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对幼儿园老师耍威风,作为丈夫“严书记”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妻子对幼儿园老师耍威风,作为丈夫“严书记”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妻子对幼儿园老师耍威风,作为丈夫“严书记”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广安市委副书记严春风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严春风简历

严春风,男,汉族,1968年4月生,江西瑞昌人,博士研究生学历。1991年4月参加工作,198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91年4月至1995年2月,在昆明工学院工作;

1995年2月至1999年1月,在重庆建筑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1997年11月起,任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院长助理);

1999年1月至1999年8月,任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院长助理;

1999年8月至2001年8月,任宜宾市建委党委委员、副主任;

2001年8月至2005年3月,任宜宾市城市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

2005年3月至2006年8月,任宜宾市翠屏区委副书记、区长;

2006年8月至2009年2月,任成都市规划管理局总工程师;

2009年2月至2010年5月,任成都市规划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

2010年5月至2011年12月,任阿坝州副州长;

2011年12月至2014年11月,任阿坝州委常委、统战部长;

2014年11月至2015年7月,任住房与城乡建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2015年7月至2015年8月,任广安市委常委;

2015年8月至2016年11月,任广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2016年11月至今,任广安市委副书记。

“严书记女儿事件”:三大疑问待解

从上周末开始,一组来自于四川成都金苹果幼儿园家长群里的聊天截图,迅速演变成了一出连续剧。

妻子对幼儿园老师耍威风,作为丈夫“严书记”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网上一组群聊截图

据5月11日的截图显示,四川成都金苹果幼儿园老师“陈某”在群内发言称,“以后严某某放学那会单独坐,或者周围的人给她清空,她单独坐一边,真的是够了。”不久后,群内署名为“严某某妈妈”的人士发言称,“陈老师,你马上在全班当着所有师生给严某某道歉,否则,我通知你们集团领导来给我解释你对严书记的女儿说这话是什么意思!”随后,李某在家长群里宣称:老师已经被开除。

此消息在网上流传之后引发网友强烈关注,“严书记”到底是谁?不少网友很快将此人指向了一名四川省地级市的市委副书记,并直指该副书记名叫严春风。

妻子对幼儿园老师耍威风,作为丈夫“严书记”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5月12日,网上出现一封“严书记”写给四川省委组织部的情况说明。他在情况说明里表示:自己已和李某离婚五年,孩子归李某带,因此严春风本人对一切问题都不知情。

妻子对幼儿园老师耍威风,作为丈夫“严书记”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四川省纪委监委网站截图

面对网友关切,四川省纪委监委14日表示,已关注到网上“严春风舆情”相关情况,已及时介入调查核实。对于这样一个因网络群聊而引发的“严春风舆情”,我们到底该怎么看?还有那些疑问有待解答?

三大疑问

疑问一:严副书记是否“毫不知情”?

截图中,有家长质疑严春风“毫不知情”的说法。这位家长说,严副书记上周还来班上给孩子们讲过课,平时偶尔还接送孩子。更有家长直指严春风涉嫌欺骗组织,因为“他们还有个三岁多的小儿子”。证据是,他上周才看到过严书记的全家福,而“三岁小儿子”长得“一看就是书记的儿子”。

妻子对幼儿园老师耍威风,作为丈夫“严书记”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疑问二:涉事教师是否被开除?

妻子对幼儿园老师耍威风,作为丈夫“严书记”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在采访中金苹果幼儿园的保安说,涉事老师正常上班。

疑问三:严副书记能负担起贵族幼儿园的学费吗?

妻子对幼儿园老师耍威风,作为丈夫“严书记”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妻子对幼儿园老师耍威风,作为丈夫“严书记”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更有网友搜索发现,一家叫做四川中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的企业,股东名单中既有“疑似”副书记前妻名字的李某,又有一个叫“严春清”的男子,二人共计持股50%。此外,李某名下还有四家公司。

严春清、严春风,两人有没有关系?四川中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一位股东王卫东否认了公司股东里有“严春清”的说法。

王卫东:我哪里有这么个股东啊?不知道。

王卫东:那个,稍后有什么事在我的微博上发。

王卫东:没时间跟你聊。

苑坚:网上一出现相关舆情,我们就关注到了,并且持续和相关部门在进行沟通。目前省纪委监委已经介入了调查核实,调查结果一出来我们会适时公布。

对于网络舆情,党纪政纪部门介入,应该给予肯定。然而,在“严书记舆情”这个个案里,几个回合下来,总给人一种“舆论总是领先调查一个身位”的感觉。确实,就算涉及“特权”的问题属于自己不说别人不知道;但涉及“廉政”的部分,不能只靠舆情来紧盯。就算网友不“问”,相关部门能不能也做到“抢答”,不让本来不算严重的舆情,发酵至今天这个地步呢?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杨伟东认为,从目前一些网络舆情发酵的案例中看,一些政府部门还是习惯于被动回答问题,而不是主动发现问题。这个流程机制还有欠缺。

杨伟东: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个案,让主管部门总结经验,梳理形成一套比较有效的回应,或者说内部纠偏,或者内部调查事实的固定流程方法。关键是在流程制度上构建起一系列的调查机制,而不至于说网民提出左有问题,我就左边应对;右有问题,我就右边应对,人家说一我就查一,说二我就查二,出现这种首尾不能衔接的情形。

正如一些网友所说:严书记女儿这幼儿园都快毕业了,至少上了三年;那么三年中,网友们能发现的问题,有关部门能不能发现?杨伟东认为,网络舆情和政府部门的调查,应该既是队友,又是对手,两种监督之间有必要形成一种良性竞争和有效合作。

杨伟东:网上舆情和政府调查,不是截然对立的。网民、媒体和舆情,反映了公众对问题的关注。管理部门和媒体网民的有效衔接,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就不至于在这样的调查中让相关部门显得被动,让人觉得牵着鼻子走。能够解决问题,又建立起通畅的机制,才是更为重要的。

大家都在看

来源/四川省纪委监委、中国之声《新闻纵横》 、检察日报

美编/李凌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