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颱風在海平面剛生成時就將導彈丟進風眼中心會怎樣?

達摩院行顛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1.蚍蜉撼大樹的較量

首先颱風的能量並不是一顆導彈就能媲美的。我們曾經算了一筆賬。一個成熟的颱風,每小時釋放的能量就相當於2600多顆廣島原子彈爆炸的能量。

這還是每小時!2600多顆!原子彈而不是普通導彈!所以管他是不是什麼形成初期,能量的對比上就不是一個級別的!

2.能量夠的話呢?

我們知道颱風的生成,是因為熱帶、亞熱帶海洋,繼續的能量,選擇了颱風這種釋放方式。所以颱風其實是釋放能量的,是熱帶海洋裡的能量無法hold住了釋放的。這時候,你往颱風眼裡扔一個導彈有什麼用呢?補充能量?

颱風不是一個固定的風圈,你就算扔了許多核彈,讓風區的風發生錯亂甚至暫停,但是這個中心的低氣壓存在,很快又會組織周遭的空氣行程氣旋。

所以,最多隻能是治標不治本。而且,治標我也是不信的。

3.歷史上是做過實驗的

實驗是檢驗真知的唯一途徑,這種異想天開的方式不是沒有試過。歷史上還真有過往颱風中心扔導彈的行為。當然結局是:沒什麼影響。

所以,我們要科學看待問題,不能想當然。


不哈韓的小韓

一次颱風或颶風是幾萬平方公里的海面上與大氣發生能量交換的結果,它使如此大範圍內巨量的空氣和水發生如此劇烈的運動,釋放的能量相當於數百顆原子彈,即使你的導彈是核彈頭,從能量規模上是無濟於事的。當然,人類造出過數千萬噸級當量的氫彈,但它的爆炸帶來的強電磁脈衝已經讓試驗它的前蘇聯嚇得目瞪口呆,不敢再試了。

再說具體的過程,颱風/颶風都是一個直徑數百公里的巨型氣旋,狂風暴雨其實只發生在氣旋中心周圍一定範圍,而且是由於溫差不斷加速,越轉越快並逐步平移,在氣旋的中心恰好是風平浪靜的晴朗天氣。核爆炸是核裝藥的鏈式反應瞬間產生巨大的衝擊波,並以起爆點為中心呈球狀向四周劇烈釋放,同時產生光輻射和放射性塵埃等殺傷效應。其衝擊波在短暫的推進過程中,也類似超強颶風,但它不是旋轉經過地面,而是直線衝擊。

將這樣一個爆炸過程在臺風眼中心爆炸,其衝擊波向上向下部分都是浪費的,向四周的能量作用範圍也很難達到波及整個巨型氣旋。同時,氣旋是旋轉的氣流,在其中心向四周短暫外推的衝擊波最多將其向外擠一擠,根本不會對其旋轉的氣流有徹底消除的作用。何況,即使核爆炸的能量大到足以將氣旋吹散架,它本身的衝擊波就已經形成新的災害,而颱風最初形成可能在偏遠的大洋上,但強度大到成災時往往已經靠近海岸,你的核爆炸在消風之餘,也是生靈塗炭。

對自然之力要有敬畏之心,最好多研究順勢而為,迷信武力尤其是核爆炸,以致企圖用它對抗自然,不好,哪怕是想造福人類,也不要總想著用這種爆炸式的能量吧。


吳戈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每年的夏秋季節,颱風總是攪擾我國東部和南部地區,帶來狂風暴雨,給我國東南沿海地區造成嚴重的財產損失,同時也有不少人在臺風帶來的次生災害中不幸身亡。

颱風劣跡斑斑,那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把颱風消滅掉呢?有小夥伴腦洞大開——要不扔個導彈把颱風炸了吧?

圖片來源見水印

這個腦洞確實蠻大的,但是——這個辦法簡直是

“殺敵不過百,自損萬萬千”!

水蒸汽凝結為液態水釋放的潛熱為2500.8焦耳/克。颱風有1千克的降水,相當於釋放了2500.8千焦的能量。假設臺風中心半徑附近100公里以內均出現了50毫米的暴雨(實際上可能還會有大暴雨、特大暴雨),降雨均勻灑在圓形面積上,大約每小時2毫米降雨折算為6.28*1010千克的水,對應1.57*1014千焦能量

美國的B83核彈頭,爆炸產生的能量是5.0 x 10^12 千焦,也就是說,颱風每小時釋放的熱量,就相當於31.4個B83核彈頭。往颱風裡扔一個B83核彈頭,爆炸產生的能量,也就和颱風兩分鐘釋放的能量差不多,這個效果,就和奧特曼裡頭人類戰機打怪獸的效果差不多。更有甚者,這一部分爆炸產生的熱量,很有可能還會成為颱風的“補給”。

且不說導彈對臺風的影響幾何,光是爆炸產生的生態影響,可能就不比颱風帶來的災害影響小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您有幫助!

如有不準確之處,望不吝賜教!


不服軟的小軟

看了很多高人的分析評論,好像都是重點說颱風的威力、範圍的強和大,沒有說颱風能否托住導彈使其在風眼內爆炸。

大家都知道,風力雖大,相對於導彈而言,風的比重輕,密度低。導彈速度快,穿透力強。而風是在與海平面相連接的空中,當導彈高速進入風眼時,導彈並沒有停留在風眼內,而是繼續向下飛行,直至進入大海後爆炸,此時導彈遇到了海水的阻力,導彈的威力作用都發生在水面上下。再加上風眼的範圍(直徑)較大,約在幾十,幾百公里左右,此時,導彈相對於颱風風眼而言,其威力是不可比的,起不了多大作用。

個人見解,見諒勿噴。




甲午金秋

颱風是一團旋轉的氣旋,這是因為某處受熱(太陽照射)導致空氣向四周膨脹,但因為空氣都有重量,所以在同樣大的膨脹力作用下,受熱的空氣(夾著水汽)會向上升,其道理就象水中炸彈爆炸後,水柱向上升一樣(這個在電影裡常見),一部分空氣升上去,周圍的空氣就會來補充,夲來是周圍同時向此處補充,這就不會產生氣漩,但是由於地球在自轉,就會出現西邊的補充空氣得到了加速,而東邊的補充氣被減速,而且在北半球越往北轉速越慢,被加速越快,所以氣旋總是呈逆時針旋轉,但補充的空氣也受熱,也向上升,就會有越來越多的空氣通過補充參加進來,氣旋就會擴大,所以我們經常看到小旋風總是把樹葉,紙片往上卷,正是因為氣流是向上補充(旋轉向上),那它為什麼又是移動的呢?那是因為升上去的空氣會水平移動,這樣就象一條流動的氣流線一樣,這條氣流線所到之處,這兒的地面氣流就會跟在後面補充,走掉的氣流又由四周的空氣來補充,所以氣旋都是移動的,而氣旋的中心是低壓區,風平浪靜,狂風只在中心區邊緣處向外展開,越向外,風速越快,風力越大,如果在臺風(氣旋)剛生成時,這時還小,如果在其中心處搞一次爆炸,結果是什麼呢?結果是炸彈炸響後,炸藥從固體變成快速爆炸的氣體,向四面八方等力膨脹,於是與氣旋生成同樣的原因,膨脹氣體主要是向上衝去,然後立刻召來四周的補充氣流,這反而是加強了颱風的強度,等於又造了一個颱風並把兩個颱風加了起來,如果颱風擴大以後,其中心區有方圓幾百裡,一個炸彈只能制選一個小旋風,造成的空區很快會被填滿,應該影響不大。


縹緲孤鴻影45

颱風的形成是空氣高壓與低壓交錯,在地球的自轉的作用力下產生的氣旋,這種氣旋是很常見的,並不是每個氣旋都會變成颱風的,所以在初期沒有成長為颱風時是很難確定其是不是颱風,因為更多情況只是海上的暴雨,所以很難確定目標。不過當多個氣旋形成時產生合併現象,加上氣候和水文情況的變動,再碰上月球的潮汐現象就有很大可能會變成颱風,在臺風爆發的初期如果確定想依靠爆炸就來對他產生影響我覺得在短時間提高破壞力還是有可能的,平息是很難的,爆炸在中心風力最強的核心地帶,產生的動力如果不夠強大,只會將這些動能變成颱風動力的一部分,如果強大到能破壞整個風旋就會造成風暴核心位置空白,就會產生壓力真空區,但是爆炸的熱能催化更強的冷熱高低壓交互產生更高破壞力的可能性更強點。不過由於這種現象本身就是地球的一種自我調節聽系統,從環境還有自然角度來說這種破壞自然規律的事情還是少做,畢竟人類還沒有科技發達到替地球接手這種大自然自我調節系統,所以這種影響自然現象的事情還是少做少想吧,不然把自己搞死的可能性最大。


小杰V奇牙-傑

美國核彈夠多了吧,但是它今年寧願被五級颶風接二連三的襲擊,也不願意動用核子武器毀滅颶風。關鍵是沒用啊,一個颶風覆蓋面積達數萬平方公里,釋放的能量相當於成百上千的原子彈,人類的力量太渺小了!不然卡特里娜颶風也不會造成那麼多的人員傷亡了,還造成幾百億美元的經濟損失,這幾百億美元都可以造很多核子武器了!


屈原love國風

根據以往核彈爆炸的視頻來看,颶風應該會立刻解體,因為以往核彈爆炸的時候,天空的雲都會被肅清,一片明朗。不過這也取決於高度和當量,當然了,不要考慮輻射塵擴散,否則誰也不會允許使用!!


一定會幸福加油

不會怎樣,颱風依舊會生成。

因為一股颱風所形成的能量大小通常都已經達到了數百枚原子彈的規模,這枚導彈就算是核彈也沒什麼用,頂多就是給一場颱風的誕生獻上一場壯觀的煙火秀!

而且,題主說在臺風剛生成時就將導彈丟進風眼,那麼我們可以理解為颱風此時已經生成了。那麼這枚導彈如何進入風眼就是一個大問題。從颱風雲團外部直接發射?那麼這枚導彈很可能永遠都到不了颱風眼,而是被強大的風力吹向別處。

那麼垂直打擊呢?如果是用彈道導彈那就可以做到這一點。但就像之前說的那樣,這對臺風本身並不會起到什麼阻止作用,反倒還會因為核爆炸而造成更嚴重的人員與財產損失!而且核爆輻射還會隨著颱風移動,從而導致核汙染向全世界蔓延開來!


軍事帝

當導彈的速度超過颱風的速度時,將不受影響會直接從颱風的中心穿過去,而颱風的速度超過導彈速度,導彈將失去重力在臺風中心旋轉直到自爆!同時也不會影響颱風的正常運轉,因為颱風的毀壞面積比普通導彈要大的多,若是核彈就另當別論了,因為核彈從發射出去就是不停的在升溫,致使周邊空氣霧化所到之處及到達目的的途中所向披靡毀壞一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