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破碎,孩童何辜|在敘利亞,有一群每天生活在恐懼裡的孩子

當大部分孩子,於暖陽初升的清晨,在母親溫柔的呼喚下醒來,飲下一杯溫熱的牛奶,穿戴得舒適整齊去上學時;

山河破碎,孩童何辜|在敘利亞,有一群每天生活在恐懼裡的孩子

於朝氣蓬勃的校園,和小夥伴們上課認真聽講,下課愉快玩耍時;

於溫馨慵懶的夜晚,回家有窗邊明亮的燈光,桌上可口的飯菜,小床鬆軟的被窩等候時。

在地球的另一個角落,有這樣一群孩子,躲在陰暗潮溼的地下,沒有枕頭沒有毛毯,更沒有食物和飲用水。

山河破碎,孩童何辜|在敘利亞,有一群每天生活在恐懼裡的孩子

外面是炮火連天的戰場,一出去就可能被炸得屍骨無存。

山河破碎,孩童何辜|在敘利亞,有一群每天生活在恐懼裡的孩子

12歲的少年和他的朋友,日常的活動範圍就是地下,這樣暗無天日的日子,他們已經過了好幾年。

從2011年戰爭爆發以來,7年多了,城市變廢墟、親友變亡魂。

這個國家的孩子,就一直籠罩在死亡的陰影下。

父母和兄弟姐妹,也許早已喪生,甚至是當著他們的面被殺,幼小的心靈不得不承受親人離去的悲痛和絕望。

甚至連僥倖活著的自己,也因戰爭而滿身傷殘。他們或茫然、或大哭,不明白命運為何如此殘忍?

可憐的孩子們,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麼,要承受這一切。他們一遍又一遍地追問著,想得到一個答案:“我們到底做錯了什麼?”

山河破碎,孩童何辜|在敘利亞,有一群每天生活在恐懼裡的孩子

他們每天在恐懼中睡去,又在恐懼中醒來,不知道自己能否看見第二天的太陽。

家園,早就千瘡百孔,孩子們居無定所,天為蓋、地為床,槍林彈雨為伴。

這些戰火中的孩子,光是活著,就已經用盡全力。

戰爭帶來的創傷,成年人尚且難以承受,更不用說幼小脆弱的孩童了。

網上有一個視頻:“真實記錄敘利亞小女孩”從2011年到今天,都經歷了什麼?

你會看到,一個原本明媚陽光的孩子,生活快樂無憂。

山河破碎,孩童何辜|在敘利亞,有一群每天生活在恐懼裡的孩子

她曾有幸福的家庭、親密的家人、快樂的夥伴,有生日蛋糕、美味零食和好看的口紅。

也曾在父母的呵護下,無憂無慮地上學、玩耍,在夜晚來臨時安心入眠。

但戰爭把一切都改變了,她只能和家人不停地逃亡、求生,一天天變得憔悴不堪。

身邊的親人,一個個離去,先是爸爸,然後是媽媽。

從最初的驚恐,到後來的麻木。

小女孩變得越來越堅強,在一次偷渡落海被救起後,她甚至照顧起了一個小男孩,像媽媽曾經照顧自己一樣。

可這種堅強,卻讓人覺得無奈、心痛。

小女孩最後盯著鏡頭的眼睛,冷靜又絕望,讓人不忍直視。

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調查顯示,敘利亞兒童生活的糟糕程度,自2011年陷入內戰後就達到峰值。

而這種情況,隨著戰爭的持續,一年比一年惡化,“敘利亞兒童的生活條件已經觸底”

國際救援組織“救助兒童會”發現,每四個敘利亞兒童,就有一個的精神狀況不穩定,瀕臨失常邊緣。

接受調查的孩子,大多非常害怕到戶外活動、沒有上學,許多兒童也目睹過親人或朋友死去。

許多敘利亞小孩,經常做惡夢、尿床、易暴怒、有自殺傾向、感到沮喪

戰爭對兒童的影響,遠大於成年人,尤其是對那些目睹財產遭到破壞,親人被逮捕、遭受酷刑甚至死亡的兒童。

這些往事不僅會出現在夢境中,還會體現在日常行為上,甚至徹底改變孩子一生的價值走向

經歷過戰爭的孩子會有哪些表現?

大多數經歷過殘酷戰爭的孩子都有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

無論是直接受到嚴重傷害或死亡威脅,還是目睹他人受傷、死亡,都會引起創傷後應激障礙。

最簡單和最直接的表現在行為上,形式多種多樣。

比如嚴重焦慮、恐懼、沒有安全感、持續緊張、感到被孤立、尿床、毫無理由的哭泣等等。

很多孩子還會表現出攻擊性、對他人苛刻和嚴厲、毫無理由的發怒、對日常生活提不起精神。

有些孩子甚至會失去在戰爭前學到的一些技能,比如出現了語言障礙,甚至喪失了玩耍的能力

難民營相關人員已經反饋了很多孩子的異常表現:

“六歲的孩子不看兒童節目,而是喜歡看實事新聞,他們好像非常緊張、害怕,尤其在晚上聽到響亮聲音或者飛機聲音的時候

。”

烏爾法難民營的敘利亞兒童培訓和教育中心主任Cooley Oglu說:“一些兒童因為恐懼而變得口吃說話含糊不清。”

一個8歲的孩子在抵達難民營後15天都沒有開口說話,當他終於開口時,說得第一句話是:“他們燒了我的學校。”

一名一年級的女孩目睹了坦克碾過叔叔雙腿的過程,她常常逃課,並且常常不明原因的發燒

一個正在玩士兵玩具的男孩,突然大喊起來:“我和反政府武裝在一起”。老師向他走來,他害怕地躲在桌子下面,恐懼地大叫:“不要告訴軍隊。”

安塔基亞Bashaer學校的心理學家Montassin Bilar Assasa說:“一個5歲的女孩,跟著家人從一個難民營轉移到另一個難民營,她失去了安全感,每天都會

小便失禁幾次。一名14歲的女孩看到其他女孩在她家門外被槍殺,她拒絕獨處,哪怕是一秒鐘。”

戰爭的影響,會跟隨他們一輩子嗎?

9%經歷過戰爭、患有PTSD的孩子會終生患病。

更晚逃離敘利亞的孩子們,比早逃出來的孩子情況更糟糕,因為目睹了太多暴行和殺戮。

華盛頓心理協會前會長、專門研究受暴力和戰爭影響的兒童的臨床心理學家Rona M. Fields博士說:長期的暴行會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發展造成相當大的傷害。

兒童心理發展中,自尊感、同情心和他們屬於一個社會的感覺很重要,可這些會在戰爭中被破壞。尤其是那些目睹了父母死亡、學校被摧毀的孩子。

孩子們沒有了這三樣東西,會對周圍世界漠不關心,甚至找不到自己活著的意義

往往在日後無法理解和應對悲傷的情緒,情緒上的混亂會被表達為憤怒增加了暴力傾向的可能,發展成殺人犯暴力狂的可能性高於未經歷過戰亂的孩子。

他們的經歷可能會使他們很難與成年人或同齡人建立健康關係,更容易濫用酒精或毒品。

Fields教授補充到:他們更傾向於相信世上沒有正義沒有任何人在乎他們,更容易將他人的某些行為曲解為攻擊。

也正是因為戰爭創傷導致的暴力傾向,以及對人的慢性恐懼,會使他們無法融入社會,甚至對未來的家庭造成二次傷害

殘酷的戰爭甚至會改變孩子的道德結構,他們長大後比其他人更容易通過撒謊、偷竊、出賣肉身來生活。

心理學家Neamah Badrawi說:“人類行為引起的兒童創傷比自然災害造成的更加嚴重,他們會根植於記憶中,讓拯救他們變得更加困難。”

山河破碎,孩童何辜?可怕的戰爭從未走遠,更可怕的是以文明之名發動的戰爭。

阿拉伯人中流傳著這樣一個諺語,“人間若有天堂,大馬士革必在其中。天堂若在天空,大馬士革必與之齊名”

“人間天堂,上天恩賜”如今已是戰爭的“風暴眼”。這個曾經安寧平靜的文明古國,而現在:左手浮華,右手血淚。

去年3月,聯合國曾製作一支公益mv《心跳》,是由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中東和北非區域大使、作曲家扎德·迪拉尼(Zade Dirani)為敘利亞譜寫,由一群敘利亞孩子們演唱的。

主唱者是一個失明的敘利亞兒童,還有40餘名孩子。

他們一同站在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中的一片廢墟中央,唱著:

在廢墟和戰火中,

我們的傷口很深;

我們想要大聲說出來,

但我們的聲音很微弱……

我們也許還是孩子,

但我們的哭泣來自心靈,

我們想要消除恐懼並且改變……

我們想要童年再次迴歸,

用傷痛、恐懼和淚水,

我們寫下這首歌。

山河破碎,孩童何辜|在敘利亞,有一群每天生活在恐懼裡的孩子

孩子們純淨的歌聲、單純的笑臉,讓我們感動,也讓我們心酸。

一年過去了,這些孩子又大了一歲,但是也意味著戰爭給他們的傷害更深了一層。

這個世界很殘酷,讓他們歌唱希望卻沒有給他們留下希望。這個世界,欠他們一個幸福的童年。

山河破碎,孩童何辜|在敘利亞,有一群每天生活在恐懼裡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