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生長時期、不同生長勢果樹的修剪方法

果樹在生長髮育過程中,一般分為幼樹、成年及老年三個時期,根據每個時期的生長特點和要求,所採用的修剪方式也不一樣。

一、幼樹修剪

這個時期正是生長旺盛的階段,修剪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培養骨幹枝,平衡樹勢,調節枝條的生長關係,培養成一個良好的樹冠,為果樹提早結果和豐產打下堅實的基礎。在幼樹修剪時,一般要求以輕剪長放多留枝為主。這樣可以加速結果枝組的形成,有利於提前結果和增加產量。但因不同的樹種和品種成枝力強弱不同,其修剪方法和輕重各異。

對成枝力弱的樹種和品種,短截時可較重一些,以便加快樹冠內部萌發較多的營養枝和結果枝,同時促使枝條生長健壯,構成堅強骨架。對成枝力中等和較強的樹種和品種,應進行適度的截枝和較多的熟枝。對成枝力強的樹種和品種,可進行短截;並要合理疏去冠內過密的枝條。不論哪個樹種和品種,經過截枝疏冠鬱閉後,都應以疏枝為主。要適當多留輔養枝,但截枝程度要區別對待,即旺盛枝輕剪,衰弱枝重剪,使其基部腋芽發出結果枝,必要是還要進行摘心(打頭),促使抽出副梢,在其基部形成結果枝。在輕剪延長枝時,只要在通風透光的條件下,要儘量多留側枝,可多製造養分,以滿足果樹地上部分和根系的需求,促進果樹的正常生長,增加產量。

二、成年樹修剪

一般成年果樹,樹體基本達到最大限度,結果數量隨著樹齡的增加而逐漸達到最高。這時果樹的營養生長隨著產量的增加相對減弱,一些樹冠內部光照條件不良的枝條,也逐漸衰老或死亡。這時要利用修剪來調節各級骨幹枝的主從關係,解決好營養枝和結果枝的比例,以維持樹勢的平衡,保證年年豐產,並延長盛果期年限,推遲衰老進程。在修剪時,對徒長枝應適當地培養利用,使其儘量變為結果枝,以提高果樹產量,各級骨幹枝的延長枝應進行截枝,以逐步擴大樹冠,並促使基部產生短果枝,防止結果部位外移。截枝的輕重取決於樹體萌芽力的大小,萌芽力強的樹種和品種可重截,反之需適當輕截。

三、老齡樹修剪

果樹一般在40年後開始衰老,樹冠內大枝逐漸枯頂,一部分主枝開始死亡,樹冠體積縮小,產量也隨之下降。此時死亡枝下部及主枝基部的潛伏芽會發育成結果枝。這時可及時更新,即對多年生枝條採取縮剪的方法,也叫回縮。在縮剪前要先培養適當的徒長枝,使它生長健壯。待形成良好樹冠後,再剪除被代替的主側枝。這樣可保持一部分產量,還能有一部分營養面積進行同化作用。

另外,也可根據樹勢的衰老情況,有計劃的對衰老的主枝進行輪流更新,每年短截1-2 個主枝,使之分年發生新的徒長枝,以便儘快形成新的樹冠,更好的延長結果期,推遲果樹衰老期。在更新恢復樹冠的過程中,必須配合充分的肥水供應,並防止各種自然災害的發生,以維護樹體康健,加速傷口癒合,使更新部分生長旺盛,早日恢復結果能力,達到豐產、穩產。

四、衰弱樹修剪

因樹體衰弱,枝條細,外圍枝短而無力,此時應對主側枝或骨幹枝視其實際情況回縮至2-3 年生枝段,留向上的壯枝作延長頭或選一背上枝從飽芽處短截作延長頭。對枝組的修剪仍採用上述集中養分剪法,疏弱密枝減少分枝,枝組帶頭枝剪留壯枝壯芽,使其新壯枝年年有;對中部枝組採用“去弱留壯去斜留直,去遠留進,去密留稀,去上留下,去老留新”之法;疏去弱枝弱花,減少花量,復壯枝組;若有徒長枝條抽生,根據空間大小適當剪截,培養新的枝組,已恢復樹體長勢和結果能力。

五、骨幹枝缺損樹修剪

因種種原因造成老大樹骨幹枝缺損,要設法逼出新枝或充分利用萌發出的徒長枝條,選擇方位好、質量高的作為新的延長枝進行中短截或輕短截,促生分枝,培養新的骨幹枝。同時運用四季修剪等手法促生分枝,培養新的結果枝組。在“老樹幼枝”促成修剪時要根據樹勢,枝組的強弱,大小和品種修剪反應,採取相應的更新方式。修剪時要有放有縮,放縮結合,輪換更新,交替結果。切忌說更新就採取一剪子回縮了事。應讓老樹煥發青春,著生2-3 年生枝組,結出處大而優且多的果實,即所謂“樹齡大,枝齡小,年年豐,樹不老”。

六、旺樹修剪

1.開張角度。用撐、拉、壓、連三鋸等辦法開張主枝角度。

2.割、剝生長過旺的輔養枝,一年生枝變向緩放,促進成花、結果,使其由營養生長轉向生殖生長。

3.當樹長到一定高度時,疏除競爭枝,拉彎中幹並緩放,作主枝用,使其成花結果,以果壓冠。

4.適當疏除密生髮育枝、直立旺長植,有利於解決光照,減少養分消耗。

5.提前或延後修剪,認為耗養。在落葉之後,樹體中的養分開始由小枝向大枝、主幹、根系流轉;在發芽後,樹體養分反方向流轉,可通過提前或延後修剪,減少樹體養分積累,有利於緩和樹勢。

七、放任樹修剪

放任樹往往是大枝過多,雙叉枝、三叉枝大量存在,主枝角度小,基部光禿,營養消耗嚴重,表面結果,產量低、質量差,病蟲害嚴重等。因此,修剪中應注意一下幾點:

1.因樹修剪,隨枝作形。按照樹體現有特徵,順其自然,確定適宜樹形,對選定的主枝開張角度。

2.對多餘大枝、輔養枝分年去除,疏除雙叉枝、三叉枝,使其單軸延伸。

3.明確主從關係後,對主枝後部光禿部位春季萌芽前刻芽補枝,對有空間的輔養枝環割、環剝,促其成花,結果後,分年去除。緩放斜生、側生、一年生枝,培養細長、下垂結果枝組。

八、果樹拉枝技術

1.拉枝的時期。拉枝的最佳時期為:一年生至兩年生枝,宜在8 月中旬至9 月中旬進行。三年生以上枝,宜在春季開花後至5 月中旬拉枝。

2.拉枝方法。開角採取“一推二揉三壓四定位”,具體是:“一推”,手握枝條向上及向下反覆推動;“二揉”,將枝條反覆揉軟;“三壓”,在揉軟的同時,將枝條下壓至所要求角度;“四定位”,將拉枝繩或鐵絲繫於枝條,使其恰好直順,不呈“弓”形為宜。一年生至二年生枝也可選用“E”形開角器開角。對較粗的、推揉拉有困難的大枝,在背後基部位置連續二鋸或三鋸,深度不超過枝組的1/3,鋸口間距大約在3 釐米以內,然後下壓固定。

4.注意問題。

①果樹拉枝,應從幼樹整形開始,一年生枝在長至要求長度時,再拉至所要求角度;

②拉好的枝須平順直展,不能呈“弓”形;

③拉枝時,在調整好上下夾角的同時,應注意水平方位角的調整,讓小主枝和結果枝組均勻分佈於樹體空間,不能交叉重疊;

④拉枝不可能一次到位,隨著枝齡增長,要不斷更新拉枝部位,保證枝條拉到要求角度。

農大果園管家:農業高校先進栽培管理技術的傳播者,果園系統化管理技術提供者,您家果園最貼心的管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