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廚也在皇宮內, 為何不用“淨身”?

古代皇宮當中,除了皇帝和沒有那能力的男人,還有一類正常男子可以存在在宮裡,而且是吃貨一族羨慕的職業,那就是御廚房裡的廚子。

御廚也在皇宮內, 為何不用“淨身”?

御廚在古代是指專業給皇室家族煮飯的一個群體,我們現在叫廚師。御廚不像太監從小就生活在宮裡,他們一般都是民間有名有實力的人,經過層層篩選財入宮。所以,一般廚子都是身懷絕技,有過人的廚藝才的正常男性。如果做得不錯,皇帝一高興還能加官進爵。像烹飪之聖的伊尹還因為煮了一手好菜,最後坐上了商朝宰相。

御廚也在皇宮內, 為何不用“淨身”?

一樣都是男人,一樣都是在皇宮內,伺候著同樣一群人,太監為何就得閹割,而御廚就不用淨身?其實原因很簡單。太監是皇帝身邊專門陪侍的,時常面對後宮妃子,生病端茶送水甚至有身體接觸也是常有的事情。清朝時期的敬事房制度,太監是要揹著沒有穿衣的妃子,一直背到皇帝的臥榻上,身體接觸的面積可想而知。而這其中的道理在於太監這個職位決定了必須閹割才行,不閹割,那個皇帝會放心讓太監去伺候他的女人。

御廚也在皇宮內, 為何不用“淨身”?

而御廚則不同。御廚並非天天都要見到後宮的妃子,他們的職責就是做飯,並且保證飯菜沒有被下毒,確保食物的安全就行,根本沒有多少機會進後宮。再者說,這些廚子原本就是民間來的,如果知道做廚師會被閹割,誰還敢來。況且,太監也不是誰都能做,需要個人同意,願意淨身才行。太監和御廚他們本身各自的工作職責就不同,所以,皇帝根本不用擔心廚子會跟妃子們有私通的事情發生。

御廚也在皇宮內, 為何不用“淨身”?

不過皇帝千防萬防,真的就能防止那些妃子能耐住寂寞嗎?其實,很多妃子一生當中都不曾被皇帝寵幸過,甚至連見面的機會都沒有,在後宮當中孤獨的死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