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家藝術村:人才聚合打造文化新地標

玉龍河畔,與植物園相映,這裡有青石紅磚的花園洋樓,有舊工廠改造的LOFT,也有古樸自然的幽靜小巷。如果不曾來過這裡,你斷不會相信,在煙火氣息繚繞的城中村竟有這樣一個能讓時光緩緩流淌的藝術棲息地——房家藝術村。

產業轉型,打造文化新地標

隨著城鎮化快速發展,大眾對文化、藝術等精神方面的需要也快速增長。近年來,張店區傅家鎮著力於產業轉型升級,將文化創意產業作為工作重點,積極探索,大膽實踐,文化事業日益繁榮、文化活力大大增強。位於傅家鎮房家村北側的房家文化藝術村集文化、藝術、創意、休閒於一體,近幾年來,不斷髮展壯大,給原本內生動力不足的城郊村帶來了生機和活力。這裡聚集了大量從事文藝行業的工作室、文化創意公司、餐飲店坊,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

如今,房家文化藝術村已經變成了吸引創意人才、集聚文藝產業的新載體,集結了一群有夢又有趣的人。不僅有許多新生代的年輕創業者在這裡落戶,也吸引了一些行業翹楚前來入駐。

園區內現有30多個行業門類,從業人員達200餘人,為進一步推動創業、就業,帶動周邊村民脫貧致富發揮了積極作用。園區內每一戶雖領域不盡相同,但圈子彼此交融,通過相互合作、資源共享,不僅豐滿了自身的發展,也對整個氛圍的營造起到了良性作用,園區以此形成規模,擴大知曉度。

“活水”不斷,聚集人才和創意

房家文化藝術村有多種入園模式:引進有一定名氣的藝術家,給一些中青年藝術家提供更好的平臺;關注從各大專院校畢業的年輕人,為他們提供資助或者租賃金上的減免。

人才是藝術村的靈魂和支柱。目前,園區內有文化創投、文化項目開發與改造;文化藝術活動策劃、婚禮策劃;水下攝影、影像;書畫、製陶、非洲鼓、花藝、藝術沙龍、藝術培訓;廣告設計、空間設計、軟裝設計、禮服高端定製;烘焙、創意餐廳、咖啡館、靜吧等行業,這些藝術人才、創客通過獨具匠心的藝術創意和文化理念,提升了藝術村的整體格調,吸引了大批遊客,使房家文化藝術村成為年輕人休閒娛樂、感受藝術氛圍的一大去處。每一個生活在此的藝術家和到訪的藝術愛好者,在享受文化活動的同時,也會引發對傳承和弘揚文化藝術的思考。

房家文化藝術村將在政府引導下穩健有序發展,重點培育手工藝品展銷、藝術培訓、文化藝術活動和休閒娛樂四大利潤增長點,使房園區成為藝術品交易平臺、藝術培訓基地、文化演藝中心和餐飲聚會目的地。

整合資源,帶來發展新動能

藝術村起初是藝術者們基於愛好在城郊自發聚合生長的“圈子”文化,它的前身是一片舊工廠區。2010年前後,這些舊產業逐漸衰落,等待轉型。2013年,幾個文藝工作者來到此處改造了廢棄的倉庫作為個人工作室,漸漸地,文化藝術村初具雛形。經過多年的發展,藝術村的商業氛圍日漸濃厚,雖然短期內取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但是過度的商業化不利於藝術村的長期發展。為了進一步增強藝術村的文化藝術氛圍,提升入駐項目的品質,傅家鎮引導園區發揮平臺作用,不斷優化入駐項目,引進與定位相符的文藝工作室以及更多的手工藝人,園區搭建孵化器、創客空間等公共服務平臺,培育小微型企業、創客團隊,使文化創意產業枝繁葉茂,落園開花。

在五年的時間裡,房家文化藝術村為藝術家、青年創客們提供了工作空間和展示空間,依靠人才的帶動作用,使園區具備教育培訓、藝術創作、網絡文化、餐飲娛樂、展覽等產品及功能,輻射帶動周邊區域快速發展。藉助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東風,房家文化藝術村將通過重點項目、大型文藝活動、文藝展覽的宣傳與推出,不斷提高知名度,招攬各類藝術人才和優質創客入駐,同時進一步完善藝術村基礎設施建設,以“一個成熟的文化創意園為目標”,打造淄博文藝新地標,讓越來越多的人享受文化創意產業帶來的紅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