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謠裡的魯冰花究竟是什麼花?

格陵蘭的魚

《魯冰花》是1961年的一部臺灣小說,以臺灣北部山區客家茶園為背景,在1989年被改編為電影。其中的主題曲《魯冰花》大家耳熟能詳。


魯冰花其實是羽扇豆屬(Lupinus)下的植物,根據音譯統稱為“魯冰花”。“羽扇豆”這個中文正式名來,自於日語中的ハウチワマメ(漢字寫為“葉団扇豆”),因為羽扇豆的葉子由掌狀排列的小葉組成,確實很像一把團扇。


羽扇豆屬是一個大家族,有200多種。它們絕大部分種都原產於美洲,廣泛分佈在美國西部山區、墨西哥高原、安第斯山脈和南美溫帶草原等的地區;地中海和非洲大陸也有少數種類分佈。如今羽扇豆被廣泛傳播和種植,大家最熟悉的恐怕就是新西蘭大片大片的羽扇豆美景。


羽扇豆和很多豆科植物一樣,生有根瘤,能夠固定空氣中的氮元素,;它的種子又富含植物蛋白,古希臘人和古羅馬人把羽扇豆當成綠肥植物和食用豆類來栽培,雖然吃起來的口感並不好。lupinus“羽扇豆”這個詞來自古希臘語λύπη(痛苦),因為它們的種子如果不加處理的話是極為苦澀,吃在嘴裡可以讓人愁眉苦臉。英國植物學家托馬斯·米漢(Thomas Meehan)認為拉丁語“羽扇豆”一詞和“痛苦”有關,但原因是因為它的小葉在晚上會下垂、合攏,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悲傷、痛苦之類情緒。


正如上面說的,讓魯冰花為人熟知是因為那本小說和改編的電影。小說講述了擁有繪畫天賦的神童古阿明不幸而短暫的一生,讀之令人淚下。古阿明的父親是茶農,魯冰花正是茶園中充作綠肥的植物。“魯冰花謝了,留下粒粒種籽,明年又會開出一片黃色花朵點綴人間;而在這一開一謝之間,使茶園得到肥份”,無不是對黃羽扇豆的形態和用途的精確描繪。作者由此讓魯冰花成為擁有苦澀人生的臺灣鄉間少年的象徵。如今,很多人還記得電影《魯冰花》中由甄妮演唱的那首同名插曲,特別是“夜夜想起媽媽的話,閃閃的淚光魯冰花”這兩句歌詞。魯冰花因此被視為“母親之花”。


魯冰花,它們種類繁多,紅黃藍白粉青紫,是土壤裡升起的七色火焰;它們生命頑強,無論極地高原還是溫帶草地,它們都能開枝散葉;它們生有根瘤,能捕捉空氣裡的氮,是茶園中的護綠使者;它們的種子富含油脂和蛋白,是古羅馬人閒來無事的小食;但它們最大的特點還,是美


薩爾茨堡的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