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絲綢之路”是誰建立的?

文化的伴生者

要弄明白絲綢之路的建立過程,首先應該明白絲綢之路的含義,絲綢之路是1877年德國人李希霍芬在其著作《中國》一書中的稱呼。中國古代絲綢之路分為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陸上絲綢之路開始於西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開闢的直達歐洲的陸上商路。即從漢朝首都西安出發一路向西,經過甘肅和新疆、中亞,通過地中海直到羅馬帝國這樣一條商路。海上絲綢之路是古代中國與外國進行貿易和文化往來的海上通道,以中國東南沿海為中心,最早形成於秦朝,唐宋時期最為繁盛,明清時期實行的閉關鎖國政策導致其衰落。

可見,陸上絲綢之路的開闢者是張騫和西漢政府,而海上絲綢之路開闢者則沒有具體的人物,只可以確定的是其開闢時期是在其秦朝。

中國古代商人通過兩條絲綢之路向外國販賣的商品主要有:絲綢、茶葉、藥材、香料等,同時將中國的四大發明傳播到西方,促進了西方航海業和造紙術等行業的發展,從漢朝開始通過絲綢之路,我國也引進了西方的商品,如胡琴、胡瓜、胡蘿蔔、海棠、海石榴等,前面都冠以胡字或者海字,以示是外國引進的意思。

通過兩條絲綢之路,古代中國和外國加強了聯繫,傳播了中華文化,也將外國先進的文化和事務引進中國,大大加強了中外文化的交流與合作,到了明清時期,由於實行閉關鎖國政策,缺乏對世界的瞭解,導致了我國逐漸落後於世界。

據《唐會典》載,唐王朝曾與三百多個國家和地區相通使交往,每年取道絲綢之路前來長安這個世界最大都市的各國客人,數目皆以萬計,定居中國的,單廣州便以千計。 [32]


夢歸秦淮

先說答案,西漢張騫,東漢班超。

西漢匈奴強盛,以漢高祖平定天下的雄兵還被匈奴困於白登,最後靠陰謀家陳平的詭計才脫身,於是只好採取和親政策委屈求全。

可漢武帝劉徹不服,可是又沒有實力,也沒有良將,只好採取曲線救國,聽說西域大月氏有報復匈奴的意思,準備聯合西域諸國一起對抗匈奴,於是派張騫出使西域,可是中途就被匈奴俘獲,十來年後才脫逃,到了大月氏,可是大月氏諸國早已經被匈奴嚇破了膽,也沒有報仇的意思,張騫只好歸國,途中又被匈奴扣押一年多,適逢匈奴國內大亂,才逃了出來,張騫出使西域雖然失敗了,但卻帶回了西域諸國的資料。

張騫

而這個時候,漢武帝也不稀罕聯合西域諸國了,一則國力強盛,二則走了狗屎運,天降良將,小舅子衛青和衛青的外甥霍去病,都是天生的戰神,既然又有錢又有人了,那就打吧。

這一下,打到匈奴幾乎滅國,同時又派張騫出使烏孫,烏孫使節來到大漢之後,頓時被大漢的繁華驚呆,紛紛要求交往,其後,張騫又出使大夏,絲綢之路徹底被打通。

東漢班超是個神人,他哥哥班固是《漢書》的作者,他妹妹班昭續寫了《漢書》,著名的“女子無才便是德”就是班昭說的,其實她學問最高。班超也不弱,“投筆從戎”這個成語就是說他的。

王莽篡漢之後,西域諸國和漢朝斷絕了關係,絲綢之路就又斷了,班超本來在書齋中讀書,某一日覺得人生無聊,就投筆從戎從了軍。

班超

恰好派他出使西域,班超可不是張騫,一言不合就拔刀,率領三十六人縱橫西域,威震諸國,在西域諸國基本就類似於太上皇的角色,班超還派甘英出使大秦,就是羅馬,只不過由於大海相隔,沒有去成。

班超憑一己之力打通絲綢之路,其功績已不下於當初的霍去病。

大唐時候,國力強盛,已經是萬國來朝,縱有小國犯上,也是不值一提,我們都知道的金庸小說《白馬嘯西風》中的侯君集滅高昌國,還有王玄策一人滅一國的故事。

在大唐,關於絲綢之路的最傳奇的故事,高僧玄奘經絲綢之路達到印度,弘揚佛法,寫了一部《大唐西域記》,後來吳承恩腦洞大開,寫出了我們都喜歡的《西遊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