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世界上數理化知識全懂,這人是不是天才中的天才?

孫華藝

如果有這樣的人,那麼他固然是天才(是不是“天才中的天才”,就見仁見智了,這只是一個修辭問題),但這種做法也是對他自己天才的巨大浪費。如果真有人有這樣的才能,我相信他不會把自己的才能這樣浪費的。

為什麼這樣說?因為受過高等教育的人都知道,掌握已有的知識固然很好,但創造新的知識(即科學研究)是更高層次的成就。一個人如果真的有出眾的才華,那麼他的首要目標自然會是創造新的知識。

掌握已有的知識,有兩重意義。一重意義是為人類傳承和傳播知識,這是教師的偉大之處。另一重意義是幫助自己創造新的知識,發現新知識肯定需要以掌握大量的舊知識作為基礎。

但是,對於這第二個意義而言,掌握舊知識並不是越多越好的。

首先是因為人的時間精力有限,如果你要把一個領域裡已有的東西全都讀完,即使能做到,很可能也會導致你疲於奔命,沒有時間去搞新的東西。這還只是說一個領域裡的知識,更不用說全部的數理化知識了。

還有一個原因是,如果讀得太多,很可能變成別人思想的忠實追隨者,從來不考慮自己搞個新的東西,失去創造力了(當然很可能這人本來也沒多少創造力)。

信息科學中有一位創始人量級的元老理查德·海明(Richard Wesley Hamming, 1915 - 1998),對信息論的貢獻僅次於克勞德·香農。海明做過一個著名的演講《你和你的研究》(You and your research),講了許多做研究的方法論,在問答環節就談到了與此相關的問題:

海明

問題:應該花多少精力在圖書館裡面?
Hamming:那要取決於什麼領域。舉個例子:在貝爾實驗室有個同事,一個非常非常聰明的傢伙。他老在圖書館裡待著,讀所有的東西。如果你想要參考資料,你到他那裡去,他就會告訴你所有的參考資料。但我在提出以上那些看法的同時,下這個結論:長此以往他不會有任何以他命名的成果。他現在已退休,成為了一個副教授。他是很有價值,我對此沒有疑問。他寫了一些不錯的文章登在《物理評論》上,但他沒有以他命名的成果,因為他讀得太多。如果你成天研究別人怎麼做的,你就會按別人的老路子思考。如果你想要有不同的新思維,你就得按那些創新的人的路子—-先把問題搞得相當清楚,然後不去看任何答案,直到你已經仔細地把如何做的過程考慮清楚,以及如何你只要稍微調整以下問題的角度。所以,是的,你需要保持狀態,保持狀態去搞清問題,而不是成天靠讀書去找答案。閱讀是搞清“怎麼回事”以及“可能性”的必要手段,但靠閱讀去尋找答案不是可取的有意義的研究的方法。所以,我給你兩個答案:你閱讀;但不是靠讀的量,而是靠讀的方式起作用。

現在,題主明白了嗎?


袁嵐峰

未必。

實際上,學界和大眾對“天才”的衡量標準是完全不同的。

對於大多數普通人來說,學習能力強,那就算是天才了。畢竟普通人對人智力的考量,僅限於幾次考試的成績,或者智商測試,亦或者僅僅是“說話做事機靈不機靈”。然而逐步提高層次,一路提高到科學界,這些標準都已經不算個很重要的事情了。

在科學界,衡量一個人“天才”程度的最重要的,幾乎唯一的標準,是這個人的“輸出能力”,即這個人能夠對學科發展做出多大貢獻,能夠提供多少科研成果和遠見卓識。即使推廣到更廣闊的的領域,例如工業界、政界之類的,也要看這個人能夠做出多大的成果,帶來多大的影響。

道理很簡單。全唐詩有900餘卷,記載詩歌四萬八千九百餘首,一般人一輩子甚至沒機會接觸到這麼多詩。如果有一個人,把這四萬八千九百首詩倒背如流,甚至對於其優劣賞析也能融會貫通,那這個人無疑很厲害。但是如果這個人一輩子一首好詩都沒寫出來,毫無創造力,那我們能說這是個詩歌天才嗎?顯然是不能的。

最典型的例子,如20世紀以來最偉大的數學家格羅滕迪克。他的研究,已經離我等吃瓜群眾太過遙遠,因此不再詳說。但是值得一提的是,他 並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學習很快”的天才。相反,在數學家之間,他的學習能力只能算中等。但作為一個有著極其敏銳洞察力和創造力的偉大數學家,在他最鼎盛的時期,可以說是“牽著一眾數學家,大踏步地往前走”,做出了大量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成果。

天才都是學習能力出色的,但學習能力出色未必能成就天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