時代就已經仿照唐朝的科舉,確立了貢舉制度。貢舉,分秀才、明經、進士、明法四科和醫、針兩科。並以法令的形式加以規定。(大寶元年的《大寶令》和養老二年的《養老律令》)但,日本的貢舉,考生是由推薦產生。由於日本的政治體系屬於“貴族政治”,所以推薦也不是依據才學高低,而是以資歷名望、門第,應考者基本都是無條件及第,不及第者可以改判及第,使科舉流於形式化和世襲化。後來因為大學寮(即唐時的學院,負責學生的教育和考試。)失火焚燬,未再重建,貢舉也就廢止了。


燕北林叢

其實日本的等級制度比印度還嚴重!

日本等級制度很嚴重,分為天皇、士、農、工、商。武士屬於士階層,尚且不能與農家女子通婚更不用說其他的階層了!但由於幕府政權的出現皇家與將軍家通婚的現象很平凡,而其實這些武士的領導者即將軍大人也是貴族出身或是罷名或是流放。

而唐朝的科舉制度就是給普通人進京入仕的通道,這完全根日本的貴族傳統相悖,日本天皇一族在人民心中都是高高在上的,又怎會讓普通人去染指呢?所以為了鞏固天皇家族的統治,日本放棄了科舉制度,而採用天皇獨裁。這也似乎預示著日本幕府政權的出現,正所謂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但明治維新之後這種等級制度消除,日本不再是天皇獨大的國度。

(謝謝關注)


新世界觀

科舉制度是唐宋變革時期的重要產物,伴隨著科舉誕生的是中國社會生活翻天覆地的變化,社會階層的分化和維繫社會發展基礎的改變。唐以前,門閥士族也就是大家族是社會統治的基礎,朝廷官員實行舉薦制,也就是由當時社會知名人士推薦才能做官,這些知名人士無非都是這些門閥士族裡的人。這些士族往往家族興盛,人口繁多,支撐著社會的發展。自隋唐開始,朝廷為了社會發展的穩固,開始打擊這些門閥士族,加上這些家族自身的分化,社會逐漸過渡到以中小地主為支撐的發展階段。此時的地主階層,力量相對小很多。由於門閥士族的衰落,舉薦制已經明顯不適合朝廷選拔官吏的需求,因此科舉制度便應運而生。

日本的歷史與中國則不然,在漫長的日本歷史中,以武士家族組成的社會發展體系始終貫穿其中,中央的力量相對弱小,地方政務主要是由世代沿襲的武士家族來掌控,在此情況下,科舉在日本必然是不需要的。科舉無非是大家互不相識,所以才要通過考試來判定一個人的優劣,但是在日本的家族統治中,中央不需要太多的官吏,這些官吏都基本由京都附近的大家族裡面的人士擔任,地方則人頭相熟,根本無需科舉去選拔。所以日本未能學習唐朝的而科舉制度。


漯河生活

日本學習中華文化,包括文字、建築等,卻沒有學習中國的科舉選士制,這其實與日本的社會及地理位置環境有關。1.中國的漢朝,以及後來的魏晉,以以實行“舉孝廉”形式選撥優秀人才,為朝廷服務。這種制度隨著魏晉時代的士大夫貴族門閥形式,根本不能發揮作用,成了阻礙優秀人才上升通道。這也是後來兩晉缺乏人才指導而滅亡原因之一。2.由隋朝實行的科舉選士制度,目的是從全國選拔優秀人士,為朝廷服務,維護朝廷統治。3.日本實行的天皇統治制度,天皇的威權已作為信仰形式根殖臣民腦海,根本就沒有人反抗。而且,日本等級森嚴,周邊為海洋,沒有外族侵擾。這種環境條件下,沒有必要引進“科舉選士制度”。


憤怒野虎

因為他們並沒有全部學會和能夠實行的基礎,或者說沒有完成這個變化,聖德太子到孝德天皇中間也是紛亂不斷,間斷的推進使得影響力逐步變小,政治家族的掌權使得科舉制更難推行,儒家的德者居天下與萬世一系的道統相矛盾,儒家文化式微缺乏知識分子的需求支持基礎,再之後廉倉幕府的建立和各地因學習唐制而形成的守護大名集中權利形成了戰國局面,戰國局面下諸侯並立掌握人才選拔權,天皇不再有實權科舉制失去根本支持力。至此與儒家相配合的整套制度在日本不再擁有主導發展的能力,儒家成為日本一種民間學派,日本人通過自己的文化需求選擇性學習中國文化,直到最後的明治天皇在一幫支持正統性的大名幫助下使皇權重新恢復止,日本徹底轉向學習西方政治經濟文化。科舉制被選舉制後來居上成為日本的選官制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