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殼子
立體派或稱立體主義是西方現代主義的一種美術流派和思潮。
西方現代主義從浪漫主義、象徵主義開始啟蒙,從後印象主義、野獸主義逐步發展,直到立體主義才真正和傳統藝術分道揚鑣。這一發展歷程,第二次工業革命是其社會經濟基礎,實證主義、直覺論和精神分析學成為他們的哲學和美學的根源。
就美術而言,藝術家試圖表現主觀情感,打破傳統美術的再現模式。從塞尚對自然形態的立體分析,梵高對情感表現的激情探索,高更原始主義和象徵主義的質樸實踐,再到野獸派對形體色彩的大膽簡化和變形,一步步走來。而立體派打破傳統定點透視模式,採用多重視點觀看並拆散對象成幾何切面而後自由拼接組合的方法,使自然物象真正解體,因而成為現代藝術和傳統藝術分界的標誌性畫家和畫派。
“立體派或立體主義”一詞的由來
1908年夏,布拉克在馬賽附近的埃斯塔克(L'Estaque)居住時,畫了一系列風景畫。
《樹在萊斯塔克Trees at l'estaque 》1908 ⬆️
如上圖的這些風景畫同年在藝術品經銷商丹尼爾 ·亨利·卡恩韋勒(Daniel-Henri Kahnweiler)的巴黎畫廊展出以後,著名藝術評論家路易·沃克斯(Louis Vauxcelles)在回顧展覽時評論了布拉克的風景畫:將所有事物 、景點、人物和房屋減縮到幾何輪廓以及立方體的方式。第二年,沃克斯使用了“立方怪癖bizarreries cubiques”這個詞 。 據稱亨利·馬蒂斯Henri Matisse首次使用過這個詞 。1911年“立方怪癖”這個詞進入了英語詞典。但是,這一概念只適合描述畢加索早期的塊狀形式的作品,並不適用於後來的立體派把物像分解為多個方面而並非立方體的繪畫。這個詞最終由立體主義畫家格萊茲和梅辛格在其1912年的書籍中確立為“立體主義(Cubisme)”。
早期立體主義(1907-1909)
美術史論通常認為立體主義原則最早出現在畢加索的《阿維尼翁少女》一畫中。
《阿維尼翁少女Les Demoiselles D'Avignon》1907年,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藏⬆️
畢加索吸收非洲部落藝術的營養,在上幅畫中採用平面分裂的方式取代了傳統的線性透視和體積空間。
大多數藝術史學家認為1907年畢加索的上幅繪畫德阿維尼翁(紐約州)的少女(demoiselle)的製作和完成標誌著立體主義運動的探索階段的開始。此階段被稱為早期立體主義。直到1908年,畢加索和喬治·布拉克根據保羅·塞尚(Paul Cezanne,1839-1906)的想法,特別是受到塞尚的傑作《大沐浴者Les Grandes Baigneuses》(1894-1905)的感染,於1907年10月開始走到了一起,建立了新的現代藝術重要原則 。
(接上文) 他們創造了許多作品。 導致分析立體主義 (1909-1912)和後來的綜合立體主義(1912-1914)的形成。
分析立體主義(1909-1912)
畢加索《畫商伏勒爾(Ambroise Vollard)》肖像 一畫開創了立體主義的新風格,這種風格被稱為分析立體主義。
《畫商伏勒爾Ambroise Vollard》1909/1910⬆️
畢加索《女人與曼陀林Woman with mandolin 》. 1910⬆️
喬治·布拉克《投手和小提琴Pitcher and Violin 》1909/1910⬆️
在以上三幅畫中,畢加索和布拉克將人形和物形分解成一系列透明的多種角度相互重疊交錯的幾何平板。每個板狀區以直線或曲線為界。早期立體派繪畫的立方體形象消失了,畫面基本元素變成大小不同的各種形狀的平面。如同在不同時間拍攝同一物體的多幅不同角度的照片,隨機切割後又重新重疊交錯地排列起來。這就是分析立體主義充滿知識性的形式特點。
綜合立體主義(1912-1914)
喬治·布拉克(1882-1963)和巴勃羅·畢加索(1881-1973)之間的立體派第三次合作是在1912-14年期間。被稱為綜合立體主義。這種象徵藝術風格融合了各種各樣的外來材料,畢加索的拼貼和布拉克的紙型色彩。西班牙人胡安·格里斯(Juan Gris,1887-1927)是新風格的主要貢獻者。綜合立體主義在拼貼和紙型色彩的使用方面的創新性在於它們通過將現實世界的部分插入到畫布,彌合了生活和藝術之間的差距。他們還強調,一幅畫是一個二維平面物體,模糊了繪畫和雕塑之間的界限。綜合立體主義對後來的達達(1916-24)、超現實主義 (1924年起)和波普藝術(1960-75)具有直接的影響。畢加索的綜合立體主義於1914年秋天爆發戰爭時結束。
畢加索《吉他,樂譜和玻璃杯Guitar, Sheet Music, and Glass》拼貼 1912年⬆️
畢加索
《吉他Guitar》,使用的材料有報紙、壁紙和粉筆⬆️
畢加索和布拉克共同推進了立體派從分析到綜合的過渡和轉變,使立體派對現代主義藝術的發展產生極其深遠和重大的影響。然而,作為畢加索本人,他並不認為立體派是現代藝術的唯一方法,而不時嘗試其他方式,甚至迴歸到傳統的方法中去。
作品欣賞
畢加索 《夢想(Le Reve表演)》1932The Dream ( Le Reve ) 1932
畢加索《格爾尼卡guernica》1937
ChengZhisui
我是一人。通俗說:畢加索創立了立體派,他的很多奇奇怪怪的畫就是立體派。
認真的說:立體派,立體主義。
立體派,或稱立體主義,Cubism。前衛藝術的流派,對二十世紀初期的歐洲繪畫與雕塑帶來革命。
立體主義的藝術家追求碎裂、解析、重新組合的形式,形成分離的畫面──以許多組合的碎片型態。
立體主義開始於1906年,由喬治·布拉克與帕布羅·畢加索所建立,當時他們居住在法國巴黎的蒙馬特區。
1907年畢加索的《亞維農的少女》之後“立體主義”才煥發出新的光彩。
類型:布面油畫
大小:243.9 cm × 233.7 cm
藏於: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
這幅畫是畢加索,在“紅燈xx區”看到實景後,來源真實生活,繪製的。
這幅畫一出現,爭議就沒有斷過。
畢加索大師,創立立體主義很正常,畢加索生活實在太豐富多彩。每次想到《亞維農的少女》是在什麼地方畫的,就明白我和大師的距離是方方面面的。
其實畢加索並不喜歡,立體派,立體主義。畢加索是個繪畫天才,不是一般的畫家。我們不管妄言,畢加索因為多少原因想出這樣的繪畫方式。
這種打破現實,再重構的畫法,影響了我們現代很多畫家。
立體主義對中國繪畫的影響
有一個,西湖畫派。林風眠、吳大羽、方幹民、趙無極、朱德群和吳冠中這六個人都因為林風眠的關係,都受到了立體派的影響。林風眠先生是中國近現代美術的啟蒙者之一,與徐悲鴻、顏文梁和劉海粟並稱“四大校長”。很多人都受到林風眠的影響。
林風眠先生,將他對立體派立體主義的理解用傳統繪畫中。
其中最著名的是他畫的侍女圖
上圖;《五美圖》,設色紙本,67×67cm
成交價:RMB 14,468,080 HKD 18,040,000
拍賣時間:2013-04-05
不是油畫哦,林風眠先生創新精神非常的可貴。
下面一幅畫作看起來更加的“立體”。
《楊門女將之穆桂英》,設色紙本,63×63cm,
成交價:RMB 8,970,000
拍賣時間:2013-06-03
林風眠先生,能夠用中國畫工具和顏料畫出這樣的表現力的畫作,真是非常不容易。
一人感受
單從表現力上看,中國傳統繪畫,毛筆和國畫顏料,要融入立體主義,比油畫要難,中國繪畫的傳統工具和材料,畫出來的畫,不如油畫那麼的立體。
畢加索不喜歡,別人稱這是立體主義。
我個人覺得,中國傳統繪畫的工具和材料並不適合,表現立體主義。
我可能比較保守,中西繪畫很多方面,是融合不了的,也沒有必要融合。
以我僅有的知識,儘可能的客觀求真。歡迎大家一起討論,一起進步。
我是一人,喜歡書畫和藝術相關,關注我
一人筆記
立體派是西方美術的一個流派,是以畢加索為代表的,特點是誇張變形,人物和物體多面被拉到一個平面上,極富動感,早期的立體派不被認可,很多批評家都說這種畫是塗鴉,不是藝術品,沒有任何價值,後來畢加索的代表作《格爾尼卡》橫空出世,畫面上被扭曲變型的人物給觀者極大的衝擊力,也讓人們感受到作者對當時的現狀的思考,對戰爭和殺戮的控訴,這種感覺是寫實主義繪畫無法表現的,立體主義繪畫的出現,為現代繪畫藝術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 ,一改文藝復興以來繪畫的寫實主義風格,與印象派,野獸派,抽象派等新興畫派共同形成了西方現代繪畫藝術體系,對當代的繪畫,建築,雕塑,園林等藝術有著很大的貢獻和深遠的意義。
鄞粵強
立體派就是我們所說的“立體主義畫派”,是19世紀世界藝術大師畢加索創立的一個藝術表現形式!
畢加索《格爾尼卡》▼
立體畫派的作品都比較抽象,它將一個寫實的三維也會分割成不同的二維平面,將其進行分割、排列,從而表達畫家個人對於事物的獨特看法?
畢加索《哭泣的女人》▼
立體畫派因為過於抽象,導致很多人無法理解,欣賞不了,一直到現在還是褒貶不一。但是它的影響很深,我們在學習美術的時候經常要學到
“設計”、“佈局”、“分割”、“統一”,其實它就是脫胎於立體畫派,是現在“創意美術”的必學內容!畢加索《鬥牛士》▼
萬物皆明
是西方現代藝術史上一個運動和流派,
圖片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