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夔: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下)韋力撰

關於姜夔的慢詞,陳廷焯最為欣賞的則不同於他人,其在《白雨齋詞話》卷八中說道:“白石《長亭怨慢》雲:‘閱人多矣,誰得似長亭樹。樹若有情時,不會得、青青如此。’白石諸詞,惟此數語最沉痛迫烈。”而該詞的原篇為:

漸吹盡,枝頭香絮,是處人家,綠深門戶。遠浦縈迴,暮帆零亂向何許。閱人多矣,誰得似長亭樹。樹若有情時,不會得、青青如此。

日暮,望高城不見,只見亂山無數。韋郎去也,怎忘得、玉環分付。第一是,早早歸來,怕紅萼、無人為主。算空有並刀,難剪離愁千縷。

對於陳廷焯的這種誇讚,夏承燾、吳無聞所著的《姜白石詞校注》也有著同樣的欣賞角度:“以硬筆高調寫柔情,是白石詞的一個鮮明特色。如《琵琶仙》雲:‘春漸遠,汀洲自綠,更添了、幾聲啼鴂。’《解連環》雲:‘問後約、空指薔薇,算如此溪山,甚時重至。’又如此首詞中的‘閱人多矣,誰得似長亭樹。樹若有情時,不會得、青青如此’則轉折拗怒,尤為奇作。”

姜夔: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下)韋力撰

姜夔撰《姜堯章先生集》四卷,清道光二十三年宗祠刻本,書牌

前面提到姜白石自度曲中最受後世誇讚者,乃是《暗香》和《疏影》,這兩個詞牌名顯系本自宋林逋《山園小梅》中的詩句:“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而《暗香》全詞為:

舊時月色,算幾番照我,梅邊吹笛。喚起玉人,不管清寒與攀摘。何遜而今漸老,都忘卻、春風詞筆。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瑤席。

江國,正寂寂。嘆寄與路遙,夜雪初積。翠尊易泣,紅萼無言耿相憶,長記曾攜手處,千樹壓、西湖寒碧。又片片吹盡也,幾時見得。

張炎在《詞源序》中列舉出了不同的詞作格調,其中在“意趣”一節中首稱“詞以意為主,不要蹈襲前人語意。”接下來他舉了幾個例子,其中包括姜白石的《暗香》和《疏影》,而後他評價這樣的詞說“此數詞皆清空中有意趣,無筆力者未易到。”對於該詞在結構上的特色,先著、程洪在《詞潔輯評》中說:“落筆得‘舊時月色’四字,便欲使千古作者皆出其下。詠梅嫌純是素色,故用‘紅萼’二字,此謂之破色筆。又恐突然,故先出‘翠尊’字配之,說來甚淺,然大家亦不外此。用意之妙,叫使人不覺。則烹鍛之工也。”

姜夔: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下)韋力撰

姜夔撰《姜堯章先生集》四卷,清道光二十三年宗祠刻本,卷首

因為這首詞太過有名,故前人僅從結構上分析還不夠,許昂霄在《詞綜偶評》中又從句法上的別樣來進行剖析:“‘舊時月色’二句,倒裝起法。‘何遜而今漸老’二句,陡轉。‘但怪得竹外疏花’二句,陡落。‘嘆寄與路遙’三句,一層。‘紅萼無言耿相憶’,又一層。‘長記曾攜手處’二句,轉。‘又片片吹盡也’二句,收。”

與之相對的另一首則《疏影》:

苔枝綴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裡相逢,籬角黃昏,無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慣胡沙遠,但暗憶、江南江北。想佩環、月夜歸來,化作此花幽獨。

猶記深宮舊事,那人正睡裡,飛近蛾綠。莫似春風,不管盈盈,早與安排金屋。還教一片隨波去,又卻怨、玉龍哀曲。等恁時、重覓幽香,已入小穿橫幅。

對於這首詞,後世也同樣有著廣泛的誇讚,甚至有人將其解讀到了家國的高度,比如劉永濟在《唐五代兩宋詞簡析》中說:“此詞更明顯為徽、欽二帝作。起數句,暗用趙師雄夢見花神事以形容梅花之麗。‘客裡’三句,以梅花比倚竹美人,‘無言’者,見其情岑寂也。‘昭君’二句,明用徽宗《眼兒媚》詞語。徽宗此詞有故國之思,故曰‘暗憶江南江北’。‘佩環’二句,言魂歸故國,此時徽、欽二帝均死於北地也。”這樣的解讀在清代就已有之,宋翔鳳在《樂府餘論》中說:“《暗香》《疏影》,恨偏安也。蓋意愈切,則辭愈微,屈宋之心,誰能見之。乃長短句中復有白石道人也。”

這樣的評價當然很是高大上,陳廷焯在《白雨齋詞話》中也是這樣認為:“南渡以後,國勢日非,白石目擊心傷,多於詞中寄慨。不獨《暗香》《疏影》二章,發二帝之幽憤,傷在位之無人也。特感慨全在虛處,無跡可尋,人自不察耳。”但是吳世昌卻認為,這兩首詞哪有那麼大的深意,其在《詞林新話》中說:“白石《暗香》《疏影》二首,遊戲之作耳。雖藝術性強,實無甚深意。乍看似新穎可喜,細按則勉強做作,不耐咬嚼。此本擬人格之通病。”

既然有如此相反的評價,那麼白石的這《暗香》和《疏影》究竟寫的是什麼呢?其實在《暗香》一詞前,白石寫了段小序:

辛亥之冬,予載雪詣石湖。止既月,授簡索句,且徵新聲。作此兩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肄習之,音節諧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原來在某年冬天,姜夔冒著雪去拜訪范成大,在範的府上住了一個月,在這個過程中,範讓他填詞,於是姜就作出了這兩首詞,范成大對此很是喜愛,就讓家中的樂工彈奏。從這個角度來說,姜夔的詞中所寫,乃是范成大庭院中的景色,而後,他以此景來感慨自己的境遇。

顯然,這樣的解讀令後人讀起來不過癮,故而《硯北雜誌》卷下在評價《疏影》時,說了這樣一段話:“小紅,順陽公青衣也,有色藝。順陽公之請老,姜堯章詣之。一日,授簡徵新聲,堯章制《暗香》《疏影》兩曲,公使二妓肄習之,音節清婉。堯章歸吳興,公尋以小紅贈之。其夕大雪,過垂虹,賦詩曰:‘自琢新詞韻最嬌,小紅低唱我吹簫。曲終過盡松陵路,回首煙波十四橋。’”這裡說范成大家中有位叫小紅的歌伎色藝俱佳,范成大退休的時候,姜夔前去拜見,某天範命姜填新詞,於是姜就寫出了《暗香》和《疏影》,範命歌伎習唱,因為這兩首詞寫得太美,令範很是滿意,故姜夔回到吳興時,范成大就把小紅送給了他,這個意外驚喜令姜夔高興得又寫出了一首名詩。

如此說來,如果把《暗香》和《疏影》理解為有多大的國仇家恨,於我的私見,似乎太過拔高。但他所作之詞又確實有著與他人不同的特殊風格,清代的李調元就在《雨村詞話》中單列出“南宋白石派”一節,其在該文中稱“白石自制詞在南宋另為一派,盛行一時。”這也說明白石的風格有著自己的面目。

姜夔一生未能考取功名,年輕時因為有張鑑等人的資助,他的生活過得還算不錯。張鑑故去之後,姜夔沒能再找到這樣幫助他的朋友,到其晚年,他在臨安的房子又因失火而被焚燬,日子過得更加艱難,後來他竟然因病去世於臨安水磨方氏旅店內,幸虧有朋友的幫助,才把他就近葬於馬塍。然而,他的墓到如今卻完全查不到痕跡,為了能夠尋找到與姜夔有關的遺蹟,我只能到他的家鄉鄱陽去查找,所幸當地以姜夔之名建起了一個公園,這也算是他的故里紀念地,於是我就從南昌包一輛出租車,前往此地一訪。

姜夔公園位於江西省上饒市鄱陽縣鄱陽鎮。沿新開的高速從南昌再到鄱陽鎮,在路上司機小吳說他的故鄉在婺源,從言談中能夠感覺到他對自己的家鄉有著特別的眷戀。他向我講解著當地都有哪些特產,而我印象最深的,是從未聽到的一種名為“荷花”的紅金魚。小吳說荷花紅金魚乃是當地的三寶之一,這種野生魚很是名貴,個頭都長不大,但卻是很有名的大補品,他自己吃過小小的一條,吃了後就流鼻血。能有這麼強的功效,讓我對這種東西有了興趣,我長期在外面奔跑,身體不出問題才是第一要義,不過小吳告訴我,這種魚在當地市場上見到的,基本都是假的,是養殖出來的,營養成份差遠了,等我再到婺源時,他會幫我搞到真品,因為他家親戚跟當地的領導很熟。

沿S36高速,向東行駛近一百公里後,從珠湖口下道,高速費35元,下高速後走208省道約40公里到達鄱陽鎮,在高速路邊看到了幾片墳場,墳丘的形制很是獨特:墓丘成圓盤形,逐層遞減圓盤直徑,約十餘級,到頂端時已變成了尖錐狀,這種墓遠遠看上去有點像竹筍,還有一些墳像泰國緬甸等東南亞國家的小乘佛教的佛塔,另外一些墳還會在尖頂上帶上一個中國式的簷頂,很有穿西裝戴草帽的意味,這種起墳方式在其他地方從沒有見過。

在城內打聽姜夔公園,沒人能告訴我具體地點,這跟我的預估反差很大,我本以為在這樣的一個縣城內,有這樣一座公園,應當是人人皆知的事情。既然無人知之,那我又能如何呢?跑了這麼遠,當然要求得結果。在縣城的路邊,我看到一個報亭,於是前往一看,問店主有沒有當地的地圖,店主告訴我有,但必須買後才能給看,既然如此那也只能掏錢買之。但這個地圖之小卻是我未曾料到的,僅相當於兩張A4的打印紙,這麼小的地圖很難會把一些細節標在上面,儘管如此,其售價卻是10塊錢。店主聽到了我的報怨,解釋說這個地圖是限量版的,才印了兩萬張。限量版這種事,看來已深入到了民間,今後真不要再做了。

姜夔: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下)韋力撰

姜夔公園內的石牌坊

好在我的眼還沒有花,用不著藉助眼鏡等工具,就能在這張小地圖上看清楚上面所印最小的字,站在路邊一番查找,果真看到了姜夔公園的位置:在縣城的東北角。見此大喜,感覺這10塊錢沒白花,於是持此圖上車,與司機商量如何能開到這個位置。

穿過一條小街道,來到了這片新區,這一帶全部都是新開發出來的,難怪向路人打聽,沒人聽說過。通往此處的路名白石路,從地名上就印證了前行路線的正確,因為姜夔號白石道人,而被後人簡稱為姜白石,由此可知,此路很有可能就是通向姜夔公園的專用道。

姜夔: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下)韋力撰

牌坊上的字句

姜夔: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下)韋力撰

姜夔雕像

姜夔: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下)韋力撰

牆上的詞作

姜夔: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下)韋力撰

這個應當叫作姜夔詞牆

姜夔: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下)韋力撰

姜夔紀念館

在白石路的終端,看到了一個面積足有幾百畝地大的廣場,廣場的中央立著五開間的石牌坊,上書“姜夔公園”,廣場全部用石板鋪路,空空蕩蕩,除了這個牌坊外,僅在右側建了一個公廁,我奔這個廁所而去,想解決自己的內急,然而來到廁所門口,卻沒有看到男女標誌,我只好按男左女右的規則進了左側,裡面很是骯髒,便池內的排洩物已經冒尖,地上到處都是用過的手紙,我注意到這些髒手紙中混雜著女士專用品,意識到進錯了門,立即跑到相反的一面,結果看到的場景完全一樣。花木蘭說: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我覺得用到這裡比較恰當,既然如此,我也只能隨俗了。白石先生應當是有潔癖的人,我想這個骯髒的廁所建在以他命名的公園裡,肯定令他很是反感。

姜夔: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下)韋力撰

石頭上的名字

姜夔: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下)韋力撰

大門上著鎖

公園的後方還立著一座姜夔的石雕像,雕刻的還算精美,衣紋很是飄逸,但我覺得如果換成一位女士的頭像似乎更為合體,旁邊弧形的牆上嵌著一些黑色的石碑,碑文的內容是姜夔的詩句。

姜夔: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下)韋力撰

館後的生活

姜夔: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下)韋力撰

風景這邊獨好

白石路的對面,也是一片工地,按地圖上的標誌,此處名姜家壩,我由此聯想到這應當就是姜白石的故里,因為白石路和姜家壩這兩個名稱都跟姜夔聯繫太緊密了。現在姜家壩正在拆建,準備建成一個名叫“麗景灣”的一個房地產項目,項目的正前方,就是姜夔紀念館所在,紀念館是一正兩側的傳統建築方式,然幾間房間都上著鎖。我轉到館的背面,看到了有一對中年夫妻在後面燒火做飯晾衣服,儼然就在此過日子,從情形看不像是這裡的管理者,他們瞥了我一眼,沒有說話,我也不忍打擾人家的清閒,於是偷偷拍了一張照片而離去,在湖邊的碑亭內坐著幾位小朋友在玩耍,看到了我,馬上綻出笑容,手中做出“耶!”的姿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