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國產劇拍不出金融暗戰?迷你劇《東方華爾街》或將重塑信心

文丨零壹

在看到劉德華監製、企鵝影視與福斯傳媒集團聯合出品的《東方華爾街》開播消息時,雖然吳鎮宇領銜的卡司陣容頗為強大,但國產網劇能否呈現出一個貼近現實、驚心動魄的金融世界,仍不免讓人產生懷疑。

誰說國產劇拍不出金融暗戰?迷你劇《東方華爾街》或將重塑信心

畢竟觀眾們已經看到了無數扯著行業大旗談戀愛的“偽行業劇”,從《歡樂頌2》裡安迪那令人啼笑皆非的資本運作,到《談判官》裡小孩過家家一般的商業談判過程,或因編劇水平有限,或因目標受眾有意為之,製作團隊將行業題材“兒戲化”,已經成為制約國產劇質量的一大障礙。

5月18日“愛奇藝世界·大會”上,愛奇藝提出了“打造新短劇時代”的概念。動輒幾十集冗長的注水劇情已經讓觀眾不勝其煩,仿英美劇、日劇的季播模式正成為下一步目標。而騰訊獨播的《東方華爾街》就突破性地採用了迷你劇的形式製作,總集數僅為5集,單集約為50分鐘。如果去掉片頭片尾的時間,時長僅相當於一部稍長的電影。

劇中吳鎮宇奉獻了接近於《無間道2》的演技,余男別具魅力,眾多香港電影咖的表現也都可圈可點。作為福斯傳媒進軍內地市場的第一部作品,《東方華爾街》呈現出了遠超國產網劇平均的製作水平,與多數電影相比也不遑多讓。

誰說國產劇拍不出金融暗戰?迷你劇《東方華爾街》或將重塑信心

內涵深遠的真現實主義,主角心路暗合經濟學變遷

《東方華爾街》5月24日首播放出兩集。吳鎮宇飾演的葉抱一和張孝全飾演的韋航原本是師徒關係,他們懷揣理想希望憑藉一己之力維護健康金融秩序,無奈被金融巨鱷幕後操控,師徒反目成仇。

故事有三條時間線:背景分別是1998年東南亞金融危機、2008年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以及2018年的當下進行時。在推進當下主角復仇的劇情時,故事通過在1998年和2008年之間閃回穿插補全了人物性格,第一集多處倒敘穿插,尚有些令人難以把握人物關係,但隨著第二集多處伏筆兌現之後又豁然開朗,不得不讓人佩服劇情設計之考究。

誰說國產劇拍不出金融暗戰?迷你劇《東方華爾街》或將重塑信心

而在該劇的主題:金融危機下的人性轉變方面,《東方華爾街》更是有著不同於一般劇集的深遠內涵。吳鎮宇飾演的主角葉抱一原本是大學金融教授,在東南亞金融危機時被請出學校參與救市。在學校倡導政府不干預理論的他,卻在實際面對索羅斯等大鱷狙擊後,得出了此前理論不合實際的結論,隨後他組建了“cash”組織,試圖維護市場秩序。

可是10年後金融市場依舊循環,2008年金融危機再次到來,葉抱一等人身邊的煮飯大媽跳樓身亡,葉抱一彷彿被詛咒的西西弗斯一般陷入徒勞困境中,隨後他的身份再一次改變,進入政壇意圖成為操控者。

誰說國產劇拍不出金融暗戰?迷你劇《東方華爾街》或將重塑信心

葉抱一的名字也很有講究,“抱一”一詞出自道德經,有與真理合一的意思,專精固守不失其道。葉抱一的角色在劇中看似陰晴不定,但卻明顯是一個心機深沉同時有著極強原則的人,與這個名字非常符合。

葉抱一的思想變化甚至可以看成經濟理論的演變隱喻:學院時期的葉抱一倡導的“讓市場自動調節”是亞當·斯密《國富論》裡“看不見的手”的著名言論,屬於“古典經濟自由主義”,香港經濟“積極不干預”的政策也是這種思想的體現;

誰說國產劇拍不出金融暗戰?迷你劇《東方華爾街》或將重塑信心

而在東南亞金融危機時,葉抱一從理論走向實踐後不可避免地讓政府幹預市場迎戰索羅斯,承認經濟需要一定干預,又像是”新經濟自由主義”的理論。而在現實中香港也不再是早期的經濟體系了,2006年9月11日,香港行政長官曾蔭權明確表示,特區政府並不奉行“積極不干預”政策。

這種對當代金融事件的深入演繹,很少出現在國產影視劇中。《東方華爾街》在這方面絕對是誠意滿滿,在表現股市炒作過程中更是各類雷霆手段專業名詞層出不窮,令人不敢分神。不止如此,這部劇鏡頭表現與劇情更是結合緊密,許多片段的鏡頭構圖頗具儀式感,有如同電影一樣的質感。

誰說國產劇拍不出金融暗戰?迷你劇《東方華爾街》或將重塑信心

背景為文藝復興時期畫家提香的作品《西西弗斯》

並且在劇情設置中,《東方華爾街》還不忘聯繫現實,反映影視圈的資本現象:隨便找名導演名演員,沒錢請就送股權給導演演員代替,上映時再搞一搞9.9元贈票,簡直黑了個遍。而且就在5月24日,歡喜傳媒用1.5億股和1億元現金將張藝謀簽入公司做股東……還有比這更現實的現實主義嗎?

誰說國產劇拍不出金融暗戰?迷你劇《東方華爾街》或將重塑信心

但在這樣的精良製作之下,筆者仍不免為這部作品擔憂:這部迷你劇與當代金融史聯繫極為密切,充滿了各種股票術語,劇情上更是埋下眾多伏筆,讓觀眾不得不聚精會神。有一定觀劇門檻、劇情走向嚴肅,這種類型的“清流”會得到觀眾和市場相應的尊重嗎?

高質量不代表受眾廣,《東方華爾街》的兩大隔閡

播出時間可能是《東方華爾街》對觀眾而言的第一個隔閡。這部劇屬於騰訊獨播,採用的是每週四20點免費更新1集,會員提前看下週的模式,5集的內容需要一個月才能播完。《東方華爾街》的劇情節奏很接近於Netflix自制劇裡《超膽俠》《懲罰者》這類劇集,情節發展快速,人物關係複雜,各集之間聯繫緊密。

這樣的情況下,《東方華爾街》每週僅放出1集的節奏對播放熱度集中、延續非常不利,更多的觀眾會趨向於更新完畢後集中觀看。作為對比,Netflix的季播劇都是一次性放出整季的。

誰說國產劇拍不出金融暗戰?迷你劇《東方華爾街》或將重塑信心

《超膽俠》海報

嚴肅的劇情和題材上的門檻可能是第二個隔閡。《東方華爾街》涉及了許多股票術語和經濟思想,雖然在劇中不至於對理解劇情產生太大影響,但終歸是一個更高的觀劇門檻。不止如此,《東方華爾街》明顯是一部以男性智鬥為主要內容的戲,贏得口碑或許不難,但卻不一定能夠贏得多數觀眾的注意力。

根據淘票票專業版數據,截至25日16時《東方華爾街》當日實時播放量為1142萬,排在網劇榜第六位,成績只能說中規中矩。好口碑、高質量不一定帶來好的收視、播放成績,這是影視行業面臨的一大問題。豆瓣高達9.6分的《大明王朝1566》,在湖南衛視當年首播時收視始終沒有衝破0.5%,堪稱慘淡。

誰說國產劇拍不出金融暗戰?迷你劇《東方華爾街》或將重塑信心

但筆者認為,以《東方華爾街》劉德華監製、企鵝影視與福斯傳媒集團聯合出品的陣容來看,主創方的格局也絕不會僅僅停留在播放量上。通過一部不摻一滴水的高水平作品打響口碑,提升品牌地位或許才是《東方華爾街》更大的意義。

金融題材港劇《大時代》珠玉在前,《東方華爾街》也在向同樣的方向前進。2018年是提倡現實主義題材和高質量短劇的時代,如果連劉德華監製、福斯傳媒的第一部劇集也跟市面上多數網劇那樣粗製濫造淪為圈錢製作,那樣才是真正令人絕望的。

誰說國產劇拍不出金融暗戰?迷你劇《東方華爾街》或將重塑信心

不管這部劇最終熱度如何,都不妨礙我們為它鼓掌。至少《東方華爾街》再次證明了國產劇不止是各種狗血愛情,我們也可以嚴肅正經地拍金融,拍歷史進程中的人情冷暖。屏幕上那些“霸道總裁愛上我”的戲碼,並不是國產影視劇的全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