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手抄報素材,給孩子收藏。

清明節

清明節,古時也叫三月節,公曆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為清明節,為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

《歲時百問》有記載:“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另外,清明節也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如今發展成一年中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主要表現形式為祭祖和掃墓。人們在清明節前後仍有上墳掃墓祭祖的習俗:剷除雜草,放上供品,於墳前上香禱祝,燃紙錢金錠,或簡單地獻上一束鮮花,以寄託對先人的懷念。

2006年,清明節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清明節手抄報素材,給孩子收藏。

清明節的傳說和由來

清明節大約始於周朝,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相傳大禹治水後,人們用“清明”二字慶祝水患已除,天清地明,天下太平。然而這個時候又是春暖花開、春光美景、春色迷人、春意闌珊、陽光燦爛、萬物復甦的季節,正適合春遊和踏青,於是唐朝的那個時代開始便有了清明時節踏青這個習慣。

由於春回大地、春暖雨多,特別適合農耕,古代農耕時就有諺語:“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到後來,清明由最開始的只是一個節氣,發展成踏青和耕種的大好時節。不過,因為清明節與寒食節日子接近,而寒食節是人們祭祀祖先的日子,後人便把寒食節與清明節合併成一個節日,故清明時節禁菸火,祭祖和掃墓,只吃涼的食物。給清明節增添了許多重要意義和生活情趣。

相傳大禹治水後,人們就用“清明”之語慶賀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時春暖花開,萬物復甦,天清地明,正是春遊踏青的好時節。踏青早在唐代就已開始,歷代承襲成為習慣。踏青除了欣賞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還開展各種文娛活動,增添生活情趣。

清明節流行掃墓,其實掃墓乃清明節前一天寒食節的內容,寒食相傳起於晉文公悼念介子推一事。唐玄宗開元二十年詔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與清明相接,後來就逐漸傳成清明掃墓了。明清時期,清明掃墓更為盛行。古時掃墓,孩子們還常要放風箏。有的風箏上安有竹笛,經風一吹能發出響聲,猶如箏的聲音,據說風箏的名字也就是這麼來的。

清明節典故-割股充飢

相傳春秋戰國時代晉公子重耳,為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為了救重耳,從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給重耳吃。十九年後,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晉文公執政後,對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為介子推叫屈。晉文公猛然憶起舊事,心中有愧,馬上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介子推不願見他,已經揹著老母躲進了綿山。於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說,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晉文公乃下令舉火燒山,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後,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望著介子推的屍體哭拜一陣,然後安葬遺體。第二年,晉文公領著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墳前,只見那棵老柳樹死樹復活,綠枝千條,隨風飄舞。祭掃後,晉文公把復活的老柳樹賜名為“清明柳”,又把這天定為清明節

清明節手抄報素材,給孩子收藏。

清明的習俗

清明節掃墓

俗稱上墳,是祭祀已逝的親人和革命先烈的活動。按照舊的清明習俗,人們掃墓時,攜帶菸酒、糖果、食物(多為主食)、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將紙錢焚化,還為墳墓除去雜草,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

清明節踏青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每年陽曆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的好時候。在古時,春遊還叫踏青、探春、尋春等。這個時節適合參加體育活動來防止冬季殘留的寒氣傷身,除了踏青,還有古時候的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

清明節放風箏

許多人喜愛在清明節的時候放風箏。因為人們也會在夜裡放風箏,還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像一盞盞小燈,被稱為“神燈”,特別好看。傳說有這樣的習俗,把風箏放上天空後剪斷牽線,任憑春風把他們吹向各地,可以除病消災,祈求帶來好運。

清明節還有許多失傳的風俗,如古代曾長期流傳的戴柳、射柳、打鞦韆等,據載,遼代風俗最重清明節,上至朝廷下至庶民百姓都以打鞦韆為樂,仕女雲集,踏青之風也極盛。

清明節手抄報素材,給孩子收藏。

清明詩句

1、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關於清明節寒食習俗的詩句,最著名的一篇:

2、《寒食》 【唐】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關於描寫清明節的詩句之一:

3、清明夜 【唐】白居易

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

獨繞回廊行復歇,遙聽絃管暗看花。

4、清明日送鄧芮二子還鄉 【唐】戴叔倫

鐘鼓喧離日,車徒促夜裝。

曉廚新變火,輕柳暗翻霜。

傳鏡看華髮,持杯話故鄉。

每嫌兒女淚,今日自沾裳。

5、清明後登城眺望-【唐】劉長卿

風景清明後,雲山睥睨前。

百花如舊日,萬井出新煙。

草色無空地,江流合遠天。

長安在何處,遙指夕陽邊。

6、清明日曲江懷友-【唐】羅隱

君與田蘇即舊遊,我於交分亦綢繆。

二年隔絕黃泉下,盡日悲涼曲水頭。

鷗鳥似能齊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

寡妻稚子應寒食,遙望江陵一淚流。

關於描寫清明節的詩句之二

清明節手抄報素材,給孩子收藏。

7、寒食-【唐】孟雲卿

二月江南花滿枝,他鄉寒食遠堪悲。

貧居往往無煙火,不獨明朝為子推。

8、清明即事-【唐】孟浩然

帝裡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車聲上路合,柳色東城翠。

花落草齊生,鶯飛蝶雙戲。

空堂坐相憶,酌茗聊代醉。

9、清明-【唐】孫昌胤

清明暮春裡,悵望北山陲。

燧火開新焰,桐花發故枝。

沈冥慚歲物,歡宴阻朋知。

不及林間鳥,遷喬並羽儀。

10、清明日憶諸弟-【唐】韋應物

冷食方多病,開襟一忻然。

終令思故郡,煙火滿晴川。

杏粥猶堪食,榆羹已稍煎。

唯恨乖親燕,坐度此芳年。

11、長安清明-【唐】韋莊

蚤是傷春夢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內官初賜清明火,上相閒分白打錢。

紫陌亂嘶紅叱撥,綠楊高映畫鞦韆。

遊人記得承平事,暗喜風光似昔年。

關於描寫清明節的詩句之三

12、《途中寒食》 【唐】宋之問

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

可憐江浦望,不見洛橋人。

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

清明節手抄報素材,給孩子收藏。

13、《閭門即事》【唐】張繼

耕夫召募愛樓船,春草青青萬項田;

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

14、《清明》【宋】王禹俏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15、《寒食上冢》【宋】楊萬里

逕直夫何細!橋危可免扶?

遠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

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

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餘。

16、《郊行即事》【宋】程顥

芳草綠野恣行事,春入遙山碧四周;

興逐亂紅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磯;

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紅;

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遊衍莫忘歸。

關於描寫清明節的詩句之四

17、清明-【宋】黃庭堅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餘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候。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18、清明-【宋】王禹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19、《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明】高啟

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後還鄉亦可哀。

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

清明節手抄報素材,給孩子收藏。

清明節諺語

陰雨下了清明節,斷斷續續三個月。

清明難得晴,穀雨難得陰。

清明不怕晴,穀雨不怕雨。

清明無雨旱黃梅,清明有雨水黃梅。

清明一吹西北風,當年天旱黃風多。

清明北風十天寒,春霜結束在眼前。

麥怕清明霜,谷要秋來旱。

清明北風十天寒,春霜結束在眼前。

清明不拆絮,到老沒成器。

清明不帶柳,來生變黃狗。

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

清明斷雪,穀雨斷霜。

清明斷雪不斷雪,穀雨斷霜不斷霜。

清明穀雨,寒死老鼠;小滿立夏,寒死老郎爸。

清明刮動土,要刮四十五。

清明颳了墳頭土,瀝瀝拉拉四十五。

清明嫁九娘,一去不還鄉。

清明冷,好年景。

清明螺,抵只鵝。

清明南風,夏水較多;清明北風,夏水較少。

清明暖,寒露寒。

清明起塵,黃土埋人。

  • 清明前掛金錢,清明後掛銅錢。

清明兒歌

  • 兒歌1:清明

清明節,雨紛紛,家家忙著去上墳,

祭先烈,祭親人,從小就要懂孝順。

  • 兒歌2:清明節

柳葉綠,桃花紅,過了寒食是清明。

煮雞蛋,卷單餅,蕩完鞦韆放風箏。

郊外春光美如畫, 全家老少去踏青。

  • 兒歌3:清明謠(廣西童謠)

清明時節聽啼鵑,兒女家家拜墓田,

糯飯一盂雞一隻,竹籃挑上侍人肩。

  • 兒歌4:清明謠

春一春二春三頭,春四開開猛熱頭,春鳥停停樹上頭,春牛睏睏田橫頭。

割來春草喂春牛,新造房子樓外樓,爺爺阿伯有名頭,圓頭獅子管門頭。

  • 兒歌5:清明戴柳(浙江童謠)

清明戴楊柳,下世有孃舅。清明戴花,下世有媽。

清明戴扁柏,下世有阿伯。清明倒夜桶,下世有外公。

清明節手抄報素材,給孩子收藏。

  • 兒歌6:山谷裡有座烈士墓

桃花山,杏花谷,山谷裡有座烈士墓,

清明節,來掃墓,墓前栽花又種樹,

烈士話兒心中記,要為人民謀幸福!

  • 兒歌7:文明掃墓

清明節,去掃墓, 破除迷信要記住。

不燒香,不燒錢,文明祭掃才安全。

爬上墳頭種棵松, 站在墓前鞠個躬。

文明祭掃來提倡,祖先也會想得通。

  • 兒歌8:清明祭掃歌

清明節,祭祖先, 迷信做法太危險。

花兒水果擺整齊, 安全文明好風氣。

  • 兒歌9:文明祭掃歌

清明節,祭祖先, 燒香燒紙很危險。

不搞迷信不放炮, 祖先點頭哈哈笑。

  • 兒歌10:文明掃墓歌

清明節,放鞭炮, 墳前墓後烏煙帽。燒紙燒錢危險多,迷信做法不能要。

清明節,好習俗, 傳統文化不能丟。植樹種花好風尚, 文明祭掃要提倡。

清明節手抄報素材,給孩子收藏。

清明節祭奠先烈

1、先烈永不忘,立志更堅強。復興中華路,共創偉業煌。

2、讓我們銘記英雄先烈,去開拓美好幸福的未來,我們要以革命先烈為榜樣,珍惜學習機會,努力學好本領,弘揚革命精神,爭取今後能為祖國和人民做出更大的貢獻。為譜寫祖國的繁榮發展的篇章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3、無數的革命先烈拋頭顱,撒熱血,用鮮血和生命換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我要好好學習,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把我們祖國建設的更加繁榮富強!

4、所有革命的戰士,你們不惜一切的代價,為祖國奉獻了自己的生命。你們是我的榜樣,我要向你們學習愛祖國,愛人民,不放棄的精神。我會好好學習,不辜負你們的希望。是你們讓祖國有了今天的樣子,是你們讓祖國如此美麗,是你們讓我們如此幸福,我們不會辜負你們的希望!

5、無數革命烈士為我們今天幸福生活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我們應該倍加珍惜並積極努力把我們的家園建設的更加美好!人與人、人與環境應該和諧相處!

6、烈士們,在你們的艱苦奮鬥下,我們的祖國才能繁榮富強,才會有現在美好的生活,我們這些祖國的花朵才會開的越來越旺盛,這些都是用你們鮮血換來的,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為祖國做貢獻,完成你們未了的心願。

7、願先烈們安息長眠,因為有了你們,我們的生活變得美好。我們一定沿著你們的革命英勇之路努力奮鬥,振興祖國!

8、先烈永不忘,立志更堅強。復興中華路,共創偉業煌。

清明節手抄報素材,給孩子收藏。

9、清明時節雨紛紛,這是上天給予英雄的哀思,英雄啊,你們長眠於地下,是你們,才有了中華的熱血山河,是你們,才有了我們新一代的美妙生活,是你們,才走向了新時代的奏歌,是你們,才造就了我們衣食無憂的生活,是你們,才養育出我們新的一代,英雄啊,獻一束黃菊,寄託對英雄先烈的哀思,希望我們的祖國更加繁榮昌盛!

10、深切悼念那些為新中國誕生而獻身的英烈和偉人們,因為有了他們我們才有現在的幸福生活!因為他們,我們才有現在的國際地位!因為他們,中華民族才又一次傲立世界民族之林。

11、清明雨洗烈士墓,風吹松柏蒼竹勁,緬懷先烈英雄事,熱淚盈眶祭英魂。

12、帶著崇高的敬意,緬懷革命的先烈,帶著哀悼的情懷思念逝去的親人,清明節,是一個有著痛苦哀傷回憶卻無法磨滅的日子,這個特別的日子,讓我們再一次探尋無法消逝的偉大。

13、感謝英勇無畏的先烈們,沒有你們的果斷付出,就沒有我們今天的笑容。再多的華麗言辭也無法表達我們對你們的感激和敬仰,我深深地為你們哀悼,謝謝你們!你們放心的安息吧。我們已經長大,可以接手你們無畏的精神,為祖國增光添彩!

14、紀念為革命獻身的烈士,如果不是他們的犧牲,就不會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來祭拜你們,感謝你們的犧牲,感謝你們的勇敢,也感謝你為我們犧牲。

清明節手抄報素材,給孩子收藏。

15、看到這些老一輩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我頓時熱淚盈眶,他們的豐功偉績,道德人格為後世的人們敬仰,在這個激盪的今天,我們更應該紀念他們,然而不僅僅應該為了紀念而紀念,更重要的是學習他們!

16、無論什麼時候,人民永遠記住您,我敬愛的革命烈士們,雖然在這個世界上已看不到你們那英勇的身軀,但是,你們的靈魂永遠活在我們的心裡中!

17、清明的小草嬌翠欲滴,那是我們獻給烈士的新衣;清明的白楊高大挺拔,那是我們送給烈士的鋼槍;清明的白雲飄向遠方,那是我們對烈士的呼喚;清明的細雨飄飄灑灑,寄託著我們對烈士的思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