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奮鬥了 60 年,才能讓你在 B 站看一集日劇-大場吾郎的《日本電視節目的60年海外拓展史》

日本人奋斗了 60 年,才能让你在 B 站看一集日剧-大场吾郎的《日本电视节目的60年海外拓展史》

點開這篇文章的你,一定看過日本的電視節目。

但凡是生活中有電子屏幕的一席之地的中國人,總會通過某種渠道接觸過日本出品的電視節目,不管那是電視劇、動畫,還是紀錄片、綜藝。

早在出生之前,我們的父母們便在電視上觀看過《血疑》《阿信》和《北國之戀》。他們之中,有不少人迷戀山口百惠,嚮往高倉健,就像今天的我們為好萊塢巨星痴狂一樣。

日本人奋斗了 60 年,才能让你在 B 站看一集日剧-大场吾郎的《日本电视节目的60年海外拓展史》

在我們小時候,電視上引進了《美少女戰士》和《哆啦A夢》(雖然那時候用的是不同的譯名)、《奧特曼》和《恐龍特急克塞號》。我們模仿著他們的必殺技,想象自己也化身成為無所不能的英雄,運用起了千奇百怪的秘密道具。

年齡稍長一些,我們開始通過 BT 和網盤下載動畫和日劇,對比不同字幕組的翻譯水平,為怎樣榨乾小水管的下載速度費盡心機。直到今天,我們的收藏夾裡還有幾個已經打不開的網站地址,每一個失去意義的域名都代表著一段寶貴回憶。

再過不久,視頻網站開始購入正版動畫的播出權,我們手握幾家網站的 VIP 會員,卻還是要手動跳過“為您精心推薦”。我們對那些不曾踏上中國大地的明星瞭如指掌,在社交網站上瘋狂轉發他們的逸聞趣事。近日視頻網站購入《UNNATURAL》播放權,又帶來了一波劇迷狂歡。

日本人奋斗了 60 年,才能让你在 B 站看一集日剧-大场吾郎的《日本电视节目的60年海外拓展史》

這期間,還有一些作品,被中國和其他國家、地區公司買下翻拍權,改頭換面成了本土的影視劇:《第 101 次求婚》《流星花園》《網球王子》《求婚大作戰》《深夜食堂》……都曾經霸佔過我們的屏幕或者熱搜榜。

從鐵幕彼端的毒草,到萬人空巷的國民初戀;從轉入地下的盜版資源,到引爆首頁的流量強心劑。日本電視節目在中國幾經浮沉,其背後,隱藏著什麼樣的故事?

學者大場吾郎所著的《日本電視節目的60年海外拓展史》(張永祺 譯),正是首部研究這一話題的專著。

日本人奋斗了 60 年,才能让你在 B 站看一集日剧-大场吾郎的《日本电视节目的60年海外拓展史》

日本電視節目海外展開史,首先是一部日本電視節目的歷史。

1953 年 2 月 1 日,公營電視臺“日本放送協會(NHK)”開始播出節目,拉開日本電視的帷幕。設立之初的日本電視臺,主要依靠進口自美國的影片填充時段、吸引收視率。早在那時,日本的電視人便在夢想,有朝一日能夠“反攻”美國,讓自己的節目在大洋彼岸播出。

接下來的 60 裡,日本電視人向著這一目標發起了接連不斷的挑戰:《我想成為貝殼》《西遊記》《一休》《流星花園》……每一代的日本電視人,都爭相將自己最有自信的作品送向國際市場。

日本人奋斗了 60 年,才能让你在 B 站看一集日剧-大场吾郎的《日本电视节目的60年海外拓展史》

根據現存資料,1959 年的《風小僧》是第一部在日本以外的電視臺播出的日本電視節目。

比如說,上世紀 60 年代 NHK 與歐美各國簽訂節目交換協議,送去一批電視節目,在國外播出。在這個文化輸出的大好良機,NHK 為什麼不急於向歐美推廣日本傳統國粹,而是選擇了一批反應現代日本市民生活的節目?作者引用了負責人的原文,解釋他們的用意。

而進入 21 世紀,原本狂熱追捧日本偶像劇的東亞、東南亞各國,為什麼對日本電視節目的態度卻瞬間冷卻?作者也從各個角度,分析了日本電視節目競爭力低下的內外部原因。

日本人奋斗了 60 年,才能让你在 B 站看一集日剧-大场吾郎的《日本电视节目的60年海外拓展史》

《東京愛情故事》等日本偶像劇曾經風靡 90 年代的東亞、東南亞各國。

在日本取得高收視率的節目,在另一片土地,卻未必也能複製本土的成功。日本電視節目能否被一個國家所接受,受到該國外交政策和社會文化的影響。

所以,日本電視節目海外展開史,同時也是一部世界各主要國家、地區的對日關係史和流行文化史——你能夠猜到,世界上第一個播出日本電視節目的地區,是哪裡嗎?

特別是在曾經遭受日本侵略的東亞各國家和地區,從政府到民眾,都對日本懷有難以消弭的仇恨和排斥。日本電視節目進入這些國家、地區,需要跨過官方態度和民間感情的障礙。而日本節目得到當地觀眾接受,又反過來改善了日本在這些國家、地區的印象。

日本人奋斗了 60 年,才能让你在 B 站看一集日剧-大场吾郎的《日本电视节目的60年海外拓展史》

另一個比較有趣的例子是《血疑》。雖然我們能夠從資料中得知這部日本電視劇如何在 80 年代中國熱播,卻似乎很少想到這個問題:在那個視“早戀”如洪水猛獸的年代,描寫了高中生戀愛的《血疑》,為什麼卻能在審批嚴格的中國中央電視臺播出、並且得到大眾歡迎?作者試著給出瞭解答。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對一般觀眾而言,《日本電視節目的60年海外拓展史》中眾多節目背後的故事會讓他們津津樂道;而在中國娛樂產業的從業者看來,這部著作有著更加嚴肅的意義。

近年來,中國設立新聞出版廣播影視“走出去”工程,以期提高國家軟實力;不少中國電視節目也已經受到了一些國家觀眾的歡迎。然而,中國娛樂產品想要在海外獲得更進一步的成功,還面臨著美國文化帝國主義和當地排外反華情緒的挑戰。吸取日本過去 60 年中的經驗和教訓,或許可以幫助我們在進軍全球的道路上少走一些彎路。

另一方面,中國視頻網站,也正處於和 60 年前日本電視臺相似的階段:由於海外節目播出權費用的高漲,打造自制節目,成為了性價比更高的選擇。而這些自制節目,如果能夠像日本電視節目一樣,反攻海外市場,不僅會成為視頻網站的重要收入來源,也將成為民間文化交流的重要成績。

如書籍副標題所述,電視節目的海外展開,是“文化交流”和“IP 經濟”之間的狹窄交集。深入研究這一交集的《日本電視節目的60年海外拓展史》,也具備了文化著作和商業書籍的雙重性。不論從哪個角度挖掘,讀者都會獲得自己想要的收穫。

目前,學者大場吾郎的《日本電視節目的60 年海外拓展史》(張永祺 譯)正在尋求中國大陸出版的相關合作,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聯繫我們Anitama,聯繫方式如下:

日本人奋斗了 60 年,才能让你在 B 站看一集日剧-大场吾郎的《日本电视节目的60年海外拓展史》

本文僅供Anitama發表,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本文的部分或全部內容。

官方網站:http://www.anitama.cn

官方微博:@AnimeTamashii

合作郵箱:[email protected]

原文: m.anitama.cn/article/efd1be848eb8cc7b?utm_source=toutiao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