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洪波建議中超球隊限制外援前鋒的引進,對此你有何看法?

廣恆未贏夠

高指導以前對您讚賞有加,如今單以上觀點真的不合適宜:限制外援前鋒中超將培養更多的“磊失單刀”和“累失單刀"。因為本土前鋒的進球仰仗於外援的喂餅而非競爭!



高洪波目前在中甲北控戰績不佳,由於中甲僅出場雙外援結果清一色強力雙前鋒,尤其武漢卓爾的拉斐爾和埃弗拉,梅縣鐵漢的穆裡奇和阿洛伊西奧。正是這種大腳找前鋒簡單的戰術讓高洪波的技術流無所適從,難怪有感而發。

以武磊為例在上港進球如麻領跑射手榜,因為浩克和奧斯卡的喂餅和超強助攻能力,一到國家隊隊友實力有限缺乏足夠的支持所以屢屢無功而返,所以真正的問題在國內中場球員的能力不足!


佩萊格里尼的華夏幸福也是典型,佩工主打無鋒戰術結果董學升枯坐板凳,而在李鐵手下當仁不讓的主力。如果一旦限制外援前提將有更多佩工戰術出現,更不利於本土前鋒的成長。

任何聯賽必須尊循足球發展規律而不是人為的揠苗助長,像U23球員政策打壓超齡球員的出場,像于大寶、楊旭和董學升這樣國腳都無球可踢,現在高洪波又提出這樣的建議更是不利聯賽健康成長。


寒山夜雨738

這個想法有點太無厘頭,如果真推行了,中超將成為世界足壇的笑話。


首先,這個建議本身就是個矛盾體。怎麼去定義一名外援是不是前鋒?前鋒位置的球員本來就是相對的,並沒有哪一名球員的位置會一直固定在前鋒位置上。按照高洪波的這個建議,如果中超引進一名外援,他本來是前鋒也能踢中場,俱樂部就報的他是中場球員,那麼到底可不可以引進?荷蘭國腳庫伊特巔峰時踢的是前鋒,後來越踢越靠後,打起了邊後衛,那這名球員怎麼界定?


其次,禁止外援前鋒並不一定會促進國產前鋒的進步。這在中超有一個典型的例子,中超自創建以來就禁止使用外援門將,這主要是為了培養國產門將,但是現在中超的門將比其他位置的國內球員高一個檔次嗎?恐怕未必吧,十二強賽曾誠受傷後,中國隊換了兩個門將,但是沒有一個令人放心。這放在前鋒位置上,估計是一個效果。


再次,如果國產前鋒沒實力,即使有上場機會也是給外援打下手。這也有一個例子,本賽季大連一方在舒斯特爾上任後,曾經有一點時間啟用了U23中鋒楊芳志,這名小夥子雖然表現很積極,但是經驗和實力都不足,在場上也只能充當佯攻手,主要的進攻工作還是外援卡拉斯科和蓋坦等人完成。但是像上港的武磊,有了絕對實力,外援都會甘心給他喂餅,這才是正確的使用前鋒的方式,趕鴨子上架顯然不合適。


作為前國家隊主帥,也是前鋒出身的教練,高洪波對於國足鋒無力的問題可能非常無奈,但是也不能違背發展規律。想象一下,如果現在中超各支球隊沒有外援前鋒,那麼聯賽的精彩程度和受關注度將下降多少,聯賽的水平下降了,對於國內球員的鍛鍊程度也就會下降很多。


高洪波的建議多少有點矯枉過正因噎廢食的感覺,外援前鋒是聯賽競爭力和觀賞性的保障,但是前鋒也要受到傷病、停賽、競爭等因素的影響,如果國內前鋒真有實力,有很多機會能夠踢出來,像肖智、譚龍,不一樣是前鋒位置在俱樂部打主力嗎?所以中國前鋒出不了頭打不上主力,也只能怪自己實力不濟了。


英超那些事

呵呵,笑話人不如人!高洪波說這個話就是自己的一時衝動,也沒有用腦多想,有點想當然了。事實上,中國足協也是這麼想的。因為從中超到中甲前鋒都是外援,這意味著國家隊的選材受到了很大的影響。中超聯賽,大家可以看看各隊的鋒線上,除武磊和郜林兩人,誰還能以首發位置打上比賽,于大寶現在都不行了。中超外援當道,只有武磊一個獨苗。再看看中甲聯賽,射手榜前面的都是外援前11位都是外援。找到第12位才能找到延邊富德的崔仁打進了五個進球。

所以你就可以認同高洪波的話了,中超聯賽應該禁止請前鋒。但實際上,高洪波有點想當然了,因為這個禁止太難了。當年中國足協禁止引進外籍門將,位置上比較好界定。前鋒就不同了,如果是這名隊員位置是前鋒不能引進,那麼很多可以打前衛和前鋒的球員呢?如果是中場球員該打前鋒呢?

伊克拉
在中國效力多年的有一名外援名叫“伊克拉”,他是一名喀麥隆後腰,但是在2015年中甲聯賽中被貴州主教練陳懋推上了鋒線,表現非常好。2015年打進了20球,2016年打進8球。以至於今年在大連超越再就業的時候,他現在已經是前鋒位置了,他是不是應該被定義為前鋒?

其實啊,也確實在中國足協。現在是信息時代,一名球員到底擅長什麼位置,國際上都有數據,一查就是可以的。例如,國安的巴坎布、比埃拉和索里亞諾,普通球迷都知道他是什麼位置?

本賽季的延邊富德也挺有意思,他們用匈牙利國家隊主力中後衛古茲米奇去打中鋒,你覺得這是不是算引進了外援前鋒?如果不用古茲米奇打中鋒,他也可能踩踏毅騰後衛,也不可能被停賽10場。


球哄哄

高指導出發點是好的

對於成績的渴望,尤其是對於一些老牌豪門,像魯能跟國安,就是這樣,前鋒線上外援太多。這都是對於自己成績的不滿意,而自己做的改變。

沒有了外援前鋒的衝擊力後衛的鍛鍊有所減小!

雖然,現階段的後衛球員依然不是優秀的,但是我感覺中國球員兩個邊後衛球員實力都是不錯的,像鄭錚,姜志鵬,李學鵬,右路的王彤,張琳芃這些球員實力都是不錯的,在外援前鋒的衝擊下,他們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歷練,早知道這些中超外援前鋒的衝擊力可是比亞洲其他國家的前鋒衝擊力要大的多啊。所以限制外援前鋒並非是好事,這個事情上高指導還是欠考慮的。

現階段的中國本土前鋒確實得不到出場的機會,像以前國腳楊旭,于大寶,這些球員現在連替補出場的機會都不多,更別說首發了。


足球鬼菜

就著今晚國足1比0小勝緬甸來回答這個問題,別有一番滋味。

國足與緬甸的熱身賽在南京體育中心展開,最終國足在佔盡優勢的情況下僅僅小勝。讓本來準備看到一場大勝的球迷,大失所望。中國隊全場射門24腳,僅4次打正門框。控球率也佔到了快70%。按理說緬甸隊的實力確實很差,如果能有幾名出色的鋒線球員今天的比分絕對不會是一比零。可在如今中超,中國球員能靠實力踢上正印中鋒的人實在太少。滿打滿算只有肖智一個人,你說尷尬不尷尬。所以說出現了這個比分很正常。

你連個正經前鋒都沒有啊,靠誰進球?進球的武磊,表現出色的黃紫昌。在俱樂部都是邊鋒。你硬是讓人進攻中挑大樑是強人所難。算你控球率百分之百也沒有卵用。

為中國足球的發展著想,我覺得確實應該限制鋒線的引援,至少讓一些還不錯的國產前鋒能在聯賽中有比賽可踢。可按照實際情況實施起來太難。而且不符合足球規律。比如說你怎麼能證明一個球員是前衛還是前鋒?足球場上有時候靈活多變,互換位置的情況經常出現。如果要限制可能連規則都要改變。所以想想可以,真實施起來不太可能。

認真培養青訓人才才是一條正確且漫長的路。對了,自古以來有創造力的進攻球員都是稀缺產品。我們看看日韓就知道了。想出一個世界級的進攻球員,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中國足球任重而道遠。


球員王偉

所謂的閉關自守才有利於本土球員實力發展只是片面的理解。



只是由於我們確實是病入膏肓,才能想出這樣極端的辦法。一個好的聯賽發展肯定離不開高水平運動員的加盟,看看五大聯賽哪個球隊限制引援,當自身水平足夠高我們就不畏懼任何競爭。

當然對於我們中國足球來說,正由於我們沒有足夠的資本去競爭,導致在本土球員被限制,生存空間被擠壓,迴歸到國家隊層面就一事無成,我們需要找一個平衡點,違背足球發展規律的政策肯定行不通,反而會讓我們倒退。

想想國內正印前鋒于大寶、董學升、楊旭、成源以及年輕一代的桂宏、郭田雨、單歡歡實力都不錯,無奈沒有生存空間導致足球可踢被淘汰。


沒事侃侃球


我個人倒覺得中國足球沒有好的前鋒不應該歸罪於外援壓縮了中國前鋒的出場機會,畢竟像西班牙,英格蘭這些國家的聯賽,這些聯賽很多球隊的中鋒也都是外援的,但是這也沒有妨礙他們誕生優秀的中鋒,反倒是德甲聯賽冠軍,他們注重本土培養,但是這些年德國也不見得連能有好的中鋒出來了,所以我並沒有認為是外援壓縮了國內前鋒的成長空間,如果國產有好貨,誰願意買進口的啊,優惠而且還不一定能百分百發揮作用。

而且從聯賽發展的角度來看,限制外援也是一個得不償失的做法,如果沒有了外援,中超比賽的進攻肯定打了折扣,觀賞性必然會下降,這肯定會讓中超聯賽的魅力失色不少,還有中超的養分也會消失不少,缺少了競爭力,中國球迷的榮譽感也會下降,中超球隊很難像現在這樣能在亞冠聯賽賽場上表現如此強勢了,總之肯定會引起一系列不好的連鎖反應。


所以,我覺得外援不是導致中國出不了前鋒的原因,限制外援反而是一個得不償失的做法,真正導致如今中國前鋒人才稀缺的原因一個是因為中國培養人才的教練不行,如果我們中國的教練真的能夠培養出好的面子,我們怕什麼跟外援競爭,我們甚至都不需要外援,他們該怎麼壓縮我們啊;第二個是中國球員的自信心不足,很多球員都覺得如今中超賽場前鋒線上是外援當道,很多球員都覺得競爭不過外援,而意願放棄了前鋒的位置了,這是一種無奈,更是一種恥辱!

所以,我覺得以上兩點才是中國足球出不了好前鋒的根本原因!


足球story

高洪波指導的建議不是沒有道理,寶劍多自磨礪出,而現在的本土前鋒被外籍前鋒壓得只能在夾縫中生存,有的轉為後衛,有的苦等登場機會,長此以往,造成了國足無鋒的現狀。

從剛剛結束的熊貓杯,國青憑著郭田雨的單刀赴會,拿下英格蘭隊奪得冠軍。系列比賽,郭田雨表現的格外出色,老辣持重,在對方關門的情況下,還能穩定處理球,顯出大將風度。

就是這樣一名好苗子,表現得如此突出,在魯能卻沒有出場機會,這就是中超球隊的現狀。前半場被大量的外籍球員佔據,完全壓縮了本土前鋒的生存空間,導致很好有實力 球員得不到鍛鍊。如果郭田雨能早點得到聯賽鍛鍊,估計熊貓杯上表現的還能更好。


狂飆體育

回答這個問題,先搞清楚中超的目的是什麼?如果單純從提高國家隊水平來說,取消所以外援也不為過,但取消外援就能提高自身水平嗎?幾十年的經驗告訴我們,這行不通,也是極其愚蠢的想法。

外援前鋒佔了位置,取消外援前鋒,接下來組織者,好的中場缺不缺,是不是也要取消,請問這中超還有人看嗎?連觀眾都沒有的中超存在的意義何在,回到二十年前閉門造車的時代,那個時代除了防守反擊下底傳中還有什麼,就在今晚中國對緬甸,還有人死抱下底傳中,中路那麼大空檔卻看不見,這不都是那個時代的理念,說他害了中國足球二十年不為過。

作為中國足球一份子,我相信高洪波這番話也是出於對中國足球的熱愛,但聯賽終究是聯賽,他的功能並不單單為了國家隊,希望有一天高指導在俱樂部實踐你的立場,那才是值得歌頌的事,不過那樣的話,恐怕也待不了幾天,因為職業聯賽自有職業聯賽的活法。


ghjklgyu

近日前國家隊主教練高洪波在接受採訪時說到:“高水平的外援對防守球員會有很好的鍛鍊,但足球絕不是隻守不攻,本土前鋒在聯賽得不到發揮在國家隊表現一定會不穩定,建議各個俱樂部謹慎引進外援前鋒。”
高洪波的想法很早之前就有人提出但現實的可行性並不高,限制外援首先受到衝擊的就是聯賽的良性發展。自從金元足球開啟後大牌外援紛至沓來,中超的競技水平和觀賞度隨之水漲船高,5年的轉播費甚至歷史性地達到了80億,今年足協出臺U23政策的加強版後等同於限制了外援的人數,果然中超的知名度以及轉播費都呈下降趨勢。



再者,通過限制外援來提拔本土前鋒有揠苗助長的味道。本賽季射手榜前二十位中只有武磊和黃紫昌兩位土炮,其他前鋒進球數寥寥。如果真的讓他們來擔當球隊的主力射手實力就真的能夠提升嗎?我看有待商榷。另外限制了外援中超球隊在亞冠上可能一夜回到解放前。
本土前鋒的狀態一直是掣肘國足發展的重要因素,高洪波的出發點當然是為了讓國家隊取得更好的成績,此前足協曾出臺過禁止外援門將的政策,但此次因為位置的不同貿然限制最終的結果可能就是自食其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