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失戀33天》到《前任3》,曾經在影院裡淚眼婆娑的你還幸福嗎

前幾天看到一段視頻,一個女孩子在看完《前任3》之後,在電影院裡嚎啕大哭,旁邊的陌生人都在安慰她。看到這段視頻之後,內心頗有感觸。到底是怎樣的刻骨銘心讓這位女孩子如此傷心?我們每個人的內心總有一個關於愛的成長的故事。一旦觸及,痛徹心扉!

從《失戀33天》到《前任3》,曾經在影院裡淚眼婆娑的你還幸福嗎

每一個為失戀苦痛掙扎的人,回憶裡都曾有一個缺失的自己。

突然想起了2011年上映的另外一部電影《失戀33天》,與《前任3》更加文藝、煽情相比,《失戀33天》算是治癒系的範疇。

從《失戀33天》到《前任3》,曾經在影院裡淚眼婆娑的你還幸福嗎

兩部電影裡,我們每個人都是主角。沒有走到一起,我們用33天、330天,抑或是更長的時間,慢慢塵封起那段刻骨銘心的回憶,可是某一天,一個不經意的場景,那段回憶又被喚醒,原本以為時日已久,心裡不會再有波瀾,然而,那種酸澀的刺痛分明是在告訴我們:有些事情,經歷過了,就是一輩子!

從《失戀33天》到《前任3》,曾經在影院裡淚眼婆娑的你還幸福嗎

年輕時候的愛戀,總是真誠,純粹,不顧一切的給予其中夾雜著任性的索取、驕傲的自我。無私的愛對方,也自私的求證對方愛自己。在無所顧忌的年齡裡,放肆的任由自己的情緒,脆弱,倔強,自私展示給那個相愛的人。然而,因為我們太年輕,只是欣喜於愛的甜蜜的綻放,而無力承擔由愛帶來的黑暗。那些未完結的愛戀,就像是一首沒有唱完的歌,休止在時光中。

每一次愛上一個人,對方身上那些吸引我們的地方,往往是以為自己所缺失的部分。藉由這樣的相遇,相知,讓我們看見自己,重新認識自己。

從《失戀33天》到《前任3》,曾經在影院裡淚眼婆娑的你還幸福嗎

每一次當愛人離開了,總會經歷一段自省的過程,總覺得是自己哪裡做得不夠好,一定是因為這種原因,一定是因為哪裡不好,對方選擇了離開。總是試圖去改變,去討好,去成為另一個人,以為可以得到對方的愛。

有時候愛上一個沒那麼愛你,甚至不愛你的人,不過是內心想完成兒時未得到的“被愛”“被認可”的需求。總是要很努力,費盡心思讓對方看見自己,愛上自己,而不停的重複被忽視,或者被拋棄,驗證對方不夠愛我的感受。

從《失戀33天》到《前任3》,曾經在影院裡淚眼婆娑的你還幸福嗎

讓人痛苦流淚的,並非全部是因為懷念對方,遺憾過去,而是無法再次承受,我不夠好,我不值得被愛。

直到有一天,在一次又一次的反思中,慢慢認回全部的自己。直到明白:失戀,不再只是讓人反思自己不夠好的地方,從而成為更好的自己。更重要的一課是,明白對方的離開,不是因為自己的不好,只是一種選擇,而你已經足夠好。無需證明,你活著,就是最好的。那種由生命本身的神聖與力量所帶來的篤定感與安全感。

從《失戀33天》到《前任3》,曾經在影院裡淚眼婆娑的你還幸福嗎

我們無法成為一個更好的別人眼中的“某人”,只能成為自己。終於當你體會,生命,活著本身就是奇蹟,無需費力向這個世界證明自己,獲得他人的認可,便能把那顆一半掛在外面的心,收回來,安心的輕鬆的做自己。當一個人真正開始做自己的時候,才會傾聽到內心的聲音,才會體會活著的真實。輕鬆乘著生命之流,自然的開花,生命之愛自然的流淌。體會一切如是。

真正的“你若盛開,清風自來”,在於:你就是你,成為自己。

從《失戀33天》到《前任3》,曾經在影院裡淚眼婆娑的你還幸福嗎

時間讓我們變的成熟,或許你們彼此都有了新的幸福,如果真愛過,那麼請不要吝嗇你們的祝福;倘若當年年少無知,遇上了人渣,也請不要憤恨,感謝他/她給我們帶來的成長,送上一句:去你大爺的。然後微微一笑,繼續去追尋真正屬於你的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