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的史大姐和丈夫楊平兩年前回到自己的家鄉貴州都勻市斗篷山村,在斗篷山景區門口擺了個小吃攤,賣起了五穀雜糧煎餅和米粉,楊大哥做煎餅,史大姐做米粉,兩個人分工明確,其樂融融。旺季的時候他們每天能賣1000多元,淡季時也能賣500多元,兩人靠著這個小吃攤每月能有上萬元的收入。


40歲的史大姐和丈夫楊平兩年前回到自己的家鄉貴州都勻市斗篷山村,在斗篷山景區門口擺了個小吃攤,賣起了五穀雜糧煎餅和米粉,楊大哥做煎餅,史大姐做米粉,兩個人分工明確,其樂融融。旺季的時候他們每天能賣1000多元,淡季時也能賣500多元,兩人靠著這個小吃攤每月能有上萬元的收入。

楊大姐說,8年前她和丈夫在貴定開了個米粉廠,每天凌晨4點就要起床,訂單多的忙不過來,雖然一年能掙近百萬,但整天沒白沒黑的忙,太累了。現在年齡大了,孩子們也長大了,就不想再那麼拼命,就回到家鄉做個小生意。

楊大哥說,這個做煎餅的手藝是當年開廠時跟一位河南老鄉學的,沒想到現在派上了用場。

他把洋芋切成小塊放到調好的雜麵糊糊裡拌好,然後放進平底油鍋裡炸。

炸好的雜糧煎餅金黃酥脆,外焦裡嫩,每個煎餅賣4元,生意好的時候一天能賣300多個。

他們賣的還有炸好的洋芋條,也非常好吃。

史大姐說,幾年前他們就在貴定買了200多平方的房子,現在兩個兒子都在貴定的醫院上班,8歲的小女兒跟在自己的身邊,在山清水秀的家鄉生活很開心。攝影/陰朝亮 更多美食內容請關注頭條號攝客微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