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若有不快活,只是未讀蘇東坡”,是什麼意思?

liujinda22

看看蘇東坡命運乖蹇的官場生涯,想想蘇東坡自在瀟灑的清歡生活,應該就能理解這句話的大致意蘊吧。

論科考,又有多少人能望其項背。當年年僅20歲的蘇東坡參加1057年的科舉考試,主考官歐陽修在圈定被譽為“千年科舉第一榜”的第一名時,面對蘇東坡的考卷,躊躇再三,將此卷定為“第二”。而謎底揭曉之後讓人大跌眼鏡,據說歐陽修是這樣認為的:“這卷子卷肯定是我的得意弟子曾鞏所寫,我若將他圈為第一,其他人肯定會覺得我徇私而不公。”而在1061年朝廷的制科考試中,年輕的蘇東坡再次風頭無兩,勇奪第三等。不要小看了這個第三等,而要知道這種考試第一等第二等基本屬於實質性“空缺”,北宋建國以來100多年也僅有一人得過第三等。

論才藝,又有多少人能與之比肩。藝多不壓身,詩詞曲賦無所不能,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儒釋道教融會貫通。多少年來的文人墨客寫下的汗牛充棟的詩句詞章中,蘇東坡在其中也是奪目的佼佼者,文章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中,填詞開創了豪放派的風格,書法《寒食帖》被稱為“天下第三行書”,繪畫中傳世的三幅墨跡也可見一斑,與佛印和尚的談經論佛也被傳為美談,這樣的蘇東坡真可謂曠古爍今、空前絕後的全才通才,幾乎沒有“短板”,才高八斗的蘇東坡就是這麼牛逼這麼彪悍,不服不行。

論仕途,又有多少人能比他悲催。暮年的蘇東坡在《自題金山畫像》一詩曾這樣寫道:“聞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這其中幽默中不乏心酸。他的仕途就是典型的高開低走,在其幾乎“一路向南”的官場軌跡中,換作任何一個人,都會牢騷滿腹,而他不過是“一肚子不合時宜”但卻逍遙自在。是的,在北宋官場的新舊兩黨之爭中,蘇東坡是個“兩不沾”的異類,兩邊都不討好,任何一派佔得上風他都沒吃到“好果子”,到最後都是落下個一再被貶的結局,甚至因為“烏臺詩案”而差點丟了性命,要不是當年宋仁宗的遺訓可能就插翅也難逃一死。他是典型的具有正確的政績觀的官場人物,雖然官運不佳但官聲佳,無論在哪處窮山惡水,都盡心盡力多做實事,滅蝗災、築蘇堤……,無一不是奔著改善民生的路子去用力的。

論生活,又有多少人能和他相較。蘇東坡當然是個雅士,但迴歸日常生活而言,他的生活態度無處不透露出一種大雅若俗的大智慧、大境界,活出自己的樣子,活生生的本色出演了一曲“人生的盛宴”。提到吃,他是當仁不讓的美食家。無論是逍遙自在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更別提瀟灑自如地“慢著火,少著水,火侯足時它自美”煮出來的東坡肉,都讓人不禁食指大動,不完全統計下,光以他名字命名的菜餚足可以辦一場名副其實的“東坡宴”了。談到喝,他是當之無愧的釀酒師、茶藝師。酒量不大的他卻偏好杯中酒,其就地取材釀造各類酒水並製造各類香型的本領讓人歎為觀止,蜜酒、真一酒、天門冬酒、桂酒、萬家春酒、酴酸酒、羅浮春酒等酒品都是這位大師的精心之作;一句“從來佳茗似佳人”傳誦至今,叫後世人對茶的品贊都因之而黯然失色。說到遊,他把遷謫當作旅遊,一路行來一路詩,行盡天涯都是詩,讓苦不堪言的貶遷之途變成了遣懷逸興的快樂之行。

這就是蘇東坡,他的悠然自得的生活態度和怡然自樂的生活哲學給了人們無盡的啟示,知世故而不世故,善於發現捕捉生活中的精彩瞬間,精於挖掘製造生活中的快樂因子,化粗鄙為精緻,變平淡為傳奇,總是理直氣壯一如既往地把自己的生活過成讓人豔羨的“詩與遠方”。


羅興

這個問題涉及面很廣,研究蘇軾的其人和其詞的文獻不計其數,他無論是詩、文、詞、書法、繪畫等領域都是獨樹一幟,他的藝術造詣、詩詞散文、生平事蹟、兄弟情誼、愛情故事、政績功勳等都可以是一部書。

我就主要從蘇軾仕途坎坷的角度,講講他在逆境中體現出的智慧、樂觀和豁達的人生態度,在苦難中依然能開出美麗的花朵,也許會給我們的人生有所感觸和啟示。

一、仕途坎坷、命運多舛

提到蘇東坡的逆境,就不得不說歷史上有名的文字獄“烏臺詩案”。

當時,一股邪惡的力量對他的詩詞作上綱上線,說他對朝廷和皇帝不敬不滿,然後被治死罪,下獄100多天,鞭打審判,受盡折磨和屈辱。

一位官員曾與蘇東坡被關在同一監獄裡,牢房只有一牆之隔,他寫詩道:“遙憐北戶吳興守,詬辱通宵不忍聞。”意思是說,通宵侮辱到了其他犯人也聽不下去的地步,而侮辱的對象竟然就是蘇東坡! 

蘇軾以為自己這次必死無疑,因此寫了絕命詩讓獄卒帶給他的弟弟:“是處青山可埋骨,他時夜雨獨傷神。與君今世為兄弟,又結來生未了因。”

但這時候外面救援活動也在開展,民間許多人為他求情,連皇太后也為他求情,持不同政見的王安石也說:“安有盛士,而殺才士乎,”怎麼有盛明的時代而殺有才的人呢。

這起事件蘇轍的話一語中的:“東坡何罪,獨以名太高。”是的,蘇東坡得了什麼罪,是因為他的名聲太高太響亮了,能把同代的文人比得寒磣。

那些品格低劣嫉妒蘇東坡才華的人,往他身上貼各種莫須有的罪名。幸好,文化是有感召力的,那些勇敢的人、愛才的人、俠義的人、有良知的人,都站出來為蘇東坡說話。

蘇軾最終得到從輕發落,被貶黃州,任團練副史,和以前做的一品學士,有天壤之別。

二、逆境中樂觀豁達的人生態度

蘇東坡經歷了“烏臺詩案”這一場人生大變故,從死亡邊緣上徘徊了一圈回來後,他的人生真正走向了儒士道精神。一首首膾炙人口的詩詞大都是在這之後所寫。

初到黃州,過的是山村野夫的日子,生活窮困,親自墾種。很多老朋友和他不再往來,曾經眾星捧月,如今無人問津,在這種孤寂的情況下,他創造了《卜算子.黃州定惠院寓居作》:

缺月掛疏桐,漏斷入初靜。

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

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這首詞寫出了他當時內心深處的孤獨和寂寞。但他是豁達的,雖然生活都有困難,卻不願隨波逐流,在人生無路可走時,也能安慰自己,寬慰自己,以智慧達觀的心態渡過每一個不如意。

《水調歌頭.黃州快哉亭贈長追偓佺》中寫道: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意思是說一個人只要具備至大至剛的浩然之氣,就能在任何的境遇中都能泰然處之,享受到無窮快意的千里雄風。

詩詞中無不體現蘇東坡的開闊胸懷,雖然人生飽經憂患,但他的性格並沒有因此變得無情,反而更加樂觀、坦蕩。

在黃州的幾年,是蘇東坡思想發生轉折、不斷走向成熟和睿智的時期,在苦難中他能夠自我開拓、自我開解而養護自己高尚的人格。

餘秋雨這樣評價蘇東坡:“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言觀色的從容,一種終於停止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鬨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需聲張的厚實,一種並不陡峭的高度。”

蘇東坡在逆境中成熟、樂觀、豁達的人生態度,使他成就了膾炙人口的名篇《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郞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那麼多人寫赤壁之戰,《念奴嬌.赤壁懷古》一出世,人們不願再去記其他人寫得是什麼,只記得: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連羅貫中在《三國演義》開遍也延用了這首詞。

蔣勳老師對《念奴嬌.赤壁懷古》的解釋很到位,意思是說:“大家爭來爭去,到底再爭什麼,其實什麼都留不下。我們去計較的東西,某天都會灰飛煙滅。所以人為什麼要這麼斤斤計較?他告訴自己,不要去恨那些迫害過自己的人,人生就是一場夢,沒有人永遠得意,也沒人永遠失意。”

返觀當今的我們,活在這個世上,總是有太多的功利心,太多的計較,太多的不快樂。遇到挫折、困難或不公時,也往往是一蹶不振,選擇退縮、逃避。

不妨,我們想想蘇東坡坎坷的人生,讀讀他的詩詞,體悟他帶給人磨難之中的希望,他在逆境中樂觀、豁達的人生態度,也許會帶給我們內心深處的某種感動,也許會對我們的心境有所影響,你覺得呢?


24幀半

來快活啊!蘇東坡教你一起過快活的人生!

我是蘇東坡的鐵桿粉絲。之所以是他的粉絲,倒不是要學習他天才的文學成就,因為,蘇東坡的才氣是上帝給他一個人的,別人連他的一點靈魂的香氣都沒有得到。我崇拜蘇東坡的地方,就是在於他如何完美地演繹了一個快樂的追求者和踐行者的角色,在那個風雨如個人命運如螻蟻般脆弱的時代,如何讓自己快活起來。蘇東坡完美的做到了這一點。

我個人認為,蘇東坡或許受到過神啟,他讀過伊壁鳩魯的哲學嗎?很有可能。因為,用林語堂先生的話說,蘇東坡就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上帝派他來到這個世界上,就是要他給世人帶來關於快樂的哲學。那就是古希臘哲學家伊壁鳩魯所說的,快樂是最高的善。蘇東坡一生也在實踐著伊壁鳩魯的另一句名言,幸福就是身體無痛苦,靈魂無紛擾。

事實上,蘇東坡的身體不是太好,常年的貶謫生涯讓他的身體虛弱,他又是個吃貨,可能在他看來,除了寫作是幸福的,其他的再也沒有做個吃貨快樂了。所以我們可以想象,蘇東坡必定是個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患者。蘇東坡活的並不長壽,但這也夠了,蘇東坡在靈魂上獲得了最高的快樂。這種快樂來自於他的性格。他開心、樂觀,他心胸豁達,有想不開的地方,乾脆就狂吃一頓,一塊東坡肘子,就能讓他滿血復活。他的達觀豁達其實更多的來自於中國文化的滋潤。在蘇東坡的性格中,有儒家的進取,有道家的無為,還有佛家的慈悲。我們可以想象,有中國文化中的三教加持,蘇東坡怎麼可能不快樂,縱然靈魂上有一些紛擾,但這種紛擾可能來自他豐富的情感生活。他的三任妻子,給了他無邊的快樂,也給他帶來無邊的思念。但是痴情的思念一個人,也是快樂的,難道不是嗎?

1.蘇東坡的快樂,來自於他狂放不羈的性格底色。蘇東坡天性率真幽默,像個調皮的孩子一樣喜歡給別人起外號,和別人開玩笑。詩人郭功甫路過杭州時,拿了一首詩拜訪蘇東坡,自己很得意地朗誦一遍後,問蘇東坡,我這首詩您能打幾分啊?蘇東坡說,我打十分,郭功甫很得意。接下來蘇東坡很不著調地說,讀得聲情並茂打七分,至於詩的水平,打三分,正好是十分。郭功甫天賦異稟,據說是他媽媽夢到李白而懷孕生了他,號稱“太白後身”,顯然“祖上也曾闊過”,蘇東坡這樣開玩笑,人家自然不快了。幽默是個好東西,但你最好幽自己一默,是為自嘲,但絕不可幽別人的默,那就是嘲笑別人了。宋朝有名的歷史學家劉貢父晚年患病,頭髮眉毛脫落,連鼻樑都斷了,十分難看。蘇東坡和劉貢父等幾個朋友在酒酣之際,現場改編了《大風歌》,“大風起兮眉飛揚,安得壯士兮守鼻樑”,劉貢父本來眉毛沒了,鼻子塌了,蘇東坡偏偏哪壺不開提哪壺,這個是拿人家的身體缺陷開玩笑了。所以說,蘇東坡在這個方面做得很過分。

2.蘇東坡的快樂,來自於他的天真的赤子之心。他天真,毫無機心,和誰都推心置腹,看誰都是好人。他說“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兒,眼前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他對別人誠心以待,別人對他暗地使壞;他贈別人“金錯刀”,別人背後砍一刀,他對別人放青眼,別人對他翻白眼。但蘇東坡絲毫沒有感到有什麼不好,繼續對別人好而至死不悔。

3.蘇東坡的快樂,來自於他對親情愛情的堅守。是個情感極其豐富、內心異常柔軟的人。蘇轍是蘇軾唯一的同胞弟弟,兄弟感情篤深,幼時經常徹夜長談詩歌相合。“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在這首《和子由澠池懷舊》一詩中,蘇東坡不僅以真摯的情感寫出了兄弟相別的孤獨心情,更發出了對人生離合的哲理性體驗,可謂千古絕唱。在愛情方面,蘇東坡也許並不是個完人,但是哪個文人不風流呢?古人說,君子好色而不淫,蘇東坡就是這樣的君子。他也曾偎紅倚翠攜妓出遊,他也曾續絃納妾娶了好幾個老婆,他也曾和幾個有才有貌有見識的歌女詩酒相合,留下過香豔的詞章,但也沒聽說過有什麼出軌的緋聞。他對愛情是嚴肅的,從來沒有腳踏兩隻船,他只鍾情於自己的妻子,儘管他有過三個妻子。

4.蘇東坡的快樂,來自於他一蓑煙雨任平生的豁達。蘇東坡是個參透了生死的人。在沉浮不定的人生面前,他表現出極強的適應力,無論是橫遭貶謫,還是自請外放,都沒有讓他忘記初心,依然心懷天下;無論是居廟堂之高,還是處江湖之遠,他都能“此心安處是吾鄉”,不隨波逐流但能隨遇而安,有所為而有所不為。他說,“處貧賤易,處富貴難。安勞苦易,安閒散難。忍痛易,忍癢難。人能安閒散,耐富貴,忍癢,真有道之士也”。漂泊天涯時,他“幾時歸去,做個閒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如閒雲野鶴般自得其樂。

5.蘇東坡的快樂,來自於他儒道佛兼修的哲學境界。蘇軾的一生,既是面對現實奮力拼爭的一生,也是擺脫名韁利鎖超然物外的一生。宋朝文藝界那可怕的流言擊不倒他;新黨舊黨爭相流放折磨不死他;那些忘恩負義的文藝流氓奈何不了他。他始終堅守著中國文人的最高道德,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在順境時平靜而不囂張;處逆境中隨遇而安但不消極;如日中天之際不害人;悽風冷雨之時不媚人;居廟堂之高時兼濟天下;處江湖之遠時樂天知命。這簡直就是一個“蒸不爛、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響噹噹一粒銅豌豆”,這是一個在艱難世事中“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中國知識分子的典範。在六十四年的人生苦旅中,儒家思想給了他金剛怒目猛志常在的百折不撓、積極奮進的力量,佛老哲學給了他身處逆境超然物外自我解脫的胸懷。在命運扼住他的咽喉之時,他沒有像屈原一樣絕望跳江,沒有“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像陶淵明一樣退隱山林逃避社會,而是“勝固欣然,敗亦可喜,優哉遊哉,聊復爾耳”。

所以,人生會有很多不快樂,但是你完全可以像蘇東坡一樣,自己找點樂子,讓自己快活起來。蘇東坡告訴我們,快樂就是一顆豁達的心,就是一顆活潑潑的靈魂,就是在柴米油鹽中依然尋找詩與遠方的心境!就是在逆境中依然堅信窮死不過要飯,不死仍會翻身的信念,就是漂泊天涯卻享受心安之處是吾鄉淡然!

去吧!蘇東坡喊你一起去快活!


好玩的國學

蘇軾一生大半輩子都混在官場,卻很少沾染官場惡習,不善於官場經營,也不貪圖富貴。反而是書生意氣多點,直男的個性使他經常得罪人。

有一次蘇軾上朝回來,拍拍自己的大肚皮,問家裡人:我這裡裝的是什麼?下人們奉迎道:老爺肚子裡裝的都是學問!蘇軾笑而不語,看看王朝雲。王朝雲嗔道:你啊,一肚子的不合時宜。蘇軾哈哈大笑:知我者,朝雲也。

一個不合時宜的人混在官場,難免會遭人排擠,所以他的做官生涯是一貶再貶。俗話說:得意時看人品,失意時看行為。只有在失意中,才能看出一個人的品行。

蘇軾很多閒情逸致的作品,都是在他被貶生涯中寫出來的。“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這句很多人都喜歡掛在嘴上,人生在世誰不經歷風雨,再回憶都不值一提。“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對名利的淡薄。

最苦的時候是被貶到嶺南,那時是南蠻之地,幾千裡,只有重刑犯才會貶到那裡。蘇軾還寫出了“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你說是流放,他還不想回來了。

蘇軾除了他過人的才華之外,還有就是他一輩子豁達的人生,歷來被後人所喜愛。豁達的人自然有他的小資情調,他還寫了一個賞心十六事,我的動態裡有,有興趣可以翻來看看。


半畝禾苗

“人生若有不快活,只是未讀蘇東坡”,這是真心話,意思是如果覺得人生活得鬱悶,那就應該去讀讀蘇老夫子的文字,讀讀他這個人,你就會覺得你的那一點鬱悶算個球,能比蘇東坡的人生更跌宕起伏嗎?怎麼咱們就不能像他老人家對人生多一點樂觀、曠達的境界呢?

蘇東坡放在咱們整個歷史長河中,都是獨一無二的斜槓男神,都是槓槓的斜槓,一點不帶含糊的。究竟有多少斜槓?咱們還是聽聽林語堂先生是怎麼說的:

“蘇東坡是個秉性難改的樂天派,是悲天憫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畫家,是偉大的書法家,是釀酒的實驗者,是工程師,是假道學的反對派,是瑜伽術的修煉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書,是飲酒成癮者,是心腸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堅持己見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詩人,是生性詼諧愛開玩笑的人。可是這些也許還不足以勾繪出蘇東坡的全貌。我若說一提到蘇東坡,在中國總會引起人親切敬佩的微笑,也許這話最能概括蘇東坡的一切了。”

注一下:林先生這段話,是他的《蘇東坡傳》序言中的一段,原先是英文,後來不同的翻譯版本詞語會不同。

“蘇東坡是個秉性難改的樂天派”這一句,也有翻譯成“不可救藥的樂天派”的版本,似乎更生動傳神。

咱們看一個人是不是樂觀,是不是一個真正的樂天派,就要看他在逆境時秉持的人生態度,順境時的嘻嘻哈哈一般人都能做得到。

蘇東坡是說不盡的,咱們就簡單說說他的三次逆境。逆境中的心態、境界也說不盡,咱們就說說他在逆境中是怎樣一個樂觀的吃貨。因為,人在逆境中往往茶不思飯不想,能吃得香,並且還頗有研究,形成詩文,那不是樂觀又是什麼呢?

蘇東坡被貶謫到黃州,紅燒肉便橫空而出。在宋朝,豬肉是屬於窮人的食材,一般有條件的以羊肉為主。蘇東坡在黃州吃不起羊肉,便常去市場購買豬肉,回來切成方塊,輔以作料,然後上鍋燒煮。為此他還寫過一首名為《豬肉頌》的打油詩:“黃州好豬肉,價錢等糞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每日起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其中“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便是“東坡肉”的烹飪方法了。

蘇東坡貶謫到惠州,第一次吃上當地的特產——荔枝,由衷愛上了它。他在《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枝》詩中讚美荔枝“垂黃綴紫煙雨裡,特與荔枝為先驅。海山仙人絳羅襦,紅紗中單白玉膚。不須更待妃子笑,風骨自是傾城姝”。從此,荔枝多次出現在他的詩文中,例如,《新年五首》中“荔子幾時熟,花頭今已繁”,《食荔枝二首》中“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幾乎就是惠州荔枝最好的廣告語,為後人熟知。能在苦澀的遭遇裡,體味到荔枝的甜美,並且極盡讚美之詞,這樣的人怎麼都不會被生活的困境打倒。

蘇東坡被貶海南時,曾自述“吾謫海南,盡賣酒器,以供衣食”。可見蘇東坡當時手頭上多麼缺錢,他還具體寫詩具體描述道:“五日一見花豬肉,十日一遇黃雞粥。土人頓頓食薯芋,薦以薰鼠燒蝙蝠。舊聞蜜唧嘗嘔吐,稍近蝦蟆緣習俗。”相隔數日才能吃到肉、雞,薯芋成為日常糧食,連老鼠、蝙蝠與蝦蟆都可以拿來吃。

蘇東坡起初剛來海南,也曾有悲觀情緒上演,認為自己命途坎坷,事實也是如此。但樂天派蘇東坡隨後也明白了,生活就如同食物一樣,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詮釋方法,是苦是甜,屬得屬失,只在於個人的看法。蘇東坡逐漸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開始接受海南的生活,從他的《和陶西田獲早稻》便可清晰瞭解,詩云:“早韭欲爭春,晚菘先破寒。人間無正味,美好出艱難。”也就是說,艱苦的勞動也是可以創造出美好的食物,人生也不正如此嗎?

有位女士失戀了,打電話給大才子黃霑,流露出輕生的念頭。黃霑也沒勸她,只請她吃飯,席間有一條昂貴的清蒸蘇眉魚,女士吃的時候像變了一個人,津津有味。人世間有這麼好吃的東西,死了多可惜!黃霑用一條魚,更確切地說是用他的智慧留住一條生命。

很顯然,千古難尋的蘇東坡,非黃霑請吃的這位女士可比,但其中的道理並無二致。蘇東坡無論處於順境還是逆境,都是一個極其講究的吃貨,僅從這個人生側面就能看出他有多樂觀,多曠達,他給我們的啟示有多大。


麻辣一加一

這句話的意思是:人生旅程難免會有波瀾起伏,沒有誰會是一帆風順的。但當了解了蘇東坡的一生時,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好好生活呢?


蘇軾無疑是個勵志的典範。他的一生跌宕起伏,命運多舛。然而不管身處什麼樣的境地,他總是能淡然面對,硬是把眼前的苟且過成了詩和遠方。


一、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蘇軾因為反對新法,被一再地貶官。但不論身在何方,他的天真率性並不會因此而改變。


對於奸佞小人的陷害,他嗤之以鼻,並且“如蠅在食,吐之乃已。”以至於被奸人捕風捉影,於1079年在湖州被捕,這就是史上著名的“烏臺詩案”。


當時為了安慰家人,蘇軾臨時杜撰故事,其中的詩“更休落魄貪酒杯,且莫猖狂愛詠詩。今日捉將宮裡去,這回斷送老頭皮。”讓妻子破涕為笑。


蘇軾在獄中呆了四月十二天,於除夕被釋放。當呼吸到外面新鮮空氣時,他又開始大做詩文:“平生文字為吾累,此去聲名不厭低。塞上縱歸他日馬,城東少年不鬥雞。”他自嘲自己真是無可救藥。


出獄後的蘇軾被貶到黃州任團練副使。在這裡,物質生活極度貧乏。於是他開荒種地,自號“東坡居士”。


他搭草屋,畫雪景,取名東坡雪堂;他築水壩、造魚塘、種花木。在困頓中,依然能把日子過成詩。


他在黃州曾居住在臨皋亭,午覺醒來忘記自己身在何處,由躺椅上但見千艘船隻沿江而下,遠處水天連成一色,極為滿足。

雲:“東坡居士酒醉飯飽,倚於几上,白雲左繞,清江右回,重門洞開,林巒岔入。當是時若有所思而無所思,以受萬物之備。”生活哪怕再艱難,我自苦中作樂。


當看到挖的井出水了,或者針狀的綠芽伸出地面了,他高興得跳起來。他看見稻莖隨風搖擺,晚上沾了露珠的稻莖有如月夜的珍珠晶瑩可愛,心裡充滿自豪與滿足。


他有時穿草鞋出門,僱小舟陪漁夫和樵夫過一天,常被醉漢推擠謾罵,“自喜漸不為人識”。


1093年,太后逝,蘇軾遭到二度迫害。他先是被貶至嶺南高山外,未到達就連貶四次,直至惠州。


當時的惠州尚屬荒蠻之地,然而蘇軾卻沒有哀怨嗟嘆之詞,反而總能發現生活中的小確幸。


他賦詩“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他有時午後小睡一會,涼爽的江風吹進窗口,房頂的鳥鴉打斷他的幽夢,他突然覺得自己卸下一切責任,無比暢快。


由於他曾寫詩描述自己在春風中小睡,聆聽屋後廟院鐘聲的情景。政敵章惇讀到這詩,認為蘇軾太愜意了,就再下頒佈令,讓他移居海南儋州。


當時的海南遠離中國文明世界的範圍,島上食無肉,病無藥,居無室,出無友,冬無炭,夏無寒泉。但蘇軾不屈的靈魂和人生觀依然不容許他失去生活的樂趣。


在被逐出官舍後,他自建陋居“桄榔庵”,此後兩年半,過著無憂無慮卻十分貧窮的生活。


二、佇立望原野,悲歌為黎元


無論身處何方,無論是得意還是失意,蘇軾的心中,總是牽掛著一方黎民百姓。


1074年,在他被貶為山東密州太守期間,王安石罷官,惠卿得勢,又設新稅,人民負不起免役稅,兒童奄奄一息,蘇軾盡己所能救了三四十個孤兒,安頓在各個家庭中。


1077年,蘇軾任徐州太守。他剛上任三個月,徐州即發大水。他捨身救城,數週未回家,親自參加修固外牆的工作。


洪水退去後,他在城東南建了一道木壩,並在外城牆上建了一座十丈高的樓臺,名叫“黃樓”,成了抗水力量的象徵。


他親身關切獄囚的健康和利益,第一次派獄醫照顧病患。他認為,法律雖禁止地方官鞭死囚犯,對囚犯病死或疏於照顧而死,卻沒有明文規定,囚犯也是百姓。他因此贏得囚犯親友的感激。


1089年,蘇軾任杭州太守,他利用太后的賞識,要求朝廷撥款從事重要的改革。


他平抑糧價,不顧朝廷和鄰近各省官吏的漠視,一個人熱心賑災。


1091年在潁州期間,他開倉救濟災民;1092年在揚州,他多次上書太后免掉百姓公債,終於讓這願望得以實現。


被貶至惠州時,他依然不忘關心民生,要求姐夫程之才和稅吏談判,降低稅收。他在惠州建橋,安葬無主的孤骨,引泉水入廣州。


在儋州時,他教化當地人講究衛生,帶領他們掘土挖井,改飲地下水,改變生活條件。為拯救百姓,他親自採藥治病,傾盡了自己的所有。


蘇軾並開了海南文化教育的先河,在他沒來海南之前,海南沒有出過一個真正的讀書人。他來後,培養了海南第一位舉人姜唐佐、第一位進士符確。


三、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


蘇軾曾自雲:“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兒,眼前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


的確,無論是朋友還是敵人,他總是坦誠以待。在他眼中,天下竟沒有一個是壞人。


蘇軾別黃州赴汝州任途經金陵時,遇當年政壇對手王安石騎毛驢迎至江邊,兩人會面,一番敘談,恩怨化解,和好如初。


他年邁遇赦北歸時,已經落馬的宰相章惇亦被貶謫嶺南。


章惇的兒子怕蘇軾報復,寫信請其高抬貴手。


蘇軾接信後立即回函,安慰他們,並把自己在嶺南的生存經驗和應注意事項告訴章惇的兒子,還囑咐他要給父親多帶些藥,保重身體等。章惇的兒子接信後熱淚盈眶,感激涕零。


四、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在情感方面,他經歷了生命中的重要人物先後離世的痛。


先是他的母親,在蘇軾父子三人進京趕考時忽然去世,甚至沒能等到捷報傳來的那一刻。這不能不說是蘇軾心中一個巨大的遺憾。


接著是王弗。她和他是少年夫妻,侍親盡孝,且聰慧有才,兩人恩愛情深,然而卻不幸在27歲的芳華時便香消玉殞。一年後,蘇軾的父親也去世。


面對親人接二連三的離開,蘇軾也曾患了嚴重的抑鬱症。那他是如何化解心中的悲痛的呢?


三年丁憂期間,他在睡著親人的山上,親手種下了三萬棵松樹,寄託了深深的悲痛和綿綿的思念。


十年之後憶及亡妻,一首悼亡詞《江城子》又讓多少人讀之忍不住潸然淚下:“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


王閏之,是他的第二任妻子,也是王弗的堂妹。她見證過蘇軾的榮華富貴。更陪他走過窮困潦倒。


在黃州流放期間,是她的精打細算,支撐著這個家。為了給丈夫沽酒,她甘願賣掉自己的首飾。


蘇軾能在如此艱苦的生存條件下寫出《赤壁賦》這樣的曠世佳作,與她的支持密不可分。而她也不幸早逝。

“一盞壽觴誰與舉。三個明珠,膝上王文度。放盡窮鱗看圉圉,天公為下曼陀雨。”

朝雲,則是蘇軾生命中的紅顏知己。只有她,懂得他一肚子的“不合時宜”。


在蘇軾年華老去,被貶惠州時,身為侍妾的她不離不棄,成為照亮他生命的一顆明珠。


她每每吟唱起蘇軾的“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時”,想起蘇軾宦海的浮沉、命運的無奈時,總是忍不住落淚。

她在嶺南不幸染了瘟疫,年紀輕輕便離去。此後,蘇軾終身不再聽《蝶戀花》。


在蘇軾的生命中,雖然一個個至親摯愛先後離去,但他並沒有因此而一蹶不振,哪怕已步入生命的暮年,他依然認真的活著。


他的確是個秉性難改的樂天派,即使生活虐他千百遍,他也能以飽滿的熱忱投入生活。


看到這裡,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好好生活呢?“人生若有不快樂,只是未讀蘇東坡”,你明白了嗎?


有書課堂

那就讓你感受一下蘇東坡:

1、“只疑鬆動要來扶,以手推松曰:去!”,酒鬼來寫詞

2、“障泥未解玉驄驕,我欲醉眠芳草。可惜一溪風月,莫教踏碎瓊瑤。解鞍欹枕綠楊橋,杜宇一聲春曉。”

障泥:馬韉,墊在馬鞍之下,垂於馬兩旁以擋泥土。玉驄:良馬。

這句就活躍了:要過河的時候,馬兒不走了,蘇軾把馬兒擬人化了,說馬兒怕障泥沾水,所以不肯走了,他也愛惜馬兒,睡野外了。

3、莫聽川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這首詩非常灑脫,你可以想象一下,蘇軾走在野外的山林間,突然下大雨,蘇軾一邊喝酒(“吹酒醒”),一邊鬼叫(“吟嘯”),一邊慢慢走路(“徐行”),活脫脫一箇中二少年!

4、“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

“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依然一笑作春溫。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 惆悵孤帆連夜發,送行淡月微雲。尊前不用翠眉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繫之舟;汝問平生功業,黃州、惠州、詹州。 ”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大徹大悟的蘇軾。

5、蘇軾的著名的詞還包括,“十年生死兩茫茫”“老夫聊發少年狂”“鳳凰山下雨初晴”“明月幾時有”等等。

蘇軾的詞,李白的詩,都做到了“佳句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境界。由於其人灑脫狂放,又且儒、道、佛兼而有之,一生被貶N個地方、人生經歷豐富,所以他的詩詞豐富有趣,有關他的個人傳說也很多。


倫理君

讀蘇東坡百餘萬字,執筆10餘萬字,蘇東坡一生,波瀾壯闊,跌宕起伏,命運多舛,但是他始終保持生命蓬勃和天性解放:我似樂天君記取!――

蘇東坡在華人心中的地位,用喜歡來表達似乎意猶未盡,以甚愛喻之倒更妥帖。

是的,有中國人的地方,大抵都會吟誦“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也會激昂“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還會遙想“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和歌詠“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等千古佳句名言。

是的,有中國人的地方,東坡先生的身影無處不在,他的芬芳詩意無時不在。



掬一束詩行,猶如山澗清流汩汩而下,不經意濺起浪花朵朵,輕柔地拂過我們乾涸的心田,滋養浮萍一葉葉,蔥綠滄海變桑田。

隨時,隨緣,隨遇,隨安。

東坡先生在我們身旁,亦如昨天般。

走進中國詩詞文章的浩瀚星河裡,與先生一起可仰望星宿,可俯首攬月,亦可與一杯香茗相視而笑。生命是花開的,時光是靜謐的,長河亦是相連的。

就如走進東坡先生家竹林時,心情也是特別的。

春筍初發的季節,林間日光婆娑,葉兒沙沙摩挲,箜篁幽幽中一片澄明的清淨,彷彿正響徹當年少年的讀書朗朗。



十年前,如許的情懷,我行走在三蘇祠的每個角落,傾聽四面八方清風飄拂過妙音陣陣。又或在眉山晨晚時分,駐足林蔭下,風景秀美且清幽,空氣薄涼而清疏。

想著東坡先生曾嬉戲或棲息於此,詩意油然而生。這一方水土中,難免情不自禁蓬勃詩情畫意,張揚詩意繽紛,脫口而出的美好抒發,迎面衝動而來……

遠遠的,峨眉峻秀;清清的,岷江澈涼;高高的,大佛莊嚴,如此加持的眉山山水更加淳樸、恣意、靈氣。

當年的東坡先生置身於這樣的幽美如畫裡,加之天生才情,洞開心靈之窗不是自然而然麼?


林語堂先生在《蘇東坡傳》中評說:“蘇東坡是一個秉性難改的樂天派,一個悲天憫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畫家,是偉大的書法家,是釀酒的實驗者,是工程師,是假道學的反對派,是瑜伽術的修煉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書,是飲酒成癖者,是心腸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堅持己見的人,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詩人,是生性詼諧愛開玩笑的人。”集逸士志高,集紳士優雅,集俠士豪放,集智者通透,集禪者精神,集君子情操,集文人情懷,集政客本領,集玩者情趣……蘇東坡所展現的人性之美,儼然天縱奇才,難怪林語堂先生這般的推崇和讚美。他還說:“蘇東坡比中國其他的詩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豐富感、變化感和幽默感,智能優異,心靈卻像天真的小孩——這種混合等於耶穌所謂蛇的智慧加上鴿子的溫文。”

對於這位偉大的散文家、詩人、詞人、書法家、畫家、發明家、政治家,即使是林語堂先生的這些激賞,或也不能全面地反映真實如許的東坡先生。



在散文成就上,蘇東坡與父親蘇洵、弟弟蘇轍以及唐代韓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歐陽修、王安石、曾鞏等並稱為唐宋八大家。與歐陽修並稱“歐蘇”。

在詩歌造詣上,與書法家、大詩人黃庭堅並稱“蘇黃”。

在作詞風格上,與豪放派的辛棄疾並稱“蘇辛”。

在書法高度上,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蘇黃米芾”。

在繪畫藝術上,與文同並稱湖州畫派始祖。

東坡先生一生與水結下不解之緣,抗洪,抗旱,疏堵,他與水抗爭,與天地抗爭。

他主持西湖治理工程,利在千秋,功在萬世。

他還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家公立醫館。

他喜歡煉丹、釀酒,好茶、美食、山水、交友、花木……

他愛上一切有味是清歡的生活美好。



蘇東坡正直一生,赤誠一生,飄逸一生,豪情一生,亦風流一生。

對堂妹的一往情深,有情人終未成眷屬,因而在蘇東坡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傷痕和遺憾。

溫潤敦厚的妻子王弗給予的關懷和愛護,彌補了他早早喪母的傷痛。

續絃王閏之的溫純和寬厚,猶如知心姐姐、心靈導師,讓歷經政治磨難的蘇東坡感受到了家庭的溫暖和知己的情意。

侍妾王朝雲在蘇東坡最艱難的日子裡不離不棄,相依相偎相護,度過了最艱苦卻十分美好的晚年光景。

唐朝女詩人魚玄機說:“易得無價寶,難得有情郎。”

有情郎亦如東坡先生,人生何來遺憾呢!



清初詩人王士禎說:“漢魏以來,二千餘年間,以詩名其家者眾矣。顧所號為仙才者,唯曹子建、李太白、蘇子瞻三人而已。”

王國維則說:“以宋詞比唐詩,則東坡似太白,歐、秦似摩詰,耆卿似樂天,方回、叔原則大曆十子之流。”

蘇門四學士之一的黃庭堅道:“人謂東坡作此文,因難以見巧,故極工。餘則以為不然。彼其老於文章,故落筆皆超逸絕塵耳。文章妙天下,忠義貫日月。真神仙中人。”

歷史上文人墨客對蘇東坡讚不絕口,歷朝歷代的政客對他也十分崇敬,阡陌之上,時有“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的歌唱嘹亮而來……

出世的姿態,入世的精神。蘇東坡,覺醒的有情眾生。


一塊兒吃吧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的情場悲劇。

從黃州,惠州,儋州,一路貶謫的官場軌跡,也無風雨也無晴的仕途悲催。

大江東去,浪濤盡,千古風流人物的豪放。多情應笑我,早生花發的婉約。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夢中卉玲

我來說說自己的看法。

這句話,一語道出了蘇東坡留給我們後人的最大的財富—人生要有豁達、樂觀的心態。

我們經常說李白了不起,杜甫偉大,蘇子英明,為什麼?不僅僅是他們的遭遇,不僅僅是他們的才華,更主要的是,他們留給我們後人的一筆精神財富!

讀李白,我們更主要的是感受他那豪邁不羈,追求人格獨立自由的精神!—“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讀杜甫,我們感動於他身處窘境,但卻發出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的高尚情懷!



蘇軾,我敬佩他的是“竹杖芒鞋輕勝馬”豁達瀟灑,是“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的通透

蘇東坡的才華,我就不多說了。先看幾個名頭,就可想而知了:詞人,豪放派詞的開創者;詩人;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畫家;書法家;美食家,現在還有許多以東坡命名的菜;水利專家,西湖的蘇堤至今還發揮作用......

蘇東坡的遭遇,人生起伏也令人唏噓不已。“烏臺詩案”讓他的人生走到谷底,堂堂的太守,差一點就被“秋後問斬”。可是,死裡逃生的蘇東坡卻並沒有消沉,而是對人生的另一番思考。

最後東坡“突圍”(這是餘秋雨先生用的詞語)了,他說“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蘇軾《赤壁賦》)



這段話的意思大約就是:人看問題要能換位思考,有時“竹杖芒鞋”的確“輕勝馬”(無官一身輕),這樣想了,才會有“一蓑煙雨任平生”的豁達和瀟灑。人生最美的風景不是功名利祿,而是享受“清風徐來,水波不驚”的平淡生活。是“坐看風起雲湧”的那份內心的淡定。



怎麼樣?看看蘇軾的經歷,聽聽蘇軾的感悟,想想蘇軾的豁達、樂觀!你的那些不快活,還算什麼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