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文人名人的梗?


1、

歐陽修崇儒抑佛,可他的兒子歐陽辯,乳名偏偏就喚作和尚,這就讓人很費解了。

有人問歐陽修,你不是很排斥佛教麼,為何偏偏給兒子取了這個名。

歐陽修微微一笑,說道,賤名好養活啊,我給我兒子小名取和尚,就和其他人給孩子取名牛啊驢啊,沒什麼不同!

對了,這個兒子活了五十多歲,活蹦亂跳的長大成人,沒有英年早逝,夭個折神馬的~

呃~給兒子取名字什麼的真的很煩~

所以到底取啥名字,兒子好養活,活得長?在線等,真的很急噠~~

2、

蘇東坡有個同僚,叫作韓宗儒,經常和蘇學士有文書函件往來。每當他得到得到蘇軾的回帖,便會拿去與蘇軾的鐵粉名將姚麟換羊肉吃。

一帖大概可換羊肉十數斤。

此事被黃庭堅知道了,便打趣蘇軾道,王羲之的字被人稱作換鵝書,你的字我看完全可以叫作換羊書嘛。

後來有一天,當蘇軾正忙得不可開交,饞嘴的韓宗儒一天寫了好幾封書簡,希望能得蘇軾一二回復,蘇學士遂對來人說,“傳語本官,今日斷屠”~讓來人帶話給韓宗儒,今日不殺生~~

哈哈哈哈,為啥我愛豆身邊的工作人員,不貪吃呢?好想PY交易呢~~

雖說我站微博經常轉發抽各種老婆的寫真手辦,但是手氣不好,抽不中好可憐~~嚶嚶嚶!!

3、

最後分享個女裝大佬的~嗯~~


AcFun彈幕視頻網

這個太多了。題主想看這類東西,可翻一翻《世說新語》《舌華錄》之類的書,你應該會喜歡的。隨便說幾個不那麼常見的:

猿猴歐陽詢

歐陽詢長得像猿猴,長孫無忌寫詩嘲諷雲:「聳膊成山字,埋肩畏出頭。誰言麟閣上,畫此一獼猴。」聳肩埋頭,還是很形象的。歐陽詢回敬曰:「索頭連背暖,漫襠畏肚寒。只緣心混混,所以面團團。」第一句寫長孫無忌脖子短,第二句寫肚子大,後兩句寫大圓臉。後來有好事者託名江總,做小說《白猿傳》,寫歐陽詢為猿猴所生。見孟棨《本事詩》。

營銷大師陳子昂

陳子昂北漂十多年,還是默默無聞。當時有人在市場高價出售胡琴。有錢的不少,但誰都分不清這到底真值這麼多的好琴,還是純忽悠。陳子昂於是當場買了下來。在場的各位老闆就很驚訝,花這麼多錢買把破琴。陳子昂說,我好這口。人家說,能給我們演奏一曲嗎?陳子昂就說,我家在哪裡哪裡,明日你們都來,叫上你們的朋友一起來,好酒好曲招待。第二天一大夥老闆文人官員就去了。喝酒唱歌,玩的不亦樂乎。最後壓軸要演奏天價胡琴了。陳子昂拿起胡琴說,我有文章百軸,那才是無價之寶。至於這胡琴,乃賤役所為,我怎麼會喜歡這個。當場把胡琴砸了,把自己的文章送給來玩的人。於是陳子昂一日之內,馳名京師。見李冗《獨異志》。


杜甫上樹

杜甫《百憂集行》雲;「憶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黃犢走復來。庭前八月梨棗熟,一日上樹能千回。」


張祜不理妻兒

張祜作詩時,其妻兒叫他,他沒答應。他老婆就責怪張祜。張祜就說,剛才我口吻生花,哪有功夫理你。見馮贄《雲仙雜記》。


宋祁吃苦是為了享樂

宋祁和宋庠是兄弟。兩人幼年清苦,後皆高中為官。一次元宵夜,宋庠在讀書,而宋祁則在喝花酒。宋庠就告誡宋祁說:你這樣可不行啊,太奢侈了,你得想想我們當年的清苦日子。宋祁就說:當年我們吃那麼多苦是為了什麼?見錢愐《錢氏私志》。

歐陽修諷宋祁用字艱深

宋祁撰《新唐書》列傳,好用艱深之語。歐陽修於是故意在牆上寫:「宵寐非禎,扎闥洪休」。宋祁見了就很奇怪,說這不就是「夜夢不祥,題門大吉」嘛,至於寫成這樣嗎。歐陽修就說,你寫「震霆無暇掩聰」,不也是這樣嘛。見潘永因《宋稗類鈔》。


智商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張方平有天才,讀書不用第二遍,一遍就倒背如流。曾借人《十七史》讀,一個月就讀完了。三蘇名聲初顯時,一日張方平見到蘇洵,就問蘇洵:你兒子小軾最近在讀什麼書啊。蘇洵就說:小軾在第二遍讀《漢書》。張方平就很驚訝:臥槽,文字難道還有要看兩遍的嗎?蘇洵回去就把這話說給蘇軾聽,蘇軾就說:他怎麼會知道,還TM有看三遍的呢。見曾慥《高齋漫錄》。

賀鬼頭

賀鑄因「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為時人稱許,乃稱其為「賀梅子」。這個人所共知,但賀鑄還有另一外號曰「賀鬼頭」,知之者便少了。因為賀鑄相貌奇醜,色青黑而有英氣,故謂之「賀鬼頭」。見陸游《老學庵筆記》。


渣男戴復古

戴復古到江西時,有土豪喜其才學,就把女兒嫁給了戴復古。戴復古住了兩年,突然要離開,他老婆就問他,日子過得好好的,為什麼要走啊。戴復古就說:其實,我已經結過婚了。土豪聽了大怒。他老婆還百般為他辯解,並把自己的妝奩陪嫁都給了戴復古。戴復古走後,這個女人就投水自殺了。見徐釚《詞苑叢談》。


孫虛白

文人雅士,在人們的印象裡,那都是儀表堂堂,玉樹臨風。然而,並不是每個人都以高大全的形象示之後人的,他們有時也會做一些讓人不忍直視的奇葩事件的。

1、曹操:偏偏愛人妻的奇男子

曹操的妻妾尹氏,就是何進的兒媳婦,丈夫早逝,但相貌依舊令曹操著迷,遂將其收入府中,連她的兒子何晏也一併收養。

曹操的另一妻妾杜夫人原本是呂布將秦宜祿(秦誼)之妻。後因呂布派遣秦宜祿出使袁術,又另許配給他漢室宗女為親。因此杜氏只得帶著兒子秦朗留居下邳。

《三國志·蜀書·關羽傳》 記載到:曹公與劉備圍呂布於下邳,關羽啟公,布使秦宜祿行求救,乞娶其妻,公許之。臨破,又屢啟於公。公疑其有異色,先遣迎看,因自留之,羽心不自安。(自古英雄愛美人,哈哈)

最為有名的便是張繡的嬸嬸鄒氏。

《三國演義》中寫到:一日操醉,退入寢所,私問左右曰:“此城中有妓女否?”操之兄子曹安民,知操意,乃密對曰:“昨晚小侄窺見館舍之側,有一婦人,生得十分美麗,問之,即繡叔張濟之妻也。”操聞言,便令安民領五十甲兵往取之。

經宛城之大敗,雖然最後曹操得到了鄒氏,但是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大將典韋都戰死沙場,妻子丁夫人離家出走。由此觀之,“愛江山更愛美人”的曹孟德果然是性情中人啊!

2、王羲之:愛鵝如命

王羲之的行書天下第一,一卷《蘭亭集序》被唐太宗奉為至寶並作為陪葬品。

然而他特殊的癖好並不為後人所知。據傳,不管哪裡有好鵝,他都有興趣去看或者把它買回來玩賞。

山陰地方有一個道士,他想要王羲之給他寫一卷《道德經》。可是他知道王羲之是不肯輕易替人抄寫經書的。後來,他打聽到王羲之喜歡白鵝,就特地養了一批品種好的鵝。

王羲之得知要求把這群鵝賣給他,道士巧施小計請他寫一卷經換一群鵝,王羲之竟然毫不猶豫答應了,王羲之就用這聞名於世的《道德經》換回了山陰道士的一群白鵝。此事成就了一段“書成換白鵝”的佳話。

後來唐代大詩人李白還寫了一首詩來敘述這件趣事:“山陰道士如相見,應寫《黃庭》換白鵝。”(《黃庭》指《道德經》)

4、徐渭:自虐成性的徐文長

先不說徐渭是誰,光知道他自殺九次而不死的事蹟已是聳人聽聞了。

嘉靖四十四年,胡宗憲被逮入獄死於獄中,徐渭對胡宗憲被構陷而死深感痛心,更擔憂自己受到迫害,再加之生性便有些偏激,於是對人生徹底失望以至發狂自殘。他寫了一篇文辭憤激的《自為墓誌銘》,而後拔下壁柱上的鐵釘擊入耳竅,流血如迸,醫治數月才痊癒。後又用椎擊腎囊,也未死。如此反覆發作, 反覆自殺有九次之多。

徐渭死後追隨者不計其數,清代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一向孤高傲嬌,一生不大瞧得起人,但是他對徐渭佩服得五體投地,曾刻下一枚印章自稱“徐青藤門下走狗鄭燮”,可見徐渭的地位之高,名聲之大,對後人的影響之深。

5、紀曉嵐:重度性癮患者

眾所周知,紀曉嵐的煙癮十分大,世人稱他為“紀大煙袋”。除此之外,紀曉嵐還有一個癖好,那就是沉迷於女色不可自拔。

紀曉嵐日御數女,五鼓入朝一次,歸寓一次,午間一次,薄暮一次,臨臥一次,不得不佩服其才學過人,其腎功能也是相當強大。

6、胡適:打麻將還是做學問?

說到胡適,人們往往津津樂道於他善於做月老,撮合過好多美滿的名人婚姻,他有一本“鴛鴦譜”,上面簽名的有趙元任夫婦、徐志摩夫婦、沈從文夫婦、千家駒夫婦等等。

作為學者大師,1935-1959年間胡適共獲得35個博士學位,授予其博士學位遍及美、英、加拿大和香港等國家和地區。

胡博士對麻將有個極其經典的評價——“麻將裡有鬼”。作為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的領袖和旗手,早在師從實用主義哲學大師杜威之前,他就已經是一個無神論者了,得出如此結論,可見他對麻將的心得確非常人可比。


安紅美食驛站

既然說是“梗”,自然就要是有典可查,有典可用的那種。當然中國古往今來這種梗真的不少。最奇葩的是居然還有一堆書專門記錄這個,我不知道把這些東西寫入史籍的人到底是什麼心態,這或許和記錄德川大狸子(德川家康)三方原會戰把“味增湯”漏到褲子裡的人一樣……



反正如果沒有那麼多的好事者記錄這些,咱們現在也就無從談起了,因此在正文前面,首先要感謝一下這些名人八卦的先行探索者們,讓咱們看到了這些文化名人不為人知的一面。



阮籍篇

文化名人裡有名的一些梗很多,最有名的或許要算阮籍的一些故事,細說起來阮籍這人很有意思,《世說新語》裡的“任誕”一篇,專門為他記載了不少,比如阮籍喪母,阮籍醉酒,阮籍下棋,阮籍哭喪……

彷彿現在的大明星,他做一件事,世間就為之狂歡,哪怕他翻個白眼都是當時的大新聞。

一、窮途之哭

相傳阮籍偶爾喜歡出去浪,動不動就是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但他的目的地和一般的老文青區別很大,不,這夥壓根兒就沒目的地,完全就是憑著性子駕車狂飆,這架勢堪比一臺機車打天下的暴走族。

但正如魯迅所說,世上本來有路,走到頭就沒路了(魯迅:我不是,我沒有jpg.)。的確,古時候的交通建設遠沒有現代這麼完備,有些道路是可以走到頭的死路,那當無路可走時阮籍會怎麼做呢?

哭!

天知道他哭個什麼勁兒,反正“寶寶不開森,哭給你看哦,嚶嚶嚶”。

有人說他是哭自己無路可走的前途,也有人說他這是在發神經,至於阮籍為什麼而哭,也成了史書間的一樁謎案。

二、青眼有加

正如前文所說,阮籍是個奇人。但他的奇並不僅限在行事作風上,還有他身體上的特殊之處。

不止一本史書提到阮籍有一個特異功能,就是青白眼。

何謂青白眼呢?簡單來說,正常人偶爾翻個白眼但還是會露出黑色的眼仁,而阮籍不同,他可以完全用眼白對人,還能保持比較長的一段時間。

與青白眼相關的是阮籍喪母時所發生的一段故事。

據說阮籍喪母之後悲傷異常。他作為“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兒子,也自然有許多人來憑弔悼念,但阮籍畢竟是阮籍,不管來憑弔的人是誰,背景多硬地位多高,但凡是滿口禮法的假道學假仁義,他都一律報以白眼。

那麼有沒有讓他報以青眼的呢?也有:

及嵇喜來吊,籍作白眼,喜不懌而退。喜弟康聞之,乃齎酒挾琴造焉,籍大悅,乃見青眼。

這個嵇康,也就是後來與他同為“竹林七賢”之一的那位。

關於這個梗在後世演變成了一個成語,叫青眼有加,此外古人也有“垂青”的說法,二者的意思都差不多,是形容對某人某事極為欣賞。

不得不說魏晉南北朝因為名士文化的盛行,彷彿天生就是一個為後人造“梗”的時代。其中不少奇人奇事也都是。之前說了阮籍,這裡再說幾位和他同時期的人。

左思篇:外貌協會重點關注對象(反例)


左思這個人大家也許不熟,這也難怪,因為他的《詠史》《招隱》《三都賦》若非學者文人幾乎沒多少會去翻看。但筆者在這裡想說的不是他的成就,而是這樣的一個道理:

文才不好可以慢慢學習,但醜,真的是一輩子的事。

沒錯,左思很醜。醜到什麼程度呢?通過對比或許能更直接的呈現出來。

當時有一個典故叫“擲果盈車”,說美男潘安駕車上街,上到九十九下到剛會走,反正只要是女人就向其獻花或者投擲瓜果(還好那時候沒有榴蓮和西瓜……),而左思先生也想體驗一次被萬千少女追捧的快感,但是……

面對他的只有一群老嫗的口水(一說是人們扔石頭砸他),最後只能狼狽而返。

原來外貌協會早在古代就已經成立了。

阮咸篇:與豬共飲&阮咸曬衣

這實際上是兩個“梗”(典故),先說第一個。

阮姓在魏晉時期是一個大家族,而阮家的人也有一個共同愛好——喝酒(這點從阮籍那裡能看得出來)。可喝酒總得有像樣的酒具才能“一杯一杯又一杯”,但阮咸等人卻不這樣。聚會飲酒的時候,他們只用一個大酒缸,圍在缸邊開懷暢飲。

而這個時候,附近也不知是哪家的豬兄豬弟聞到酒香味也湊了上來,於是就成了人豬共飲。

據說這件事被很多所謂的“禮法之士”批評,不過阮咸等人也並不在乎。

第二件事,也就是“阮咸曬衣”。要從阮家這個大家族說起。

據《世說新語·任誕》所載:阮仲容、步兵居道南,諸阮居道北。北阮皆富,南阮貧。七月七日,北阮盛曬衣,皆紗羅錦綺。仲容以竿掛大布犢鼻褌於中庭。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俗,聊復爾耳!”

阮家作為魏晉的世家大族,依據居住的地方不同,有北阮南阮兩大分支。其中阮咸阮籍等人所在的南阮較窮,北阮較富。

在當時有這麼一個習俗,七月七日要將家裡的衣服拿出戶外晾曬。北阮往往也在此時炫耀家中的綾羅綢緞,而面對這種暴發戶的無聊行為,阮咸只是把“大布犢鼻褌”,也就是和現在的內褲差不多的東西高高掛起。

試想一條內褲迎風飄揚,這場面也挺壯觀的。

不過最經典的還是阮咸的感悟:“未能免俗,聊復爾耳”。

赳赳民國,大師遍地,但有文化人的地方,也不可避免的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梗”,比如吃貨魯迅&黃侃,比如民國時期著名的“三瘋子”。

縱然之前說了幾個古代文化名人的“梗”,但總感覺缺了點什麼,故而在此補上幾則近代文化名人的逸聞趣談。

黃侃篇:便溺結恩師


黃侃的老師名氣不小,畢竟民國時期大師遍地,而瘋子只有三個。一個是他黃侃“黃瘋子”,一個是劉師培“劉瘋子”,因為淵博學問和怒斥袁賊而聞名天下的章太炎,也就是黃侃的老師“章瘋子”。

關於章太炎和黃侃這兩位“瘋子”的相識,其實皆源自一次小便。 黃侃在日本期間寓居旅館,夜裡想要小便卻懶得出去找廁所,於是直接對著窗口一陣洋洋灑灑。他雖然舒坦了,而住在樓下的章太炎剛好正在臨窗夜讀,也正好近距離感受了一場“暴雨”。 兩人樓上樓下,高聲對罵自不必提,其後更是當面爭吵。

黃侃此時年輕氣盛,非但不向章道歉,反而還與其爭辯,場面激烈幾至動手。 但待到互通姓名之後,原本的爭端變成了討論學問,兩人也就此一笑泯恩仇。後來黃侃欽佩章太炎的氣度和學識,遂入其門下。

劉文典篇:莊子我是不懂,可也沒有人懂


劉文典,字舒雅。近現代以來的國學大家,尤其是在《莊子》上的造詣頗深。而加上劉文典本人狂傲不羈,頗有魏晉名士之風, 他在北大每次為學生講《莊子》時開頭都是一句:“莊子嘛,我是不懂的,不過也沒有人懂。”

言下之意很明確,除了他劉某人之外沒人能懂莊子。 關於這番狂言,還有另一個版本。劉文典曾經說過,古往今來真正懂《莊子》一書的,只有兩個半人,一個莊子一個他,國內外學者劃拉劃拉勉強算半個。

章太炎不用多介紹,民國時期的著名學者,革命家,同時也是許多近代國學大師的老師,在筆者的前一篇回答裡也提到了他,而蘇曼殊同樣也是民國時期的一位風流名士。

蘇曼殊字元英(或為玄英),近代著名畫家翻譯家,中日混血。因為數次出家又不戒酒肉吃喝,被戲稱為“蘇和尚”

這次要說的兩件事,分別是章太炎與蘇曼殊關於飲食的趣事。

章太炎:嗜臭如命



人的嗜好各有不同,飲食上更是如此,但唯獨有一種味道,似乎與“美食”相反,那就是臭。

但即便是“臭”不可聞,也有人欣賞並熱衷此道,那人就是國學大家章太炎。

章太炎的嗜臭和他的鼻炎分不開,據說他的鼻炎是從小就有的,因此他對食物的香氣幾乎沒有什麼感覺,只是能嚐出酸甜苦辣鹹而已。但也正因此,眾人避而遠之的“臭”,在他看來反而是無上的佳餚,發酵產生的特殊味道令他無比沉迷。

當時畫家錢化佛(一說是某無名的投機商人)知道章公的特殊愛好,四處蒐羅臭物供他享受,從而也得到了不少章太炎的真跡。據說他某日獻上臭莧菜杆,章太炎大喜,竟有求必應,為他連寫了數十張“五族共和”。第二天上海某飯館新推出“五族共和酒”,而酒罈外所貼的名字,正是這數十張章太炎所寫的“五族共和”。

蘇曼殊:金牙換糖



有人說蘇曼殊一生與其詩畫齊名的是他對美食的追求,而眾多美食當中蘇曼殊偏愛甜品糖類。偏愛到何種程度呢?曾有人拜訪蘇曼殊,但進屋之後發現其家中除書籍筆墨外只有三種東西:菸灰,糖紙,糖罐。三物鋪得滿地皆是讓人無從下腳。

蘇曼殊喜歡《茶花女》,因此也愛屋及烏,格外喜歡書中女主角瑪格麗特嗜食的“摩爾登糖”,生活開銷幾乎都是用來購置“摩爾登”。但蘇曼殊一向金錢觀念淡薄,花錢大手大腳毫無顧忌,以致好友孫文、宋教仁等人都時不時送錢接濟。

而即便這樣他還是有“無錢可用”的窘境。但此時“糖癮”也洶湧而至,又該如何是好?

但這也難不倒他。原來蘇曼殊因為嗜糖如命,鑲嵌了一枚金牙,此時剛好可以用來應急。於是他敲掉金牙入市叫賣,等他會來時,手裡又多了幾罐“摩爾登”。

他的好友章士釗曾因此事作詩笑他:齒豁曾教金作床,只緣偏嗜膠牙糖,忽然糖盡囊羞澀,又脫金床付質房。


梁悅

我來說幾個。

1.爬灰

這個詞大家可能在紅樓夢裡面聽過吧,醉酒的焦大說“爬灰的爬灰 偷小叔子的偷小叔子”,裡面說的爬灰就是說賈珍和秦可卿私通,賈珍是秦可卿的公公。“爬灰”就是指公公和兒媳婦亂倫。

然而這個梗居然出自蘇東坡。網上流傳著這麼一個故事:大致是蘇東坡早年喪妻,自己的兒子娶了媳婦兒又經常給媳婦兒氣受,蘇東坡看著於心不忍,常常幫助自己的兒媳婦。久而久之,兒媳婦對蘇東坡有了好感。一次兒媳婦受了委屈,蘇東坡又幫了她。兒媳婦心裡暗生情愫,於是想去蘇東坡房裡看看,蘇東坡對兒媳婦也有朦朧的好感,正在寫詩表達對兒媳婦的思念,忽然兒媳婦走進來,慌忙之中用衣袖遮住說是在“扒灰(爬灰)”,於是就有了這個說法。

2.你站在此地不要走動,我去給你買些橘子

這個是前段時間出來的梗,出自朱自清《背影》。背影講的是朱自清遠行,父親去送他,幫他買橘子的故事,父親的背影讓朱自清感動不已。其中父親說了一句話:“你在此地不要走動,我去給你買些橘子。”網上用這句話的意思是:我是你爸爸。

3.扁鵲三連

這個梗出自《扁鵲見蔡桓公》。蔡桓公有疾病,自己感覺不到,卻被神醫扁鵲看出來了。扁鵲曾三次勸告蔡桓公說蔡桓公的病已經在逐步加重了,不治就沒有辦法了。但是蔡桓公自己感覺不到,說自己沒病不用治,後來扁鵲見到蔡桓公扭頭就走,蔡桓公問原因,扁鵲說:“你的病已經病入膏肓,沒辦法治了。”五天之後,蔡桓公死了。於是就出現了這種表情包。


4.魯迅的名言

魯迅作為我國一個著名的文人,用筆桿子在戰鬥,寫過很多名句。我們讀書總是逃不過魯迅,知道他的很多文章和名言,於是大家覺得哪哪魯迅都在說。於是有了這種表情包。






5.李白其實戀足

李白《越女詞》中描寫長幹吳女兒:屐上足如霜,不著鴉頭襪。說哪裡的女人腳很白。你不看臉看身材,看人家的腳?在古代,女人們的腳是不露出來的,所以算是個隱秘的部位,充滿了誘惑力,所以為啥說李白戀足癖呢。

6.杜甫是撐死的

老年的杜甫疾病纏身,更貧苦交加,沒吃過啥好東西。在耒陽縣困住了。陽縣令聽說後,派人給杜甫送去了白酒和牛肉。過了幾天,縣令又派人尋找杜甫,卻找不到了。據傳,杜甫因為吃多了牛肉,喝多了白酒,結果脹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